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读书法-胡适“两个要素”读书法
来源:自学习发布时间:2012-10-04
胡适是我国著名学者,早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他先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在哲学、文学、史学等方面均有建树。
胡适对读书、治学颇有研究,在《读书》一文中提出了“两个要素”读书方法:读书有两个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并详尽地阐述了“两个要素”的要点和内容。
胡适认为,读书要精就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眼到:“眼到是要个个字认得,不可随便放过,”“眼到对于读书的关系很大,一时眼不到,贻害很大,并且眼到能养成好习惯,养成不苟且的人格。”
口到:口到就是要句句念出,好的作品要背出。他说:“念书的功用能使我们格外明了每一句的构造,句中各部分的关系。往往念一遍念不通,要念两遍以上,方才能明白。”
心到:心到就是要弄清每章每句每字意义如何,何以如是。
用心不是叫人枯坐冥想,而是要靠工具书及思想方法的帮助来思考。
手到:读书“必须还得自己动动手,才有所得”。胡适说:“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了,――那种知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我们可以说,没有动手不勤快而能读书的,没有手不到而能成学者的。”
关于“博”,胡适说:“什么书都要读,部分的关系。往往念一遍念不通,要念两遍以上,方才能明白。”
心到:心到就是要弄清每章每句每字意义如何,何以如是。
用心不是叫人就是博。古人说:‘开卷有益’,我也主张这个思想。”他主张“博”有两个意思:
第一,为预备参考资料计,不可不博。
第二,为做一个有用的人计,不可不博。
胡适认为:“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惟他独尊,无人能及。”他把这种行为比作为“埃及的金字三角塔”。他说:“这样的人,对社会是极有用的人才,对自己也能,充分享受人生的趣味。”
胡适对读书、治学颇有研究,在《读书》一文中提出了“两个要素”读书方法:读书有两个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并详尽地阐述了“两个要素”的要点和内容。
胡适认为,读书要精就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眼到:“眼到是要个个字认得,不可随便放过,”“眼到对于读书的关系很大,一时眼不到,贻害很大,并且眼到能养成好习惯,养成不苟且的人格。”
口到:口到就是要句句念出,好的作品要背出。他说:“念书的功用能使我们格外明了每一句的构造,句中各部分的关系。往往念一遍念不通,要念两遍以上,方才能明白。”
心到:心到就是要弄清每章每句每字意义如何,何以如是。
用心不是叫人枯坐冥想,而是要靠工具书及思想方法的帮助来思考。
手到:读书“必须还得自己动动手,才有所得”。胡适说:“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了,――那种知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我们可以说,没有动手不勤快而能读书的,没有手不到而能成学者的。”
关于“博”,胡适说:“什么书都要读,部分的关系。往往念一遍念不通,要念两遍以上,方才能明白。”
心到:心到就是要弄清每章每句每字意义如何,何以如是。
用心不是叫人就是博。古人说:‘开卷有益’,我也主张这个思想。”他主张“博”有两个意思:
第一,为预备参考资料计,不可不博。
第二,为做一个有用的人计,不可不博。
胡适认为:“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惟他独尊,无人能及。”他把这种行为比作为“埃及的金字三角塔”。他说:“这样的人,对社会是极有用的人才,对自己也能,充分享受人生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