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读书札记开始——高三作文问道(2)(徐飞)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7-06-28
孩子,你说你读书也不少,但到了写作时却不能将平时所读的化作写作素材,每次写作文都是“裸写”。看到一些写作高手总能旁征博引,材料丰富运用妥贴,你的心里总是痒痒的。
你的苦恼,我能理解。写作是和阅读密切相关的。叶圣陶老先生说:“许多作文中出现的问题看起来是写作能力问题,根子却是在阅读。”读书是蓄积、存储,写作是倾吐、表达,“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孟子·离娄》)但并不是所有读书多的同学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多读不等于会读,只有多读且会读的同学才能写出一手好文章。
那怎样才算是会读呢?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会做读书札记。
哲学家弗洛姆在《日常生活中的两种生存方式:占有与存在》中,严格区分了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方式:“占有”与“存在”。弗洛姆认为生活在一个穷奢极欲、拼命追求财富和利润的社会里,很难见到以存在作为生存方式的范例。……占有与存在的生存方式在知识领域里的区别,在于“我有知识”和“我知道”的不同表达中。“有知识”是说,获得可以得到的知识(材料)并保持对它们的占有,而“我知道”这种意义上的知识却有实际功用,是生产性思维过程的一部分。“占有”的生存方式的最高目标是更多的知识,而“存在”的生存方式的最高目标是更深的知识。由此看来,“占有”的读书,只是追求拥有知识的量,“存在”的读书,是生产性的,是人的理性的自证。读书札记,就是一种“存在”式的读书。
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文心雕龙·物色》)“纳”而不“吐”,便是“占有”;“纳”中有“吐”,便是“存在”。“心亦吐纳”,方能达成良好的消化的吸收,这是皮亚杰说的,认识发生于主、客体之间,反应取决于主体的“能耐”——学养状况。余秋雨说:“一个不被挖掘、不被表述的灵魂是深刻不了、开阔不了的。不被表述的灵魂无法不断地获得重组。不断的表述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组建自己的灵魂。”只有接收式的阅读,而没有输出式的写作,所获取的信息并不能真正化为我们的血肉。
清代学者章学诚说:“故为今学者计,劄录之功,必不可少。……劄记者,读书练识,以自进于道之所有事也。”“不论时学古学,逐日务要有所笔记。”梁启超说:“读书莫要于笔记……无笔记则不必经心,不经心则虽读犹不读而已。”胡适也说:“发表是吸收的利器……手到是心到的法门。”民国语文教育大家黎锦熙也指出:“日札优于作文”“课业、泛览、生活与论文各不相联系,惟有日札才可使一元化。”古今这些论述,都揭示了读书札记的重要性。
从中学生写作实际来看,写作高手一般都有自己心爱的读书笔记本,经常写写读书札记。《名师点评:为生命松绑——一个高考作文满分学生的阅读笔记》一书,是2011年福建省高考作文唯一满分的白杏珏同学的读书笔记,白杏珏同学在给学弟学妹们介绍阅读写作经验时说:“进入高中后,我养成的最好的阅读习惯便是做阅读笔记。以前我读书,读过之后不会做任何记号,常常会忘记自己读过的某些精彩段落。在老师提出做阅读笔记的建议后,我开始实施这个方法,并很快地喜欢上阅读笔记。我做阅读笔记并不是单纯地摘抄,而是每抄一段便会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上一小段自己的感悟,有时候我的感悟甚至写得比摘抄的段落长得多。这样一来,我做阅读笔记,不仅能反复品味精彩的段落,还能不时地练一下手写点东西,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还能拿出笔记本重读,一举多得。我打算保留做阅读笔记的习惯,并收藏我的所有阅读笔记本,我觉得这对于一个爱阅读的人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曾经说过:“我们得先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的价值。”你心中有什么,才能从书中读到什么。于是我们可以说,“读”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写”,仿佛那是在“写”我所要说的一段话;“写”在某种意义也可以说是“读”,仿佛是在“读”着我心中早已存着的一段文字。这和海德格尔所说的“讲本身就是听”,“讲是对我们所讲的语言的听”,是同一个道理。
那么,怎样做好读书札记呢?下面简单介绍几种读书笔记的类型。
一、应和式
