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临时抱佛脚——高考语用题考前满分必读指导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7-06-28
最新:2017年语文月刊AB卷二套题出版,零售中!
模拟试题满天飞,咋整?语文月刊二套题,必做!(详情戳这里)
第一部分 语言运用各题型答题技巧综述
【熟语(含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熟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几个词语要权衡比较,陌生成语先放过,从熟悉的入手。
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
【病句辨析题】 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
答题技巧: 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回忆以前做的常见病句的标志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 → 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凭借语感。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②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③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④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⑥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⑦注意复句中,关联词和主语的位置关系问题
【选句填空题的考查】
答题技巧: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语段衔接,前瞻后顾,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主语)是否一致→→ 话题是否一致 →→ 前后句式是否一致→→ 情境是否吻合→→ 音节是否和谐等。 特别留意关联词及代词,有标点区别的题目,应该注意标号和点号的不同。
主观题——语言运用
★首选把近段时间各地模拟题中的第六大题翻一遍,熟悉题型是答题的关键,其次,看到新题型不要慌,慢慢看题目要求,总能有收获。
①审题要仔细:仿句要细到标点符号;概括要注意信息点的把握。
②条件要符合:如果是一句话新闻的概括,注意'报喜不报忧'的特点。
③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数的规定;概括要注意字数。
④内容要创新:不要照搬照抄,开拓思维,注重积累。
⑤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下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协调。
★如果有对话,要注意谦敬词的使用。
【语段压缩题】 答题技巧:明确题干要求,抓住陈述对象、事件经过及事件结果,画出文中的信息点,或归纳或概述特点,连缀成句,不多少文字,不出语病。
解题思路:首先抓住三词、三句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一般是有解释的或重复较多的),其次去掉肯定不要的信息,包括原因、论据、过程等,其次换,其次数,其次对,最后是理。
【语句扩展题】
答题技巧:情景式扩展:抓住主题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生动形象。事理式扩展:围绕中心,分析论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论证此类题关键是要注意题目中“以……重点”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以“……”为重点,有两种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复杂的定语,其二,在其后写一串话(最好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丰富文采)具体解释“……”的内涵。一般情况下以第二种为好。
【句式仿写题】
答题技巧:看清列出题干几点要求,分析仿写句,琢磨句式特点及表现手法,注意材料中的思想内容,搜索仿写材料,展开联想和想象,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尽可能使句子写得新颖,有深意。注意要求,抄录句式,寻找对象,遣词造句,连贯得体。注意仿写对象要同类,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
【句式变换题】
答题技巧:看清题干要求,变短要先提出主干,修饰语按顺序变为分句;变长要确定陈述对象,将短句按顺序变为修饰语。先写出几个句子,后选出符合要求不出语病的句子作答。
【漫画题】
答题技巧:描述画面要注意抓住画面中的每一个因素,在字数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描绘画面。先描述这幅画中有什么东西,他们代表了什么意思,再说一说你的理解,还有你的感想。①说明(描述)漫画内容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围绕一个中心去说明。②解读漫画寓意要从标题、主体、画注入手,多角度全方位地仔细观察,联系生活实际,准确地表达出来。③拟写漫画读后感重点要把握好“读”与“感”的关系,“读”是基础,“感”是延伸。写读后感,要先读懂原文或原图,在理解原文或原图的中心意思和画面内涵的基础上,选择值得发表的,感受最深、见解独到、有针对性和现实感强的感受来写。④拟制漫画标题是这几年高考的新题型。拟制标题要看懂漫画的意思,准确拟制。要善用各种修辞手法,语句要优美亮人眼眸。⑤拟制公益广告词是指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做广告写的语句。写广告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语言朴实,通俗易懂;语句优美,巧用辞格;音节和谐,朗朗上口。
【图表题】
