完璧归赵_作文2700字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5-18


赵惠文王获得和氏璧的消息传到了秦国,秦昭王马上写信给赵王,表示愿意以十五个秦国的城来换取和氏璧。
赵王对秦国的这个要求大伤脑筋,召集了大臣们来商量。大家觉得秦国是强国,却不大讲信用,如果把和氏璧送给秦王,而秦国不肯给十五个城,那岂不是平白受秦国的欺骗?如果不把和氏璧送给秦王,又怕秦国兴兵问罪,赵国恐怕不容易抵挡。这真是一件左右为难的事。
大家商量很久还是得不到结论,最后一致认为最好派一个使者到秦国去交涉,希望能保住和氏璧却又不致让秦国有借口攻打赵国,可是这种弱国对强国的外交任务是极为艰难的,谁能担当这个任务呢?
正当群臣们面面相对,无计可施的时候,有一个叫缪贤的宦官站出来,推荐一位可以出使秦国的人选 蔺相如。
没有人听过蔺相如的名字,赵王也怀疑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怎能负起如此重大的任务?
“我相信蔺相如有能力完成任务。”缪贤说,“我把我自己的故事说给各位听。有一次,我犯了法,想逃到燕国去躲避,蔺相如问我怎么知道燕王会保护我?我说:有一次燕王和赵王相会,我在旁侍候,燕王在背着赵王的时候,握着我的手,要和我结交为朋友,所以,我认为燕王会庇护我。
“蔺相如说:燕王之所以对你这样好,是因为赵强而燕弱,同时,你又是赵王相信的人,他和你结交,是想和赵国亲近。现在你犯了法逃到燕国去,燕王一定怕赵国向他要人,就会把你送回赵国来,他怎么会庇护你?到那时你后悔都来不及了。所以,你不如坦白地向赵王认罪,也许赵王会原谅你的。
“我听了蔺相如的话,就向大王认罪,果然大王赦免了我的罪。从我自己经历的这件事来看,蔺相如实在是一位智勇双全的人。”
赵王听了缪贤的话,便下令召见蔺相如。赵王告诉蔺相如秦国索取和氏璧的事,问蔺相如有什么计谋。
“秦强而赵弱,所以我们不能不答应。”蔺相如说。
“如果秦王得到和氏璧,却不肯给十五个城,那怎么办?”赵王问。
“秦答应用城来换和氏璧,如果赵国不答应,是赵国理屈。赵国答应给和氏璧而秦国不给城,那便是秦国理屈。以两者衡量,宁可让秦国理屈。”蔺相如回答道。
“可是,谁能出使秦国呢?”赵

王用期待的眼光看着蔺相如。
“如果大王没有适当的人可派,我愿意为国效劳。”蔺相如的口气缓慢而有自信,“如果秦国给城,我便把和氏璧给秦国,如果秦国不给城,我一定会把和氏璧完整地送归赵国。”
赵王高兴得站起来,握着蔺相如的手,诚恳地说道:“这个重责大任就付给你了,如果你能完成任务,我一定会重重谢你。”
于是,赵王正式任命蔺相如为赵国特使,带着和氏璧和几个随身侍从,出发到秦国去。

蔺相如带了和氏璧到了秦国,秦王十分高兴,在王宫里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和氏璧,踏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了王宫,知道自己正身处龙潭虎穴,必须谨慎而勇敢地面对这个危险的局面。蔺相如终于走到秦王面前,很恭敬地双手奉上和氏璧。秦王接过这块美玉,高兴得大笑起来,把和氏璧给左右大臣和后宫美人传看,左右的人都高呼万岁。
蔺相如默默地观察秦王的举动,知道秦王只想霸占和氏璧,却没有割让十五城的诚意。于是,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和氏璧有一点小小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不知道蔺相如的用意,以为和氏璧真的有瑕疵,便把璧交还给蔺相如。相如拿着璧,靠着一根大柱子站立,愤怒地对秦王说:“大王向赵国要求以十五个城换和氏璧,赵王和群臣商量,大家都说,秦国贪而无厌,不会让出十五个城,所以认为不能把璧给秦国。
“我却以为老百姓交往还讲究诚实不欺,何况秦是一个大国呢,而且因为一块和氏璧而损害秦赵的友好关系,那是不合算的。赵王同意了我的看法,于是,斋戒五天,派我带和氏璧来献给秦国,表示对秦国的尊敬。“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对我的礼节很傲慢,又把璧传给美人,分明是戏弄我。我看大王没有诚意偿还十五个城,所以我现在把和氏璧要回来,如果大王逼我,我就把和氏璧撞碎,我也会撞这柱子而死。”

更多精彩文章

  • 又要写作文了
  • 谈作文
  • 中学生作文-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 中学生优秀作文6篇
  • 学校作文_作文1700字
  • 有关民风民俗的作文_作文1650字
  • 收获喜悦作文_作文1200字
  • 高中作文战胜自我_作文1500字
  • 民族风情作文_作文3000字
  • 有关民俗风情的作文_作文1500字
  • 根的事业最崇高
  • 我要克隆我的朋友
  • 大自然之歌
  • 雨夜敲窗
  • 我不怕了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