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你看懂题中的隐藏条件!看准“给分点”拿高分!
来源:中学学习资源库发布时间:2019-05-02
每当考试结果出来,明明都会的大题,明明都会的填空,答案都会,怎么还要被减分?这一分两分的,愣是把90以上变成了80左右~ 到底这些阅卷老师的“给分点”是什么? 1. 填空题所填文字要简约且表达精准; 2. 物理专有名词不能写错别字; 3. 数字要写单位,最后结果用整数或小数表示。 【例】当居室前后窗子都打开时,“过堂风”会把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门吹开,这是因为衣柜外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压强减小;将糖分别放在热水和冷水中,热水变甜的更快一些,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简答题要求学生运用精炼的物理语言对问题作出正确解答。对于现象解释型的简答题,应遵循“有所依据、有所说明、简要结论”的基本要求。 【例】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常看见人们口中呼出的"白气",而在夏天却看不见,这是为什么? 答:冬天,户外的温度低,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液滴而形成"白气";夏天的温度高,水蒸气不能液化成小液滴,所以,在冬天可以看到呼出的"白气",而在夏天却看不到。 1. 光学作图 (1)光线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法线用虚线表示。 (2)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镜面的延长线、物像连线及虚像均用虚线表示。 (3)透镜可以用符号表示;画“透镜”的光路,折射面可在两侧中任意侧,但不能画在透镜中间。 2. 电磁学作图 (1)画电路图时,电路元件符号与实物图的顺序要一一对应,电路元件的符号要规范。 (2)画电路图时,导线要横平竖直,在导线的交叉连接处要打上“实心点”。元件要画在各“边”中,不要画到拐角处。 (3)连接实物图要做到“接线到柱”,导线不能在接线柱外交叉。 (4)滑动变阻器在电路图和实物图中的作用要相同。 (5)磁感线用虚线或实线表示均可,要画箭头。 3. 力学作图 (1)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① 同一图中不同大小的力要用不同长度线段区分。 ② 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力,箭头标在线段的端点。 ③ 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上;若物体受多力作用,可将所有力的作用点集中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④ 在箭头旁边标出力的符号及大小。 (2)杠杆力臂的作图。 ① 力臂用实线表示,用双箭头或大括号标出力臂。 ② 力的作用线的延长线用虚线表示。 ③ 力的作用线与力臂的交点处应画出垂直号。 (3)滑轮组绕线作图 ① 绕线的起点应在滑轮组的钩上。 ② 绕线应与滑轮边线相切,且要画直线。 ③ 绳子自由端要画箭头,标出力的符号F。 (1)物理量符号、单位、字母的大小写,书写要规范。 (2)计算题的解题过程应有相应的物理公式(导出公式也可)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初中生i学习 ID:sszzb_czb) (3)同一题目中,如果出现多个同类的物理量,应能通过附加角标或注释进行区分。 (4)计算结果如果出现非整数,一般来说,不宜用无理数或者分数作为最后结果(字母式结果例外)。如果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1.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 2.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3.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4.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变(同一物体) 5.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 6.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 7.上升=重力势能增加 8.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照像机),光线相交,实线 9.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 10.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 11.升高到=物体的末温 12.升高=物体温度变化量 13.白气=液化现象 14.不计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 15.正常工作=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16.串联=电流相等;选择公式P = I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 17.并联=电压相等;选择公式P = U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 18.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有电压处断路) 19.灯部分亮,电流表有示数=电路短路(无电压处短路) 20.家庭电路用电器都不工作=保险丝烧断,短路或总功率过大。初中物理最重要公式: 速度V(m/S)v= S:路程/t:时间(初中生i学习 ID:sszzb_czb) 密度ρ(kg/m3)ρ= m/(vm:质量,V:体积) 压强p(Pa) P= F/s(F:压力,S:受力面积) 热量Q (J) Q=cm△t(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 欧姆定律 I= U/I(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近期经典
更多精彩文章
- 初中物理:“声光现象”知识结构图,每个学生都应该牢牢吃透!
- 初中物理易错易漏考点整理,中考前重点掌握!
- 知识 | 初中物理必会的14种解题方法,60分变90不是问题!
- 八种初中物理测量仪器的基本使用规则
- 初中物理:记住了这6张思维导图,就等于学会了初二物理
-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
- 【物理课堂】初中物理的10个“不一定”,选择题特别喜欢考!现在快看~
- 初中物理容易拉大分差的50个易错点
- 初中物理的10个“不一定”,选择题特别喜欢考!现在快看~
- 干货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 备考攻略:初中物理易错知识点及常用公式汇总
-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汇总,总复习一定用到!
- 名师指导:初二物理学习的四要素
- 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 初二年级学生物理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