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队形练习之我见——反思“原地踏步练习”
来源:教案课堂发布时间:2012-10-10
小学一年级的队列队形练习一直是让体育教师颇感头痛的教学任务,担任一年级体育教学的我也有同感。但这个教学任务又不得不完成,因为只有完成了队列队形的教学任务,才能更好地进行组织教学。队列队形教学内容比较枯燥,特别是在进行原地踏步练习的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动作协调一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要求他们的动作合上音乐的节拍,那就难上难。表面看来,原地踏步动作很简单,不就是两手前后摆,两脚依次上下起落。但对于活泼好动,而且注意力又很难长时间集中的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就比较大了。先提哪只脚?先摆哪只手?……这些一直是困扰学生进行练好此动作的关键。我也在练习中反复地示范和强调,注意力比较集中的学生就容易模仿,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就不会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做起动作来总是反的。但这种手和脚的动作的简单重复,让学生越练越没劲,老师教起来也感心烦。
一周来,我也尝试过很多方法,但效果不是很好。后来,我不断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实情,发现有些学生连左右都分不清,找到这个根源以后,我调整了我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弄清身体的方位(左、右、前、后);然后,将原地踏步动作进行分解教学,即先练脚的动作,后练手的动作。在练习脚的动作时,首先让每一个学生找准了自已的左脚,提脚时要先提起左脚既起动脚为左脚;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还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情景:假设我们现在站在一个很欠的池塘里,我们的脚下有许多泥鳅,你们想不想用脚去踩泥鳅?回答的声音里没有一个说“不”的,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昂了起来,脚也越踏越有劲了。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喊着“1-2-1或左-右-左”的口号,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将本来非常枯燥的脚的上下起落动作变得有趣起来,并结合“表扬”、“奖励游戏活动”、“个人或小组展示”等激励机制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起来更主动,效果就更明显。事实证明,以上训练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一周的队列队形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老师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时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同时,也要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创设出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乐学的“情境”非常重要。它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模仿、交流等活动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也更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好体育知识、技能的乐趣和信心。
一周来,我也尝试过很多方法,但效果不是很好。后来,我不断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实情,发现有些学生连左右都分不清,找到这个根源以后,我调整了我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弄清身体的方位(左、右、前、后);然后,将原地踏步动作进行分解教学,即先练脚的动作,后练手的动作。在练习脚的动作时,首先让每一个学生找准了自已的左脚,提脚时要先提起左脚既起动脚为左脚;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还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情景:假设我们现在站在一个很欠的池塘里,我们的脚下有许多泥鳅,你们想不想用脚去踩泥鳅?回答的声音里没有一个说“不”的,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昂了起来,脚也越踏越有劲了。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喊着“1-2-1或左-右-左”的口号,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将本来非常枯燥的脚的上下起落动作变得有趣起来,并结合“表扬”、“奖励游戏活动”、“个人或小组展示”等激励机制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起来更主动,效果就更明显。事实证明,以上训练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一周的队列队形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老师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时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同时,也要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创设出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乐学的“情境”非常重要。它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模仿、交流等活动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也更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好体育知识、技能的乐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