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精选参考答案

来源:中小教案发布时间:2012-11-08

参考答案
1.父亲的歌声
1.①lǐ②qiè③Mò④něi 2.B 3.D(A、B.C都指自然界的风雨,D比喻艰难困苦)4.C. 5.他相信天无绝人之路,从不为生活的艰难怨天尤人,总是唱着歌迎接生活的挑战。 6.C7.以"歌声"为线索。
2.一件小事
1.A2.B3.随便扔拉圾,挟枪带棒的讥讽中国人。 4.既指迷蒙的大雪,又指在日本不时会遇到尴尬的事情,因此要时时保持心理戒备。
3.星期日的校园
1.A 2.例句:"星期目的校园应该是员静的,像散场后的电影院,下客后的轮船。 本体:星期日的校园应该是静静的。 喻体:散场后的电影院,下客后的轮船 3.D 4.这些男孩受升学教学影响,学业负担重,没有时间交往和锻炼,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差。
5."现在"指"我"的儿子三年级这一年的星期日;"四年级就要写作文了"指"隔天做一篇作文"苦不堪言。 6.指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不惜加重子女的负担,星期日要求子女补课。 7.指代对象不一样。(19)段的"他们"指学生;(20)段的"他们"指"普通人"。 8.本文的体裁是叙事散文。 9.最后两段的表达方式是议论。10.D
4.
1.C2.改后不能突出(强调)书包是"妈妈做的"。 3.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 4.删去就不能表达出"我"意外的惊喜。(意思相同即可) 5.自己珍视这个书包。("我"对书包的珍视。)6.A
5.掌声
1.时间:上第三节课时;地点:教室(里)2.D 3.赞叹李晓敏锐地发现了老师对他的怀疑。 4.B5.B6.B7.A
6.自然之道
1 A2.A 3.黄昏时,如果年幼的海龟们准备逃走,就会先有一只小海龟钻出沙面来,作一番侦察,试探一下如果它的兄弟姐妹们跟着出来是否安全。 4.反舌鸟军舰鸟海鹅海鸥秃鹰5.C6.D 7.把一只小海龟从洞中拉出,引出更多的小海龟,导致它们被海鸟捕食。
7.地平线
1.年龄变大;思想成熟(阅历丰富)。 2.现实和理想之间永远有着很大的距离,但它们毕竟还是有相接点(实现人生的理想)。 3.我追逐地平线 4.人生的目标(或理想) 8.我的母亲
1.( l)遭遇父母丧事。(2)回家看望父母或回家探亲。 2.不愿听从长辈的劝告(或不全部接受长辈的训诲)。 3.(1)不安稳(2)不便利(3)不卫生(4)不清静 4.(1)工人们(2)店伙们(3)父亲的朋友和亲戚邻人们(4)儿女们 5."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6.勤劳能干,慈爱善良,严肃认真
9.无题
1.(1)开端(-)至(三):写"他"手中的钱不够交学费,只好回家。 (2)发展(四)至(十一):写母亲为"他"凑"学费"。 (3)高潮(十二)至(十八):写老师看着"他"手中的50元钱和一篮鸡蛋愕然无语。 3.一句话单独成段,简明、醒目地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又为下文"他"不够钱交学费埋下伏笔。4.C
5.(l)否。"不得不"准确而形象地表现了"他"很想读书,但学费不够的矛盾心理。 (2)否。"无数次"准确而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对儿子期望之恳切。 (3)否。文章开头已叙述了"他"对升学的渴望,此处用"再次"十分准确。 6.母亲明白了儿子并不是不想读书,而是交学费的钱不够。 10.小巷"历程"
1.有"穿堂风"凉快,交代了人们喜欢走这条"小巷"的原因,"背阴"则为下文人们被
西瓜皮滑倒埋下伏笔。 2.也许没人看到 3.不能。因为这个"也"字表明被西瓜皮滑倒的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念头。 4.人的修养和道德有时候会体现在一些极细微的地方…… 5."我"因摔伤,故拾得"艰难";同时"一块一块"表现"我"抬得认真。这句话形象地表明建设精神文明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这是一件艰巨的工作。 6.见一妇女摔倒,不嘲笑她,产生"为人做件好事的轻松感";自己摔倒,被人嘲笑,"心中不免愤愤然";笑人者摔倒,想笑没笑,返身走回抬西瓜皮,从满足于不笑别人到动手改变这些不文明的做法,"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
11.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后
