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能选父母,他凭什么选你?
来源:家长必读发布时间:2017-08-23
如果孩子能选择父母,你有信心他们还会选你吗? ——睿妈
芬兰的一家公益机构拍了一个视频,视频里有一家收容父母的孤父母院。在这里,每一对父母都是“备选项”,他们关在一个个“笼子”里,等待着孩子们的选择。
一对漂亮可爱的姐弟,被领进了“孤父母院”,开始面试一组组的父母。他们来到了第一组父母的笼子前,这对爸爸妈妈坐在书房里,看起来知书达理,衣着考究,和蔼又有教养。
接着,他们又见到了第二组父母:温暖的厨房,妈妈在给爸爸倒橙汁,两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笑,妈妈看到姐弟俩,热情地倒了果汁想递给他们。
第三组父母在郊外推着婴儿车散步,他们看起来非常爱孩子,也很期待有新的孩子的到来。这位爸爸蹲下来向孩子们发出带着邀请的微笑,姐弟俩也笑得很纯真。然而姐弟俩却被拉走了,这位父亲失望地低下了头。
最后,他们来到了第四组父母的笼子前:凌乱不堪的卧室里,爸爸醉醺醺地破口大骂,妈妈衣着光鲜却也不依不饶地向丈夫开战。孩子们立刻变得胆怯、惊恐、不知所措。
如果你们是孩子,会选择哪一组当父母呢?相信大家心照不宣,只是短片的结局却让人震撼,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结局是,孩子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在不断争吵的父母后面,姐弟牵着手,紧张害怕、低垂着头,走向永远在互相指责的父母+满目疮痍的家。
这则短片向我们折射出了诸多家庭的一些问题,孩子是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父母的,哪怕他们处于一个处处充满了争吵、暴力的家庭,也只能选择默默承受原生家庭带给他们的痛苦。这种痛苦甚至会伴随他们一生,永远都无法愈合。
01
夫妻关系是怎样影响到孩子的?
经过访谈沟通发现,每当小男孩的父母吵架的时候,孩子就陷入抑郁。父母停止争吵,带着孩子求医问药,孩子则好转一些。接着父母又不管他,继续争吵,孩子的抑郁又开始滋生。如此循环往复。
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抽烟、喝酒、叛逆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孩子怎么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却很少从自身找原因。正如上面的小男孩一样,每当心理抑郁时,父母总是在关心孩子本身,却忽略了根源是在自己身上。
孩子出问题,大部分原因都在父母身上。父母婚姻的质量,相处的模式,影响孩子的一生。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父母恩爱,孩子的性格就容易开朗活泼,更有安全感,情绪更稳定,抗压能力更强,会更好地跟人相处、合作。
如果父母关系不好,比如爱打架,孩子也会由于耳濡目染变得喜欢暴力、脾气暴躁,像父母一样大吼大叫;喜欢相互指责,这样的相处模式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处世方式,导致孩子没有责任感,爱推卸责任;或是感情淡薄,两个人常常靠通过孩子来交流或维系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孩子被过多关注或干涉,性格会变得任性和自私。
尤其是,当父母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孩子会主动去做一些自我伤害的事情,目的是拯救父母的关系,平息家庭冲突,充当家庭的保护神。如果无效,孩子就会产生强烈的受挫感,对他将来建立自信自尊有所阻碍。
02
如何维护好夫妻关系?
每个家庭都势必会产生一些问题,再完美的父母也会出现矛盾。聪明的父母都会保持学习的心态,允许两个人存在分歧,学着彼此分享和并存。关注对方的善意和长处,而不是总在挑毛病。
当婚姻出现问题时,他们往往会想:婚姻走到今天,我应该负有什么责任?这个思考会促进婚姻往好的方向发展,从而产生积极的改变。
即使吵架,也会避开孩子,就事论事,绝对不使用任何讽刺、挖苦甚至羞辱对方的语言。争论完了,马上和好,有错的一方道歉,没有错的一方表现出大度和宽容。
如果实在实在没有忍住,当着孩子的面兵戎相见,他们也一定会在事后向孩子道歉,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的问题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不关孩子的事情。爸爸妈妈只是意见不合,但是还深爱着彼此,深爱着孩子,让孩子无比安心。
而那些愚蠢的父母呢?不仅针尖对麦芒,甚至还会大打出手,当着孩子的面把家破坏成一个惨烈的车祸现场。这些都还不够,为了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得到盟友,他们还会把孩子拉进战争的旋涡,让孩子为他们的错误买单。
婚姻就像钟摆,时好时坏是常态。孩子也是一样,成长过程中难免磕磕绊绊。所以聪明的夫妻都会拉着手吵架,我们也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最后用伯特·海灵格的一段话结束:“健康家庭宛如平地,孩子会成长为挺拔的大树;而有问题的家庭宛如悬崖,孩子会成长为奇形怪状的树。”
更多精彩文章
- 班主任透露:拉开孩子差距的看着是分数,其实是这项能力!
- 孩子十岁前学会这3件事,远比考100分更重要!
- 孩子遇上“坏同桌”,聪明家长的做法很棒,比换同桌简单有效!
- 缺乏界限感的父母,会收获一个怎样的孩子?
- 这3件事,爸爸参与越多,孩子将来越出息!
- 这4个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妈妈把握好,将事半功倍!
- 熊孩子到底为什么这么熊?只因这仨字…
- 买800万的学区房算什么,有本事教会孩子这4件事!
- 孩子成绩差,不是智商低,是这8种行为惹的祸!
- 成绩差的孩子都有这4个臭毛病,快帮助克服,刻不容缓!
- 好好写字很重要
- 家庭教育中的“五重五轻”
- 学会怎样才能不助长谎言
- 工程师自创学习方法助儿子考上复旦
- 贪玩儿子成美国高考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