这类题目通常由表题、表格和表注三部分组成。表题是对整个表格内容的概括,往往对表格的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仔细“看”标题很有价值。表格中有横向和纵向相互关联的内容和信息。注脚由于不起眼,所以容易被忽视,但却是图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解答题目有着重要的补充和提示作用。
答题的方法总结为“一二三四五”共五个方面。
一变:即要变数字为文字。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把表格里的数字,通过分析,变成文字写出来。
二比:即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看差距,纵向比较看变化。
三看:即认真审题,认真看图表的三个要素:表题、表格和表注。注意做到全面。
四联:即要联系图表、材料、教材知识和时政热点进行组织答案。
五忌:一忌忽视图表标题和设问;二忌对图表不加分析;三忌审题不全面。四忌只看现象,不看本质。五忌字迹潦草,层次不清。
方法指导:①、对于“图表说明了什么现象”这类问题,要结合指定的材料或图表组织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所表明的现象,还应进一步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本质。答题的基本格式是:反映了什么,说明了什么。②、对于“图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这类问题,我们平时所涉及到的类型,以因果关系的情况较为常见,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要因题而异。③、对于“谈谈对某一现象的认识”这类问题,一般要从这一现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方面进行答题,根据问题的不同,可以有所侧重。④、对于“结合某一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这类问题,可以侧重答“怎么样”。
【新闻时事评论题】
新闻点评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比短评更简短。它以新闻报道为依托,对具体事实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或褒或贬,旗帜鲜明地点明要害。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常规型新闻点评;另一类是争议型新闻(即新闻人物的做法或言论能引起读者争议的新闻)点评。要求做到:能合理概括、表现新闻的中心事件(1分);评论中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分析事件中反映出的问题实质(3分)因此可以循着“概述问题——探究原因——表明立场”的思路来组织答案。
【综合改错题】
这一类题其实就是修改病句,关键是要读清题意,注意潜在提示,然后按要求完成。主要参考前面的语病部分的答题技巧。
特别提醒:你极有可能遇到我们从来也没见过的试题形式,如果遇到,一定要认真审题,不可慌张。理解题目要求后,严格按要求答题即可。
第二部分 语言运用考点梳理
说明:本内容回顾各考点的题型、常见设错方式和答题要点。
可择要观看或略过不看。
★三、句子衔接连贯——“七抓四排”
两种题型:(一)句子排序题
(二)语句复位题:语句复位题一般是要求将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或可供选用的句子)恰当地安置到语段中去。它看似只是选一个恰当的句子复位,难度比几个句子排在一起小,实际上考查得更为专一、集中、具体。解题要领与解答句子排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试题已经提供了具体语境,因此,语句的复位不仅要考虑到与上下句是否连贯,还必须兼顾表达的“压缩”“简明”“得体”等。
【解题方法】1、抓中心话题:话题一致是保持语文连贯的基本要求。一个长句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的角度一致,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会连贯。
2、抓思路:(1)从总体和局部分析。从总体上看,句群小层次一般呈现出相并(并列、对照)、相承(顺接、层进)、相属(总分)的关系。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解说、承接、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2)从文体上分析。记叙文的句序常常以时间或空间为顺序;议论文的句序常把观点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或总分,或并列,或对照,对递进;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事理的,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3、抓标志:A关联词语的呼应;B暗示性词语的呼应;C关键词语的重复出现,相同句式重复出现;D 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也往往体现语文顺序的一致性,肯定、否定的一致性;E 陈述对象前后一致,议论角度一致。
4、抓中心句:中心句往往放在段首,也有的放在段尾,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等)来抓语段的中心。
5、抓意境:(1)注意文字中所渗透的感悟倾向的一贯性。或喜或怒,或爱或憎,或褒或贬,或激昂或沉郁等。
6、抓句式:(1)语言表达中常会运用排比、对偶,这就要求结构上保持统一,破坏了这种统一,也就失去了连贯性。(2)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用陈述句还是疑问句,合起来说还是分开来说,等等,也常会涉及到连贯问题。(3)复句中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若注意不到这一特点,将破坏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影响句意的连贯。
