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来源:教学资源发布时间:2012-04-02

厦门市金尚中学  周一凡

 

课题: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课型:活动鉴赏课

课时:一课时

年级:八年级下

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诗作品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培养一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味。

活动思路:

课前让学生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进入古诗词的话语环境,在反复吟诵中得到文学和情感的浸润;在制作诗集和课堂的鉴赏活动中,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在诵读和品评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引导他们仿或写古诗词。

简言之,整个活动环节是按照“诵读——制作——品评——创作”来开展的。

活动准备:

1、  两周前印发新课标推荐的必背古诗词让学生去诵读。

2、  用两周的时间让学生以“古诗中的——”为专题编写诗集

3、  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合作小组

课堂组织教学设计:

一、创设意境

1、  在课堂上做些诗情画意、古香古色的布置,播放古曲,营造学习古诗的氛围。

2、  座位编排——茶座式排列,让课堂显得轻松、随意。

、教学过程 

1、 导入  (3分钟)

A、创设话语环境让学生用学过的诗词来回答,引发他们进一步认识诗歌是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B、介绍温家宝“以诗言志”论工作的事,激励学生应积极地学习古诗词以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2、 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12分钟)

目的:考察学生对古诗的记忆和理解。

活动说明: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上台抽签背诵指定的主题,每小组要背诵出有关主题的2首,就可获得基本分100。要求学生用清晰流畅、富有美感的声音把诗歌背诵出来。

多媒体:播放相关的主题图片和音乐,尽量让诗歌和音乐画面珠联璧合。

主题:(1)描写四季的古诗 (2)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3)描写花鸟虫鱼的古诗

(4)抒发离情别绪的 (5)表达友谊的  (6)表达哲理的

3、 别出心裁品古诗——品评(20分钟)

目的: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懂得表现美,创造美。

活动说明:师生选出2首古诗词,分别是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充分地发挥联想和想象,换一种艺术样式来表现这首诗的内容、情感和意境。或者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简要介绍这首诗的作者、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可以用朗诵、绘画、音乐、书法、舞蹈等来表现,可以是个人也可以集体合作。然后评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品评奖、最佳创意奖。(学生和老师投票,以“√”来表示)

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最佳表演奖

 

 

 

 

 

 

最佳品评奖

 

 

 

 

 

 

最佳创意奖

 

 

 

 

 

 

多媒体辅助

学生主持,师生共同点评。

4、 动笔尝试写古诗——创作(8分钟)

目的:进一步领会诗歌要素,激发创作才情。

活动说明:给学生一些参考题材,迅速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A、 游记篇 (曾经游玩过的景点)

B、 自然篇 (风、花、草、雪、月等)

C、 情感篇 (亲情、友情、送别、怀念等)

D、感悟篇 (人生、生命、读书、学习等)

5、 分门别类辑古诗——诗集展示(2分)

目的: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创意的能力,共享编书之乐。

说明:学生交流编辑的诗集,老师把较好的诗集进行展示,简单评点。然后小组投票选出最佳诗集。从思想内容、封面设计、创意编排、前言后记、整体印象进行评比。

   小组

 

项目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思想内容

 

 

 

 

 

 

封面设计

 

 

 

 

 

 

编排设计

 

 

 

 

 

 

前言后记

 

 

 

 

 

 

整体印象

 

 

 

 

 

 

总分

 

 

 

 

 

 

6、小结

    更多精彩文章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5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1
    •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4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 《组歌》教学设计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7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4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11
    • 《小石潭记 》教学设计
    • 《满井游记》难点例题解析
    •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 “作文中的联想与比喻”教案
    • 《奇妙的克隆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