1.( l)shé( 2) mán (3)kuì4 ( 4) Shāi 2.我《四书》、《五经》哪一部没弄懂?这灾难一过,上天难道还不降大任给我? 3.这个"梦"再次表现了孔乙己自欺欺人、迂腐可笑的性格特点,他受封建科举制的毒害已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同时对孔乙己的悲惨结局起反衬作用。 4.强调孔乙己并非真的在走,而是用手爬,其作用是否定。 5.这是对孔乙己已身临绝境,仍执迷不悟极为形象的刻画,同时还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6.明确交代孔乙己的结局,还含蓄地指出封建科举制如"深谷",不知吞噬了多少孔乙己式的读书人。 7.合情合理。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无所长的、深受封建科举制毒害的孔乙己只有死路一条,别无它途。
12.孙老师
1.于桌上匍匐而过 2.扬挫重缓 3.一个堂堂正正的老师能向学生承认自己读错了字,确实勇敢。一般的人,没有这股勇气。 4.这称呼可看出作者的匠心,他要塑造的不是一位传统的、一本正经的老师形象,而是一位亦师亦友的老师形象,这称呼也体现了这篇小说诙谐的风格。 5.与同学玩牌故意读错一字下可亲上可敬 6.一是亦师亦友,不"让学生看得神秘兮兮的又敬又怕";二是对学生除了教诲、诱导外还注意激励--"将来我也能!"--这是一种向上的精神、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13.蛙跳
1.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起引起下文、渲染气氛的作用。 2.(1)抹(2)剜(3)捂 3.老汉:"咱认字儿念个信甚的,不是睁眼瞎就行。多了,种地也没用处。"或"咱这离城远,祖祖辈辈谁家出息过人物?"(性格:独断、守旧) 小管:"兴许能考上大学哩。"(性格:年少志高) 4.(略 应从"蛙跳""坑已塌陷"的角度入手。) 5.被扔进坑里的蛙,能够跳个不停",直到机会到来,奋力一跃,争得一条活路。小管受到"蛙跳"的启示,不停地拼搏,终于考上大学。 6.改变命运全靠自己不断努力。
14.广告时代
1.并列 2.不加标点,更能突出"我"对"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广告"的厌倦。 3.BAC
4.(l)"我"的亲戚(2)刘贵根老汉贴出的第一张广告(3)刘贵根儿子卖的劣稻种 5.父亲揭发儿子卖劣稻种儿子反诬父亲不懂科学父亲以确凿的事实进一步揭发儿子的欺诈行为 倔强刚直,疾恶如仇 厚颜无耻,反咬一口
15.一份没有姓名的试卷
1.不可以。它在文中起暗示故事缘由的作用,为故事的发展作铺垫。 2.与第一段"我手捧着书,政治、历史背得天昏地暗"相呼应。这句话含蓄地揭露了应试教育的弊端--要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 3.起过渡作用,它把故事推向高潮。 4."我""擦"去了诸如"吃饭"、"穿衣"、"闲逛"、"聊天儿"之类的记忆,"擦"去了'"谁是我的大舅,谁是我的姨妈,谁是我的外甥,谁是我的侄儿"之类的记忆,"擦"去了我的朋友,我的亲人,"擦"去了我的家庭住址,"擦"去了我的"喜、怒、哀、乐","擦"去了我的姓名。"我"就这样逐步失去了生活的兴趣,失去了亲情、友情等一切正常人应具备的感情,成为了一个连自己是"谁"也"忘"了的人。 5.新闻里报道:发现一份满分试卷,但没有写名字!接着是阅卷老师不无感慨地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完美的答卷,惟一的遗憾是,这位考生忘了写上自己的姓名!"
16.定局楼
1.明太祖当了开国皇帝之后,为保帝位,把许多功高权重的大臣杀死了,是一个疑心重。残暴的皇帝。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太祖那张令人莫测高深的脸,使人窥见到他企图通过下棋来看对方有无政治野心的动机;刘伯温那张平静的脸,则使人知道他早已洞察太祖的用心,因而从容镇定。 3.太祖说:今日请你来,想与你下盘棋。赌注是大明江山。这盘棋你赢了,江山就归你。 4.撂 扫 扫 沁 落 点 断 5.落入了瓷罐
17.人与猴
1.蹿 恋恋 覆 折 忖 2.不能。因为它形象地描绘了"大人""大猴"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神态。 3.第一段(1)-(l3):人耍猴。 第二段(14)-(25):猴也耍人。 4.(16):这种动物叫人,是专门供咱们猴子开心的动物。 (18):不信你等着瞧。 (23):如果我用爪子去接,他们还会继续扔吗? (25):人这种动物自以为挺聪明,其实被咱们耍了,他们还不知道呢,真可悲! 5.(答案可多样化,言之成理即可。) 〔作者本人的写作意图是: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应该客观辩证地看问题。人也好,猴也好,都只是大千世界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分子,谁也没必要妄自尊大,无端地要戏或侵犯他人。」
