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教语文七下教学用书: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马的世界
来源:教学设计发布时间:2012-11-30
| |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认识马与人类的亲密关系,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 2.通过“马的世界”的探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了解有关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3.通过活动的开展,学习从事一般课题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研究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课题研究的能力。 4.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交谈、说讲、论辩、访谈)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师准备 1.一份活动时间安排表和设计方案。 2.一部《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成语词典》以及有关“马”的文学艺术作品。 3.按活动程序和内容,设计一张活动记录表,每个学生发一份,让学生做好活动记录,以此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4.对学生进行组织、调度和安排,如划分活动小组,明确活动任务和目标,明确活动评价指标,确定活动小组负责人,进行必要的动员和说明等。 5.适当提前布置,交待学生应做的前期准备。以提前一个星期为宜。 6.有条件的地方,联系牧马场、博物馆等,以便学生前去调查、考察、参观。 三、活动指导 1.“马的世界”这一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明确、集中,但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可以说,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具有问题探究性与课题研究性的特点。教师在组织指导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时,应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围绕课题来展开研究,注意培养学生对某一个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进行研究的意识。事实上,教材中所列四个标题──汉语汉字中的马、历史传说中的马、艺术作品中的马、文学作品中的马,也是四个课题,是关于“马”的四个层面的“文化研究”或曰“文化追踪”。把这四个方面研究贯穿、综合起来,便可形成关于马的文化研究的专论。当然,未必要求学生当作专题论文来做,如果同学有兴趣有条件,做一篇论文也未尝不可,但最重要的应是从中培养学生开阔的文化视野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2.本次活动的内容较为丰富多样,若让每个学生每题必做,可能耗时太多。因此,可以分成四个活动小组,对“汉语汉字中的马”“历史传说中的马”“艺术作品中的马”“文学作品中的马”这四个课题各有侧重地进行研究或开展活动,在此基础上,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或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3.上述四项主题活动,各有特色,各有侧重。 研究“汉语汉字中的马”,主要是借助认识“马”字,进入语言文字这个文化世界,认知一些汉字的演变特点,了解古代人们与马建立怎样的亲密关系,并且这种亲密的关系如何从语言文化中得到反映。在开展这一活动时,需要有一定的工具书,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向学生介绍几本工具书及其用法,培养学生勤用工具书的意识和习惯。 