7、抓语气:句子的语气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体现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基本观点,一个语段中的思想感情或观点应是一致的,语气不一致,往往会破坏感情的表达或对基本观点的确认,导致内容前后不协调。
★句子排序“四排法”:
第一种,词语排序法——根据起照应作用的词语来排序。一个语段中句与句之间肯定是前后照应的,而这种照应关系通常会通过某些词语表现出来。使用词语排序法排序时,首先要看句子中是否有“相同的词语”,其次是找“关联词”和“代词”,如果能找到关联词、代词,就可根据关联词成对使用、指示代词和指代内容位置靠近的特点,确定必须连在一起的句子。再次,是找“暗示性词语”,如“换句话说”“与此相反”“反过来说”等要紧跟在意思差不多或意思相反、相对的句子之后;出现“首先”“其次”“再次”等词表示这些句子应该连在一起;出现“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等词语的句子,表示总结,是这个语段的最后一句话。
第二种:语意排序法——根据句子之间的语意联系来排序。
第三种:句式排序法——根据前后句子的句式一般相同的特点来排序。
第四种:标点排序法——借助语段横线前后的标点来排序。遇到横线处使用分号、问号等标点时,可凭借标点的暗示作用来确定答案。
★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一)近义词
【方法技巧】
1、从色彩方面辨析:
①感情色彩不同。②语体色彩不同。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③谦敬色彩不同。
2、从词义方面辨析
①分析不同的语素。②词义轻重。③词义范围大小。
3、从语法运用上辨析
①使用对象不同。②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③习惯搭配不同。④语境
注意: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
答题技巧: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二)关于成语
【方法技巧】
第一、要辨别成语的谦敬色彩。
第二、要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语境。如:看完电影《虎口脱险》后,大家给小王对号入座,说他就像影片中的那个有才能的音乐指挥,常常因粗心做出一些有惊无险的事。(宁夏卷)
第三、要注意成语的词性和语法功能。如:这则笑话因为对旧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当事诸公”讽刺得很有力量,所以,在民间流传颇广,几乎家喻户晓。
“漠不关心”虽然是动词,但不能加宾语,同样的还有:信手拈来、出奇制胜、置若罔闻、侃侃而谈、司空见惯、求全责备、妄自菲薄、发扬光大、耳濡目染、视而不见等。
第四、要分析成语的感情色彩。
如: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大纲卷)叹为观止,谓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注意:感情色彩中的褒贬双面的。
第五、要重视成语所指的对象。如: 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湖北卷)特立独行: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第六、要区分成语语义的范围。如: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
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山东卷)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
第七、要注意成语语义与句子有些词语意义重复。
如: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第八、要明确成语的本来意义,不能望文生义。
如: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大纲卷)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第九、要注意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
如:1、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2、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走,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第十、要辨明成语的细微差异。如:“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 ,“一挥而就”与“一蹴而就”, “耸人听闻”与“骇人听闻”等。
附录成语设错点:
1、望文生义:语焉不详、首当其冲、五风十雨、登堂入室、登高自卑、七月流火、差强人意、万人空巷、苗而不秀、明日黄花、曾几何时、屡试不爽、危言危行、不刊之论、赤地千里、长歌当哭、不知所云、不寒而栗、风声鹤唳、如坐春风、长此以往、江河日下、如履薄冰、曲尽其妙、洛阳纸贵、具体而微、文不加点、不忍卒读。
2、褒贬误用:始作俑者、趋之若鹜、弹冠相庆、处心积虑、信笔涂鸦、官样文章、推波助澜、改头换面、巧舌如簧、大放厥词、上行下效、连篇累牍、半斤八两、因人成事、陈陈相因、倾巢而出、一团和气、心劳日拙、坐而论道、夸夸其谈、寻章摘句/蔚为大观、蔚然成风、殚精竭虑、叹为观止、胸无城府、集腋成裘、势如破竹、雨后春笋、侃侃而谈、一发而不可收(好事)。
3、谦敬误用:鼎力相助、屈尊下顾、蓬荜生辉、抛砖引玉、一孔之见、移樽就教、敬谢不敏、忝列门墙、避让贤路。
4、张冠李戴:汗牛充栋、豆蔻年华、相敬如宾、不绝如缕、响遏行云、平分秋色、反戈一击、十室九空、空谷足音、酣畅淋漓、呼之欲出、人老珠黄、琴瑟和鸣、谈笑自若、安之若素、石破天惊、余音绕梁、稂莠不齐。
5、不合语境:反戈一击、春意阑珊、锥处囊中、火中取栗、紧锣密鼓、防患未然、兵不血刃、不负重望、临危授命。
6、轻重失当:日理万机、有口皆碑、惨绝人寰、侧目而视、嗤之以鼻
7、搭配不当:屡次三番、屡见不鲜、坐而论道、求全责备、漠不关心、娓娓而谈、津津乐道、妄自菲薄、司空见惯、出奇制胜、无所不为、耳濡目染、耳熟能详、信手拈来、拭目以待、视而不见、龙飞凤舞、置若罔闻。
8、重复赘余:莘莘学子、贻笑大方、生灵涂炭、忍俊不禁、(显得)相形见绌、遍体鳞伤、当务之急、方兴未艾、如芒在背、(过分)溢美之词、(还)记忆犹新、(让人)匪夷所思。
