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如何使用EXCEL的函数
来源:写作技巧发布时间:2012-07-29
一、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常见的函数(sum,average,max,min等)。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函数知识判别计算得到的数据的正确性。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使用函数(sum,average,max,min等)计算所给数据的和、平均值、最大最小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会新函数的使用。并且能够根据实际工作生活中的需求选择和正确使用函数,并能够对计算的数据结果合理利用。
3、情感目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提高,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在具体的任务中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艰巨性。
二、1、教学重点
sum函数的插入和使用
2、教学难点
函数的格式、函数参数正确使用以及修改
三、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观察分析,通过实践掌握,发现问题,协作学习
四、教学素材准备
Excel文件《2000年全国各省固体废弃物情况》、统计表格一张
五、教学内容和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一、 情景引入:
1、展示投影片,创设数据处理环境。
2、以环境污染中的固体废弃物数据为素材来进行教学
3、展示《2000年全国各省固体废弃物情况》工作簿中的《固体废弃物数量状况》工作表,要求根据已学知识计算各省各类废弃物的总量。
利用自动求和函数SUM分析函数的基本格式:一个完整的函数包括函数名和参数两部分
函数名表示函数的计算关系
=SUM(起始单元格:结束单元格)
例如“SUM”表示统计指定的单元格的值的和,以“=”为函数的起始,SUM为函数名,“()”中为函数的参数,参数是在函数中参于计算的数值(例子中为统计区域)参数被小括号包围,可以是常量、公式或其它函数。“:”表示中文到的意思
4、问:求某一种废弃物的全国总量用公式法和自动求和哪个方便?
注意参数的正确性
二、 新课教学:
1、简单描述函数:函数是一些预定义了的计算关系,可将参数按特定的顺序或结构进行计算。
在公式中计算关系是我们自己定义的,而函数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已定义好的计算关系,我们只需要根据不同的处理目的去选择、提供参数去套用就可以了。
2、使用函数SUM计算各废弃物的全国总计。(强调计算范围的正确性)
3、通过介绍AVERAGE函数学习函数的输入
函数的输入与一般的公式没有什么不同,用户可以直接在“=” 后键入函数及其参数。例如我们选定一个单元格后,直接键入“=AVERAGE(D3:D13)”就可以在该单元格中创建一个统计函数,统计出该表格中比去年同期增长%的平均数。
(参数的格式要严格;符号要用英文符号,以避免出错 。)
有的同学开始瞪眼睛了,不大好用吧?
因为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对函数的使用比较熟悉,如果我们对需要使用的函数名称、参数格式等不是非常有把握,则建议使用“插入函数”对话框来输入函数。
用相同任务演示操作过程。
4、引出MAX和MIN函数
探索任务:利用提示应用MAX和MIN函数计算各废弃物的最大和最小值
5、引出COUNTIF函数
探索任务:利用COUNTIF函数按要求计算并体会函数的不同格式。
三、 根据统计分析数据
1、教师小结比较。
2、根据得到的数据引发出怎样的思考。
四、课堂练习
1、废弃物数量大危害大,各个省都在想各种办法进行处理,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2、研究任务:运用表格数据,计算各省废弃物处理率的最大,最小值,以及废弃物处理率大于90%,小于70%的省份个数,并对应计算各省处理的废弃物量和剩余的废弃物量及全国总数。
五、总结
1、分析存在问题,表扬练习完成比较好的同学,强调鼓励大家探究学习的精神
2、把结果进行记录,上缴或在课后进行分析比较,写出一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