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写作高手的语文学习经(2)

来源:网友上传发布时间:2011-08-26

    【佳作欣赏】

    读书人

    传说仓颉造字,开创了知识流传的新纪元。我们今天从那些神秘的甲骨文符号中,可以推测当时的社会发展。甲骨文可说是书了,那,也就开始有读书人了吧。
    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可知西周文化就比较繁荣了。再以后,百家争鸣,儒、道、法、墨诸家争雄,读书人独领风骚。这时的读书人,可说是纯粹的读书人了。
    秦始皇不懂得爱惜读书人,“焚书坑儒”,最终为“不读书”的刘、项所灭。汉武帝纳董仲舒之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董仲舒改造了的儒学渐成封建思想的正统。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科举,造就了一条读书人参与政治之路。迄今,中国的读书人在这条路上已走了一千多年。
    孔子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后代的读书人就曲解了它,加入了明显的功利因素。俗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明显的表现。读书人把“学”作为“仕”的垫脚石。唐代卢藏用隐居终南山读书,借此获得了很大的名声,最后做了大官,“终南捷径”这个成语流传至今。
    几千年的“独尊儒术”,几千年的科举取士,造就了多少读书人啊。几本经典,铺平了多少人的道路啊。“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巨大反差强烈刺激着一代代读书人奔波于科举之路。但是,我们看到,社会并未进步多少,科举所取之士中,有成就的不少,但更多的是乱臣贼子,庸碌之徒。
    何哉?书之过欤?作为文明的承载者,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并无过,是人之过。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书本身并无生命,正如武器,可用来杀敌,也可用来行凶。书并不可能改变人的品行,只可增长人的知识。抱着“学而优则仕”的初衷来读书,只不过敲开科举之门,其思想无甚长进。历史上秦桧之类的奸臣,书读得非常不错,其品行大家皆知。周作人,博览群书,被称为“二十世纪读书最多的学者”,其读书本意在于玩弄文化,后果可想而知。
    当今社会,功利之风盛行,读书人也未能免俗,大学有代写毕业论文的,高考有代考的,院士评选有舞弊的,让人痛心疾首。仕与学的路,功与利的路,中国的读书人走了几千年,我们还要继续走下去吗?
    读书,在于读书人的态度,读书是完善思想,而非徒增苍白的知识。希望我们不要像范进一样,等到门被敲开的那一天,满足地大呼一声:“噫,我中了!”
    爱默生说过,学者理应成为有思想的人,其责任是去鼓舞、提高和指引众人看到表象下的事实。当今“以德治国”,个人应“以德修己”。面对书本而学不到进步,修不到德行,而只看得到“黄金屋”,只看得到“千钟粟”,只看得到“颜如玉”,新形势下,怎堪用?
    (此文系王浪参加首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现场作文大赛初赛的作文)

    【点评】

    这篇在一夜之间写就的《读书人》,能够体现出王浪的知识厚积薄发,写作技巧有质的突破,文章构思精巧、旁征博引,由此可见他心中有座储量惊人的书库,在他的笔下名人名言可以随手拈来。而且,由于其思路的清晰、文章结构的严谨,使人感到其文采斐然,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读书人,当读好书。文章贯穿着这样一个主题:读书人是一个独特的历史群体,但古代的读书人都要依附于封建体制,大多地位低下,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悲剧。而在当今,读书人的出路多了,但面对诱惑难以保持平静的心态,容易产生功利性的学习。这篇《读书人》对中华民族几千年之读书人心路历程的精辟概括,对现实中读书人种种不良倾向的中肯批评,显示出文章的深厚内涵,使这篇文章因其厚重而显得弥足珍贵。(刘献平)

更多精彩文章

  • 高中生如何利用时间高效的学习方法
  • 科学作息,全面的安排学习时间
  • 让每一分钟都产生学习效益
  • 善于抓住最高效的时间学习
  • 克服浪费时间的不良习惯
  • 劳逸结合,学习好也要休息好
  • 巧用“十一”假期打造完美高三学习计划
  • 高中生如何制定并有效实施学习计划?
  • 确定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
  • 重点初中为什么都要超前学习
  • 克服浪费时间的不良习惯
  • 黄冈中学学生学习方法
  • 高效提高学习成绩的十个习惯
  • 学外语的十条经验
  • 别害怕,给自己重新开始的时间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