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化学的传统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9-30
德国的化学传统,从根本上说,是来自于一度作为德国化学中心的“燃素化学”。围绕斯塔尔的学说,出现了那种相信燃素存在的德国化学家,其范式就是相对错误的“燃素说”。在19世纪初期,众所周知,李比希在吉森大学形成了一种研究学派,而现在已有化学史家认为,维勒、本生和霍夫曼等人的化学实验室,实际上都可将其作为研究学派而加以探讨。关于这种德国化学的研究学派的作用,莫过于它对美国化学发展所施加的传统影响了。此外,德国的正规大学化学教育体制传统,既是受德国各种学派影响的结果,也是受德国自身的政体性质导致的结果。德国的政体的分散性使得德国的化学制度也更加独立。对德国化学家来说,大学就是从事化学教学和化学研究的中心。各个城市的大学是彼此独立的,因为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立法制度。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德国大学中的化学教育制度也各自日趋完善。还有一点应当提到的是,德国化学在发展中也常常出现偏重经验观察而忽略理论概括的倾向。
这在一个以哲学发达闻名的国家中出现了忽略理论概括的现象似乎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但德国化学的历史又明白地记载着这一事实。在李比希的化学研究取得重要成就的1841年,李比希就对法国有机化学的理论化趋势表示了不赞赏的态度。①他认为,随着取代学说作为一种基础,有机化学的发展只需要实验者而不需要聪明的理论家。此外,作为李比希的学生凯库勒的化学背景材料更能说明这点。李比希似乎对凯库勒时常表现出的理论思维素质不以为然,但在对于发展英国式的染料化学工业时,德国化学界却表现出莫大的热情。可以肯定,这种重经验、重实际的传统一定是这种热情的一种基础。而到了20世纪初,当美国人路易斯和朗格缪尔首次推出共享电子对学说的时候,德国化学家,特别是有机化学家,似乎对这项美国成就不以为然,仍坚信凯库勒对有机化学的结构理论的研究成果。这就造成了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化学的中心地位受到英国和美国的挑战的局面。最后,应当看到德国化学实验室的组织传统以及传播的特点。同英国化学组织的存在形式有两类一样,德国化学组织也有都市化学社团和地方化学社团。但德国化学的地方化学组织实际上就是德国各大学中那些有名的化学实验室,在前面已经说过,德国的化学实验室有点像化学研究学派的模样,实验室所发挥的功效甚至比英国的哲学社团更大。都市化学社团主要集中在柏林,像成立于1700年的普鲁士科学院(化学是其中的部分讨论内容)。
其次就是1866年在柏林成立的、仿效英国伦敦化学会的“德国化学会”。两年后,该职业化学团体出版了化学杂志《通报》。恐怕西欧没有哪个国家能像德国那样拥有大量的、私人创办的化学刊物了。1798 年,德国人谢尔(A·N·Scherer,1771—1824),创办了《大众化学杂志》(Allgemeines,Joural derChemie)。1804年该杂志更名为《新大众化学杂志》(Neuesallgemeines Journal der Chemi)。1807年再度改为《化学、物理与矿物学杂志》(Journal für die Chemie,Physik,undMineralogie)。1811年又改为《化学和物理杂志》。1834年又成为《实用化学杂志》(Journal für praktische Cnemie)。此外,我们知道,李比希的化学名声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他自己创办的专门发表化学研究论文的杂志。现在这份杂志几经易名后已成为名扬世界的化学权威杂志。具体来说,1832年李比希创办了《药学年鉴》,1839年易名为《化学及药学年鉴》,1837年再最终被易名为沿用至今的《李比希化学年鉴》(JustusLiebigs Annalender Chemie),专门刊载有机化学论文。通过对西欧化学发展的讨论可以看到,在发达的英国、法国和德国,化学的发展并不完全是按化学自身的逻辑发展的,而是受多种因素制约和作用的结果:在化学传统的形成过程中包含着化学中心的往复运动;化学思想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化学在各个区域发展的总体性;化学组织是化学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关节点。可以看出,对化学在世界各个区域发展的轨迹的讨论,必然会丰富和加深对化学科学本身的认识。
这在一个以哲学发达闻名的国家中出现了忽略理论概括的现象似乎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但德国化学的历史又明白地记载着这一事实。在李比希的化学研究取得重要成就的1841年,李比希就对法国有机化学的理论化趋势表示了不赞赏的态度。①他认为,随着取代学说作为一种基础,有机化学的发展只需要实验者而不需要聪明的理论家。此外,作为李比希的学生凯库勒的化学背景材料更能说明这点。李比希似乎对凯库勒时常表现出的理论思维素质不以为然,但在对于发展英国式的染料化学工业时,德国化学界却表现出莫大的热情。可以肯定,这种重经验、重实际的传统一定是这种热情的一种基础。而到了20世纪初,当美国人路易斯和朗格缪尔首次推出共享电子对学说的时候,德国化学家,特别是有机化学家,似乎对这项美国成就不以为然,仍坚信凯库勒对有机化学的结构理论的研究成果。这就造成了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化学的中心地位受到英国和美国的挑战的局面。最后,应当看到德国化学实验室的组织传统以及传播的特点。同英国化学组织的存在形式有两类一样,德国化学组织也有都市化学社团和地方化学社团。但德国化学的地方化学组织实际上就是德国各大学中那些有名的化学实验室,在前面已经说过,德国的化学实验室有点像化学研究学派的模样,实验室所发挥的功效甚至比英国的哲学社团更大。都市化学社团主要集中在柏林,像成立于1700年的普鲁士科学院(化学是其中的部分讨论内容)。
其次就是1866年在柏林成立的、仿效英国伦敦化学会的“德国化学会”。两年后,该职业化学团体出版了化学杂志《通报》。恐怕西欧没有哪个国家能像德国那样拥有大量的、私人创办的化学刊物了。1798 年,德国人谢尔(A·N·Scherer,1771—1824),创办了《大众化学杂志》(Allgemeines,Joural derChemie)。1804年该杂志更名为《新大众化学杂志》(Neuesallgemeines Journal der Chemi)。1807年再度改为《化学、物理与矿物学杂志》(Journal für die Chemie,Physik,undMineralogie)。1811年又改为《化学和物理杂志》。1834年又成为《实用化学杂志》(Journal für praktische Cnemie)。此外,我们知道,李比希的化学名声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他自己创办的专门发表化学研究论文的杂志。现在这份杂志几经易名后已成为名扬世界的化学权威杂志。具体来说,1832年李比希创办了《药学年鉴》,1839年易名为《化学及药学年鉴》,1837年再最终被易名为沿用至今的《李比希化学年鉴》(JustusLiebigs Annalender Chemie),专门刊载有机化学论文。通过对西欧化学发展的讨论可以看到,在发达的英国、法国和德国,化学的发展并不完全是按化学自身的逻辑发展的,而是受多种因素制约和作用的结果:在化学传统的形成过程中包含着化学中心的往复运动;化学思想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化学在各个区域发展的总体性;化学组织是化学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关节点。可以看出,对化学在世界各个区域发展的轨迹的讨论,必然会丰富和加深对化学科学本身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