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草木皆兵!2017备考最后冲刺阶段要把握以下核心内容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7-06-25


语文周报君说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据此,坊间多有分析认为,“中外”字样的变化可能暗示论述类文本阅读可能选用外国论述文本。——但据了解,这可能只是一种完善表述——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都有“中外”二字。所以说,备考时,时时关注考试动态是对的,但不要草木皆兵!猜题押题靠不住,稳住阵脚才靠谱!

距离2017高考还剩38天,

具体怎么做,请听听特级教师张西玖老师的建议。

考前冲刺策略


张西玖

(山东省特级教师  山东省济宁市教研室教研员)


▲要理清思路,明确复习目标


在距高考不足两个月的时间,教师和学生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还能做什么,在哪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笔者认为主要应围绕三个方面来做工作:一是查找弱点难点,化弱为强,变难为易;二是弥补缺漏,完成学科知识系统的自我建构;三是熟练掌握答题技巧,提高应考能力。

前两轮的复习尽管是全面系统的,但整个过程是教师主导下进行的,教师认为的重点和着力点,只是一个笼统的、宏观的把握,与每个学生的实际并不一定完全吻合。比如对写作部分的复习,可能多数教师都会把审题立意作为重点,但有的学生的薄弱环节却在构思上,有的问题则出在材料的运用和分析上,有的则是语言上逻辑层次不清。也就是说,每个学生的弱点和难点都不尽相同。最好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好每一次检测结果,查找出问题,然后反思修正。越是到最后阶段,教师越是大量发放试题,总想以量取胜,对于学生完成的情况不加分析总结,没有会学生留下“反刍”的时间。其实,检测不一定频次越高越好,每完成一套试卷,最好让学生对照答案,对每道题目逐一分析失分原因,找出薄弱点,然后分三个步骤解决:一是借助教辅用书,自行深化认识;二是同学之间合作交流,相互释疑;三是教师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专题讲解。

在考试中,有很多题错答或答不上来,是由于知识缺漏造成的,这就要在平时的训练中随时补缺。比如: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秋日怀弟

谢 榛①

  生涯怜汝自樵苏②,时序惊心尚道途。

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

遥想故园挥涕泪,况闻寒雁下江湖。

问题:这首诗颔尾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着怎样的效果?

不少学生误将答案写成“拟人”,这就是因为对古代诗歌阅读得太少、对古诗中的修辞现象缺少全面总结造成的。如果学生能想到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或贺铸的《青玉案》中“借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不难看出这一联主要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的“愁”像“秋天落木”一样多,“梦”时有时无,就像“雨夜残灯”。

再如有些社科类文章的阅读题,有的选枝是根据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设计的,如果平时能适当地补充一些简单的逻辑常识,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正确作出判断也就容易多了。

学生在未上考场之前,一定要把所有的知识漏洞都补上,形成一个严密的考点知识体系。当然这一知识系统,不能是老师塞给你的,应是靠自己的主动认知、深刻感悟在头脑中建构起来的。

 教育评价测量是一门科学,高考试题正是按照教育测量的规律和要求命制的,在考查点的分布、考题的类型、试卷的结构等诸多方面都应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即使考生的语文功底很厚,文学素养极高,如果对考试的形式要素不了解,也和很难考出一个理想的分数。如此看来,当年报道作家王蒙、莫言做高考语文试卷不及格,其实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因此,要在考试时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得到最充分的展现,还必须熟练地掌握解题答卷的技巧,而考前的一段时间则是应考技巧提升的关键时期。如怎样把握题目要求、怎样快速阅读文本、答题方法的选择、答案要点的呈现方式、考场时间的分配、如何使卷面更整洁等等,都需要了然于心,并得到实践验证。

 

▲制订可行的复习策略,合理分配时间


不少考生明知平时语文成绩不理想,可就是不知道如何复习才有效果,愈到最后阶段愈是心理压力大,茫然不知所措。这时就需要根据所剩时间的多少制订一个细致具体的复习规划。

(一)三线并行,分类强化

根据考查内容的不同特点,应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识记类知识的积累,能力类题目的训练和见闻类知识的收集。

识记类知识主要指高考试卷中语音、字形、词语(近义词、成语、熟语、标点符号的用法、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名句名篇、文体常识等)。对这些内容不能靠课上老师讲,也不能单靠做练习来掌握,要靠自己课下梳理,最好是借助一本质量较高的教辅书,每天用利用课前或课间的时间一点点积累,要长流水、不断线,天天坚持,决不能急于事功,寄希望于一蹴而就。

能力类题目主要包括语言应用类(词语运用,辨析病句,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类题目)、理解鉴赏类(各类文本的阅读鉴赏)和综合表达类(作文)。解答这些题目的能力不是短时间内能提高的,比如对文本的解读,考查的是综合的语文素养,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知识贮存,考前的有限时间内很难有明显收效,所能做的也就只是解题技巧方面的改进。老师在课上的模拟训练和讲评大都以这类题目为主,不需要自己再单独安排训练内容,只要能做好反思和总结就可以了。

