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教案上册6-10课

来源:乐学发布时间:2012-07-09


一年级教案第6课    找找方形                  总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七幅欣赏图片和说明文字。在版面中有五幅图片来自于生活:书

架、餐桌椅、方形的门窗、长城上的烽火台等。其中一幅还用文字启发学生换个角度观察,让学生通过观

察了解到:从不同的角度看,方形会改变形状。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里寻找方形,体会

方形的特点。另外两幅是学生的作品:是用不同的方法、材料表现的方形物,启发学生能用多种材料和方

法表现方形,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找找圆形》的基础上,巩固观察的方法,进一步学习各种表现的手法。教师通过

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方方的物体,观察它们的特征,并区别方与圆的不同,深刻地感受方形稳

定,对称的美感,并有选择地利用一种手法表现方形物。本课要着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像把

方形物刻画得更细致、更有趣、更生动,进—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方形,寻找、观察生活中的方形物。

  2、引导学生运用画画、剪剪、贴贴、撕撕玩玩等多种手法来表现方形物,同时能表现出方形物中有趣

的细节。

3、体验方形给人的感受,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寻找、观察和表现方形物,培养他们观察和表现事物的能力。

  在方形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不同表现手法大胆想象,添加有趣的细节让画面更生动、更完整。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若干小皮球、若干小箱子、方形物的欣赏图片、学生作品。

    学生准备:彩笔、彩纸、剪刀、糨糊。

  教学过程 

    A.导入  

    a.学生参与游戏:请两组学生分别帮皮球和箱子搬家,看哪组学生快。通过游戏,学生们发现小皮

球难放稳,而箱子一下就放稳。由此知道:方形具有稳定、对称的美感。

    b.揭示课题:方方的物。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寻找、观察、表现方形物。

    B.新授

    a.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方形物,拓宽创作的思路:

    (1)你能回忆出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方方的呢?(请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

    (2)老师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请学生们欣赏生活中的方形物。方形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在生活中无

处不在的。

    (3)分组进行比赛:在相同的时间中哪一组学生绘画的方形物最多,以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最后

评出哪组数量最多;哪组刻画最细致?哪组纪律最好(得胜组奖励小星星或小旗等)。

    b.指导学生表现方形物,并刻画出细节。

    (1)出示两幅相同的方形物的作品,请学生们选择哪幅完整?(绘画细致的完整)

    (2)出示多幅学生作品,着重让学生们观察方形物的细节表现。(甚至可以在背景上添加内容,让

画面更充实,更丰富。)

    c.小组讨论交流:

    (1)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方形物(画画、剪剪、撕撕、贴贴等)

    (2)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方形物呢?

    d.学生作业 ,教师巡回指导。

    C.小结

    a.作业 展评:大家欣赏作品。

    b.互相评论:有哪些独特的方形物?有哪些独特的表现手法?谁的画面最完整?对优秀作品给以奖

励:小星星、小旗等。

    c.课后拓展:搜集各种方形物的图片供大家交流,学习。

 

 

 

 

第7课        找找三角形              总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较多表现的是生活中找到的三角形及三角形的运用,如:船帆、三角形的地砖图案、北京故

宫角楼、滑梯和埃及的金字塔等。通过学生观察和寻找周围的三角形,让他们发现生活中三角形的众多存

在和作用,让学生能发现三角形的异同,比较不同形态的三角形给人不同的感受:尖头向上的三角形显得

稳定、坚硬;倒立的三角形给人危险和锐利的感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物体可以用多种方法

来表现,并尝试用一种方法来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启发学生说说、猜猜、看看和画画,让学生

找到三角形,了解三角形并巳。画画三角形的物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寻找、发现和观察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发现它们的异同,体会不同三角形给人

的不同感觉。

  2、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用画、剪、撕、帖、折等多种手法来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和积极创造生活美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寻找、发现和观察三角形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能力。

  采用不同的手法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添加细节组成有趣的画面进一步来美化生活。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三角形生活用品或图片、三角形的作业 纸、绳子。

    学生准备:准备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A.导入  

    a.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吗?

    b.出示三角形的纸片,教师补充三角形的特征。

    c.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且把它们表现出来。

    B.新授

    启发学生了解、寻找、观察三角形:

    a.教师出示不同三角形形态的图片,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三角形。

    和大师一起画三角形:米罗、毕加索。他们两个都是大画家。

    b.为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教师带领他们来到操场开展活动:请学生们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或和其他同

学合作表现出不同形态的三角形,由此感受不同三角形给人产生的不同感觉。

    c.在学校中、教室中寻找有趣的三角形:红领巾、三角尺…

    d.欣赏课本中古今中外典型的三角形物体:建筑、玩具、设施等。让学生们更进一步地发现三角形

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作用,从而产生表现三角形物体的欲望。

    猜猜看:滑梯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呢?

