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新生“心理高危点”应对指南
来源:学习网发布时间:2011-09-11
只因没进前三名,家长居然帮孩子两年内转学江浙沪11所名校,最近又嚷着要转学去英国;连续9个月不去上课,甚至连续2年不去上学……开学还不到1个月,一些学生就出现各种不适应新环境的症状。据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统计,近几年门诊咨询的“情绪障碍”患者中有13.8%得了“学校恐惧症”。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孩子如此,家长、学生又该如何应对呢?记者请来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医师杜亚松、知音心理咨询机构总督导、资深心理咨询师王裕如、世界外国语中学校长徐俭作会诊。 [中小学“问题生”篇] 案例一:为拔尖2年辗转11所名校 父亲在江苏省某市担任要职的小许,在本省的一所名校读初二,一次考试考了第6名,其父二话不说,马上帮儿子换了所名校,没想到小许在新学校第一次考试中考了第8名,又感觉很丢脸,父亲便又给他转了一所名校。在第3所名校,小许取得第5名的好成绩,可小许心中总有个“前3名”情结解不开,依然要转学去新学校。这样两年下来,小许在江浙沪地区11所名校间辗转,不断地重读初二课程。最近他又跟父亲提出要转学去英国伦敦。小许父亲没辙了,只得带他去心理门诊咨询。 专家会诊:家长先端正心态,孩子能发挥潜能就好 对此,杜亚松指出,学生进入新环境有个心理适应期,忙着帮子女转学的父母只注重从外部环境培养子女,而不是从内心根本上解决子女的人格问题。他认为,父母不应该太过于好面子,成绩在后5%之前的都是优秀生,只要学生身心健康、能发挥潜能就算“过关”。 杜亚松指出,小学生面临角色的转换,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对学校环境、对课程、对陌生的同学、老师,及对新学习习惯的不适应上。呈现的症状有头痛、头晕、肚子疼、呕吐、小便次数增多、午饭没有食欲,把上课、学习当作是苦差事。心理医学上称之为学校适应不良症、学校恐惧症。而中学生“学校恐惧症”则多发于新入学、转学、留级,或外地来沪又读原先年级的学生身上。他建议学校和家长,要理解、接纳这些学生,帮助他们找到良好学习方法。老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培养学生抗挫能力,教会他正视自身的问题比学习优秀更重要。 世界外国语中学校长徐俭认为,等熟悉新环境后,学生有可以倾诉、分享喜忧的伙伴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频繁地换学校对学生弊远大于利。徐俭表示,家长不要将子女逼上成绩至上的“华山一条路”,而是要端正心态,每个学生都各有所长,综合素质好对学生才最重要。 案例二:连续数周不去上学 初中学生洋洋调皮、捣蛋,在班上成绩不算好,因此也不受同学、老师的喜欢。不知道为什么,开学才没几天,洋洋就哭着闹着不愿再去上学了,一旦父母硬是要送他去学校,他甚至扬言要离家出走。 专家会诊:事出有因的逃学要找到原因王裕如说,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一旦出现厌学情况,一般都是事出有因,此时万万不能硬逼,而要对症下药,找出问题的根源。如果学校有孩子需要的东西或者喜欢的东西,那么孩子是不会产生厌学心理的,比如一个品学兼优又受到老师喜欢的学生,因为发现了自己在学校的价值一般都不会害怕上学。相反,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在学校如果受到学生欺负,老师又经常不给他好脸色看,那他便会想:“自己为什么要去上学呢?” 王裕如提醒,中小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了挫折、创伤,但没有得到老师、家长及时的帮助和解决,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导致某一天的突然爆发。作为家长要分析一下问题的原因,哪些是创伤性事件造成的,哪些又是累积的心理因素造成的,也可以求助专业的心理医生,找出孩子不愿上学的问题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