9、形近混淆:一败涂地/一塌糊涂、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子虚乌有/无中生有、无风起浪/无风不起浪、一挥而就/一蹴而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走马观花/浮光掠影、震耳欲聋/振聋发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鱼龙混杂/鱼目混珠、一发而不可收/一发不可收拾、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牢不可破/颠扑不破、束之高阁/置之不理、金科玉律/清规戒律、设身处地/身临其境、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死灰复燃、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不瘟不为/不温不火。
10.积累掌握常考多义成语:长袖善舞、引火烧身、力能扛鼎、一针见血、标本兼治、灯红酒绿、粉墨登场、鞭辟入里、顺理成章、体无完肤、如火如荼、不绝如缕、左右逢源、淋漓尽致、旁若无人、捉襟见肘、穷形尽相、瞻前顾后、不赞一词、落花流水、堂而皇之、循规蹈矩、光风霁月、不见经传、珠圆玉润、舞文弄墨、独善其身、奇文共赏、入木三分、
独出心裁。
注意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熟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或六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
(三)关于虚词
【策略研究】
1、了解虚词功能
虚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但它在联结各成分中起到不可替代、也不可省略的作用。每一类虚词在句中的功能是不同的,应用时需仔细区别。
2、明确虚词位置
虚词位置恰当,句意就准确鲜明,否则,就会句意不明,甚至会改变句子原意。一般来说,副词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前,介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连词虽然不和任何句子成分发生关系,但由于表意的需要,其位置有时在主语之前,有时却在主语之后,不能随意挪动,不然就会影响文意的表达。如“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其中最明显的错误是不应用“再”,而应用“又”。但这个虚词的位置也不当,应将“又”放在“然后”一词之后,才能正确地表意。
3、熟悉虚词使用的误区:
(1)关联词错用
例:尽管工作怎样忙,他还坚持天天写日记。
(2)关联词位置不当:各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在主语的后面;各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在主语的前面。
(3)介词滥用
虚词的功能是帮助表意,不能随便省略,但也不能滥用,否则就会犯“多余”的毛病。例如“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句话的主语是“严重性”,谓语是“在于”,“在于”的后边都是宾语。再分析宾语,它的主语是“对……行为”,这是个介宾短语,但介宾短语是不能做主语的,“对”的参入淹没了宾语的主语,造成了句子结构上的混乱,去掉“对”反而句意明晰。再如“有一些电视剧本不能采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格调太低,只能迎合少数人的口味”,这是关联词语滥用, 应去掉“因为”。
(4)介词漏用:可见削价销售的妙处在于,它貌似不应有的亏本,获得了更大的赢利。
(5)虚词误用:虚词误用主要包括关联词语的误用和介词的误用。关联词语的误用是因为不明辨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导致的。如“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其中就是因为把因果关系理解为递进关系所致,此处“进而”应为“因而”。
介词的误用是因为不能明辨介词与其他词语的搭配关系,如“今年要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切实抓好”,其中“以”应和“为”搭配,“把”应和“作为”搭配,而此句却把“以”和“作为”搭配在一起,就错了。
广大农村正在掀起了一个科学种田的新高潮。(助词误用)
4、辨析近义虚词的不同含义
正确运用虚词的前提条件是准确辨析相近虚词之间的差别及熟练掌握虚词的习惯用法。例如:“不免”和“难免”作为副词意思相近,都有“不容易避免”“免不了”的意思,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情况,往往产生后面不希望出现的结果。“不免”只用于肯定式,“难免”还可以用于否定式。如:“我的语文学得不好,难免写错别字”,该句中的“难免”可换为“不免”。再如:“他是海南人,普通话难免不纯正”,该句中的“难免”不能换为“不免”。再如: “当、在”,“最、顶”“自从、从、自”,“尽管、不管”,“分外、格外”等。
5.注意虚词(关联词)的搭配
不但——而且 尽管——还是 尽管——却 除非——才
既然——就 无论——还 不管——都 即使——还
宁可——也 纵然——也 与其——不如 尚且——何况
★五、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病类型】高考语病题共考查六类语病,它们又各自分为若干小类。
第一、语序不当。
①多重定语语序不当;②多重状语语序不当;③定语或状语语序不当;④关联词位置不当;⑤并列词语或句子排序不当;⑥对应错位。
第二、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②动宾搭配不当;③主宾搭配不当;④定中搭配不当;⑤状中搭配不当;⑥关联词搭配不当;⑦一面和两面搭配不当。
第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①残缺:主语、谓语、宾语、介词、关联词残缺。②赘余:虚词多余,语意重复。
第四、结构混乱。
①句式杂糅;②中途易辙。
第五、表意不明(即有歧义)。
①一词多义造成歧义;②停顿不同造成歧义;③修饰两可造成歧义;④指代不明造成歧义;⑤词性不同造成歧义。
第六、不合逻辑。
①分类不当;②自相矛盾;③否定失当;④不合事理;
