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也谈《背影》里的“背影”

来源:教学设计发布时间:2012-09-29

[摘要]蒋济永先生《<背影>里的“背影”解读》将“背影”解读为“母亲的形象”的观点及其“泛性论”的批评方法值得商榷。笔者从作家的创作方法、直接动机、叙述细节、审美心理四个层面分析所得结论是:假如将朱自清的散文看作浊浊尘世中的一湾碧影,他在散文中所饱含的诗学理想和至真至美的情感就是那源源而来的活水,加之作家对自我的反省和对人性的反思的表现,使作品中处处弥漫着人性的温馨。笔者提倡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审美解读与批评。

[关键词]朱自清;《背影》;解读

不久以前,笔者读到了蒋济永先生的《〈背影〉里的“背影”解读》一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以下简称为《解读》)。作者试图从作家的创作心理、创作风格两方面向读者说明,朱自清之所以选择“背影”这个独特的表现角度作为表现的对象,一方面是出于不愉快的情感经历而产生对传统男性形象的消解性描写;另一方面“将父亲的意象女性化,这充分体现了作家潜意识里的女性意识和需要”。“作品之所以写父亲的‘背影’就是作者潜意识里女性意识投射的结果”,所以,“我们在《背影》中看到的与其是父亲的形象,毋宁是一个母亲的形象”,而“这与朱自清整个创作心理有关”。在列举了大量的文字材料之后,《解读》认定:“朱自清的优美散文创作里无论是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人物形象的刻画,都带有明显的女性意识”。然而,仔细推敲之下,笔者认为,这些观点值得商榷。我这里大胆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权当抛砖引玉。

首先,《解读》作者认为,“一个人行为上的表现与其内心隐藏的欲念相反的心理动机;……由于作者的某些需要在现实中无法直接得到满足,而转移对象以隐含、间接的方式满足之。”但问题是,这种理论针对朱自清的散文是否完全适用?不可否认,朱自清的散文中确实存在此种心理移情的作品,如《荷塘月色》即属于此例。但是否就能就此认定这是朱自清一以贯之、覆盖全部创作的心理模式呢?我认为这样认定不免失之于武断。朱自清在《文艺的真实性》一文中说道:“我们所要求的文艺,是作者真实的话”,作家要有“求诚之心”,不要“模拟”和“撒谎”。基于这种艺术追求,他甚至提出“自叙传性质的作品,比较的最是真实”的观点。事实也证明,朱自清在他后来的创作中的确也是忠诚地履行着他这一艺术主张的。强调写实,强调立诚,强调表现自己。这不仅使朱自清以独特的艺术姿态峙立文坛,同时也使他的作品更加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种“使读者读了血泪迸流的作品,一定是作者血泪的结晶,是从……心底深处放射出来的。”[2]《背影》之所以具有直逼人心的艺术魅力,不是来源于“作品以女性特有的‘慈爱’之心”,而是源于那自然流淌而又绵绵蕴藉的真挚情感──父子深情。怀疑这一点,无异于怀疑朱自清先生一贯强调的“立诚”的、“写实”的、“表现自己”的写作原则,进而必然产生对朱自清整体创作和批评的审美误释。

其次,从作家创作的直接动机来看。《解读》作者认为,由于“现实中的朱自清的父亲是一个带有浓重男权主义色彩的男人”,而朱自清与其父曾经有过“龃龉”,因此,进一步得出结论,其时的朱自清不可能把父亲写为一个充满慈爱的形象。在这里,《解读》无疑犯了一个“明察秋毫之末,却不见舆薪”的错误,以主观的臆断代替了冷静的理性探索;或出于对相关历史事实的有意回避,从而造成了对《背影》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创心理的漠视,即忽视了作家自己对直接创作动机的阐释。这里我们不妨一同重温一下作家那滚烫的赤子真情:“他(按:指朱父)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3]在这段文字里,我们见到的是一个诚恳正直、老实重情的儿子对远在家乡的父亲的真情告白。朱自清对自己与父亲之间曾发生的不愉快经历并不回避,而是怀着一种忏悔和理解的心情,回忆父亲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据朱自清的家人回忆,朱自清在《背影》发表以后曾特地寄回扬州家中,“父亲看了十分高兴,又说给母亲听,细细做了解释”[4]父子之间那一段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在出于本能的血脉真情激荡之下,顷刻之间荡然无存。时隔不久,也就是在1928年6月,在朱自清另一篇同样表现父子深情的散文《儿女》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去年父亲来信,问起阿九,那时阿九还在白马湖呢!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待我们来着!”[5](P.83)在这篇文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见到祖孙三代之间的脉脉亲情在真诚流淌。以上佐证都旨在说明,朱自清创作《背影》其时父子间的“龃龉”已经消解,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解读》作者为何对这一事实视而不见呢?

再次,《解读》作者认为朱自清在描写父亲形象时体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并进一步把这些特点归纳为:细心、体贴、不强壮有力;并说“按照传统理解,父亲形象应该是:有责任心、粗心、强壮有力、大方”。笔者认为这样的归纳与界定未免有点失之主观。在实际生活中,有体格强壮型的父亲,但也有体格欠强壮型的父亲;有粗心严厉的父亲,也有细心体贴、慈爱的父亲,不应以体格是否强壮,性格是否粗犷作为所谓父亲的标准与规范。文坛的鲁迅、老舍,政坛的邓小平同志和罗斯福总统,他们都属于《解读》所列的“细心、体贴、不强壮有力”的父亲形象。可是,形体上的弱小并未影响到他们伟大的开创精神和具有海一般博大的胸襟,反而更激起人们对他们伟大人格魅力的敬仰。可见,《背影》一文中“细心、体贴、不强壮有力”人物性征,并不能构成阐释朱自清所谓“移情”创作心理的理念依据。