讲述“历史传说中的马”,要让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善于展开联想和想像,使历史资料活起来。只有这样,讲述起来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教师在指导这一活动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历史传说中”受到积极健康的文化熏陶,要能区分传说中的封建性、迷信色彩的糟粕;同时要指导学生在活动过程 中锻炼对史料再加工再整理、对历史故事再编创的能力。 在“历史传说中的马”这一主题活动中还穿插了两个讨论题。讨论1:关于马的未来命运。一般而言,两种可能性较大,一是马由此获得自由和解放,放归山野,恢复天性;一是马被人类冷落、遗忘而趋消亡。总之,讨论要基于两个基本点:一是科技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借助科技的力量,而无需借用“马力”;二是人类对动物态度的重新思考和根本转变。讨论2: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教科书上列举的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只是两者考察、思辨问题的立足点和角度不同。教师在组织开展这一活动时应注意:不要追求惟一正确的答案,而要引导学生从讨论中展开对识才与成才、善用才与施展才的关系的思考。 开展以“艺术作品中的马”和“文学作品中的马”为主题的两项活动,旨在让学生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再现他们心目中的“马”。如果说,前面两项活动侧重于对“马”的理性的探讨,这后两项活动则侧重于情感体验与审美观照了。同时,在这两项活动中,更能展现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两项活动既可以分组进行,也可以合二为一。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时,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 中投入情感;(2)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艺术的鉴赏素养和表现能力;(3)发现学生的创造潜能和特长,并给予适当的引导与鼓励。 4.关于作文指导 活动是作文的准备,作文是活动的小结。作文既是检测前期活动效果的一种手段,也是学习成果的一种呈现方式。因此,作文在本次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使活动与写作相互促进,作文最好在活动之前布置,可以提前提出要求,好让学生在活动中注意积累资料,并做某一方面的深入思考。 本次作文就体裁而言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改写故事”──凭借已有的历史故事改写一则小故事。这类作文,一是要注意展开适当的想像,使历史故事中的“筋骨”变得血肉丰满;二是要把自己的情感倾向融进历史故事,这样写出来才会感人。为此,可对原有的故事的主题、结构进行改造。作为“故事”,要有一定的情节,脉络要清楚,叙述语言力求生动。第二类是“谈谈感想”,这类作文偏重于议论,也可适当融进抒情。行文中有“述”的成分,一般要“述”得简明,相当于“概述”“综述”之类。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写好这类文章,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综述”“议论”“抒情”三者结合方面下一点功夫。 四、活动建议 1.与图书馆取得联系,尽可能地提供一些方便,让学生多多查阅资料。 2.与生物老师、历史老师取得联系,让相关学科教师提供一些马的生活资料和战斗史料等。 3.有的地区可能没有马,甚至有的同学没有见过马,或由于条件所限,难以查找研究资料,可以将“马的世界”这一课题变通改造为“牛的世界”或“骆驼的世界”等。其活动步骤方式仍可参照教科书的设计进行。如“汉语汉字中的牛”“历史传说中的牛”“艺术作品中的牛”“文学作品中的牛”等。 4.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约用6~7个学时,其中作文占2学时。 