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博约结合学习法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1-07-18

在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学者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和过德不是天赋的,是靠后天学习获得的,靠后天学习发展的;唯心主义学者则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是人先天就有的,但通过后天学习可以保持和发扬人的这种天赋的“良知、良能”因而他们普遍提倡“博学”这一基本学习方法。孔子提倡博学,并以自己博学的模范行动给人们树立了学习榜样,深受世人的仰慕:“大哉孔子!”(《子罕》)王充重视博学,曾提出“能多种谷,谓之上农;能博学问,谓之上儒”(《论衡·别通》)“夫壮士力多者,扛鼎揭旗;儒生力多者,博达疏通。博达疏通,儒生之力也”(《论衡·效力》)的治学名句,为后世学者所传诵。韩愈强调博学,写下了“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进学解》)的为学格言。张载极言博学,把它看作是变化人的气质,使人弃恶向善,达到至高无上的完美的圣人境界的重要手段。孟子、荀子、朱熹、王廷相、王夫之等人则结合专精发表了许多关于博学的精辟见解。博与约的关系,是讲如何处理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关系问题。反映博的概念有博、通、多、杂、厚等,反映约的概念有约、专、精、少、薄等。
     在这个问题上,有三种不同的见解:一种强调博学,谓“博学派”;一种强调专精,谓“专精派”;一种强调博与约的辩证关系,强调博约结合,谓:“结合派”。前两者看到了博与约的对立性,因而过分强调某一方面;后者既看到了博与约的对立性,又看到了统一性,因而强调博与约结合。先讲讲博学派的观点。博学派也不是绝对强调博,只是强调博胜于约。孔子强调要多闻博见。王充批评当时儒生不览古今百家、断章取义的不良学风,提倡要博览古今百家而贯通之。《吕氏春秋》里首先提出了博采众长的思想,认为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颜之推认为只有博才能弄清事情根源,“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颜氏家训·勉学》)叶适说,百家异论,各造其极,如天地之宝并列于前,能兼取而无祸。“将深于学,必测之古,证之今,上该千世,旁括百家,异流殊方,如出一贯,则枝叶为轻而本根重矣。”(《水心集》卷11)。专精派的观点。颜习斋强调读书要精通务实,宁为一实,不为全虚。六艺不能兼通,精通一艺亦可。清代陆世仪认为读书时“各人自审力量,不足,不如且守先儒淫声美色之训。……不可厌常喜新,贪多务博”。(《桴亭学案》上)戴震先生也很强调专精,他说:“学贵精不贵博,吾之学,不务博也知得。
     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与得一件,却到地也”(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又说:“苟知问学饮食,则贵其化,不贵其不化。记问之学,入而不化者也。”(《孟子字义疏证》卷上)。结合派的观点。荀子提出博要全、精要粹,他说“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荀子·劝学》)。董仲舒则相反,他强调博约要得当,既不可太博,亦不可太节,太博则使人厌倦,太节则知识暗昧,不能精通。王夫之对博与约的关系的论述颇为辩证,他说:“约者博之约,而博者约之博,故将以反说夫约,于是乎博学而详说之,凡其为博而详者,皆为约致其功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六)。大学问家梁启超也主张博精结合,他说:“康先生之教,特标专精、涉猎二条。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六十九》)。他把读书分两类:精熟类、涉览类。以分别养成读书心细和读书眼快的习惯。胡适强调既要博又要约。为何要博?其一是为了深入学习某一知识而预备参考资料;其二是为了做一个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人。何以至精?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就揭示了至精的机制。蔡尚思先生对二者关系的理解有独到之处。
     他说:“要有相当博的精,才算得是真正的精;要有相参精的博,才算得是真正的博。蜻蜓点水式的博不是博,坐井观天式的精不是精。”他认为“做学问专精不易,博通更难;而博通之中又是博不易,通更难;述古不易,创新更难”(蔡尚思:《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页)。博约如何结合?这里又有两种见解。一种主张由博而约,先博而后至约。孟子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杨雄认为博是约的基础,他认为“寡闻则无约也,寡见则无卓也”(《法言·吾子》)。张载认为“学愈博,则义愈精微”。他提出了由博里约的机制——“学贵心悟”,只有理解,才能至约。另一种主张先约后博,博而再约,即“约—博—约”。朱熹说:“为学须是先立大本,其初甚约,中间一节甚广大,到末梢又约。”(《朱子语类》卷11)。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提出了学习的两个过程,即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实际上也是“约—博—约”三个环节。第一个过程是肢解的工作,即一点一点地学,不懂的加以注解,这样书就变厚;第二个过程是综合工作,即每个部分搞懂后,再贯通一气,抓住要点,掌握实质,这样书又变薄了。
     关于博学的具体方法主要的有下列几种:1.五多法即多学、多见、多闻、多问、多识(记)。这是孔子提出来的博学方法,被后世学者继承和发展。多学指广泛学习各种文化典籍,吸收与储存大量的书本知识。如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颜渊也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子罕》)他又认为,学习不能停留在书本知识上,必须超出书本范围,向别人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记下来。即要多见、多闻、多问和多识,这些是学习的基本功,如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面识之;知之次也。”(《述而》)就是说,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记在心里。这便是学习知识的方法次序。又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治长》)。可见,孔子所谓的“闻”和“问”,就是间接的从社会、自然中求得知识;“识”,就是把“闻”、“问”、“见”得来的知识,加以贮存积累。“五多”学习方法,是学习者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更多精彩文章

  • 中国古代的善假于物学习法
  • 中国古代的积累学习法
  • 中国古代的模仿学习法
  • 古代学者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
  • 古代学习方法指导的运用五步法
  • 五个中国人最适用外语学习方法
  • 中国地理的学习方法
  • 进入高中,我们带什么上路
  • 名师指导:高考数学首轮复习五项建议
  • 初中物理学习技巧
  • 高一新生该如何应对高中新生活
  • 专家教你积极有效记单词的方法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