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数是5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来源:乐学发布时间:2012-10-06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会用5的组成计算得数是5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渗透加法交换律.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计算兴趣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出示小猴子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小猴子又来给大家出题了,谁来做?

学生口算:

1+1=   2+1=   3+1=   1+2=   2+2=   1+3=

填空:

师:前面的知识同学们掌握得很好,小猴子想出些你们没学过的知识让你们来做,你们敢试一试吗?

探索新知

1.教学得数是5的加法

(1)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的两幅兔子图.

小组学习:先说题意,再列式计算.

各组代表汇报:

第一幅图是:有4只小白兔,又跑来1只灰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就要把4只白兔和1只灰兔这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

 4+1=5

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想的得数?

师:没有图,我们就要想4和1组成几.

第二幅图是:有1只灰兔,又跑来4只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就要把1只灰兔和4只白兔这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

1+4=5

问:怎样想1加4等于几?

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摆一摆

学生用学具摆出:3+2=    2+3=

边摆边叙述题意.

2.教学5减几

(1)出示例题中的两幅桃子图.

小组学习:先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各组汇报:图1和图2为什么都要用减法?

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两道题都是从整体5里面去掉一部分.

不同点是第一题是去掉1这部分,第二题是去掉4这部分.

问:这两道题你是怎样想得数的?

师:没有图我们就要想5可以分成几和几.

5可以分成1和4,5-1=4.

5可以分成4和1,5-4=1.

(2)摆一摆

学生用学具摆出:5-2=   5-3=

3.做一做

师:下面不摆学具、不看图,我们完成几道口算题.

4+1=□    3+2=□    5-1=□   5-2=□

1+4=□    2+3=□    5-4=□   5-3=□  

4.质疑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得数是5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同学们知道可以用数的组成来计算.

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订正:先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2.发散练习

问:看图你会列式吗?

谁和他的算式不一样?你是怎么看这幅图的?

学生可以根据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5-1=4

5-4=1

3.游戏:夺红旗

以小组形式展开比赛,每组都要完成一组口算(接力),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对又快.

板书设计 

得数是5的加法和5减几的减法

板书设计 

【应用说明】

启发谈话,板书课题:得数是5的加法.问:“要求一共有几只小兔,用什么方法计算?”(板书:“+”).“几加几?”(板书:“4+1”).“4加1等于几?”(板书:“=5”).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其他加法.

教学第二步:出示主题图画,板书课题:5减几.在教学过程 中,边启发提问边板书.


    更多精彩文章

    • 第一册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八课时 10的认识
    • 1.3.6 5以内的加法|人教课标版(4篇)
    • 8和9的加减法 教学案例
    •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第五课时: 加法的初步认识
    •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二课时 比大小、第几
    •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 第一册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十四课时 加减混合(2)
    • 第一册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九课时 10的加减法
    •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第十课时: 0的认识和加减法
    • 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二 6和7的加减法
    • "倍"的初步认识
    • 7的乘法口诀
    • 准备课(同样多 多些 少些)
    • “找规律”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 《8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