五、活动评价 1.本次活动评价的途径有三:一是通过检查评比学生的“活动记录表”来进行评价;二是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 中的行为表现和阶段性成果来进行评价,如资料的查阅及搜集的情况、讲演故事的效果、艺术作品展示等。这些评价可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三是通过学生作文情况来进行评价。三者评价综合,即得出该生在本次活动中的实际成绩,记入学生语文学习档案。 2.注重对学生研究能力、探究兴趣的评价,其评价的主要方式是激励。 3.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主要方式有:(1)自我反思(进行前后自我对照,回顾自己的进步历程,检查自己的缺弱和差距等);(2)畅谈体会;(3)书面总结。 4.教师不仅要对活动过程 中的每个阶段及时地给予评价,还要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给予再评价,以期起到强化、纠偏和导正的作用。 六、有关资料 1.浩劫下幸存的野马(姚大钧) 一百多年前,欧亚大陆和北美洲曾经广泛分布着多种野马,可是没多久,在人类恣意捕杀下都先后灭绝。蒙古野马的分布范围本来就很狭,只有在新疆天山附近、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北部和蒙古的西南部,才能见到。 1876年,最后一匹欧洲野马死在乌克兰原野以后,人们以为世界上的野马已经绝迹,十分惋惜。后来俄国探险家普尔日瓦科斯基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了蒙古野马。它在这场空前的浩劫中得以保存下来,成为幸存者。 蒙古野马发现以后,当时,俄、美、法等国的博物馆曾将野马的头骨和皮张制成标本。由于成年的野马奔跑快,难以捕捉,只捉到了一些幼驹,人工饲养在乌克兰和德、英、法、美等动物园里。在精心饲养下,如今已有300匹蒙古野马生存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动物园里。 据说,最后一次捕获蒙古野马是在1947年;而最后一次见到野马是在1959年冬。后来,外国动物学家曾几次组成考察队去蒙古西部寻觅,20年过去了,什么也没有找到。他们从当地牧民那里得知,40年代在这里见过野马,那是从新疆那边跑过来的。人们寄希望于新疆,那里可能是惟一有野马存在的地方。 我国地质勘探工作者在野外工作时,曾经多次看到了蒙古野马。它们活动的范围在准噶尔盆地东部,西起沙丘河,东到将军戈壁,而以帐篷沟一带为最多。 野马的体躯不大,身长2~2.3米,肩高1.3~1.4米,头很大,没有额毛,耳朵较短。头和背部是焦茶色,身体两侧较淡,腹部变为乳黄色。冬夏季节,毛色不同。冬季毛长而粗,色较淡,背部的毛呈波浪形;夏季毛变短色变深,四肢露出几条隐条纹,鬣鬃直立,从头一直延伸到背部。尾巴很长,毛深褐色,蓬松而稀疏。 野马和今天的家马很是相像,连齿式和牙齿的构造也相同。它们相互配种,能够繁殖出具有生育能力的新后代。可是,它们是同族,不是同种,家马不是从蒙古野马驯养而来的。 夏季,野马数十只成群,由一头雄马率领,带着雌马和小马,在草原漂泊漫游,寻觅野生植物吃。傍晚时分,到湖边去饮水,就在附近憩息。它凭着自己的保护色,藏匿在灰褐色的泥土上,逃避敌害。冬天,野马要作季节性迁徙,在冰天雪地里,只好以雪解渴,挖掘雪下的枯草和苔藓来充饥。 野马体格健壮,性情剽悍,蹄子小而圆,奔跑很快,耐干旱。在沙漠、草原上,它们有时遇到狼群,并不畏惧潜逃,而是镇静地迎击狼群。有时它会突然发动进攻,向狼冲去;有时,迅速转过身来,扬起后蹄猛踢。因此,狼不敢轻易侵犯它。 野马很难捕猎到。野马遇到人群来包围,赶快摆起阵势,雄马在前,雌马在后,小马护围在中心。它们用蹄子乱踩地面,似乎在威吓,又像在指示逃避方向。顷刻,马群冲出包围,快步跑开。 野马很稀少,已经列入世界禁猎动物之中。国际上成立了专门组织,对野马进行调查研究,并定出了驯养、保护和繁殖的方法。我国已把野马列为第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猎。 科学家也曾以各种马进行杂交,使一百年前生存在欧洲的一种野马──大盘马再现。 (选自《动物大观》,江苏少儿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年说马(周止敬) 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它身体高大,面部很长,小耳直立,尾有长毛,四肢强健。