⑤两面对一面;⑥强加因果;⑦主客体颠倒。
【方法技巧】
㈠语感审读法
㈡主干枝叶梳理法
㈢逻辑意义分析法
附录:高考病句的15种规律(切入点)
一、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歧义。
1.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搭配不当,“事件”不可以“批评教育”】
2.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庶,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分类不当,“梨树和枣树”都是“果树”】
3.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语序不当,应为“听取和讨论”】
4.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
【表意不明,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计“三千余元”还是单“诉讼费”“三千余元”】
5.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搭配不当。只有“消防官兵”能和“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 搭配,“210辆消防车”却不能。】
6、文件对经济领域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并列短语前后失去照应】
二、出现了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
1.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将“有效的”调至“方法”前】
2.昨天,许多代表热情地在休息室里同他交谈。 【应将“热情地”调至“同他交谈”前】
3.这期培训班是全国职工教育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五月底举办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名职工代表参加了这次培训。 【“联合”应调至“举办”前,让位于时间状语】
三、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表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1.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
【表意不明,是“三个学校”还是“三个学生会干部”】
2.国产轿车的价格低,适于百姓接受,像“都市贝贝”市场统一售价才6.08万元,“英格尔”是6.88万元,新款“桑塔纳”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
【重复,“十几万元”本为约数,不可以再用“左右”】
3.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端正党风、增强党的凝聚力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语序不当,“一种”应在“行之有效”之前】
4.华能集团三电厂今年对锅炉设备进行了改造,吨煤发电量增加了1.5倍,煤消耗量域少了1.2倍。 【不合逻辑,“减少”不可以用倍数】
5.中国第一个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建成后,国内外同行对其先进的功能大加赞赏,先后有二万三千多人次前来参观。 【搭配不当,“人次”是复量词,不可以做主语】
6.早晨五六点钟,通往机场的街道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人群。
【搭配不当,“人群”是集合名词】
四、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体颠倒、主语残缺、介词误用、介词残缺、介词赘余、缺介词的宾语。
常考的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 通过”“对、对于”“当……”“在……”“正……”。
1.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搭配不当,应为“从……中”】
2.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人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介词误用,应为“对”】
3.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主客体颠倒,应为“对青年人来说”、“对四十岁以上的人来说”】
4.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应删去“对于”】
5.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他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主语残缺,去掉“经过”】
6.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 【谁对谁呢?颠倒了主客体。】
7、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情、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结构混乱—句式杂糅】
8、他所写的《文学悟语》中就提出了写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主张,该主张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介词残缺,在“他”后加“在”】
9、“神六”的发射,中国政府做了大量的宣传。
【介词残缺,在句首加“对”//或叫偷换主语】
10病毒进入人体有三条途径,就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通过”赘余】
11、刘博士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病例数据、临床经验及尸体解剖揭示了X病产生的原因。【“根据”的宾语缺失,应在“解剖”后加“资料”。】
