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朗斯基地理位置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6-20

巴朗斯基曾给地理位置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位置就是某一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也就是说,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有利的结合即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亦反。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性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矿业城市(如大同等)一定邻近大的矿体;大的工商贸易港口城市如武汉、广州、上海、天津等必定滨临江河湖海;城市腹地的大小、条件和城市与腹地间的通达性决定了上海比天津、广州、武汉要发展得大,而不可能颠倒过来。深圳是大陆通向香港的口岸。
     长期以来它不过是只有数千人口的边陲小镇,现在已是一座全新的大城市,城市人均产出值高居全国首位。这种巨大变化归之于深圳政治地理位置的质变也并不为过。城市地理位置是绝对个性化的特点。地球表面充其量只有某些方面地理位置相似的城市,而没有地理位置完全相同的城市。这是因为自然、经济、政治地理要素包括的内容异常丰富;城市与这些要素的空间组合关系又千变万化;各种要素本身在历史上又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尤其是人文要素变化更加频繁;即使是变动相对较小的自然条件,对城市发生的作用过去、现在和将来也不断有所变化。正因为如此,富于强烈地理性的地理位置分析始终吸引着城市地理学者。

    更多精彩文章

    • 城市地理位置的选择
    •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 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 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 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 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严重性
    • 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 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来龙去脉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