给人的印象是憨厚、诚实、纯朴,没有一点虚假。马禀性温驯,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行走灵活,善于奔跑,适应性强。不但能耕、挽,而且能乘、运。因而千百年来成为人们可靠的运输工具。 我国疆域辽阔,生态复杂多变,马匹数量庞大,品种繁多,既有体形高大、速度快的伊犁马、焉耆马,也有适应高寒环境的河曲马、蒙古马,80年代又新发现了体高不足一米的五腰椎矮马、安宁果下马,目前中国拥有一千多万匹马,总数居世界前列。 触觉马的触觉、嗅觉极其灵敏,有时能通过对空气中微量水汽的辨别,找到几公里外的水源。环境刺激定向:马走进山林,能顺利沿原路返回,这是马靠着景物、颜色、声音、气味等外界环境,对其大脑的刺激而识途的。马对气味的记忆很强,能在迷途中经曲折路程重回原地。 眼睛马的眼睛很特别,它的瞳孔是上下扁,左右宽,这和它们的祖先野生马大多生活在开阔的草原上有关。它那上下扁、左右宽的瞳孔能使它们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两边的食物或敌人。 睡姿人们一般都认为,马终生站立,永远直立着睡觉,只是在得了重病时才躺下。马的确能站着打盹,甚至睡得很香。这是从它们的祖先那里遗传下来的。远古的野马生活在原野里,遇到敌害的突然袭击,只能迅速逃走。站着睡觉,逃得快。如今,饲养在马场里的马就不同了:它们住在温暖安全的马厩里,不用担心野兽的进攻。这样,马就喜欢卧在柔软的草垫上,自在地伸开腿。不过,它们也能站立而眠,有时它们先站着睡,然后再卧下。 语言马有自己的语言,它的语言主要是通过耳朵的不同姿态来表示的。耳朵直竖起,微微摇动,表示“很高兴”;耳朵前后左右不停地摇晃,表示“不高兴”;耳朵静静地倒向后边,表示“兴奋”;耳朵向前倒或倒向两边,表示“疲劳”;耳朵向两边耷拉着,头低下,表示“想休息”;耳朵高扬起,向两边直竖,表示“紧张”;耳朵不停地摇动,头扬起,表示“害怕”。 智力原苏联曾经发现过一匹聪明的马,它拉马车运粮食,一次只肯拉20袋,每次装完车,它都要回过头来仔细看看,如果超过20袋,它便“拒绝拉车”。马很聪明能干。德国农民奥斯丁养了头叫汉斯的马,会做加减乘除算术。美国的史威特把他的马训练得很出色,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平时替他递报纸,帮他穿衣服,给他拿帽子。这马还是他的一只活“闹钟”,每天早晨定时催他起床。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有一匹叫“牛油糖”的马,在主人的精心训练下,竟能驾驶一部经过改装的林肯牌汽车。在英国,有一匹名叫“灰灰”的马,在主人基利的耐心训练下学会了踢足球,它不但会做头顶球、射门、横射及后传等动作,而且射门的命中率相当高。 (摘自2002年1月1日《北京晚报》) 3.马年颂马(来新夏) 蛇年即将过去,马年就要来临。蛇虽经世人比附于龙,而称为小龙,又由伟人以“山舞银蛇”加以包装,但仍然给人一种麻酥酥的不舒服感,特别是妇女儿童都避之惟恐不及。而马则完全不一样,马有许许多多可说的故事,又和人有方方面面的亲密关系。因而马颇为人们所垂爱,而马年也就成为备受欢迎的生肖年。 马有许多佳名美誉:千里马、天马、宝马、汗血善马、骏马、老骥、白驹等等。唐太宗屡用以征伐的六骏、周穆王巡行天下的八骏、汉文帝有良马九匹号为九逸,都各以其形象、毛色和速度,锡以嘉号。髫龄读《三字经》,就知道“马牛羊、鸡犬豕”等六畜,马与牛羊列上珍三品,而马居六畜之首。稍长读《幼学琼林》有“骅骝,良马之号”之句。走到商肆店铺,常见“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的对联,以企盼经营顺利,生意兴旺。 马在史传中多记有故事,《史记·大宛列传》记张骞使西域,在给汉帝的报告中,盛陈大宛名特产,特指称大宛“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后又有使者夸赞其马。并言最善者在大宛贰师城,武帝急于得善马,曾派人“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遭到拒绝,于是不惜派贰师将军李广利以数万专门之师,直趋贰师城,取得善马。赐名“天马”。可见善马之为时所重。 马在人类社会生活与事业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古代日常生活中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建功立业的战具,至今流传着许多成语、俗谚。