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江南三大名楼之岳阳楼
来源:教学计划发布时间:2012-10-31
“潇湘八景”中的“平湖秋月”、“原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尽在洞庭一湖。岳阳楼矗立于洞庭湖东岸,岳阳市西门城墙上,西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北望滚滚东去的万里长江,水光楼影 ,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岳阳楼高21.5米,三层、飞檐、纯木结构。楼顶覆盖黄色琉璃瓦,造型奇伟,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名叫盔顶。盔顶下的如意斗拱,状如蜂窝玲珑剔透。“岳阳楼”匾额为郭沫若手书。历史上的诗人如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均前来登临览胜,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岳阳楼名扬天下。公元1045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文学家范仲淹作了《岳阳楼记》,从此,岳阳楼更加闻名遐迩。
岳阳楼内陈设别具特色。各层内悬挂历代名家撰写的楹联。一、二楼各嵌有一副《岳阳楼记》雕屏,一楼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纪的复品;二楼所嵌雕屏为公元十八世纪大书法家张照所书,字型方正、笔力雄浑、技法多变、独具匠心,为传世一级珍品。三楼所嵌雕屏是毛泽东书杜甫诗《登岳阳楼》,笔法雄健奔放、形神兼备。雕屏金光耀眼、熠熠生辉。1988年岳阳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楼记》系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所作。全文仅369字,但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不愧为千古绝唱。配以清代大书法家张照那遒劲流畅,随文意而走龙蛇的书法珍品,堪称珠联壁合。
三醉亭,位于岳阳楼北侧,为主楼辅亭之一。四方形高9米,二层二檐,歇山顶,碧瓦红柱华丽而庄重。
三醉亭,因传说中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而得名。据《辞海》记载:“吕洞宾的神话传说,大概最早起于北宋岳州一带。”亭内陈设淡雅,一楼厅内屏上绘制有吕洞宾醉酒图。
(编辑: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