    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物体,尝试用多种手法来表现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a.出示三角形物体,尝试用多种手法来表现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b.教师示范:在实物投影仪上画三角形。讨论:你们还有什么手法来表现三角形的物体呢?激发学

生表现的兴趣。

    c.出示图片:用多种手法表现的有趣的三角形物体:色彩画、剪贴画、线条画等。

    d.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们在三角形的作业 纸上制作:剪贴或绘画等。

    C.小结

    小组合作,把三角形的作业 “串”在绳上作彩旗,既展示作业 又装饰教室

 


第8课     拼拼搭搭(一)(二)          总课时

 

  教材分析

    在圆、方、三角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不同的形进行组合,创作出有趣的、多变的世界。了解形

的组合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组合图形的独特美感,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点、线、面组合的基本规律

。能采用多种表现方法来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形的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2、认知目标:  掌握形的组合规律。

  3、技能目标:尝试用多种材料、多种表现方法创作。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欣赏及创作,发现和体会形的组合的美感。

    能合理运用各种形进行组合,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

    教师准备:收集大师的作品:如米罗的作品。

  学生准备:准备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A.导入  

    分小组活动:利用教师分发的基本形拼一拼,再“添画”几笔成为一个有趣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形自由发挥想像力,展开联想翅膀,想像创意。

    揭示课题:拼拼搭搭。用这种方法还能做出什么有趣的图案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B.新授

    a.请学生们欣赏大师(米罗易宝)作品,感受用不同的形“拼搭”的奇妙世界。

    b.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各种形的组合运用,感受它们带来的美。

    c.欣赏图片(课本中的学生作品),再次感受拼拼搭搭的美妙:

    色彩的美:可用对比的鲜艳色彩也可用协调的美丽色彩。

    形状的美:大小不同的各种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有点有线也有面。

    内容的美:有写实的具体内容,也有抽象的内容。

    构图的美:画面饱满有虚有实。

    d.学生小组讨论用这种方法可装饰什么呢?(手帕、书签、钥匙扣和封面等)

    e.教师出示各种拼拼搭搭装饰的实物,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f.作业 布置:每组选择一种实物来装饰。

    g.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作业 。

    C.小结

    a.作品展示:通过各种途径(悬挂、粘贴、赠送等)。

    b.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

    c.课后拓展:你能做出立体的拼拼搭搭吗?用什么方法呢?

    第二课时

    A.导入  

    1.出示图片,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出有哪些形状在其中。

    2.由此引入课题:形的组合联想。

    B.新授

    a.出示形的组合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了解组合的基本概念。

    b.欣赏生活中形的组合的应用。

    c.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形的组合的独特美感。

    d.教师出示用较硬的纸剪出各种形状,启发学生考虑:怎样“拼搭”出立体组合作品?(学生分小

组讨论并交流)

    e.学生第一次作业 :尝试用“插接”的方法制作立体的作品,教师参与制作。

    f.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相互交流制作的心得体会,评选出造型独特、色彩美丽的作品。教师引导

学生欣赏用废旧材料组合的作品,发现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激发他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兴趣。启发学

生用多种材料和多种方法来创作立体的形的组合。

    g.学生欣赏图片:现代装置艺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h.学生第二次作业 :用废旧材料分小组完成一个形的组合装置,教师巡回指导。举办废品装置艺术

展览:展示各小组的组合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


C.一年级教案小结

    a.学生谈谈自己对装置艺术的看法。

    b.组织学生将装置作品布置在教室中,美化教室的环境。

 

            第九课    太阳、月亮你们好            总课时

教材分析 

在小学低年级段,造型技能的局限是影响创作意愿深入实现的潜在障碍,通过太阳和月亮的圆、半圆的平

面基本形生发成新物形的联想和添加开展造型训练,由干抽象的几何基本形本身没有特定的指向性,所以

用太阳和月亮来约束造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创造的造型可简可繁。

    充分利用了儿童常常以想像代替思维、常常把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的思维特征。虽然儿童的见闻和

阅历比成年人少得多,但儿童可以海阔天空地去进行想像,而且他们创造的形象胜过思考,有时想像着在

虚构的故事中进行活动。选择学生生活、知识、情感上已经熟知和接受的太阳和月亮的个性形态,运用想

像画、手工制作等开展想像创造。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启发学生独立或合作想像画或使用各种材料表现太阳和月亮。

  2、认知目标:制作或者自编太阳和月亮的故事,创造出太阳和月亮的拟人形象。

  3、情感目标:为儿童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释放紧张压力,体会游戏的欢乐,发现不可思议的想像带

给人的趣味和轻松。

  教学重难点

    发展开放性思维,通过想象创造出有特色的新形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准备圆形纸板、作画工具、剪刀、胶水、台灯。共同收集各种材料:如绳子、吸管、纽扣

、小石子、果壳、包装纸、金属丝等。这些材料虽多,但只要平常多留心,就能收集到各种有趣的东西。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变一变:师生围坐一圈,教师引导:出示圆形硬纸板:“这是什么?”变个魔术:画上五官,剪贴

出光芒:“圆形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太阳娃娃。”

   2、看一看:原来圆形可以变成太阳,那么关圆形呢?

