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目的要明确

来源:教学实践发布时间:2012-07-13

        示范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某种动作的形象,它告诉学生这种技能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示范,如初学教材,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应先做完整技术动作示范,再根据教学要求讲解示范,对关键技术动作要重复示范,示范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观察示范的方向、部位和时间,使学生尽快地明白如何根据自己完成动作的情况观察教师的示范,达到抓住重点,突出难点的目的。例如:在“单杆后摆下”这个动作的教学时,教师应重点突出示范后摆、制动、推杠等动作要领,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示范时后摆制动、推离器械的动作,这有利于学生直观效仿,便于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另外,教师的示范动作要务求规范、连贯、完整、优美。实践证明,教师准确、熟练、轻快优美的示范可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促进学生建立正确动作要领十分重要。

    更多精彩文章

    • 体育游戏的不同设计
    • 《排球》教学反思
    • 《投掷海绵球与夹球接力》课后反思
    • 《耐久跑》教学反思
    • 跳跃&投准课后反思
    • 《跳绳考核》教学反思
    • 如何综合运用教学策略
    • “玩报纸球”——轻物掷远 教学反思
    • 三年级体育队列教学的反思
    • 怎样上好小学一年级体育课
    • 迎面接力教学的几点反思
    • 让体育课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一门课
    • 怎样面对课堂意外事故
    • 为学生创造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
    • 体育课合作教学法教学反思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