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研讨——练习”三环学习指导法

来源:自学习发布时间:2012-10-23

新技术革命向人们提出的最严重的挑战是如何培养创造型人才。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把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重要任务。学生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山西平遥中学何长瘐老师在学习国内外先进教学思想和总结本校教改经验的基础上,在化学教学中试验并总结了三环教学法。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学生的学习必须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来看,探索是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阶段,探索是一种实践活动,它为研讨提供了丰富的感觉材料;研讨是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阶段,它把探索所获得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练习是学生运用研讨所得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练习也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练习,使理论受到检验,并得到进一步发展。探索是研讨的源泉,但又有待于发展到研讨,研讨依赖于探索,但又比探索进入了高一级的认识阶段,研讨为练习提供了理论根据。练习又巩固和发展了研讨的成果。所以,“探索——研讨——练习”三个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结合、步步深化,构成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个小循环,即“实践——理论——实践”。

三环教学法把落实双基和培养能力、统一要求和发展个性、学生自学和教师辅导、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探索与点拨、研讨与总结、练习与讲授统一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创造性的学习中,树立创造意志,培养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

“探索——研讨——练习”是一个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

1.探索阶段

教师首先提出课题,并把有关材料(实验用品或有关数据和事实等)发给学生,这些材料是教师在课前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心理状态、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而精心设计的。这样,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创设符合学生“胃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探索的要求,使之处于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明确探索的目标、意义、途径和方法,要求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联系旧知识、产生新设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亲自动手操作,深入观察现象,大胆进行探索。这时,教师巡视,把握动向,纠正操作,抓住时机,适当点拨,疏通思路,及时解惑。

2.研讨阶段

教师根据学生探索时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和所发现的问题,组织他们讨论,提倡大胆争辩,鼓励质疑问难,教师对于学生所提出的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立即解答;关键性的问题不马上解答,而是反过来问学生,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阅读和讨论;对超纲的问题一般作简要回答或课后回答。在研讨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愤”与“悱”的状态,即想弄通又弄不通,想说清又说不清。这时,教师既要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熟读深思,尝试领悟,也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讲,讲清知识的结构,使学生准确得出科学结论,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新教材。讲授时,要教态稳重,语言简洁,抑扬顿挫,干净利落,生动有趣。

3.练习阶段

教师在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扬开拓精神,运用研讨所获得的科学结论去分析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练习,巩固、加深和发展科学结论,并且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练习时,要提倡一题多解,以发展求异思维,要提倡学有创见,以培养创造精神。同时,教师还必须善于抓住学生在练习中所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评,重点讲清解题思路和规律。练习题可分为基本题、典型题和综合题,类型多样,精选精练,使之有利于落实双基和发展智能。

更多精彩文章

  • 高一新生该如何应对高中新生活
  • 进入高中,我们带什么上路
  • 初中物理学习技巧
  • 名师指导:高考数学首轮复习五项建议
  • 专家教你积极有效记单词的方法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