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再反思作业法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1-07-16

“三思再反思”思维模式是王洪礼老师联系实际去思索、探讨和运用后提出来的中学生问题解决的优化思维模式。它是一套在教学中完成智能任务和解题的最佳方法的重要思维模式,它包括着在问题解决中思维的策略、技术和方法,并要求将此模式中思维的策略、技术和方法养成思维习惯,在头脑中形成定型,达到能广泛运用。此械要求中学生(包括教师和其它类别的学生等)在解答或解决有难度的题目或较复杂的问题时,要“先三思、后解题、解中要监控、解完再三思”。“先三思”中的“三思”是指:(1)审题或接触到问题时,要从系统的观点出发,首先从整体上全面把题意和与题意有关的知识与知识结构思考清楚、理解清楚;(2)思考自己已掌握和运用过的方法能否解题?能否从中找到解现在的问题或题目的方法或较好方法?如果自己掌握或运用过的方法不能解题,或不能从中找到解题的较好方法,怎样确定现在的解题方法?(3)思考解题的入手与步骤并思考找到的解题方法有无定势的负效应影响。
     “解中要监控”指在解题时边解边思,并有意识地进行思维和注意的监控,监控内容主要是要求自己在解题中要做到快事、正确、避免粗心、出错和定势影响。“解完再三思”中“三思”是指:(1)解完题后再来思考是否已从整体上全面思考清楚、理解清楚,有无遗漏之处,有无定势影响、误解和粗心之处?(2)回忆并思考解题中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找出审题和解题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如审题或解题的过程中什么环节比较费劲、比较浪费时间,绕了弯路,影响了速度);(3)思考和探索审题和解题思维过程中的较佳方法,并进行分析验证,在分析验证中发现不是较佳方法或发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思考和探索,直至发现和探索出审题和解题的最佳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或最佳解题方法为止。“解完再三思”中的“三思”是一种自我再反思,它与一般报刊和日常生活所指的反思不同,日常生活所指的反思多是指对工作、学习、历史或某种情况、现象的回忆、分析、研究、思考和总结。自我再反思是指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的思维,是指个人独立地初步思考了任何一个复杂的问题之后,再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和思考,从而使自己思考的过程、方法和结果在各方面达到更好或最佳水平。
     “三思再反思”模式中的“先三思”、“监控”和“自我再反思”一旦养成思维习惯,形成定型后,必能大大提高个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水平,使个人的智能及其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最后实现思维的策略、技术、方法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智能的广泛迁移,在各领域、各行业、各学科都能运用这种思维模式。此思维模式是专门针对教学和中学生的各科学习提出的,而不是针对某一学科的某一题目提出来的,它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但又具有具体性,能应用于一个个具体的有难度的问题或题目的解答,适用于文理各科的学习。从中学生实际运用的角度看,无论是模式中的“先三思”,还是“再三思”,都很重要。研究表示,问题解决既要有专业领域知识,也要有解题策略知识。“先三思”包含了既要以专业领域知识为基础,又要使专业知识与解题思维策略相结合的要求,它是专业知识和解题思维策略的共同运用。把“先三思”说得更具体些,其“第一思”要求通过仔细读题或听题,把问题的类别弄清(使课题类化),把问题中的关键词抓准,把问题给予的条件和任务要求分清楚,在头脑中建立问题映象。
     其“第二思”要求把问题类化后,回忆和联想已知的知识和策略方法,尤其是解决同类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并从中加以选择。如果已掌握的方法还不能解题,可进行某种假设性和尝试性的解题,但必须验证假设和尝试是否正确。其“第三思”要求思考从何处入手解题,确定解题的入手与步骤,并要求思考找到的解题方法有无定势的负效应影响。这后一要求实际上是整个模式中的第一次监控和反思要求,有了这一步要求,可以减少或避免在“先三思环节中的错误。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看,“先三思”又是“再三思”的基础和前提,“先三思”质量高,“再三思”质量也高。从元认知(关于认知的认知)和意识的角度看,此模式与元认知有类似之处,模式中的“再三思”堪称元认知中最高、最核心的成份。“再三思”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意识能动作用,可调动思维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对自己思维过程及特点的认识,有利于提高思维水平,对促进元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从中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和提高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发其智能及潜力的角度看,“再三思”环节对中学生的问题解决显得更加重要。
     1989年,作者曾在贵州师大附中等近二十所中学向五千多名中学生讲授过此模式的全部内容。在这些学生中,只有一部分中学生在问题的思考和解题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过接近或类似此模式中“先三思”的方法,但动极少学生运用过类似或接近此模式中的“再三思”方法。通常情况是,当中学生们解完题后,如解完数理化题目后,只注重检查计算过程有无错误,结果是否正确。基本上未注重探索解题的最佳思维过程和最佳方法(教师也很少向学生提出过这方面的要求)。因此,五千多名中学生中的绝大多数反映,他们在“再三思”的思维方法上受益和受到的启发“很大”、“特别大”、“极大”。尤其是“再三思”中的后二思,不仅中学生们未考虑到,就是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们也很少考虑到,这说明,“三思再三思”模式既联系和概括了中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实际,又能指导提高其学习实际。

    更多精彩文章

    • 高中生课前预习的三大注意事项
    •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六个层次
    • 物理课本的阅读方法指导
    • 决定学习成败的七个因素
    • 学超前思考,做“事后诸葛”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