终日奔忙谓之“马不停蹄”,不迷方向称“老马识途”,不乱行止惟“马首是瞻”。祝事功有成,莫不言“马到成功”。若言文采,李白自荐于韩荆州而称“虽日试万言,倚马可待”。晋桓温北征,才华为一时所称的袁宏(虎)相从,“会需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世说新语·文学》)北魏傅永,字期,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可惜只是一介武夫,连友人的来信都无法回复,而请另一位朋友代答,遭到拒绝,于是“发奋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笔”,终于成为一位文武全才,建立事功,以至魏高祖常常叹服说:“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惟傅期耳!”事见《魏书》与《北史》。傅永的功绩,马至少做出了一半贡献。秦皇统一六国,马之功居其半,兵马俑可为一证,铜车马得行军快速之效,马踏飞燕示马之迅猛,驰道之修亦利马之驱驰;唐太宗连年征伐,所驱策者六骏,贞观之治,六骏有其功。太宗不仅自撰《六马赞》,还刻石镶于墓室,示至死不能须臾离六骏。是以元人王恽题唐韩干画马诗有句云:“昭陵六骏秋风里,辛苦文皇百战功”,以赞叹六骏之勋绩。俗语有“马到成功”之说,正以马之屡建大功,深得人心。而“一马当先”正以见勇士之奋进。 马以速度见称而成为古代交通工具最佳之选。周穆王以八骏巡行四方,升昆仑之墟。传说还因八骏之快捷而缩短了与西王母相会的时间。光阴似箭,而以马之疾驰为喻者,尤所习知,即下智若秦二世,亦深明此理。《史记·李斯传》记称:“二世燕居,乃召高与谋事,谓曰:‘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庄子·知北游》中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汉张良、魏豹的史传中亦都有“人生一世间,若白驹之过隙”。是可见周秦以来,已以良马白驹之快捷喻光阴之迅速。 河图洛书相传为文化之肇端,白马驮经得外来文化之滋润,马遂为重要文艺题材之一,画家色彩,毕现马之威武、飘逸、洒脱、奔腾种种美姿;八骏、六骏以及百马之图永为画家笔墨所至,唐曹霸画马,诗圣杜甫为作《丹青引》诗以赠,佳篇传诵至今。现代画家徐悲鸿亦以画马获誉海内外,人争仿作。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小雅》的《白驹》之什,就有“皎皎白驹”之句,言良马之毛色,《六月》颂“四牡”,则言良马之强壮。诗人笔下,马更是重要写作对象,古诗十九首之“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喻人之不能忘本,魏武以老骥自喻,世传名句。唐宋诗人更多吟咏,杜甫诗集随手翻检,可得咏马之作多首,而汗血善马之刻画,尤令人神往。其《房兵曹胡马》诗云:“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宋王安石的《骅骝》一诗,更为简洁动人,诗云:“骅骝亦骏物,卓荦地上游。怒行追疾风,忽忽跨九州。”宋孤臣郑思肖发出“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的悲愤,充分表达眷念故宋的旧情。类此难以尽检。 颂赞马的故事和诗文,还可以搜求到无数。只就这些拾零,便能看到马的威武、强壮、俊逸、飘洒、快速等等特有精神和建功立业的气概。在迎接以马作为生肖标志的新一年,愿马的诸种优异特性涵盖和润泽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角落,让中华民族像“天马”那样腾跃,让人民过得比蛇年更好! (摘自2002年1月2日《中华读书报》) 4.驮马(施蛰存) 我第一次看见驮马队是在贵州,但熟悉驮马的生活则在云南。那据说是所谓“果下马”的矮小的马,成为一长行列地逶迤于山谷里,就是西南诸省在公路出现以前惟一的交通和运输工具了。当我乘坐汽车,从贵州公路上行过,第一次看见这些驮马队在一个山谷里行进的时候,我想,公路网的完成,将使这古老的运输队不久就消灭了罢。但是,在抗战三年后的今日,因为液体燃料供应不足,这古老的运输工具还得建立它的最后功业,这是料想不到的。 西北有二万匹骆驼,西南有十万匹驮马,我们试设想,我们的抗战乃是用这样古旧的牲口运输法去抵抗人家的飞机汽车快艇,然而还能支持到今日的局面,这场面能说不是伟大的吗?