18.扳着指头数到十
1.充满童稚、认真而郑重的情态 2.形容词、反义词。不能删掉。"旧衣裤"含蓄地反映了生活的贫困,"新布鞋"则寄托着母亲对父亲的一片深情。 3.不能删掉。它是点睛之笔,写出父亲不仅对亲人,对乡亲也有着深深的爱,使小说中着意刻画的亲情得到扩展、延伸。 4.狗娃:捏小狗,数小狗母亲:喂鸡,数鸡蛋父亲:每天港半个馒头 5.(l)偷瓦匠和好的泥捏小狗;(2)隔个一天两天偷偷多捏一只小狗放进去;(3)偷鸡蛋烧着吃。
19.想讨一本书
1.物质上的富有:有私人汽车,住豪华别墅,开2万元支票买书等; 精神上的贫穷:满足不了一个乞丐想到他书屋挑一本书的要求,把买书视为做一笔大生意等。
2.心情很好惊奇、羞愧满腹心事财大气粗愣住、咆哮 3.尴尬 难堪 4.想如何捞回因乞丐讨书在申小姐面前丢的面子以博取申小姐的芳。乙。 5.申小姐。
20.慷慨之家
1.(l)开端(一)至(五):强盗闯进N家打劫。 (2)发展(六)至(八):N满足强盗的要求,使强盗口袋装满财宝。 (3)高潮(九)至(十六):强盗满载而"离"时,陷进了N的防盗警戒器中。 (4)结局(十七)至(二十):强盗只好交出财宝,成了N的第三十名防盗警戒器推销员。 2.(A)、(D) 3.不能。因为这一组动宾短语依次照应上文第(十三)至(十五)自然段的内容,具体写出了强盗如何"-一照办"。如果改为一个动宾短语,则上述动作变成一次完成,表现不出N对强盗的步步逼进。 4.我找的推销员,你已经是第三十名啦! 5.为了追求个人的商业利益,放弃遵守社会公德的怪现象。
21.最后一道菜
1.Lù yè zhí zhú sè jiá 2.时间:"我"母亲逝世后的第一个生日地点:家 人物:"我"和父亲事情的起因:父亲为母亲做生日晚餐 3.整整一天了,我们谁都没有开口说第一句话。 父亲从早晨开始就忙碌起来,到了晚上,他在饭桌上摆了一桌的菜肴。 4.场面依旧,人却不再,这样描写反衬出人心清的凄凉和悲哀。 5.指母亲说的一句话:"世界上再没有比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更好的一道菜了。" 6.母亲已经离去,父女二人仍要活下去,母亲也一定希望在她生日时,父女能在她冥冥注视下亲亲热热地坐在一起吃晚饭。这句话表现了"我"渐渐长大了,变得坚强了。 22.洗澡
1.Qù bié xiāo tà 2.因为老何觉得"生活怪累的,而且怪没意思的"。 3.并列短语充当宾语和第一自然段描写的都市生活的疲惫、无可奈何形成鲜明的对比。
4.理解一:"自然和生命的|美丽的呼吸与盎然的诗意",可把它看作是一个"自然和生命"同时修辞"呼吸"与"诗意"的偏正短语; 理解二:"自然和生命的美丽的呼吸|与盎然的诗意",可把它看作是一个由两个偏正短语组成的并列短语。 把第一个"的"改为"那"就可以使歧义消失。 5.让那如水的琴声淙淙地流过蒙尘的心野。
23.窗
1.不是真的,是靠近窗户的病人凭想象编出来的;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希望通过此为病友带来快乐;表现了他时时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2.开始偷快听同伴描述,后来不满足于听描述而想亲眼看看窗外,最后竟心安理得地看着同伴死去并得到了盼望已久的床位。 3.窗,是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的线索;由富引起的故事恰如洞悉人们内心世界的"窗口"。
24.告状
1.①读不胜读②头昏脑涨 ③夫唱妇随,④知错即改 2.教育孩子不得法;打骂子女;剥夺孩子的游戏权利。 3.个性倔强,是非分明,敢想敢说。 4.用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小说语言风趣幽默;构思独特。
25.还给谁
1.B 2.陌生的男青年给"我"送礼物让"我"讶然(吃惊);看到青年郑重其事把一枝碧绿的青草像珍宝一样递给"我"的样子今"我"发笑。 3.生活中偶尔像"我"一样需要帮助和鼓励的人们。 4.施乐于人,才是自己快乐的源泉。
26.青春随想曲
-献给中国 5000万中学生
1.kan3ke3道路坑坑洼洼怕hao4han4广大ao2 xiang2在空中回旋地飞 2.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纵然远行万里也会郁郁寡欢"。第二部分是最后一个自然段。 文章是按先分后总的方式构成的。3.
