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的基本类型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9-01

地貌类型的划分常采用形态和成因相结合,由大到小逐级分类的原则。为了某种需要也可以根据单一或多种指标的原则进行划分。地球表面最高(最大)一级地貌类型或地表形态是大陆和海洋盆地。第二级是大面积的山地和平原、海底山脉和海底平原等。山地和平原又包括低(小)一级的地貌类型,如山岭、谷地等。谷地中又包括河床、河漫滩等更低一级地貌类型。大地貌以内力作用为主导或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小地貌以外力作用为主导或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各级地貌之间都有一定的从属关系,即高一级的地貌类型是由一些低一级的地貌类型组合而成,低一级的地貌类型以高一级的地貌类型为发展基础,并逐级叠加在一起,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或整体。无论是内力为主导,还是外力为主导形成的地貌类型,都可以按形态成因原则再进一步划分。大陆表面地貌的基本类型是山地和平原。就广义而言,山地包括丘陵,平原则包括高原。

    更多精彩文章

    • 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 区划研究与类型研究的差别与联系
    • 地貌部位和小气候引起的分异
    • 高地和平原内部的地势地貌分异
    • 景观及其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
    • 关于生物与环境的一些基本概念
    • 地貌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 土壤形成的基本概念
    • 地表组成物质与地貌发育
    • 黄土地貌
    •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 井冈山是我国最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 孔府是我国历史上最长的贵族世家庄园
    • 乐山大佛是我国最大的石刻佛像
    • 大慈恩寺是我国佛教法相宗的发祥地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