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茂同:今年花胜去年红——2017年高考全国II卷作文点评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7-06-28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评点解析】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文:天的运动刚强劲健,与之相应地,君子的品格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止步。
感触:这句话说的是志气的培养,也就是君子的养成,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5月4日考察北京大学时强调过。考生以其为基础进行立意的话,可以重点谈“自强奋发”、“自我求新”、“永不止步”这种品质追求对于个人、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译文: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光倾洒下来,我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亮、更美。
感触:“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诗作《月夜忆舍弟》,表现了漂泊异乡的人对于故乡深沉的思念和偏执的喜爱,这是一种乡土情怀,更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考生由此句生发感触,书写感悟可以畅谈“乡土情结”、“家国情怀”,甚至可以上升到“精神家园”这个层次。若能合理生发联想,谈到以之化解转型期国人的情感焦虑与精神困顿,定会写出奇思妙文。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译文: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桂花)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感触:这一句出自李清照《鹧鸪天·桂花》,此词盛赞桂花,以群花作衬,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反映了李清照的审美观及人生追求,即坚持自我,追求品格美、内在美。由此看来,本句的立意较为明确:摒弃浮华的外表,不同流俗,追求内在美,提升精神修养与灵魂的高贵。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译文:把目光投向庭院,你就只能看到堂屋那么大的地方,而把目光投诸天下,那么你就能放眼世界,胸怀天下。
感触:此句出自魏源的《墨觚》,是六则材料当中最难理解的,相信很多考生都不太清楚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这句话表面上是说,人们把目光投向“庭户”、“天下”等不同层次的领域,所见到的风光自是不同,其深层次意思当是:以开放进取之姿态,提升个人境界,由关心“小我”(个人、家庭)到上升到心怀“大我”(国家、民族)的博大胸襟。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补充:虚生先生所做的时事短评中,曾有一个这样的题目:“我们应该有正眼看各方面的勇气”(《猛进》十九期)。诚然,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倘使并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然而,不幸这一种勇气,是我们中国人最所缺乏的。(《论睁了眼看》)
感触:鲁迅的这段话节选自《论睁了眼看》一文,原文当中,说的是中国人对于社会现象、人生缺乏一种正视的勇气。材料只是把这一句单独拿出来,便是一种期望与肯定,期望人们能有一种筋骨与清醒的自我意识,肯定敢于正视问题、直面困难的勇气。据此,考生不妨从“正视问题”、“直面困难”方面来立意。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译文: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感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耳熟能详的词句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雪》,毛泽东用这震撼千古的词句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壮志。这虽是伟人的胸怀与壮志,但对于我们,尤其是青少年,也应该受此感发,立下远大的精神理想,立时代之潮,发时代之先声。学生以此为基础来立意,可以书写“敢于担当”、“以高远的理想观照现实生活”、“青少年当以引领时代发展为己任”。
【思考感悟】
本次考试,较之2015、2016两年试题而言,形式上有了很大改变,表达更为灵活;内容上更为丰富、深刻;审题立意和行文上都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前两年的试题审题立意简单,但是行文有难度。而本次考试似乎来了一次升级:审题立意有难度,行文也有难度。
具体说来,审题立意上的难度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难度一:以古诗词为主的形式表述材料,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材料中的①②⑥则,学生应该都有所接触。③④⑤则,大部分学生应该是没有见过,其中第④则理解起来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对六则小材料进行审题立意,是要调动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散文理解等多方面的知识能力,难度确实不可小觑。
难度二:以多则材料为基础来立意,增加了学生吸收内化的难度。如果只是就其中一则材料展开行文,考生不理解的材料便可以自动忽略。但是题中的要求“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就提高了考生审题立意的门槛:①读明白每则材料的意思;②真正理解材料的深层次含义。因为考生熟知的、一看就懂的材料内部可能没办法进行组合。考生必须做到,“由表及里”、“强强联合”。
当学生完成了审题立意之后,行文的难度也随之而来。其中最显著的难度就是“合理引用”。“合理引用”是题中设置的具体任务,考生在写作时需要准确完成,其意义在于它既是考生行文的基础和触发点,又是限定考生行文,拒绝套作的条件。“合理引用”肯定不能是简单的借用,像膏药一样粘在行文当中,而应该是认真构思之后的深度化用,像墨滴在水中一样,可见可感,融为一体,增加了文章的分量。可这,谈何容易。
以上问题的解决,现在想想不妨尝试这样的方法:挖掘相通内涵,合理阐释;化解彼此冲突,寻求新意;明确主次关系,有益补充。如,以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主立意点,畅谈自强奋发的生命追求;然后把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当作对前文的进一步阐释,明确所谓的生命追求当是有丰富内涵的精神追求;最后把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为自强不息的实现目标。
总体说来,题中所提供的材料,跨越千古,诗、词、文皆备,豪迈、温婉兼顾,这本身就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最真实体现,更是“化育后世”的生动范例。同时此次作文考查,为辨识考生水平,强化区分度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