┌──┬──────────┬───────────┬────┐
│段落│把青春比作什么 │少男少女应怎样做 │修辞方法│
├──┼──────────┼───────────┼────┤
│① │奔腾的、充满惊涛骇浪│要热情与理智并重 │比喻 │
│ │的河 │ │设问 │
├──┼──────────┼───────────┤反复 │
│② │高耸的、看不见路径的│要有大智大勇 │排比 │
│ │山 │ │ │
├──┼──────────┼───────────┤ │
│③ │浩瀚的、不见天际的海│要多方面充实自己,善于│ │
│ │ │与人合作 │ │
├──┼──────────┼───────────┤ │
│④ │蔚蓝的、辽阔无垠的天│要经得起挫折 │ │
│ │ │要有博大的胸怀 │ │
└──┴──────────┴───────────┴────┘
4.破折号是注释说明的用法去掉不好。"只"是"仅有"的意思,若去掉,就起不到强调"秘诀"的惟一、强调"大智大勇"的重要的作用。 5.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形象地说明青春是努力拼搏、展现才华的大好时机,只要不断进取,青春就会充满无穷的乐趣,每个人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去演绎不同的青春乐章。
27.瑰丽的落日
1."瑰丽"是异常美丽的意思。 瑰丽的落日比正午的太阳大几倍,光焰却弱了许多,色彩最多样,步态一蹿一蹿,一步一回头,显得成熟而多思。 2.不能换。其一,看这个词能否使上下文语气贯通。"染"与上文的比喻"像一个巨大的熊熊燃烧的球"不吻合,而"烧"恰恰呼应了上文。其二,看这个词是否更能恰当地表达文意。"染"是"点染",没有"烧"那种灿烂辉煌的程度,表现不出那种已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自豪感。 3.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落日的情态,自然引出下文联想到成熟而多思,为人类作出贡献而又略显疲倦的人。 4.联想到生与死。生,固然美丽,它是贡献的准备;死比生更丰富,它是贡献的结果。 5.不能。如去掉了,就光是表达我爱看日落、赞美日落的感情。强调"我有我的",是为自己能努力奋斗,为人类作出应有贡献的生命历程感到无愧,感到自豪。 6.都是偏正短语 前者重点在"运动",指生命运动的规律;后者着重于"生命",指运动中生命的价值和作用。这两句是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生命与运动的关系。
28.寄小读者
1.miǎn Cuǐ chú sè 2.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我不能偏爱,也不肯偏增。 3.主要写了两种花。 ①蒲公英:黄色、叠瓣、耐寒,带有菊之神意,但局促羞涩,被人轻忽。 ②菊花:耐寒、高责清华、富丽堂皇。 4.基本义相同,两句的"竟"字都有出乎意料之外之意。但作用就不一样,前句写出我为蒲公英这一平凡草卉具有耐寒特性而钦佩的感情;后句写出了我要为"从来被人轻忽的"蒲公英加冕,要引起人们对蒲公英关注的心情。 5.不能互换。"不能"是指不能够,主客观都不允许。"不肯"只是主观上不乐意、不同意。"不能"比"不肯"语意重得多,用在"偏爱"上,更能突出作者的博爱之心。 6.是反问句。变为陈述句是:没有谁知道。反问句的语气比陈述句强。 29.第一次 1.①,(2);③。2.共写了四个人的做法。 ①老奶奶认为小孩还小,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②妈妈没伸手去帮,只是微笑着鼓励孩子自己上。③小姑娘喊加油鼓励。④老爷爷赞扬孩子登上了人行道的勇敢行为,并鼓励他永远向新的高度进军。 3.在培养小孩的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过于关心,处处相帮,唯恐小孩承受不了,使之养成依赖性,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另一种则时时注意鼓励孩子去独立面对困难,勇敢与之斗争,从中培养孩子的毅力和意志。 4.指代上文"终于两只脚都站到人行道上去了"的举动。 5.与"人生会有多少个第一次啊疗照应。表明了培养孩子勇于战胜困难的毅力在人一生中的重要作用。因为人生会有很多个第一次,凡第一次都需要勇气去面对,尽力闯过去。 6.不能。因上一段是写老爷爷对小男孩的赞扬鼓励,结尾句是表明作者态度的,在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所以必须独立成段。 7.行动语言
30.匆匆
1.去 枯 谢 2.有关系。用燕子有再来,杨柳有再青,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反衬日子一去不复返,引出下文写日子匆匆过,应好好珍惜的意思。 3.是按时间顺序,"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来铺叙日子匆匆过的。 4.既能形象地表达过去的日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之意,又能含蓄地表达我反省自己未能抓紧时间,有所作为,留下时间痕迹的深深遗憾之情。 5.饱含着作者追悔过去,反省自己的感慨之情和警醒人们切莫虚度年华,要把握时间的勉励之情。 自白
31."旁若无人"