12、老王与自己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也能交朋友。
【“与”后添加介词“跟”】
五、出现了关联词【连词】,可能是搭配不当、残缺、语序不当。
1.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关联词搭配不当,应为必要条件,用“只有……才”】
2.尽管你的礼品多么微薄,但在农民心上,却象千斤重的砝码。
【关联词和副词搭配不当,此处应用确指的“这么”,“无论”和“不管”后应用不确指的“多么”】
3.他虽然是个农民,平常喜爱学习,识不少字,编秧歌也在行。
【关联词残缺,应在“平常”前加“但是”】
4.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关联词位置不当,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在主语之前,应将“不是”调至“质量”前】
5.如今“阿Q”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不但进入了教科书,而且活跃在各媒体上。 【语序不当,出现了递进关系,程度重的应放在后面,应为“不但活跃在各媒体上,而且进入了教科书”】
6.用语不妥贴,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就会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涩,令人误解甚至费解。 【语序不当,应为“费解甚至误解”】
六、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表意不明、重复。
1.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 【语意不明,“自己”到底是指“老人”还是指“老人”的“哥哥”】
2.由于这次交通事故,淮海路宛平路地段的交通为此封闭了近三个小时。
【重复,“为此”就是“由于这次交通事故”】
3.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不出新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重复,“否则”即“如果不这样”的意思,与“不出新软件”重复】
4.忠王李秀成临刑前是不是很英勇呢?从一些记载上看,不是这样的。【有歧义,前文说的是两个意思:很英勇或不英勇。“这样”到底指代哪个意思不清楚。】
七、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
1.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加“的经验”】
2.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达到”的宾语中心语残缺,“损失”后加“的目的】
3.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搭配不当,“看到”与“乡音”不搭配】
八、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承前省略主语不当。
1.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搭配不当,“培养”与“失足青年”不搭配】
2.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搭配不当,“工厂”不可以“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
3.我们也学小孩子一样,掐了一把花,直到花和叶全焉了,才带着抱歉的心情,把花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 【缺主语(承前省略主语错误),前面主语是“我们”,后面应是“花(随水漂走了)”】
九、出现了反问句、否定词(避免、难免、幸免、以免、免去、以防、防止、禁止、终止、阻止、劝阻、切忌、忘记、取消、排除、否认、怀疑、忽视、放弃、拒绝),可能是否定不当(表意相反)。
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疑问句再加双重否定,变成了三重否定,不合逻辑】
2.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无时无刻不”相当于“每时每刻都”,与“忘”连用,与“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矛盾】
3.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防止”与“不再发生”不合情理,应去掉“不”】
4.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或“不可”去其一】
5.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
【“劝阻” 和“戒烟”都有否定的意义,这样使用反而把意思表达反了。】
十、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有“为……所”和“被……所”的结构,没有“受……所”的结构,要将“所”字去掉】
2.到目前为止,人还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灾害,农业收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好坏决定的。 【应为“由……决定的”】
3.它是把事件的结局先写出来,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经过的写法叫倒叙。 【应去掉“它是”】
十一、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成语,可能是重复
1.在交通干线上设卡收费的方案必须经地方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公诸于社会。
【“诸”即“之于”,“于”与它重复】
2.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精彩绝伦,可以堪称一流,受到世界舆论的普遍赞誉。
【“堪”即“可以”,“可以”与它重复】
3.听了他对事实真相的陈述,我从心里由衷地感谢他。
【“事实”与“真相”重复;“由衷”即有“从心里”的意思,重复】