瞧瞧书上有许多会变的太阳和月亮,他们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你能看出他们是怎样画或做出来的吗?

      总结出:有的是用单色线画的,有的是用蜡笔画的,有的是水彩作品,有的是电脑制作的,有的是

手工制作,还有的把太阳画在了圆盘上……

   3、想一想:看到了这么多有趣的画法,你有没有受到启发?如果给你一颗太阳或月亮的种子,你想种

出一个什么样的果实呢?

   4、谈一谈:把你的想法告诉给大家吧!

    总结出:原来每人心中的太阳、月亮是不同的,在建筑工人的心中太阳是最好是绿色的凉爽的,这样

他们在夏天的阳光下工作就不怕晒了。长着大嘴巴的太阳能说出你心中的愿望,并帮你实现。月亮可以是

一把乐器,可以是老婆婆,也可以是小孩……

    5、做一做:用你们手上的各种材料画出或制作出你想像中的太阳和月亮吧,一定很好玩。有什么困

难跟老师商量商量。教师此时的指导便是不断地给予鼓励,这将会使儿童产生“我想这样做做看”,“我

想那样画画看”的念头,使每个儿童除了能持有表现的构思与主题外,同时还能涌现乐于创作的意愿。对

于学生可能遇到的粘贴、固定等技能问题,教师可以集中指导。

    6、议一议:把“太阳”贴到东边的窗玻璃上,把“月亮”贴到西边的窗玻离上,创设情境,美化教

室。或者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台灯前展示,让其作品有光亮的感觉,使作品更美,增加情趣。

    7、玩一玩:开展传球游戏,接到球的同学请你到作品前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意

见,提出建议。

    8、改一改:根据同学的建议补充修改自己的作品。

    9、评一评:评出最好玩的太阳和月亮。

            最漂亮的太阳和月亮。

            最新奇的太阳和月亮

    课后指导学生把桌上,地上的废料收拾进垃圾箱,多余的材料收入纸箱,以备再次使用。

    第2课时

    1、太阳是个大火球,又发热,又发光。它比地球大很多很多,离地球非常非常遥远。它照射到地面

的光和热减弱了许多,植物才能生长。植物又养活了地球上的动物和人类。

    2、有关月亮的民间传说有很多,嫦娥、吴刚、桂花树,每年的中秋节也是月亮的节日。写月亮的诗

也非常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李白的《静夜思》,大家都会

背。

    3、以小组为单位商量编一个太阳和月亮的故事,合作做出故事中的太阳和月亮。制作指导时,重视

表现的过程。

    4、小组根据故事分配角色,设计人物台词、动作,还可以调配服饰、头饰等把自己打扮起来,上台

表演小话剧《太阳和月亮的故事》,组织学生出现一个个体现集体智慧的“情景展示”。在学生表演时不

断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给以充分的肯定。

    5、老师用录音机把大家的故事录下来,作为素材积累,为今后的作文打下基础。重放录音还可以成

为学生评价的依据。

    6、在课即将结束之时,让学生把地上的纸屑一起收集到大塑料袋里,把口扎紧,进行装饰,做成最

大的太阳和月亮。让学生知道,废纸还能再创造。

视作品的大小,提醒学生如何携带回家的方法,并建议回家后与家人商量有关作品在家中的装饰方法以及

保存方式,养成珍惜作品的态度与习惯。

    一年级教案

 

 

 

第10课     水墨游戏(一)(二)            总课时

教材分析

水墨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课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水墨画,他们对这门

艺术很陌生,所以本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水墨画,初步感悟水墨的特性,通过听一听、看

一看、试一试、玩一玩,培养学生对水墨艺术的兴趣。

    本课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并配以精炼的文字,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获得启发。本课有两版,—版着重

介绍了水墨画的工具、材料;也就是游戏的工具、材料,以及初步的线条练习,水墨特性的尝试。二版着

重介绍了一些范作欣赏,文字中隐含着教学的目标与形式,以及一些小难点的突破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及其特点。

   2、尝试练习、体验水墨特性。

   3、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墨特性。

    毛笔、水分的控制。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欣赏作品、图片、装墨汁的小碟等;中国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古筝曲等);音响器材

   师生共同准备:墨汁、毛笔、水瓶、2~3张小宣纸、每一小组1~2张大宣纸、毛毡或报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气氛营造:在教室四周挂上水墨画原作,播放中国古典音乐。