朱自清在1922年11月7日致俞平伯的信中曾经提到:不要“只知远处、大处、却忽略了近处、小处”。作家应“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8](P.215)要“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8](P.215)所以,与其说“细心、体贴”是“父亲”的性格特点,不如说是朱自清细腻描绘的感情特质!细致入微的情境描写与作家的浓郁的真情实感水乳交融,构成了《背影》中纯净感人的艺术世界。

最后,谈一谈所谓朱自清的“女性意态化描写”和“对异性的爱恋‘情结’”。毋庸讳言,在朱自清相当数量的散文作品中确实存在着以美妙女性意象描写客观景物的例证,如《歌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荷塘月色》等。朱自清本人也并不忌讳谈他对于女人的看法,在《女人》中“老实”地表达了自己的“艺术女人观”。他说:“我所追寻的女人是什么呢?……这是艺术的女人。……所谓艺术的女人……是女人中最为艺术的,是女人的艺术一面,是我们以艺术的眼去看女人”[6](P.38)。据此理解,在朱自清的散文中之所以会出现较多的女性意象,我认为不外乎出于以下几点因素:一是五四以后中国文坛兴起了一股旨在表现自己、表现人性的创作思潮。朱自清提出“艺术女人观”符合当时“人的文学”的发展趋势。二是朱自清自觉借鉴英式随笔“自我表现”审美观念,特别重视真实地表现自己。这里所说的“真实的表现”,包括作家的生活体验和审美心理活动两个方面,而它的具体体现则在作品的选材和意境的营造方面。在《论无话可说》一文中,朱自清也曾说要注意分析“背上的经验”,这里的经验自然包括个人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以及情感经验。而在基于此类经验的审美创造中,作者也就不可避免地渗入了自己的美学理想。三是基于作家艺术感觉的殊异性。作家的艺术感觉“是对于客观事物的审美的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和艺术表现能力”[7](P.44)的互动整合活动,也是我们观照、把握某个具体作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朱自清则以其一个个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散文长廊里构建了他的特异风景。他的观察是细致的,也是立体的,是沉静的,也是飞跃的,处处闪动着灵感的光芒。他不仅能“于每事每物,必要拆开来看,拆穿来看;无论锱铢之别,淄渑之辨,总要看出而后已,正如显微镜一样。”[8](P.215)更重要的是“──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独得的秘密”。[8](P.215)由此可见,朱自清更注重的是这种“新异的滋味和独得的秘密”,而这种特异的艺术感觉正是来源于作家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运动,以及基于二者所引发的丰富生动的想象。就这样,外部客观世界和作家内在的审美心理、审美经验相互激荡,创作者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对应作用,共同营造了朱自清作品中如梦幻般美丽缥缈的诗化意境。此外,朱自清在语言修辞上也呈现了他的独特性。在中国古典文学的修辞习惯中,古人多以香草美人自喻自况,而在朱自清的文章中,却常以对形、质、色的拟人化描写,表现自然景物的秀润动人。于是作家笔下,就呈现出有如晚妆初罢的美人、跳着舞的仙女、初恋的处女、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怕羞的乡下少女、会唱歌的盲女,以及爱人、儿女等等一系列亲切感人的艺术形象。由是观之,有着较多“女性意态化”的描写的确是朱自清散文的一个明显特色,或者说占有较大的比重,但要说其中“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异性的爱恋‘情结’”,甚至说是基于朱自清对异性的“需要”(即认同“意淫”说),不仅是对朱自清先生的大不敬,而且是对文学审美创造的严重误读。

朱自清是朱家的长房长孙,从小深受家人的宠爱,旧式封建家庭的生活背景和长期古典哲学的浸染,共同养成了朱自清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格理想。朱熹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假如我们将朱自清的散文看作浊浊尘世中的一湾碧影,那么在他的散文中所饱蕴的诗学理想和至真至美的情感无疑就是那源源而来的活水!加之作家对自我的反省和对人性的反思与表现,使朱自清的作品中处处弥漫着人性的温情,而非悬于天际的空中楼阁,我想,这或许才是朱自清的散文时至今日仍然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参考文献

蒋济永.《背影》里的“背影”解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1):234-239.

[2]善行.朱自清君的《笑的历史》[J].小说月报.第十四卷第十二号(1923-12-10).

[3]朱自清.背影[Z].北京:开明书店,1928.

[4]张以帆.朱自清弟弟谈《背影》[N].解放日报,1987-04-05(4).

[5]朱自清.儿女[Z].朱自清全集第一卷[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6]朱自清.女人[Z].朱自清全集第一卷[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7]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朱自清散文艺术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8]朱自清.“山野掇拾”[Z].朱自清全集第一卷[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发表评论

摘自《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卷

    更多精彩文章

    • 《背影》公开课教学要点
    • 打通情感的通道——谈《背影》的教学设计
    • 读朱自清的《背影》有感
    • 《背影》一文的教学反思
    • 义教语文八上教学用书: 背影
    • 《背影》精巧的构思(刘彬荣、林琇珠)
    • 《背影》的剪裁(叶圣陶)
    • 以《背影》为例谈方法问题
    • 从《背影》看情感的驱动效应
    • 从谋篇布局比较《父亲的花园》和《背影》
    • (语文版)《选举风波》备课资料
    • 叶圣陶与苏州园林
    • 谈《陋室铭》的写作艺术
    • 老教师与新教法评《湖心亭看雪》
    • 《背影》的剪裁(叶圣陶)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