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的社会化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9-27

社会要了解化学文化,就必须首先了解化学知识体系,了解化学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实际价值。所以,化学知识的社会化必须完成两个过程:一是普及化学知识,二是应用化学理论。普及化学知识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的,主要有学校教育、博物馆及其它大众传播媒介。科学列入教育课程为时较晚,甚至到文艺复兴时期也还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那时,只能在大学里学到一点数学知识,而有关化学的知识偶尔才能在医科学校中见到;18世纪以前,几乎所有化学家的知识都是靠自学得来的。18世纪末,化学教育开始出现在普里斯特列和道尔顿任教的英国几所非国教派学院,主要以学术讲演的方式进行,还不很正规。只是到19世纪末,这一情况才得到扭转,其中最出色的是德国的专业化教育制度和美国完整的教育体系。后者至今仍为世界各国所推崇。科学博物馆和博览会是普及化学知识的另一种有效途径。1851年在伦敦举办了第一次国际博览会;1857年以博览会展品为基础建立了南坎辛顿博物馆;1909年该馆分出以科学技术为主题的伦敦科学博物馆,设立电力、工业、农业、物理、化学、航空等展厅,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此后,德意志博物馆(1925)、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1931)、巴黎发现宫(1937)、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1933)等著名科学博物馆相继建立,其中都设有化学类展厅。它们以形象、生动、参与式的展示及教育活动,增进了社会大众对科学现象的了解,激发了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强烈兴趣,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绝妙结合。现在,普及化学知识的方式更加多样和有效,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如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和广播等已使化学知识深入到各个角落。生活在 20世纪的人假如不懂得一定的化学知识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但事实是,即使在美国这样科学发达的国家,一般公众对类似洗涤剂的成分之类的普通化学知识仍缺乏了解。在中国,政府虽然很早就将化学纳入中学必修的课程之中,而且各种扫盲运动一再开展,但情况也不理想。可见,化学知识的普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另一种社会化的方式是付诸实用。化学有足够的能力这么做。事实上,化学自近代以来只经历了很短一段的“纯科学”迷惘,就与工业紧密结合起来。化学工业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使化学文化广受各国政府的青睐。19世纪的德国政府对法国化学表现出的异乎寻常的兴趣,在半个世纪后所显示的强大的工业实力中得到了解释。而中国近代从西方引入科学(包括化学),一开始也正是看中了它的强大的“生机控制能力。”这种社会化方式的好处是明显的。人们要学习化学知识、理解化学文化,已不再是非进学堂不可了。但其缺点是,它容易使人对化学文化产生片面的理解和急功近利的要求。

    更多精彩文章

    • 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 化学元素的继续追寻
    • 破译化学密码
    • 认识化学结构
    • 化学教育的传播
    • 理论知识的引进
    • 实用化学的输入
    • 日本战后化学工业的复兴
    • 化学研究的组织化与现代化
    • 化学专业学校的创立
    • 精细平衡原理及其应用
    • 经典地球化学的三个代表人物
    • 化学活动方式的社会化
    • 行星和行星间物质的化学成分
    • 为科学而献身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