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观察能力及方法学习(3)

来源:学习乐园发布时间:2012-01-21

5.针对以上的情况,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能力,必须

(1)激发观察的兴趣,培养喜爱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一般包括对大自然条件下的观察和实验过程的观察,都是使学生获得正确感性知识的主要来源。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实验——演示实验、随堂实验、实验作业课等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主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爱好观察的良好习惯比教会他们懂得某些具体知识更为重要。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一种意向,它是构成学习动机的一种动力。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关系到学生能否主动自觉地、敏锐精密地从事观察活动,养成良好的观察方法和习惯,热爱观察工作,提高观察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摄取正确的材料,发展思维而获得新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而了解自然的发展规律。

(2)有明确的目的,严密的计划,进行选择性的观察。观察是一个感知的过程,它和一般感知过程的不同点是,观察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时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为只有学生在观察化学实验(包括标本、模型等)时,有明确的目的,知道在观察什么,才能自觉地集中注意力于与目的有关的事物上,使用自己的感官认真地进行观察。否则,他们往往会集中注意力于感兴趣的东西,而忽略了主要的东西。其次特别要注意分清主次现象。实验的主次现象是由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内容来确定的。如,为了学习电解质概念,要做实验观察各种酸、碱、盐的导电性,这时电灯亮(即能导电)是主要现象,而两极的反应是次要现象;而为了学习电解质的概念,做电解氯化铜的实验,这时两极的变化是主要现象。再次,各种实验活动,都必须明确所要观察的内容和观察的范围,明确通过观察要获得哪些资料、解决哪些问题,拟定好观察计划,制定观察程序路线,才能在系统观察中进行层次清晰的观察,而不至于主次不分,顾此失彼。也就是说,对每个化学实验都必须使学生明确要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

对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是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分段进行观察。例如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应首先仔细观察反应进行前,反应器里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催化剂)的性状,装满水的倒置集气瓶,然后进行加热,这时集中观察反应物受热发红,甚至爆发火花,大量产生白烟;接着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到集气瓶和导管口,观察气泡逸出水面,集气瓶水位下降,沿着这条路线,分段进行观察,层次清晰,然后进行现象汇总,这样就可以获得全面的感性材料。

(3)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培养深刻观察能力。化学反应的现象,既有色、态、味,又有气体生成、沉淀析出、或发光、发热、……等等。各种不同的现象,对人们感觉器官的刺激产生不同的作用。有的具有较为强烈的突出的刺激影响,它在感知中居于主导地位和作用;有的则不然,这些现象常被遮盖着,为学生所忽视,而且这些往往是主要反映出物质的本质属性的重要现象。要随时对所观察的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弄清它们的异同,为透过宏观现象,联系微观粒子的组成、结构和变化,找出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如学习分解反应的概念在进行氧化汞和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实验时,应对比、分析这两个实验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有几种,为形成分解反应概念,提供全面、正确的感性材料。这样,不仅能提高观察的积极性,养成全面、精确的观察习惯,而且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既注意事物的明显现象,又要仔细探究其隐蔽的特征;既要寻找类同易混现象的异同点,又要辨明它们产生异同的原因。只有具备深刻的观察能力,才能在错综复杂繁纷的现象中,把握着事物的本质特征。

(4)观察和思维紧密结合。观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它是一种理性知识参与下的知觉,是一种与思维紧密联系着的“思维的知觉”。观察不仅仅是为获取和积累一些直觉现象,更重要的是对所获取的大量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综合和概括等抽象思维活动,才能透过这些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上升到理性认识。

更多精彩文章

  • 高效学习,上课记下这5点,比做任何事都重要!
  • 数学速算技巧大全与方法例解
  • 你们要的数学方法,从倒数变成前三,看完第一个就跪了!
  • 想要提高数学成绩,这些方法你必须知道
  •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中学生学习方法系列谈三种学习方式
  • 学习英语的一些要决和方法
  • 高三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 期末复习要讲究方法 不能不用手忙脚乱
  • 学习古文的四条捷径
  • 初中物理学习技巧
  • 名师指导:高考数学首轮复习五项建议
  • 进入高中,我们带什么上路
  • 高一新生该如何应对高中新生活
  • 专家教你积极有效记单词的方法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