1.拘挛--肌肉收缩,不能伸展自如。 旁若无人--好像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也形容高傲。 唳--鸟鸣。鲠--骨头卡在嗓子里。 垢--污秽,脏东西。振聋发聩--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公然--公开地、毫无顾忌地。 2."旁若无人"是个中性词,本身并不含褒贬色彩。而本文列举的种种"旁若无人"的现 象都是不好的现象,所以加上双引号以示强调。 3.这种种"旁若无人"的表现,都是只顾自己而不顾别人。问题虽小,但能反映出一个人、一些人以至一个民族的教养与文明程度。作者以高度的文明心态,观察和剖析"国民劣根 性"这丑陋的一面,是希望能使民众股红、自我约束,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4.本文选取的都只是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司空见惯的琐屑小事,作者仿佛是信手拈来,把 它们放在一起,细读之下却能发人深省。 5.比喻,如"主要的声音是观众鼎沸,令人感觉好像是置身蛙塘"。 夸张,如"大排场的漱口,真是排山倒海"。 6.这个成语原是褒义,但此处却含有贬义,属褒词贬用。 7.通俗、风趣、幽默,嘲讽的语言可谓入木三分。 8."这世界上除了自己还有别人。" 9.专心读书,专心作画,专心做作业 ,专心思考……以至于像陈景润那样专心思索而与电线杆碰鼻。
32.母亲的记忆
1.()以斗牌强忍丧于巨痛(2)"疯"干收割劳动(3)慎养屠弱病儿 (4)相帮有求之人(5)替儿求索蝈蝈(6)折花喜送儿子(7)母子的永诀 2."七个孩子只养活了我一个","七"与"-"数量悬殊的比较,再加上"只",强调剩下的"惟一",强调失子之多。"一个月里""死了三个",强调承受短时间内失子多的巨大打击。 爷爷的话"心里想不开,人就会疯了",从侧面写了母亲忍受巨大打击的情态。 3.从①母亲早出晚归干活的行动②母亲一身灰草的外貌③母亲衣裤泛白碱和袜汗的细节④母亲的抢收口号。豁出去拼命干。以夸张说法准确表现出母亲刻苦耐劳的性格。 4.含蓄表达了母亲深爱儿子的感情。"是不会孝顺的",说出了母亲对儿子无所求,只希望儿子能平安长大的愿望。"烧香还愿""求来的"则写出了这位劳动妇女母亲珍爱惟一儿子的深情。作者对母亲的感情:要报效母亲的养育之思。(从下文写母亲八十四岁高龄,与儿子同住天津安享晚年的情况可知) 5.①"就"副词,表示在很短时间内。准确写出"我"刚出生便没奶吃,暗示幼小的"我"难养。" ②"就"副词,表示母亲"折花"与"送给我"两个动作连接紧凑。准确写出母亲得知儿子消息时急于见儿子的兴心倩。 6.刻苦耐劳,深爱儿子,博爱善良。 7.同:都以质朴的语言叙述亲情,都选择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平凡事情表述亲情。 异:语言上,《回》最显平实。在概述母亲一生几个阶段几方面的事情后议论点题。《背》是在重点评写父亲背影的同时抒写"我"的感情。本篇的语言则更显言简意赅之长,全篇没有一句抒情议论,浓浓的情都寄寓于平实的叙述中。选材似乎是漫不经意的追忆片断,实际件件事都以"真情"串起,于平淡见深情。
33.钱钟书
1.钟爱书籍2.不追求名利,心情安静3. (2)③① 4.根据第三、第四段先后提到的三本书的书名:《写在人生边上》、《围城》、《管锥编》。习惯上,先提到的应该先写,后提到的应该后写。 5.钱先生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学者。 6.说明钱先生的"惊人之绩"可以和万里长城媲美。 7.他人的热情赞语言简意丰 8.钱先生用这句话委婉地(而不是生硬地)谢绝了外国学人的求见,表现了他"空灵大方的幽默"。 34. 1.C2D3.照片上的小木屋4.梦的回声 5.她以一弱女子在近半百的年纪,离家别子,七次进藏,七载奔波。 6.用第二人称"你",就像是面对面说话,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7.引人深思,进一步揭示和深化主题。 35.海燕 1.憩息--休息。蹇--(书面语)不顺利,不好。 浮宅--此处指正在航行的海轮。游子--(书面语)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2.像五线谱。 3.在"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的海轮("浮宅")上。交代这个地点,突出作者在国外对故国故土的怀念。 4.作者看见的小燕子不可能是故乡的小燕子。所以要这样写,是因为在海上看见燕子,引起对家乡燕子的怀念,再由家乡的燕子,勾起下文思乡的哀愁,这段用的手法是反复。 5.不能这样理解。开头几段,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娓娓的描述,使读者对活跃在故乡春景中的小燕子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样,当作者把笔触由海上的小燕子再引到故乡的燕子时,读者才会对"游子们"(包括作者)那种真挚深沉的思乡之情产生共鸣。 6.比喻,如"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又如"天上……几片薄纱似的轻云…··欺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更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前者形象地写出了海面的平稳,后者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空的美。拟人,如"……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拟人的写法,赋予海以人的性格。反复,如"我没有见过那末美的海","我没有见过那末美的天空",强调海与天的美。排比,文段中最后一句"我们……我们……我们……我们……",把"我们"陶醉于绝美的海天的那种感情更深刻