“应和式”的汲取,是丰富、超越自我的最佳方式。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所面对的作者,大多是阅历、知识、智慧比自己远为丰厚的年长者,“应和”,势必获益良多。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就是缩小阅历、知识的落差,意味着人的超前成长、成熟。
「例1」看到一个大气的人,好比行走于莽莽野草之地,忽然撞见一棵森茂大树,在微风羽中,聆听了千叶万叶相互的交谈。……
——简媜《大气》
白批:我也很欣赏大气之人。大气,但不傲气,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份气度惹人艳羡。简媜对大气之人的阐述很是切中要害,那些人,不争,不是因为不敢争,而是为人留道路;不让,不是不想让,而是坚守着原则。应是如参天大树一般,质朴的魅力,这样才能遮蔽一方水土,逍遥千年万年。
「例3」我宁愿坐在一个南瓜上,并且独自拥有它,也不愿挤坐在一个天鹅绒的垫子上。我宁愿在大地上乘坐空气自由流通的牛车,也不愿坐在观光火车的豪华的车厢里,一路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上天堂。
——梭罗《瓦尔登湖》
白批:我宁愿靠近大地而不是靠近楼阁,我宁愿尽一个凡人的职责、享一个凡人的幸福而后死去,而不愿将一生抛掷于滚滚红尘之中。
「例5」石头是材料,神殿才是意义。
——圣埃克苏佩里
白批:不知怎么突然想起以前看到的一个采访摄影师的报道,那个闻名世界的摄影师以其独特的画面构思出彩。记者问道,你觉得摄影最重要的是什么,光影或是景深?他答道,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想法。想法才是意义。神殿是形式,信仰是本质。
二、品评式
品,是品味、品赏;评,是评论、评析。品评,就是对所读文字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品读。“品评式”较之“应和式”,理性、智性成份更多一些。
「例4」文学应当是作家心中最后的堡垒。一个作家很难做个完人,但是他至少对自己的文学要做到真诚。不应当有作文或为文等概念,作品应当是作家淋漓的心血。为了这样的作品作家才活着,为了这样的作品青春被点燃,生命被耗尽。为了追求这样的作品,作家眼中只有一片辉煌的幻彩,而绝不会看到红地毯和金钱;为了保卫这样的自己的作品,哪怕是最弱小的作家也敢挺身而起,一直牺牲到自己心跳的最后一下。
——《又是春天》
白批:掷地有声。我感觉到了一种专属张承志的硬气。谁说文人必是娇弱无能的,中国文人只是大多成为了政治附庸,才不免多了圆滑和长袖善舞之感。张承志,是难得的敢于脱离束缚的作家,使文学成为文学,而不是一如千百年来中国所推崇的、文为政的附庸,又或者文为名利的附庸。逃离是一种勇气,寻梦更是一种勇气,张承志也许不是伟大的作家,但他至少具备了一个伟大的作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对于文学的热情和责任感——为文学,牺牲到最后。
三、探究式
探究,指的是对文本隐秘的含义、道理、规律、因果等的揭示。理性、智性成分进一步加强了。
「例5」创造是“用生命去交换比生命更长久的东西”。这样诞生了画家、雕塑家、手工艺人等等,他们工作一生是为了创造自己用不上的财富,没有人在乎自己用得上用不上,生命的意义反倒是寄托在那用不上的财富上。
——周国平《走进一座圣殿》
白批:“创造”与“劳作”的不同在于,创造是创造者主观意愿促使的,而劳作是劳作者客观环境所支配。这样的不同自然会造成心态的不同,从而使得制造出的物件在本质上就有了优劣之分。我们能使用的东西仅仅能背负起“生存”二字,而不能使用的,往往足以承担“生命”二字。
白杏珏对原文的中心词“创造”进行诠释,她引入了“劳作”作为参照,“同中求异”,指出两者的差别在于:“创造是创造者主观意愿促使的,而劳作是劳作者客观环境所支配……”这么做的目的,是要探究“用不上的财富”——不能使用的,何以比“能使用的东西”更有价值,因为前者足以承担“生命”二字,后者只能背负起“生存”二字。
当然,读书札记的形式还不止以上这些,我们还可以将读书札记写成完整的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 其实90%以上的同学,不会正确整理课堂笔记!
- 警惕!这样记笔记等于白记!无数高中生已中招...
- 【笔记style】不会做笔记,提高成绩就是空话!
- 错题本、笔记本、词汇本这样用,助你高中三年都处于高分状态!
- 新材料作文“新“在何处——由汕头二模作文所想到的
- 高考作文锁定55分必备人物之周有光
- 2017年高考作文押题!大热素材加时评,参考价值极高!全干货
- 文无定法,议论文除外 ——新高考材料作文结构例谈
- 高考预测:材料作文“一元奖学金”及佳作点评
- 2017任务驱动型作文:面对“痛感新闻”,你怎... 来自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大全
- 文科怎么学 浅谈高中文科学习体会
- 重新梳理思路 把握应考技巧
- 以不变应万变,以变应变
- 方法点拨:写好作文开头的经典九法
- 中国古代文化史部分学习方法和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