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说课
来源:教学实践发布时间:2012-07-13
一、 教材分析:
1、 本课的地位:
《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是初三年级思想政治课教材第三课的第二框内容。第三课讲《增强综合国力》,这是对第二课《认识祖国地位》的进一步分析与讲解。第三课包括三个框题,即:《综合国力决定国家地位》、《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国家地位》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本课是第一框题和第二框题的过渡和衔接部分。该框主要讲述了3个知识点,即:改革的目的和作用、开放的目的和作用、改革开放的作用。改革开放的作用是这一框的核心内容。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于正确评价改革开放的成果、正确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及其从内心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有重要的意义。
2、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就致力于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经历了10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期间我国的综合国力虽然也有短暂的提高,但是大部分时间是徘徊或下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家地位。
本课的难点是:“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而且改革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改革就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使之与生产力相适应,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由于这些知识非常理论化、非常抽象,而且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非常少,再加上没有学过生产力的概念,所以在学习中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3、 本课的特点:
学生根据自己家乡——上海的巨大变化与现实情况,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本课的观点,而且本课也以事例见长,通过大量列举活生生的例子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的了解与认识。
但是由于本书在某些知识(例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编排上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给学生学习本课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生产力”这个政治常用术语在本课甚至第一课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对“生产力”的详细讲解是在本书的第七课《认清历史趋势》中的第一框题。这就阻碍了学生接受和深刻理解本课知识,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4、 本课的侧重点:
本课的侧重点在于理论知识和现实事例同在,通过鲜活的事例,使学生容易接受相关的知识和观点。
5、 本课的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将本课内容的教学目标确定为3个方面。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改革开放”的目的、作用以及“改革开放”对“综合国力”的影响。情感目标:通过教学,通过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巨大变化的事例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从内心去理解和支持改革开放,从内心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第三:行为方面,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奉献的意识,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和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模式。
2、教学流程图:
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 → 教师根据情境和教材提出一些问题 → 学生对所给情境进行讨论、发言→ 教师和学生得出结论
3、理论依据:马克思认为,人是具有能动性的,所以人不是教育的消极产物。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而不能把学生看作是被“塑造”的消极客体。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不仅符合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结构主义”理论,也符合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结构主义认为,教育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者、辅助者、协作者,学生才是教育过程的真正主体,所有教育活动都是围绕学生为中心进行的。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索、思考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更离不开协作学习过程教师画龙点睛的引导。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深入发掘教材的内涵,提炼重点和难点,精心地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足够的、容易被接受的“情境”,唤起学生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或表象,从而使学生能够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
3、 知识点衔接:
(1)导入新课:
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激活学生知识体系为导入新课的指导思想,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尽快进入新课的轨道。
(2)新课教学:
通过“材料3”的讨论,来引出“改革的目的”;通过出示“材料4”,来得出“改革的作用”;通过“开放也是一种改革”,来导入“开放”问题的讲解;接着就讲述“开放的目的”和“开放的作用”。
(3)小结:
三、 学法设计:
1、学情设计:
初三年级学生一般都出生在1986年或1987年,他们虽然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但是由于学生对改革开放前的背景知识不是很了解,再加上他们没有学习过人类社会发展简史,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就使得学生的感受非常之肤浅。同时,学生比较喜欢听“故事”,容易接受和记住教师所举的“实力”,但是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比较难于接受。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重事例、轻理论”的现实情况。初三年级学生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具有了一定的同化新知识的知识体系和对事物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而且他们每个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就可以去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在力量,来活跃课堂。
2、学法指导: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搜集有效信息,使用这些信息来同化新知识,并将新知识放置在自己的知识体系的适当位置。
3、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观点。
1、 本课的地位:
《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是初三年级思想政治课教材第三课的第二框内容。第三课讲《增强综合国力》,这是对第二课《认识祖国地位》的进一步分析与讲解。第三课包括三个框题,即:《综合国力决定国家地位》、《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国家地位》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本课是第一框题和第二框题的过渡和衔接部分。该框主要讲述了3个知识点,即:改革的目的和作用、开放的目的和作用、改革开放的作用。改革开放的作用是这一框的核心内容。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于正确评价改革开放的成果、正确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及其从内心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有重要的意义。
2、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就致力于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经历了10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期间我国的综合国力虽然也有短暂的提高,但是大部分时间是徘徊或下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家地位。
本课的难点是:“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而且改革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改革就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使之与生产力相适应,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由于这些知识非常理论化、非常抽象,而且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非常少,再加上没有学过生产力的概念,所以在学习中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3、 本课的特点:
学生根据自己家乡——上海的巨大变化与现实情况,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本课的观点,而且本课也以事例见长,通过大量列举活生生的例子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的了解与认识。
但是由于本书在某些知识(例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编排上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给学生学习本课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生产力”这个政治常用术语在本课甚至第一课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对“生产力”的详细讲解是在本书的第七课《认清历史趋势》中的第一框题。这就阻碍了学生接受和深刻理解本课知识,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4、 本课的侧重点:
本课的侧重点在于理论知识和现实事例同在,通过鲜活的事例,使学生容易接受相关的知识和观点。
5、 本课的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将本课内容的教学目标确定为3个方面。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改革开放”的目的、作用以及“改革开放”对“综合国力”的影响。情感目标:通过教学,通过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巨大变化的事例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从内心去理解和支持改革开放,从内心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第三:行为方面,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奉献的意识,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和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模式。
2、教学流程图:
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 → 教师根据情境和教材提出一些问题 → 学生对所给情境进行讨论、发言→ 教师和学生得出结论
3、理论依据:马克思认为,人是具有能动性的,所以人不是教育的消极产物。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而不能把学生看作是被“塑造”的消极客体。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不仅符合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结构主义”理论,也符合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结构主义认为,教育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者、辅助者、协作者,学生才是教育过程的真正主体,所有教育活动都是围绕学生为中心进行的。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索、思考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更离不开协作学习过程教师画龙点睛的引导。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深入发掘教材的内涵,提炼重点和难点,精心地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足够的、容易被接受的“情境”,唤起学生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或表象,从而使学生能够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
3、 知识点衔接:
(1)导入新课:
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激活学生知识体系为导入新课的指导思想,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尽快进入新课的轨道。
(2)新课教学:
通过“材料3”的讨论,来引出“改革的目的”;通过出示“材料4”,来得出“改革的作用”;通过“开放也是一种改革”,来导入“开放”问题的讲解;接着就讲述“开放的目的”和“开放的作用”。
(3)小结:
三、 学法设计:
1、学情设计:
初三年级学生一般都出生在1986年或1987年,他们虽然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但是由于学生对改革开放前的背景知识不是很了解,再加上他们没有学习过人类社会发展简史,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就使得学生的感受非常之肤浅。同时,学生比较喜欢听“故事”,容易接受和记住教师所举的“实力”,但是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比较难于接受。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重事例、轻理论”的现实情况。初三年级学生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具有了一定的同化新知识的知识体系和对事物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而且他们每个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就可以去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在力量,来活跃课堂。
2、学法指导: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搜集有效信息,使用这些信息来同化新知识,并将新知识放置在自己的知识体系的适当位置。
3、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