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成功了孩子却出岔了(2)

来源:学网收集发布时间:2012-05-29

  河北省邯郸市青少年宫亿童婴幼教室的赵敏女士从事幼儿教育已经4年了,多年的实践中她发现,中产家庭尽管条件很好,父母文化程度也很高,却有不少孩子的语言能力反而不及其他小朋友,交际、自立能力也相对要差。赵敏说,至于交给爷爷奶奶带的孩子,往往是孩子有求,爷爷奶奶必应。孩子到了学校往往表现得自我为中心,很难和其他小朋友相处,觉得任何人都不能反对他们的要求。

  赵敏说,“有的父母将孩子送进亲子园、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家长就可以什么都不用管了,有老师负责教导孩子,需要什么书就买,交多少钱也不在乎。自己可以放心地忙自己的事情。”赵敏认为想完全指望老师本身就是错误的想法。这些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很依赖父母,尤其0-3岁的孩子智力开发与家庭影响密切相关。

  赵敏还举了不少不称职的家庭,母亲不工作,在家做“全职妈妈”,教育孩子的书买了一大堆,自己每天打牌、美容、购物,根本不愿抽出一点时间花在学习教育孩子方面。而且这些父母认为花多少钱无所谓,有人帮我带好孩子就可以了。在赵敏看来这样的父母不当也罢。

  “职场中压力很大的父母更容易放大孩子的缺点和弱点,放大他们对孩子问题的痛苦感受。”

  开心妈妈工作室首席培训师屈开认为这是家长用自己的认知看问题的结果。“中产家庭,越高知对孩子的期望值就越高,越希望孩子争气。”屈开认为成功人士对孩子期望高但在教育孩子时却往往很教条和形式主义。父母偶尔见到孩子,第一句话就是问学习如何,这势必会造成孩子心理烦感、考试焦虑,无目标、无学习动力。他们送孩子上了贵族学校,给孩子买了名牌服饰,却造成了孩子的攀比心日益严重。甚至让金钱迷住了孩子的双眼。“小贵族”们瞧不起其他孩子,还有的学会用父母的钱收买别的小孩,认为用金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屈开说,从人格方面讲,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很糟糕的。孩子的物质条件相对优越,实际上他们的精神上有失落感,心理落差大,有的孩子自己无法疏导,回到家乱发脾气。在学校不参加集体活动,与其他孩子无法融洽相处。这些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主要在于家长态度和观念的改变。

  “父母与孩子常交流,有感情在,孩子就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距离感也就不会太大。”屈开提醒父母,“孩子有爱心,有同情心,有责任感……这些都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有的父母在单位上对待同事和下属可以很有耐心,也很负责任,可是回到家里耐心就没有多少了。”


更多精彩文章

  • 用母爱为孩子照路
  • 爱孩子的三个明智做法
  • 孩子教育心得
  • 如何让孩子有兴趣做家庭作业
  • 家长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
  • 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父母篇
  • 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 教育孩子是每个当家长的终生事业
  • 孩子成绩不理想怎么办?
  • 孩子,我向你道歉
  • 孩子的尴尬问题巧妙答
  • 成功经验:我们如何当孩子的第一粉丝
  • 孩子的事还是有孩子自己解决的好
  • 老师对这个班不太感兴趣
  • 如何激发孩子写日记?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