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化学教育改革的途径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9-20
目前国内化学专业学生较普遍存在的一个弊病是知识面较为狭窄,思路不够活跃,缺乏科学方法训练,研究能力不强。不少学生满足于考试所得的表面成绩。实际上,普通的考试并不足以说明学生实际研究能力的强弱。因为考试往往有利于单纯积累知识的学生,而不利于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如果我们化学专业的学生,只是积累教师或书本所传授的知识以求取得考试高分为满足;如果我们的化学教师只注重化学知识的讲授和实验技能的辅导,而忽略了在化学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以严格的系统的训练,那么,长此下去就会延误化学人才的培养。应该看到,现代化学教育的任务已经不是单纯地传授化学知识,而是更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化学智力,即培养学生对化学运动的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化学日益理论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何况在现代化学迅猛发展和化学信息量剧增的形势下,企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日新月异、极其庞多的化学知识已经不可能。这就迫切需要把化学方法作为化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化学方法的能力,以便能够依此独立地能动地持续地获取化学知识,成长为一个具有创造活力的化学家。因此,在化学教育中不仅应当讲清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且更应揭示出这些概念与理论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化学方法,并在化学的实验、作业、实习等各个教学环节中加以培养和训练。可见,在化学教育中加强化学方法的教育应当成为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一环。
应当看到,要把这种改革变为现实,关键在于化学教师要提高对化学方法训练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还要注意加强自身在科学方法方面的修养与素质。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与技能,而且更要注意对于治学方法的言教身教。这就是说,化学教师不应平铺直叙地“讲解”化学知识,而应带领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发现”规律,运用所谓“发现式”的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精神,并让他们始终保持一种对新奇事物的兴奋感和对化学研究的亲近感。显然,教师要这样做,仅仅依靠丰富的化学知识是不够了,还必须掌握一套科学的化学研究方法和化学教学方法,“注意如何入手及为何如此入手”,①并依照这些方法指出的途径带领学生能动而有效地汲取化学知识,掌握从事化学研究所必需的科学方法。有些化学教育家认为,化学教育法的理论基础应有两方面:一是化学教育论;二是化学方法论。我们认为这一思想是很有见地的。
应当看到,要把这种改革变为现实,关键在于化学教师要提高对化学方法训练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还要注意加强自身在科学方法方面的修养与素质。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与技能,而且更要注意对于治学方法的言教身教。这就是说,化学教师不应平铺直叙地“讲解”化学知识,而应带领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发现”规律,运用所谓“发现式”的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精神,并让他们始终保持一种对新奇事物的兴奋感和对化学研究的亲近感。显然,教师要这样做,仅仅依靠丰富的化学知识是不够了,还必须掌握一套科学的化学研究方法和化学教学方法,“注意如何入手及为何如此入手”,①并依照这些方法指出的途径带领学生能动而有效地汲取化学知识,掌握从事化学研究所必需的科学方法。有些化学教育家认为,化学教育法的理论基础应有两方面:一是化学教育论;二是化学方法论。我们认为这一思想是很有见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