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试用
来源:教学经验发布时间:2012-08-14
——反思《台阶》一课教学
接触新教材仅仅一个多月,跳过了七年级,直接接手八年级,一开始确有如履薄冰之感,乃至于第一课备了很久时间却迟迟不敢教。最后终于教了,但又怕遗漏了什么,又怕重蹈了老教材的覆辙。教学到第二单元,文章是一篇比一篇够味,新教材的甜味才算慢慢品出,不敢谈新教改的想法,只想就自己较为喜欢的《台阶》一课教学略作反思。
《台阶》一课是一篇真正的新教材,但自己读到它时,当时的触动远远比《背影》要大。细腻的文笔,质朴的叙述,近乎悲壮的人物刻画,辛酸、凄婉的氛围营造,深深地折服了我。当时就有一种要把这篇文章上好的强烈冲动。如何教好呢?我首先确立了一下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 :以训练学生默读课文,感受文字材料,提取文本意义为初始阅读目标。但接受性阅读只是阅读的初始阶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阅读反思,解读文本,全面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感知人物形象,欣赏佳句,分析多重主题。但《台阶》一文不把自己放进去读,教学的目标还不算完成,所以我把省己察身,触动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修养和健全他们的人格作为第三个教学目标 。
文章本身很感人,且农村的学生对文中父亲一生的艰辛应能产生共鸣,所以我不想多加参与,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只初拟了“教学流程”。
1 一读课文,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你对父亲形象的感知。
2 二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细节谈谈自己的鉴赏。
3 三读课文,思考如何理解父亲完成了自己一生的心愿却怅然若失?你对本文的主题如何理解?
4 四读课文,联系自己的家庭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的主体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准备尝试借用郑逸农老师的“非指示性”课堂教学模式,自己在课堂上只是充当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第一节课下来,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已经要求过了初步预习,所以一读时间较短,要求学生跳读文章。但虽然文章叙述的事情简单而清晰,但很多学生被作者细腻的描写所蒙蔽,绕不开细节,所以大都概括得很繁琐。我不得不提示他们: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台阶。要求抓住文眼概括。所以在这里消耗了一些时间。在完成一读的第二个任务时倒有意外的收获。清到第一个学生,他的答案是:父亲是一个不甘人后、希望受人尊重、老实厚道、坚忍不拔、有志气、但自卑的人。基本已概括了父亲的所有特点。我以为答案过于完美,显然不善诱发讨论,正踌躇如何引导,有很多学生质疑:父亲没有“自卑”这一特点。我就趁势把这问题抛回给那学生,他以十九自然段“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没觉得他有地位。”为理由。同学们还不是很折服,我再把问题抛给大家,同学们再深入教材,越找越多,特别是二十一、二十七自然段,父亲的无所适从大家越品越有味,我们一起把自卑上升为谦卑。经过这一过程,大家对父亲的形象把握一下子深入了许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课时,三读,学生对前一个问题基本能理解,但主题的把握就较难,本不应该讲,似违背了信课改的初衷,但终又忍不住,心想: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从认知到感悟的过程,只有让他们多接触一些更高一级的鉴赏,才能拔高他们的视野。到此完全背离了原先的教学设想,教师自身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更融入了学生之中,与他们共同探讨,成为他们学习的合作者和引领者。不知是老的教学思想作祟,还是本身的思想保守,我对新教改后的一种常见现象——教师对学生的所有回答一概赞赏有加一向不大以为然。知识性的不说,主观题的答案虽说大可不必拘泥于一种,但即便在看一些特级教师的教学实录时,也看到教师对学生一些毫无道理的回答不仅不于指出,更不于否定。一般教师上课的应变能力本身有限,更可打着新教改的旗号对学生“唯唯诺诺”。固然,这似乎维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遵循了文学鉴赏独创性特点。但文章赏析又芑是空穴来风,可以牵强附会。且赏析也有高下之分,教师恰中肯罄的评价,高瞻远瞩的观点对他们无疑更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当然并不是都讲,只是我们没有必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四读后要求学生谈感受,我预想将会水到渠成,学生一定都会有话可说,但实际情况却不如预想的好,有些学生甚至说他们的父母都挺享福的,可能一则现在的生活条件愈来愈好,二则他们对父母肩上的责任感受不深。对父母的艰辛体会到的不多,有一个学生讲起父母为自己的升学苦苦挣扎、四处奔波,真实动人;还有一学生父亲是菜农,早出晚归,辛苦耕耘劳作,她的感受也是深切的。之中,我也谈起自己的一些情感体验,营造更为平等、融洽的畅谈气氛。可惜时间有限,有些刚被激发的灵感与激情在铃声中告断了。
回顾《台阶》一文的教学应该说基本上完成了我的教学目标 ,不过,原先想借用的“非指示性”教学模式没有得以实施,也不知自己这样教学是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但我觉得这种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 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相长,在与学生的交互活动中激发彼此的灵感,我与学生在之中都获得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不断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又怕什么不能提高语文修养呢?所以,我干脆给自己的这种教学模式自诌了一个标题“师生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兴许,类似的已有其他老师早就施行,但在我,也算是一个多月新教材教学的点滴收获。也可能有人质疑这是否符合新教改,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算是有农村特色的新教学方法吧!
当然,在两节课的教学中,我也发现,虽然学生思维活跃,感情投入,对父亲的人物形象有了较深的体验。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显然还远远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对作品的赏析很多都是肤浅的、片面的。课后,我总有意犹未尽之感,所以又选了一篇较为感人的短文《与父同寝》与学生一起研读。课后,布置作业 ,以父亲或母亲为素材写作一篇真实感人的文章。并随后小组交流、互评,推荐上台全班交流,评出“最为感动人的父亲或母亲”。我希望藉此吧我的第三个教学目标 更加落实到位。
到此,我自感在这一周营造了一个感悟亲情的高潮。真希望能与他们的父母沟通一下:孩子是否比以前体贴、懂事了?如能这样,这段时间的教学就不仅是教学上的收获,也算是对父母们的一种告慰吧!
黄礁中学 梁 萍
2004年 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