在高考命题的材料选用和作文命题时,常常要考虑到其现实意义和时效性,特别高考作文评分时,阅卷老师更乐于看到考生对社会上即时发生的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这就要求考生要多关注社会热点新闻,了解社会流行思潮。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丰富见闻,专门抽出时间安排看《新闻联播》,课上让学生读时事类杂志,这种做法耗时太多,有点舍本逐末,完全没有必要。但不妨给学生买些报纸,利用课余时间随便翻阅,一方面可以起到使学生博闻广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在紧张复习过程中的很好的休息和调节。

(二)做好课外规划,完善知识系统

临近高考,多数老师都会给学生留出大量自己支配的时间,有的学生把本该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用在了其他学科上,有的即使用来复习语文,也只是再多做几套模拟题,这些无所作为和机械作为的做法都不利于语文成绩的提高。我有两点建议大家不妨尝试一下。

一是多轮次“放电影”法。第一轮:找一本自己认为质量高的高考辅导书,复印一份语文《考试说明》,每天利用课下半小时的时间,来逐点对照阅读;每天看两到三个考点,主要看考点要求、高考题型、考查重点、题型变化、解题方法技巧;第一轮阅读要细致,可用三周时间完成。第二轮:也是面对上述两种资料,试着去回忆上一轮看的内容,想不起来,就翻看资料;每天记忆五到六个考点,争取用两周时间完成。第三轮:每天利用一定时间闭上眼睛默想(语文学科共有哪些考点,每个考点有哪些题型,高考常见题型有哪些,解题的方法有哪些),让所有的内容都在大脑中回放一遍,让各考点的知识都成线、结块,再把整个的考纲内容在自己大脑中形成一个系统的印象。

二是阅读试卷法。进入高三以后,每个学生都做了大量的模拟试卷,少则五六十套,多则上百套,按说应该积累了丰富的解题经验,可再进行检测,依旧得分不高。其原因就是缺少分类总结,归纳反思不够;再加上有些试题的质量不高,制订的答案不严谨,不仅无益生能力的提高,有的反而扰乱了学生的正常思维。有鉴于此,建议学生课下不要再过多做题,最好把以前做过的试卷作个整理,每天挤出一定时间翻看一部分。再重新阅读这些试卷时,要把同一考点的试题进行归类,然后认真作比较。对考查内容和形式的不同点找出来,分析以往不能正确作答的原因,并作好记录。通过分类比较,一方面可以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增加理性认识;另一方面,也能更加熟悉各类题型的特点,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

(三)反复锤炼,精心打造自己的作文模板

高考作文备考是让高三师生最纠结的一个话题,60分的权重谁也不能忽视,但真正要做好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颇有种蒸不熟、煮不烂的感觉。于是乎就产生了种种不同的对待作文的态度:知其难为而不为,费力不讨好,不如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其他容易得分的方面;没有专门的教学计划,遇到试卷上的题目只是简单地写写评评;专门安排写作课,以文体经、以作文各环节为纬,老师搞专题讲座,以老师的讲代替学生的练。实事上,在作文备考过程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都不是应持的正确态度。尽管所剩时间不多,只要遵循规律,科学有序地强化训练,还是能够带来较高回报的。

由于考场上用于作文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有些学生又可能因过度紧张造成大脑断电,面对作文题目茫然失措。为此,建议在考前的最后阶段,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自己打磨两篇范文。首先在诸多的模拟试卷中选两个作文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思辨价值,要具有较大的开放度,应贴近现实生活,利于学生抒发真情实感。然后让学生逐一写作,完成后先互批互改,再自评自改,经过集体评议,选出一篇最佳作文,其他同学对照样板反思自己的不足。再安排课时进行二度作文,然后进行多种形式的评改,再选出一批达标的作文,符合要求的同学对仍不达标的同学结队指导。让没有通过的同学课下再作修改,直到达标为止。依照这一程序,每个学生都要为自己写出两篇考场上可作参照的范文。

感谢关注《语文周报》官微ywzbgf

责编:小文

涉及其他版权问题,

敬请与我们联系!

    更多精彩文章

    • 高三学生这样做错题本,成绩提升快到飞!
    • 学生注意!高中不同水平的学生最容易犯这些错误,说得太对了!
    • 57条高中物理、化学、生物顺口溜,99%的学生都后悔太晚看到!
    • 决定高考成绩不只是努力程度,还有这10个因素,学生必看!
    • 985高校排名前100学生的学习方法,跟着学,你也能考入重点!
    • 新材料作文“新“在何处——由汕头二模作文所想到的
    • 高考作文锁定55分必备人物之周有光
    • 2017年高考作文押题!大热素材加时评,参考价值极高!全干货
    • 文无定法,议论文除外 ——新高考材料作文结构例谈
    • 高考预测:材料作文“一元奖学金”及佳作点评
    • 以不变应万变,以变应变
    • 文科怎么学 浅谈高中文科学习体会
    • 重新梳理思路 把握应考技巧
    • 方法点拨:写好作文开头的经典九法
    • 中国古代文化史部分学习方法和复习策略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