1、游戏介绍

    ① “小朋友们都喜欢做游戏,大家知道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做什么游戏吗?”“今天的游戏非常特别

,做什么待会儿告诉大家,但是要想做好今天的游戏吗,就得先了解清楚它的规则!你们看墙上这些画,

它们与我们平时用水彩笔、铅笔等画出来的画有什么明显不一样的地方?”(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回答。

    ②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把毛笔蘸饱了水和墨,在宣纸上重重的画一笔)。“快看!出现什么

变化?再画第二笔,又出现什么变化?第三笔呢”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学生试画。指导交流。

    ③ 板书课题:《水墨游戏》(一)

    2、游戏开始

    ① 游戏接龙:

    教师在黑板上贴好宣纸(注意宣纸下面要垫好报纸),每组边上放上一支毛笔,小组排好队,第一个

学生先用毛笔饱蘸墨汗和水在宣纸上画上一笔(各种大小点、长短变曲线均可),再后面的学生接着笔不

再蘸墨和水继续画,画出的墨迹要与前面同学的不一样。(一个一个接龙,让学生感受一下水墨的特性,

体验墨迹从湿到干的变化。)

    ② 认识工具:

    a.图片欣赏: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笔、墨、宣纸和中国画颜料,它们是进行水墨游戏的

主要工具材料。

    b.小组讨论:毛笔和其他笔有什么不同?宣纸和其他纸有什么不同?

    ③ 图片欣赏,体会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用笔方法的不同及为什么会有淡淡不同的变化。

    (通过欣赏,认识到一支笔行会因为用笔方法的不同可以画出细的线条、粗的笔触;水分的多少导致

的变化:干燥的擦痕、渗化的墨渍……)

    ④ 探讨尝试:墨色的浓淡与水份多少的关系。(此处墨色变化只作点拨,不作重点要求。)

    3、游戏比赛

    a.小组比赛:一起合作在一张大纸上随意涂鸦,看看谁的墨色、笔触的变化最丰富。

    b.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手中的毛笔,用各种不同的用笔方法画出各种不同的笔触。感受线条的粗细、

点的大小、墨迹的干湿等笔触的变化。

    4、比赛结果展示

    a.把每组作品一起贴到黑板上,教师随意点到哪个笔触目惊心,就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b.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作品。

    c.教师点评具有突出代表性的作业 。

    5、课后拓展

    今天的游戏大家表现得非常积极,各组都画出了好多的好作品,但是今天的游戏并没有结束,下次的

美术课上,我们将继续进行更有意思的水墨游戏,如果想在下节课上取得好的成绩,那就可以在课后尝试

更多更新的画法,并多作练习。另外,可以从课外书报上搜集大人们的水墨作品,将你认为好的作品图片

带来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1、游戏介绍

    a.谈话:上节课的水墨游戏大家玩得非常开心,今天还想玩吗?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更有意思、更富

有变化的水墨游戏。

    b.揭题:《水墨游戏》(二)

    2、游戏活动

    A.听雨声:小朋友,听!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小雨点在说话。

    B.示范:

    a.教师示范用笔蘸墨在宣纸上画点。

    b.重点解决墨色的浓淡:再画一个不一样的小雨点。(师:“再加点水,这次点重一点,慢一点。

比比看和刚才的小雨点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用墨用水多少及用笔轻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C.学生练习:在纸上尝试各种点,画好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说说和老师画的点有什么不一样

?是怎样画出来的?

    (教师小结:点可以变的:浓浓淡淡、干干湿湿、大大小小、疏疏密密……)

    D.作业 形式:“这些各咱各样的点组合在一起像什么?你能不能把它们变成一张画呢?”

    E.欣赏:

    a.大师作品:黄宾虹及张大千用点来表现的山水画。比较两幅画的不同。

    b.学生作品:看看小朋友画得多丰富啊!

    F.搞个小小展览,看哪个小组的作品既好又多又有创意。教师巡回辅导。

    要求:a.小组合完成。

          b.教师提醒学生小心墨汁不要弄翻,注意不要把墨汗翻掉型脏教室。

    G.展评:

    各小组将作品集中展示,大家巡回欣赏,谁的点变化最多?谁的画最美?

    3、课后拓展

    课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各种各样丰富的线条、色块、形象,看能否像大师一样画出更加精美的水墨画

来。

    搜集画报上画家们画的水墨画作品,并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交流。

 



    更多精彩文章

    • 如今家乡山连山
    • 三四年级体育教案
    • 冬的畅想
    • 六年级体育课教案
    • 六年级体育教案
    • 快速跑 攀趴
    • 其他教案-体育教案-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 蹲踞式跳远
    • 跨越式跳高教案
    • 跳双绳
    • 小学分腿腾越小排球
    • 《后滚翻》教学设计
    • 愉快的单脚跳
    • 邮票设计(六年制小学美术第八册)
    • 基本体操、游戏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