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7.本文不是一篇哀婉伤感的作品,而是一篇写得明亮清丽、光彩焕然的作品。从文中看,作者写的燕子,是"绝美的海天"衬托下的"隽逸的从容的""海上英雄"。即使说到"乡愁",作者告诉我们的也仅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 8.同:两篇都是文学作品,都以"海燕"为题;两个作者笔下的海燕都是海上英雄的形象;两篇作品都是托物言志,情写燕子来抒发思想感情。 异:高尔基的《海燕》运用象征手法,用海燕象征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气势磅礴,感情激越。而郑振铎的《海燕》没用象征手法,只是通过状物来传情,借写燕子来抒发爱恋故国故土的深厚感情,寄寓作者一定要返回故国的期望和信念。
36.兽·人·鬼
1.为虎作伥:伥chàng,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作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比喻给坏人做帮凶。 揣chuǎi测:估量,推测。 2."人兽是不两立的,而我们也深信,最后胜利必属于人!" 3."孩子们"代指单纯勇敢的青年学生。 久."老虎"代指国民党反动派。
5.文中的"成人们"不包括坏人。根据是"当然这里只限于人--善良的人的议论"。 6.第一种:持积极态度,要立即发动大家去打虎。这是一种懂得是非利害的明确主张。 第二种:与第一种人相比,他们在主张打虎的同时,还认为要布置周密,避免无谓牺牲。在考虑周到的同时,又似乎有谨小慎微之嫌。 第三种:看来受到反动派的欺骗,因此附和反动派的宣传,把责任推到学生的头上,是非不分。 第四种:被反动派所吓倒,主张不要再提打虎,免得死去更多的人。虽然是出于好心,但他们不懂得,老虎终究是要吃人的,苟且未必能够偷生。 第五、六、七种:完全不了解老虎的吃人本质,在生死存亡大是大非面前,认为只要不惹.虎,就可以相安无事,更有甚者,还为虎开脱,认为祸是喊打虎的人间的。这种态度,只能助长老虎的气焰。 7.作者实际上是巧妙地把人分为先进、中间、落后三种,自然地引导人们去思索:在这场斗争中,自己究竟应做哪种人? 8."那(为虎作伥)的鬼"指的是反动派的帮凶、御用文人。这些人积极帮助反动派隐瞒事实真相,欺骗人民,分化瓦解进步师生,因此作者提醒善良的人们千万要警惕,不要受他们的愚弄。 9.本文插入寓言的作用是:把深刻的道理寄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37.散文两篇
1.(l)居然:表示出乎意料。几姐弟从没有种过花生,看来种下花生时也并未抱太大希望。一个"居然",把他们获得丰收的那种意外的喜悦之情表现出来了。 (2)瑟缩:原指身体因寒冷、受凉等而蟋缩或兼抖动。此处用拟人手法,写出这花生的其貌不扬,告诫人们在观察事物时不能只注重外表。 (3)阑:尽,晚。夜阑,即夜已经很晚了。给人的感觉是:这晚,大家不但玩得高兴,吃得高兴,而且谈得很多,谈得很晚。父亲关于如何做人的一番话,已经深深地印在大家的心
里。 2.种收吃花生的性格做人的道理 3.花生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他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或: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4.①落花生的果子②落花生这植物③落花生的可贵的德性 5.C 6.落花生可贵的德性有:生命力很强,有伟大的适应力;安分守己,脚踏实地;顶谦虚,顶本分。7
┌──┬──────┬──────────────┐
│对象│落花生 │柳絮、榆钱、椿角、蓬子 │
├──┼──────┼──────────────┤
│表现│安分守己 │充满野心 │
│ ├──────┼──────────────┤
│ │发展得很慢 │一下子铺满世界 │
│ ├──────┼──────────────┤
│ │脚步最坚实 │随风飘舞 │
├──┼──────┼──────────────┤
│结果│很少碰到失败│100颗种子里也不见得有一颗能 │
│ │ │成就长大 │
└──┴──────┴──────────────┘
8.同:都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写落花生,通过赞美落花生的品格来阐明做人的道理。 异:①《落花生)深入浅出,通过写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自然过渡到写花生的特点,立意巧妙,从平凡的生活琐事中开掘出不平凡的哲理。而《落花生的性格》直接从写物入手,赞美落花生,指出落花生给人们以许多启示。②《落花生》注重对话描写,在对话中通过拟人、对比等手法,让读者进一步了解落花生的性格。而《落花生的性格》则直接对落花生进行描写,大量运用对比、拟人等手法,充分表现落花生"可贵的德性",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9.本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下面是参考答案。 所托之物,一般是不起眼的东西、小的东西,如本文的花生,《荔枝蜜》中的蜜蜂,或者小草、蜡烛等,它们往往与社会中的平凡琐事联系在一起。而所言之志,一般比较深刻,富有教育意义。"物"与"志"之间,要有一定联系,能使人产生某方面的联想,如蜜蜂的勤劳,可联想到劳动者的勤劳,小草的平凡、不起眼,可联想到社会上那些默默无闻者、平凡劳动者。托物言志,往往就是"以小见大"。
38.有惊无险的陆潮
1.陆潮是地球陆面受月球、太阳及地球间的引力影响而发生的起伏现象。 2.(l)否。"貌似"一词准确说明了地球陆面表面似、实质不是"钢体"。 (2)否。"长期"一词形象而又准确地反映了科学家对观测研究工作所持的严谨态度。 3.甲(微弱)乙(强烈) 4.
