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祎娜
来源:学习计划发布时间:2012-05-02
课题 |
《送别》 | 课时 |
1 | 课型 |
综合课 | ||
教学目的 |
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 2了解作曲家李叔同 3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
教 具 |
电子琴 多媒体
| ||||
教学内容 |
1欣赏《童年》
2演唱《送别》 | ||||||
演唱
| 难点 |
5 2 3 4 7 1 — | |||||
《送别》
5 2 3 4 7 1 — | |||||||
教 材 分 析 |
《送别》是李叔同填词的一首学堂乐歌,是一首段体的歌曲,D大调,中速深情,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诚挚情感。 |
时 间 |
教学步骤 |
教学要求与方法 |
| 一、导入 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歌,请大家猜猜他的歌名。(放《童年》)这是大家喜欢的《童年》,它是流行于现代校园的一首校园民谣,那么我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时学堂里又在唱些什么?那时人们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因此就把20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除向学生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外,还有反映人们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还有宣传学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学堂乐歌《送别》。 二、介绍词曲作者 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其曲调大部分选自当时的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为英国的奥待韦。它的词作者是我国近代音乐家李叔同。 三、 发声练习
四、 唱谱 1、熟悉D大调 2、视唱全谱 3、解决难点 五、填词演唱 六、感情处理 歌曲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最后一句应唱得渐慢渐弱。 七、 学生表演
八、 辩论:你更喜欢学堂乐歌还是校园民谣。 九、 总结 不管你更喜欢哪一种,我们都不能忘记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
欣赏《童年》
介绍学堂乐歌
放《送别》
出示李叔同的画相与简介
出示发声练习与要求
熟悉D大调音阶
用王维的诗来启发,教师示范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通过辩论加深学生对学堂乐歌的认识与喜爱 |
小结 |
学生基本能有感情演唱,并对学堂乐歌有了一定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