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精彩教学片断实录
来源:学习方法发布时间:2012-07-17
《盘古开天地》精彩教学片断实录
执教:宋诏桥小学 张晶晶点评:鄞州教研室 赵培敏 片断一、尊重学情,体现主导实录:师:请大家把书翻到71页,自己读读课文,完成这两个要求:(用课件出示)自由读课文,要求:(1)边读边标出小节号。(2)把难读的字词圈出来,把难读的句子用“——”画出来,多读几遍。(学生认真地自由读,教师巡视,随时把学生普遍认为难读的词语打在大屏幕上:混沌 缓缓 逐渐 肌肤 辽阔 血液 祖宗 四肢)师(指着屏幕):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都圈出了这些词语,现在让我们再来认一认吧。(自由读——个别读——齐读,着重指导学生读正确:逐。)师:我在读课文时发现这几个词语挺难读的,让我来考考大家。(课件逐行出示: 抡起——猛劈轻而清——重而浊顶着——蹬着请学生自由读——分行读——齐读。朗读中发现“抡起”、“重而浊”学生读不正确的颇多,颇花了些功夫来读正确。)师:词语都读对了,句子呢?有难读的句子吗?(学生交流,指导读通学生提出的句子。)师:其实,由这些难读词语组成的句子也挺难读的。请你迅速地默读课文,把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读一读。(学生圈画,并认真朗读)点评: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而教师的主导又能适时引导学生朝即定的目标努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本环节做到了两者的有机整合,从而使初读环节扎实并富有成效。片断二、引导发现,感悟语言对仗美。实录:出示句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师:这个句子很有意思,你仔细读读,就会发现其中的秘密了。(学生自由读句子)生1:我发现了句子中有一对近义词:缓缓和慢慢。(师点击课件,使这一组词变成蓝色。)师:读得真仔细。还发现了什么?生2:“轻而清”对“重而浊”。师:你一下子发现了两对反义词,轻对重,清对浊。谁能给“浊”组个词?生:混浊。师:混浊就是“不清”。谁说说:清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得混浊?生:在水里放些细土,搅一搅,水就混浊了。师:是的。像这样相对的词,这句话中还有吗?生3:上对下,升对降。师:哦,连起来也可以说上升对下降。生4:东对西。师:东和西表示方向的时候,是一对反义词。但是在这里是连起来的一个词语:东西。不表示方向,表示一样物体。生5:还有,天对地。师:对了,这也是。(点击课件,使四对反义词变成红色。)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师:短短一句话中,竟然藏着如此多的奥秘,作者的语言多精妙啊!这些词语一一相对,多有趣啊!让我们来读好这句话,(学生用心朗读,读出了句子对仗的节律美。)点评:语文教学是以学习语言为主要任务的,这一环节的教学很好地实践了这一理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句子的语言特色,发现了句子的奇妙之处。这样,就能克服语文教学中十分普遍的“得意忘言”的弊病,使学生的语言素养得到提升。片断三、改变形式,体悟语言诗意美。师:这些词真是美啊!其实这段话更美,瞧,它美得就像一首诗。(以诗的形式出示第四自然段。)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他呼出的气息, 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师配乐朗诵。学生个个眼睛发亮,有的还微微张开嘴,轻轻地发出惊叹:哇!)师:你能像诗人一样来读读它吗?(教师话音未落,学生就自由地、十分投入地读了起来。)师(在学生的朗读声音渐渐轻下去时):你最喜欢哪段就把这段读得最美。(学生又一次有感情地自读。)师:谁愿意向大家展现一下小诗人的风采。(指名读自己读得最好的段落,学生大多数读得极有韵味。)师:听大家读得这么美,我也忍不住想和大家一起读了。我们来合作读吧,比比谁更像诗人!(教师读每段的第一行,学生接着读。)点评: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的2、3两句话共有八个分句,这八个分句对仗比较工整,具有诗歌的节律美。教师以诗歌的形式呈现这些句子,学生不但很容易地感受到了这段语言的诗意美,而且其阅读兴趣被大大激发。相信通过这样一遍遍的朗读,这段文字已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