海潮
陆潮
引力潮{ 太阴潮
气(候)潮
太阳潮
地磁潮
5.有(因为这个句子的调语"发现"只能与"现象"搭配,出现句式杂读毛病)。这个句子应改为:科学家还发现,即使离地百余千米以上的大气电离层,也会发生甚至比低层大气强得多的潮汐现象。这种使地球磁场遭到强烈干扰的潮汐现象,人们又称为地磁潮。
39.生物和环境
1.有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叫做生物圈。 2.第①②③句。3.第三段第②句和第③句之间。
4.原生:自然界自身的因素造成的 次生:人类自身的活动造成的 5.水 气 渣 6.对于因自然界自身的因素造成的破坏,重点在预防,降低破坏程度;另外要严格约束和控制人类自身的活动,力求不造成破坏。 40.概说四明园 1.C2.列数字、作比较 3.引用英方的材料,更能有效地揭露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4.CS.宠臣李鸿章私带幕僚游圆明园受处分6.A 7.概说圆明园从修建到被焚的经过,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及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行。
41.龙卷风
1.C 2.B 3.①列数字。风速每秒可达一百米以上。 ②作比较。十二级风的风速相当于每秒三十多米,要和龙卷风相比自然就大为逊色了。 ③举例子。1950年,上海曾出现过一次龙卷风……;1925年美国曾出现过一次强大的龙卷风, ④作诠释。为什么龙卷风的风力这么大呢?主要是龙卷风内的空气大量通散,使龙卷风中心空气十分稀薄,气压很低,与外围空气的气压差特别大。 4.风力极大,风涉及的范围很小。 5.A 42.色彩与生产 1.如何利用颜色的心理效应为生产服务。2.B 3.色彩的"兴奋"与"镇定"的心理效应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4.绿色、蓝色、紫色中的一种。蓝色、紫色、绿色等则有使人心平静气的特殊效用。能使工人镇定、平和,有利于完成各种复杂精细的工作。 5.A6.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7.D
43.湖群,在消失
1. (1)(2)(3)(4)||(5)(6)||(7)(8)(9)||(10) 2.举事例,列数字,作比较。 3.严重影响长江的行洪、蓄洪能力;劳民伤财;长江沿岸受洪水威胁的人口多。 4.人类不尽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甚至破坏生态环境,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条件,最终追到危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44.大自然敲响了警钟
1.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2."它"指关于这个岛的小小新闻;"普遍的意义"指大自然向人们敲响了的警钟。 3.一斤竟达到五六百粒。 4.列数字,作比较 5.第6段主要说明鲍鱼过早夭折,不能克享天年。第7段主要说明捕捞幼小的鲍鱼经济上并不上等。 45.月亮 1.①邂逅:偶然遇见(久别的亲友)。②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2.俘获说,同源说,分裂说 3.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
4."可能"表示推测,去掉后则变成了肯定,表意则不够准确、周密。 46.美丽的"地狱" 1.(l)骇人:使人非常吃惊。(2)硕大无朋:形容无比的大。 2.金星在宁静的夜晚发出的晶莹柔和的光辉。 3.金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阻止着金星本体的热量散人太空。 4.金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预防地球"温室效应"恶性发展的"模特儿"。 47.喜鹊告状 1.说明喜鹊对自己的处境忍无可忍,形象神奇。 2.喜鹊的栖息环境遭受破坏;鼠药泛滥。 3.喜栖息于高大的树上,经常在田野和村庄附近觅食,多成群或成对活动,主要取食害虫。 4.列数字、作比较 5.形成一个人人爱鸟护鸟的良好社会风气;注意保护鸟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48.大自然的石告 互.成语:危言耸听 贪得无厌 膛目结舌 司空见惯 沧海一粟 玩火自焚 注音:chēng cāng sù fén 2.(一)(l):预言恐怖(二)(2-3):现实严酷(三)(4-7):警钟长鸣 3.(1)指代第(1)自然段的内容。 (2)根据是:下文人类由于自己的狂妄无知和贪得无厌而造成灾难的事实。 (3)副词不可以从时间的先后顺序,明确强调灾难已造成的事实,以及仍在继续造成的情况,更突出问题的严重性。
(4)恣意;无知、短见和专横(或"狂妄无知和贪得无厌") 4.排比 滥砍伐 滥开采 滥繁衍 强有力 5.伦敦城 比喻 形象 大气严重污染 6.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去创造。 49.谈谈科学与文艺 1.A2.B3.C4.C 5.形,改为"型"缉,改为"辑" 6.(1)论题(2)如《"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3)如《谈骨气》(4)用论点做标题,能鲜明地表明作者的态度;论题式的题目,能吸引读者,启发他们的思考。 7.表示这个"入侵"具有特殊含义而不是采用原意。这里是指计算机已经进入了以前与之毫不相干的文艺领域。不用"进入"而用"入侵",使较枯燥的议论文语言显得生动。 8.(1)论点:20世纪大科学的发展,使科学与艺术愈来愈统一起来。 (2)科学在向着艺术化方向发展。 (3)现代科学需要减少模式化程度而带上艺术性。
50.必须重视艺术教育
1.B泰斗,泰山和北斗星。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2.A(固定、不活动、不灵活,而ACD三项的意思分别是"不顾生命","至死,表示坚决","表示达到极点"。) 3.A宋词B马克·吐温C莫扎特 4.论点: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重视艺术教育。 5.伟人的艺术修养之高(或"古往今来,在事业上卓有成效的人,大多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古人对艺术教育的论述及当今艺术教育的成功经验事实上海某小学的例子 道理孔子的话 6.具体:爱因斯坦、钱学森、江泽民、上海某小学(举一个即可) 概括:古往今来,在事业上卓有成效的人,大多有较高的艺术修养。 7.所举例子,既有科学家,又有政治家;既有知名人土,又有普通群众;既有古代的,又有现代的。 8.因为不但讲了一件事,而且钱学森的一番话还包含了道理方面的分析。 9.第三段与第二段同是写科学家,第四段写政治家(国家领导人)。 10.学习热情的提高是学习能力提高的前提(条件) 11.①爱因斯坦、钱学森、江泽民、孔子的话②"乐"、"诗"、"兴"③导弹之父 12.突出了爱因斯坦小提琴演奏技艺的高超(或小提琴拉得好;艺术修养高;艺术造诣高等) 13.动 排比 14.他们的成功经验,对我们进一步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难道不是有益的启示吗?