因此,当我们看见一队驮马,负着它们的重荷,在一个峻坡上翻过山岭去的时候,不能不沉默地有所感动了。 一队驮马,通常是八匹十匹或二十匹,虽然有多到十六或二十匹的,但那是很少的。每一队的第一匹马,是一个领袖。它是比较高大的一匹。它额上有一个特别的装饰,常常是一面反射阳光的小圆镜子和一丛红绿色的流苏。它的项颈下挂着一串大马铃。当它昂然地在前面带路的时候,铃声咚咙咚咙地响着,头上的流苏跟着它的头部一起一落地耸动着,后边的马便跟着它行进。或是看着它头顶上的标志,或是听着它的铃声,因为后面的马队中,常常混杂着聋的或盲的。倘若马数多了,则走在太后面的马就不容易望到它们的领袖,你知道,驮马的行进,差不多永远是排列着单行的。 每一匹马背上安一个木架子,那就叫做驮鞍。在驮鞍的左右两边便用牛皮绳绑缚了要它负荷的东西。这有两个作用:第一是不使那些形状不同的重载直接擦在马脊梁及肋骨上,因为那些重载常常有尖锐的角或粗糙的边缘,容易损伤了马的皮毛。第二是每逢行到一站,歇夜的时候,只要把那木架子连同那些负载物从马背上卸下来就行。第二天早上出发的时候,再把它搁上马背,可以省却许多解除和重又束缚的麻烦。 管理马队的人叫做马哥头,他常常管理着四五个小队的驮马。这所谓管理,实在不很费事。他老是抽着一根烟杆,在马队旁边,或前或后地行走。他们用简单的,一两个字──或者还不如说是一两个声音──的吆喝指挥着那匹领队的马。与其说他的责任是管理马队,还不如说是管理着那些领队的马。马哥头也有女的。倘若是女的,则当这一长列辛苦的驮马行过一个美丽的高原的时候,应合着那些马铃声,她的忧郁的山歌,虽然你不会懂得他们的意义──因为那些马哥头常常是夷人──会使你觉得何等感动啊! 在荒野的山林里终日前进的驮马队,决不是单独赶路的。它们常常可能集合到一二百匹马,七八个或十几个马哥头,结伴同行。在交通方便的大路上,它们每天走六十里,总可以获得一个歇站。那作为马队的歇站的地方,总有人经营着马店。每到日落时分,马店里的伙计便到城外或寨门外的大路口去迎候赶站的马队,这是西南一带山城里的每天的最后一阵喧哗。 马店常常是一所两层的大屋子,三开间的或五开间的。底下是马厩,楼上是马哥头的宿处。但是那所谓楼是非常低矮的。没有窗户,没有家具,实在只是一个阁楼罢了。马店里的伙计们帮同那些马哥头抬下了马背上的驮鞍,洗刷了马,喂过马料,他们的职务就完了。马哥头也正如一切的西南夷人一样,虽然赶了一天路,很少有人需要洗脸洗脚甚至沐浴的。他们的晚饭也不由马店里供给,他们都随身带着一个布袋,袋里装着苞谷粉,歇了店,侍候好了马匹,他们便自己去拿一副碗筷,斟上一点开水,把那些苞谷粉吃了。这就是他们的晚餐。至于那些高兴到小饭店里去吃一杯酒,叫一个炒菜下饭的,便是非常殷实的阔佬了。在抗战以前,这情形是没有的,但在这一两年来,这样豪阔的马哥头已经不是稀有的了。 行走于迤西一带原始山林中的马队,常常有必须赶四五百里路才能到达一个小村子的情况。于是,他们不得不在森林里露宿了。用他们的名词说起来,这叫做“开夜”。要开夜的马队,规模比较的大,而且要随队带着炊具。差不多在日落的时候,他们就得在森林中寻找一块平坦的草地。在那里卸下了驮鞍,把马拴在树上,打成一围。于是马哥头们安锅煮饭烧水。天色黑了,山里常常有虎豹或象群,所以他们必须捡拾许多枯枝,烧起火来,做成一个火圈,使野兽不敢近前。然而即使如此警戒,有时还会有猛兽在半夜里忽然袭来,咬死几匹马,等那些马哥头听见马的惊嘶声而醒起开枪的时候,它早已不知去向了。所以,有的马队还得带一只猴子,在临要睡觉的时候,把猴子拴缚在一株高树上。猴子最为敏感,到半夜里,倘若它看见或闻到远处有猛兽在行近来,它便会尖锐地啼起来,同时那些马也会跟着惊嘶,于是睡熟的人也都醒了。 在云南的西北,贩茶叶的古宗人的驮马队是最为雄壮的。在寒冷的天气,在积雪的山峰中间的平原上,高大的古宗人腰里捎着刀和小铜佛,骑着他们的披着美丽的古宗氍鞍的马,尤其是当他们开夜的时候,张起来的那个帐幕,使人会对于这些游牧民族的生活发生许多幻想。 二万匹运盐运米运茶叶的驮马,现在都在西南三省的崎岖的山路上,辛苦地走上一个坡,翻下一个坡,又走上一个坡,在那无穷尽的山坡上,运输着比盐米茶更重要的国防材物,我们看着那些矮小而矫健的马身上的热汗,和它们口中喷出来的白沫,心里会感到怎样沉重啊! (选自《名家经典散文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
※版权归本站或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学习欣赏,任何人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