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的反思

来源:说课教案发布时间:2012-08-01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了解了教学目标,明确了学习方向,就能有效地调动各种感官相互协作,朝着目标迈进,并能不断地反馈、检查、矫正、调整、优化学习探索过程。否则,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盲目探索,无所适从,被动参与,降低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学习目标的揭示,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当然,学习目标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由于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加之新课程的初中生物教材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在某些专题的教学前,教师可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自学提纲,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提出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时,先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具体的思考问题:蚂蚁能“搬家”,小猫会吃东西,小狗会睡觉,动物的这些行为需要人去教吗?是不是出生之后就会的?“鹦赋学舌”是天生的吗?再结合课本中富有趣味的资料分析,让学生沿着“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课题去提出什么行为是“先天性”,什么行为是“后天经过训练的结果”。然后进一步思考“学习行为越多,对动物的生存就越有意义吗?”学生在足够自主的学习空间中,经过加工、组合、提炼,形成教学目标: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此外,还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共同确定出教学目标。通过适当方式,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方向性,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更多精彩文章

    • 生物课的导入技能
    • 一道生物高考题引出的实验教学反思
    •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教学反思
    • 《学会调控情绪》教学反思
    • 对一堂生物实验探究课《叶绿素形成与光照的关系》教学的反思
    • 《微生物的代谢》教学反思
    •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案例及反思
    • 《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教学反思
    • 新课标下农村初中生物的教学反思
    •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教学反思
    • 对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 学习中的记忆法
    • 对心理素质高低的反思
    • 让学生自己研究鱼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