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式教学法 -信息技术教学法之九

来源:教学设计发布时间:2012-11-30

这种教学法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即"任务")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一旦这一"任务"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抛锚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前提在现实中去感受去体验,获取直接经验的特点与信息技术课程以"任务驱动"为原则,在现实中组织实践学习活动的本质相一致,因此可以在信息技术课中尝试"抛锚式"教学法。

    更多精彩文章

    • 在信息技术课中让学生学什么
    • 采用任务驱动模式 教好信息技术课
    • 一节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认识 internet》
    •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讨
    • 精心设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 信息技术教学的"秘密武器"
    •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演示式导入法
    • 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式导入法
    • 信息技术老师的 “新技术”
    • 信息技术之创新训练法
    • 反思信息技术教学原则
    • 善于发现善于调整
    • 沟通使我们更近了
    • 学生会动手不会动口
    • 《美化我的文档》教学反思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