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高考生喝“心灵鸡汤”(2)

来源:学习家园发布时间:2013-02-03

  个例{2}:

  考前及时调整生物钟

  高三考生家长黄女士称,女儿学习很自觉,成绩也不错,然而,最近看到她的精神特别不好,她是走读生,从学校上完晚自习回家已经是十点多了,还要接着学习,基本上每晚凌晨2点才入睡,早上6点多又起床学习,因为睡眠不足,她吃饭也不香。家长劝说孩子不要“开夜车”,但孩子不听,说上床太早睡不着觉,家长也只好陪着熬,顺便做夜宵给孩子补充营养。“我们担心她这样熬下去,会影响高考发挥,可她就是睡不着,真是可怜极了。”黄女士为此焦急万分。

  专家支招:高考是学生面对人生选择的重大体验,有压力和焦虑是正常的,适当的压力和焦虑对孩子备考、应考都有帮助。家长应该做的,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学会正视自己,客观面对压力。

  长期睡眠不足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临到高考要把生物钟调整好。家长可与孩子商量,有意识地调适。白天以高考各科考试时间为标准来安排学习时间,把兴奋点调整到上午9点和下午3点。晚上回家后可继续复习功课,最好在11:30前入睡。先试着晚上提前半个小时睡,慢慢地来调整生物钟。有时睡不着也不用着急,偶尔睡眠不足对智力不会有影响,人在高度紧张时,疲倦感会大大减轻。

  个例{3}:

  摒弃患得患失心理

  高三学生小王倾诉烦恼说,最近模拟考试的成绩忽上忽下,心情也随之患得患失,自信心大受打击。

  专家支招:首先应分析原因,是因为学业压力过大、过于疲劳,还是对自己要求过高;其次,考生临考前不要做太难的卷子,每天只要适当做题,练手即可。可以用一些自我激励式的语言,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次我一定能考好”“我正向自己的目标前进”等,以鼓舞斗志、稳定情绪。

  当情绪变差时,可以采取放松疗法、音乐疗法、阅读疗法转移注意力,或与父母一起散散步,打打羽毛球,以放松身心,减缓压力。多与父母或同学沟通交流,也是减压的有效方法。

  (本文来源: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

  讲座现场

  主讲嘉宾王志康曾多次参与“南国健心行动”,具有丰富的考前心理辅导经验,她谈吐风趣、话语贴心,讲座引起考生共鸣,场内掌声雷动。

  王志康在精彩解答

  改善心态:别把高考看成洪水猛兽

  “在很多学生心目中,高考长着一副苦瓜脸、高考是灸热的火盆、高考是可怕的猛兽……”王志康说,考生能否以平和的心态迎接高考,将直接影响复习迎考效率和临场发挥。考生所掌握的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是考试成功的硬件,也是成功的基础;而良好的心态是考试成功的软件,也是成功的关键。有实力、心态好,才能成功。越是临近考试,心态调节越显重要。调节心理、优化情绪、激发潜能,以自信从容的心态迎接高考的到来,是成功的基石之一。

  王志康认为,每位考生都要重视高考,却又不应把它看作命运的唯一转折点;不要强迫自己必须成功,不患得患失。要知道,存在即合理,对于老师的期望、家长的唠叨、自己的成绩变化,都要学会坦然面对,欣然接受。

  确定目标:结合自身实力找准位置

  “凭自己的实力,如果只能考上厦门大学,就不要以清华大学为奋斗目标;如果只能考上海南大学,就不要以中山大学为奋斗目标。”王志康说,每位考生都需要清醒地找准自己的位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评估自己的目标,适时调整目标、分解目标。

  王志康说,自信是建立在良好的自我认知和科学的自我设计的基础上的。每位考生都要建立自信心,但并非盲目抬高自己,而是要根据自身实力确定合理目标,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达到既定的目标;相信自己,才能够超越现在的自己。

更多精彩文章

  • 高考生切忌盲目补脑 专家建议食补最好
  • 高考生生理紊乱 建议运动解压
  • 专家观点:保健品并非高考生必备选择
  • 专家为失意高考生送“锦囊” 家长角色很关键
  • 支招中高考生考前营养 每天至少一杯牛奶
  • 高考生猛补脑补得直想吐 专家提醒:食补最好
  • 高考生高考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 最后冲刺:中医巧办法为高考生“保驾护航”
  • 高考生家长五要五不要
  • 家长提前看:高考生最后一个假期巩固是关键
  • 家长考生应提防五种高考招生骗局
  • 备考指导:高二生如何抢先进入高三复习
  • 面对高三一模成绩 正确心态最重要
  • 专家回应 孩子高考家长陪还是不陪
  • 高考期间话题 考生最不愿听到的10句话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