51.欧阳洵___的启示
l.欧阳洵三顾字碑的启示2.A3.D4.B5.C 6.摘引一个故事或一则事例,以此为论据,引出论点,再联系实际讲些道理,这样的写法往往比较形象具体,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初二的课文(从三到万》也采用了这种写法。 7.只要主观上具备了虚心、用心、恒心这"三心",再加上诸如种种天时地利的客观因素的支助,就能取得逾越常人的成就。 8.举例论证:第1段引用的欧阳询的故事,本身也是证明作者论点的事例。 道理论证:第2与第3段,主要是讲道理。 对比论证:任何艺术,它那高妙的灵魂是不易一眼看穿、一竿见底的,相反,它总是像故意和我们捉迷藏似的隐藏躲闪着,对知识越贫乏的人,它则隐藏得更幽深更神秘。只有持之以恒地用心去观察,去学习,才能由虚心为自己建造的"仓库"里引进新鲜有价值的知识。 比喻论证:只有虚心,才能为自己建造起一所容纳知识的"仓库"。 9.单句,主语中心语是"看待和学习成果" 52.任人唯"长" 1.A 2.C("兵书"与"纸上谈兵"的"兵"都是指与军事或战争有关的,而A与D的"兵"是"武器"的意思,B的"兵"是军队的意思。) 3.但 不仅 还4.点明中心论点 5.比喻论证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 6.举例论证汉高祖善用人的例子(或诸葛亮用人的例子)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例子能有力地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 对比论证 汉高祖善用人的例子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做对比(或诸葛亮用人方面成功与失败例子的对比)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能使作者的观点表达得更明确,给读者的印象更深。 7.道理论证(其中"古语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引证法)说理透彻,有助于读者接受作者的论点 比喻论证"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读者接受作者的论点。 8.转折或过渡9.指代前句"要善于知人"中的"人"。 10.最后一句起结论作用。"总之"这个词有助于我们对文章论点的理解。因为"总之"是"总而言之"的意思,一般用在段末或文末,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对前面的分析起总结作用。
53."开卷有益"之我见
1.(l)一(2)二(3)三(4)四(5)-(6)二(7)三 (8)综上所述 2.但是,怎样"开卷"才能"有益"呢? 3.本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读书有什么好处呢?"然后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逐一列出读书的好处,然后又再分析怎样"开卷"才能"有益",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只有明确目的,读好书,讲究方法,才能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4.本文属于议论文中的"纵式结构"。因为作者首先分析的是"读书有什么好处",然后深入一层,分析"怎样读书才有好处",前后是递进关系。 5.读书有什么好处呢? 承上启下,使文章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6.纵式结构《纪念白求恩》横式结构:《理想的阶梯》 7.我们只有明确目的,读好书,讲究方法,才能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结尾 8.(l)填歌德、张海迪、鲁迅等的言论均可 (2)读书要选择。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就要读好书,读有用的书。读书不加选择,漫无边际,会浪费宝贵时光。至于反动黄色书刊是腐蚀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毒品,我们不仅不能"开卷",还必须坚决予以取缔。 (3)比喻论证(4)举例论证 9."陶治"应为"陶冶"。 10.用了"主要"一词,说明读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或:大部分知识的获得依靠读书),但不是惟一途径。 11. C(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AB满、遍 D长)
54.有钱就幸福吗?
1.驳"有钱就一定会幸福"。是对方的论点。 2.仅仅由金钱支撑起来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应该用崇高的理想和美好的情操作为幸福的支柱,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幸福者。(不一定用原文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3.主要靠大量的有代表性的事实。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4.举例论证,如马克思、列宁等例子。 道理论证,如第三、六段的开头部分,又如弓佣古文"多行不义必自毙"。 对比论证,第三段从正面,第四、五段从反面摆事实、讲道理,形成鲜明对比。 5.本文列举事例的特点是:1.列举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事例。2.列举事例,注意从正反两方面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6.第四、第五两段虽然都是从反面来论证论点,但又有不同:第四自然段侧重从精神世界方面写,突出精神方面的痛苦。第五自然段侧重从生命方面写,突出可能会招来的"杀身之祸"。 7.这个"理"是指有的人认为的"有钱就一定会幸福"。作者认为这不是正确的道理,而是错误的,因此加上引号,表示对它的否定。 8.这就不能说是"有钱就幸福"了。 9.C

    更多精彩文章

    •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
    • 语文之友二课外阅读(二篇)
    •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精选议论文49-54
    •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精选散文26-37
    •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精选小说9-25
    • 中学生阅读与训练课外阅读议论文
    • 中学生阅读与训练课外阅读记叙文
    • 课外阅读测试
    • 初三课外阅读测试
    • 全国初中毕业考试历年课外阅读精选(三)
    • 课外阅读训练之《指南》第四部分
    • 阅读理解--父亲的弟弟
    • 初二课外阅读测试
    • 阅读理解--我没有为父亲
    • 阅读理解--一声尖响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