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性化作文的圣坛上涅槃
来源:教学辅导发布时间:2012-09-28
??语文界一直对“文道”问题争来争去。过去的语文教学实质上都是“以道统文”,写作教学则成了“以道统文”最直接的试验场。把作文当作思想教育最有效途径的,在今天尚大有人在。在这种氛围下,语文教师把政治的、伦理的、道德的等诸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揽来一肩挑,如蝜蝂负重。笔者以为语文教师现在应该果敢地把自己从兼容并包的角色错位中解救出来,卸下作文肩上过重的社会负担轻装上阵,使其回归到表达鲜明个性的本位上去,“以我手写我心”,让学生在作文领域里充分展现自我,让写作更像“写作”一些。
针对学生的集体真话失语症,教师当务之急是要鼓励他们放胆为文,首先让他们学会讲真话,继而展露其丰富的个性,让作文园地真正呈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我们应该有这样的雅量,允许学生的文章离点谱豁点边,切勿稍有“离经叛道”就大事杀伐。要相信真理本身的魅力,相信学生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思想会成熟起来。
二、引进作文评价的多元价值观
??笔者认为,作文评价体系更多的应考虑语文因素如构思、语言、章法、韵致乃至文字规范、标点运用等,立意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它不该过于霸道,君临一切甚至把握生杀予夺的大权。对学生作文的立意不应刻意苛求,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应该允许学生写一些“中调”甚至“低调”的文章。譬如我们向来不鼓励学生写“悲愁”题材的作文,如果学生写了一篇悲悲切切的文章,但它能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能扣击出良知的火花,难道因为立意不是“昂扬向上”就没有理由把它评为好文章吗?
要真正实现学生作文个性化,必须以价值多元化为依托。笔者以为,各级考试,特别是高考这根至高无上的指挥棒,在新的世纪里应该义无反顾地指向“多元化”,否则,创新教育、素质教育都将成为空洞的口号。
??三、学会尊重学生
??学会尊重学生是要有点勇气的,是为师者对自己劣根性的一种挑战。要从师道尊严的圣坛上走下来,与学生打成一片,把自己看作是学生的“大朋友”,学会与学生“商量”和“探讨”。
??批改作文时不可任意“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鲁迅语),特别是发现“异类”文章时不要粗暴地乱挥“狼牙棒”,多想想是否有合理因素在其中,而且应看到“异类”后面往往隐藏着最鲜活的个性;打作文分要允许学生跟自己“讨价还价”,学生认为老师屈了他的“货”,只要理由充分,就应当为其加分;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内容有保密要求时,教师不但要允诺,而且还应恪守诺言;学生在作文中尖刻地讥讽了社会、学校乃至老师的丑陋面孔的时候,你要有海一样的容量,允许学生揭自己的疮疤--痛并快乐着,而不应大发其火借机泄愤。如此等等,教师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作文就会慢慢多起来。
四、教师亦当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要让学生在写作中张扬个性,就要求教师自己有渊博的学养。
??假如教师只读过鲁迅而从未接触过梁实秋,他就不可能了解除了峻厉深刻以外还有一种叫幽默奇警的风格;假如教师不知加西亚·马尔克斯为何人,他就有可能把学生带有魔幻色彩的作文判为胡思乱想荒诞不经;假如教师没有好好拜读过卡夫卡的《变形记》,他就很难对学生模仿的“物化”(“异化”)类作文产生审美的共鸣;假如教师不了解释迦部落的圣者是如何在菩提树下宁心静气四十多天,参悟人生真谛然后一朝彻悟创立的不朽学说乃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他就有可能把学生涉佛涉禅的文章说成是宣扬封建迷信;假如教师不读“叔本华”“尼采”“萨特”“海德格尔”等等,一旦学生作文中出现他们的观点也只好“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了……总之,要给学生个性化的写作作出相对公正的评价,教师就要经常坚持不懈地给自己“充电”“补充营养”,待到满腹诗书了,有容乃大,自然会形成包容万物的气象,自然会练就披沙拣金的慧眼;到这般境界再指导学生写作,才会由衷地引导鼓励学生去张扬个性,发展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