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来源:教学方法发布时间:2012-11-13

    在教学中我们都碰到过这种情况:学生好似沉默于课本的操作中,在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结束后,大部分的学生总感觉到一无所获;学生总是对今天所学知识明天再说起时总忘却的太多。我觉得以下几点可以试一试: 
    (1)引导学生进入自学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自学”即学生自主的学习,而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教师应努力做到一个临时顾问的角色。这样做是因为,给学生留足个人空间,在自己寻找课本知识的时候,不因有教师的引导在思维上有太多的禁锢,学生就会对课本的上的操作有所探寻,会经常性的提出一些课堂中与教师认为的“重点”不同的知识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这样无形地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一些所谓的重点,在这里就可以放弃了。 
    (2) 学无定法,教无定式。一切的学法与教法无非是达到学生所有所获、学以致用、学有所成的目标。在课堂中尽量的让学生走上学的最前列,无论你所使用的是启发式、探究式、兴趣式等,学生应该对学习的内容首先有一个最首要的了解,因为知识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学生思维的方式不一定与教师的相同,而某一固定的教法和学法往往有一定框架结构,于是教师常常提醒学生进入相应的“目标”,而为实现教师所谓的目标,课堂就会一下子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45分钟短暂的时间就会一下被教师占用完。学生走在学的最前列,要求教师在课前对课堂的所有细节做以深刻的思考,以应学生不时之需。例如:某学生在学习powerpoint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上机操作,然后将两节课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在专门的一节课中解决,学生操作了,有了许多发言的权力,教师则成了其学习的顾问,当第四节课学生上机操作时,学生就会及时的对教师的解答进行验证。当powerpoint学完之后,回头我让该学生替作了一节课的课件,学生能够运用自如,而且有些方面,是我使用常规教学法所教班级学生根本就不会操作的。  

    更多精彩文章

    • 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 比喻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 在教学中要不断进行反思
    • Word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对同伴评价的反思
    •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的几点尝试
    • 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 善于发现善于调整
    • 沟通使我们更近了
    • 反思信息技术教学原则
    • 学生会动手不会动口
    • 《美化我的文档》教学反思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