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教误区 实施成功家教

来源:学学学发布时间:2011-09-14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儿童的“基石”是由父母双手奠定的,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当前,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已成为每个家长都关注的问题,但大多数家长都是望子成龙心切而又缺乏必要的科学教子方法。他们往往凭个人的直觉和某些传统经验来进行施教,这使得家庭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产生了许多误区,甚至闹出了许多家庭悲剧,如浙江金华的一位高中生杀害母亲、马加爵杀害同学等。在家庭教育中误区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误区之一:家教观念落后。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对自己孩子进行教育看成是自家的私事。这种把子女当私有物进行培养的观念,使得一些家长对正当、合理、科学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不予积极配合,当家庭的教育价值观与之发生冲突时,常出于某种狭隘的目的而另搞一套。这常使得孩子无所适从,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难以形成健康的人格、心理和价值观念。著名心理学教育专家蒋政华在一次专家报告会上提出了这样一个等式:5+2=0。他这样解释:五天的学校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教育,由于在教育上的抵触和矛盾,实际的教育效果产生对冲,让孩子无所适从,最后的教育效果为“0”。家教观念的落后,使得许多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任性、依赖、胆小、自私、注意力不集中等让家长苦恼不堪、头疼不已的“独生子女综合症”。

  误区之二:家教内容片面。

  科学的家庭教育内容应涵盖孩子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应是对孩子全方位、立体性的培养和开发。但实际上家庭教育的内容非常片面,其主要表现为: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知识掌握,轻能力培养;重身体培养,轻心理培育等。在孩子上学以后,一个“分”字并涵盖了一切。《新课程与家庭教育》告诉我们:“孩子回家后,家长的第一个问题是:今天考试没有?得了几分?嘱咐孩子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上课要注意听讲,学习要独立思考。评价孩子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看看×××学习多好!”这使得许多孩子腰圆膀宽却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知识丰富却能力低下;体壮如牛却胆小如鼠、意志薄弱。从特定角度看,一些孩子出现的理想失落、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问题无不与此密切相关。

  误区之三:家教方式单调。

  在现实生活中,不科学的家教方式很多,其最大的特点都是单调。典型的单调式家教有三种:第一种是溺爱娇宠型。主要表现在家长不重视对孩子进行自理、自信、自强、自尊、自爱的培养,对孩子的要求过于满足,过分的溺爱会使家庭的教育功能严重弱化,有专家指出:“娇生惯养的孩子最终不是社会的叛徒,便是家庭的暴君。”第二种是专制棍棒型。主要表现在家长信守“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子女严厉管制、压迫教育。一位学生在一篇习作中写道:“请不要再打我了!好吗?考试成绩不好,我也很难过,但挨打会使我更加难过……”。第三种是放任自流型。主要表现为一些家长本着“树大自然直”的原则,对子女放任自流,不闻不问。在家访时,我曾碰到过这样一位家长,他把孩子锁在家里,自己在茶馆里玩牌。

  以上这些家教误区的出现,使家庭教育的功能严重缺失。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把提高学生家长的综合素质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只有家长们都掌握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他们才能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从而实现成功的家庭教育。其对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对策之一:用先进观念武装家长。

  我们要帮助家长树立培养子女既是为家庭培养后代,更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新观念。强调家长在履行教育责任的过程中,应充分灌输亲情,使情感倾注与家庭教育高度结合。要从小教育和训练孩子懂得记情、感恩、宽容、谦让和与人为善,并通过适当的奖惩,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只有文明礼貌的人才会受人尊敬和喜爱。要尽早让孩子生活到集体中去,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友好相处。这种新型的家教观念,不但有益于提高家教的效果,而且有益于促进亲情,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关系的融洽。

更多精彩文章

  • 秋季补钙要谨慎,这6大误区,你至少中过1个!
  • 家庭教育注意三误区
  • 我儿子他什么都不学,道理讲尽了,家教请遍了……
  • 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得主王丽萍的家教
  • 犹太人的家教
  • “沙漠里种树”对家教的启迪
  • 走出心理误区——不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
  • 一位“教育市长”对家教的8个观点
  • 家教有方的曾国藩
  • 有感钱学森家教就是“不教育”
  • 工程师自创学习方法助儿子考上复旦
  • 好好写字很重要
  • 学会怎样才能不助长谎言
  • 家庭教育中的“五重五轻”
  • 贪玩儿子成美国高考状元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