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家庭教育的盲区及应对方法

来源:网络转载发布时间:2011-11-23

  盲区之一:家庭教育的补偿心理违背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应该是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也就是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现在的高中生年龄都在十八岁左右,而其父母基本上是六十年代初期出生的,他们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后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推荐上大学和恢复高考等知识、思想、信念动荡时期。

  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人成为成功者,一部分人其才华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其父母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生活清贫,理想崇高。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有些家庭相当富裕。这样,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有失水准,认为当年自己的清苦不能带给孩子,尽量使孩子生活好点,一味宠爱孩子,在物质上给孩子提供充足的保证,孩子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子女一直处在溺爱之中,把父母对他的爱习以为常,认为是理所当然,所以,对父母给予的爱麻木不仁,感受不到父母的辛劳,对父母的良苦用心毫无敏感性,不懂得感激、不懂得珍惜,更谈不上关心、体贴父母。造成了部分学生只会索取,不想付出,只有接受,没有体验。

  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理性教育显得空洞乏味,理想教育缺乏激情,思想教育毫无物质基础,品德教育变成了纸上谈兵。这些教育不会拨动学生的心弦,产生心理共鸣,从而背离了教育的本质,达不到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目的。

  盲区之二:家庭教育的片面期望代替了教育的标准

  教育就是使学生有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教育的标准是全面的、多元的,没有唯一的标准,更不能仅仅是以智育的发展来衡量教育。因为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知觉、记忆、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具有个性特征,有各自的爱好、特长、优点、缺点。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家长,不能将教育全面发展的标准简化为智育发展的单一标准。事实上,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智力的发展问题上,不可能把直接地道德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尤其现在的家庭都是一个子女,家长把一切希望和理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只要孩子成绩好,家长再苦再累都心甘情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思想代替的教育标准。重智力发展,轻德育渗透;重知识积累,轻品质陶冶;重技能掌握,轻人格塑造。造成了学生不能正确寻找自己的人生坐标,人生价值取向单一,自我、自私、傲慢、狭隘,不听教育,不会换位思考,这样,“要学知识,必须先学做人”在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一句空话。

  盲区之三:家庭教育的粗暴态度忽视了教育的过程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现在家庭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请教师辅导、搞家教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只要子女文化成绩好,能考取大学,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这是家长的普遍心理。因此,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在学生的文化成绩的结果上,忽视了教育的全过程,拔苗助长,不考虑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当其子女成绩好时,欢天喜地,对子女有求必应,甚至对子女的不良习惯有娇惯放纵的心理,当子女成绩不理想时,不进行调查,不和其子女一起分析原因,不尊重孩子,不听孩子的申诉,训斥甚至打骂孩子。

  这样,给孩子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在小学、初中,因为孩子心理、生理还未成熟,各方面比较听话,教育效果还比较理想,进入高中后,学生的独立意识愈具完善,考虑问题越来越带有个性特征,尤其是知识面的拓宽,学习难度的增大,课业负担的加重,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学习环境的陌生,给学生个人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带来的心理恐惧感,使其出现了紧张焦虑、猜忌多疑、丧失信心、说谎作伪等等不良言行,甚至有些学生怀疑教师的教诲是对他的一种敌意,是有意和他过不去,不能善意接受教育,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反常规的各种表现。

更多精彩文章

  • 留美高中生家长望子成龙 五大期望信心十足
  • 如何作一个合格的高中生家长
  • 揭秘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性教育相当开明
  • 父家庭教育爸爸切莫做“甩手掌柜”
  • 高中生学习压力大 体能素质整体下降
  • 家庭教育指南:如何做好高中生的家长
  • 专家推荐食谱:适合高中生的健康食谱七篇
  • 家长考生应提防五种高考招生骗局
  • 专家回应 孩子高考家长陪还是不陪
  • 备考指导:高二生如何抢先进入高三复习
  • 高考期间话题 考生最不愿听到的10句话
  • 面对高三一模成绩 正确心态最重要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