4.《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 【“躬耕修典”即“编纂”,重复】
5、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的今天,更应重视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国际”与“间”重复)(强调不要当成“缺主语”的语病)
注:类似的错误用法还有“过早夭折”、“过分溺爱”、“卫冕桂冠”、“令寒舍蓬荜生辉”“人民生灵涂炭”“群众民怨沸腾”“许多莘莘学子”“值得可歌可泣”“正方兴未艾”“被人贻笑大方”等。
十二、出现了“的”字短语,可能是表意不明、搭配不当、语序不当
1.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外面又刮了风,街上的行人也渐渐稀少了,修伞的心里非常着急。
【表意不明,“修伞的”可能是“修伞的顾客”也可能是“修伞的师傅”】
2.2003年8月3日晚,在北京天坛举行了第29届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当晚祈年殿的灯火辉煌,更显得雄伟壮丽。
【搭配不当,误用“的”字,造成“灯火”与“雄伟壮丽”不搭配,应删去“的”字】
3.湖南省历史博物馆近日展出了数以万计的八千年前新出土的栽培稻。
【语序不当,应将“新出土的”调至“八千年前”】
十三、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一面和两面不搭配。
这样的词有“成败”、“得失”、“好坏”、“ 高低”、“能否”、“是否”等。
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能否”是两面性的词语,与后面不一致】
2.我怀着恐惧的心情,担心灾难会不会降落到姑妈头上。【“担心”“不会”,不合逻辑】
3.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注意:有的一面对两面却是正确的。
1、空气质量的好坏,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好也有影响,坏也有影响。因此该句正确。)
2、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不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此句是病句)
3、我们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我们绝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正确)
4、复试在一周后举行,录取与否将决定他的一生。(正确)
5、事实反复证明,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因素。(正确)
通过对以上几个句子的辨析可以看出,一面与两面是否搭配,不能仅以文字结构上词语是否对应为依据,更应从内容上着眼,分析前后句子在内在联系上是否一致,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一类病句的根源,做到治标治本。
十四、出现了“前去”、“新生”、“保管”、“没有”、“走”、“和”等多义词或多义短语,可能是表意不明(歧义)。
1.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是“15日之前去”还是“15 日这一天去”,意思不明】
2.在喧天的锣鼓声中,这所有名的老校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新生。
【是“新同学”还是“新生命”?】
3.此次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他们谁也没有干涉王尔德的权利。
【是“没有权利”,还是“没有干涉”?】
4.独联体国家的人民看不上2002届世界杯足球赛。 【是“看不到”还是“瞧不起”?】
5.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和”有介词和连词的性质,造成表意不明】
6.教育部就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范围发出通知,指出物理学科初中教学内容部分不作要求。 【是“整个初中教学内容部分”还是“其中的一部分”,含混不清】
十五、出现了使、让、令、把、被等介词,可能是主语残缺、重复赘余、语序不当
1.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主语残缺,使动词的主语是“老主任”,应去掉“经过”,或者去掉“使”,将“才”调至“他”后】
2.今年年初美英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密布。
【重复赘余,“威慑”是“用武力使对方感到恐惧”的意思,本身含有“令”的意思,和“令人”重复。】
3.为了争取高速度,我们必须狠抓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它走在生产建设的前边,把国民经济用先进科学技术搞上去。【语序不当,应为“用科学技术”“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4.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语序不当,应将“没有”调至“把”之前】
5.我们伟大的祖国再也不是一个四分五裂的、任意被人蹂躏和掠夺的国家了。
【语序不当,应将“任意”调至“被人”后】
更多精彩文章
- 高考文综这样做错题集,成绩肯定能提高!
- 文科生高考文综高分必备答题公式,史地政三科全!
- 高三学生这样做错题本,成绩提升快到飞!
- 干货丨掌握诗歌鉴赏的11种题型答题技巧,语文水平能提升一大块
- 为什么同样都是刷题,你的成绩不如我?北大学霸告诉你真相
- 政治/历史/地理答题小技巧,拯救做不完题的你!附政史地背诵方法
- 谁把高中各科答题套路编成了歌谣?句句都是高分法宝,速藏!
- 学姐说:只要你不傻,高中数学英语考个100多分,绝对没问题!
- 谁把高中各科答题套路编成了歌谣?句句都是高分法宝,不看吃亏!
- 你花费很多精力做的错题本,为啥没有别人的有用?现在补救来得及
- 文科怎么学 浅谈高中文科学习体会
- 以不变应万变,以变应变
- 中国古代文化史部分学习方法和复习策略
- 重新梳理思路 把握应考技巧
- 方法点拨:写好作文开头的经典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