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减法

来源:自学习发布时间:2012-12-08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法则,会将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揭示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建议

(一)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重点是运用法则熟练进行减法运算。解有理数减法的计算题需严格掌握两个步骤:首先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然后依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确定所求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理解法则是难点,突破的关键是转化,变减为加.学习中要注意体会:小学遇到的小数减大数不会减的问题解决了,小数减大数的差是负数,在有理数范围内,减法总可以实施.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强调指出: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

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减数是永不变的.

3. 因为任何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再规定几个带有减法的运算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4.注意引入负数后,小的数减去大的数就可以进行了,其差可用负数表示。
  第 1 2 页  

    更多精彩文章

    •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拓展课)
    •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
    • 第一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教案、课堂设计及教后反思
    • 有理数的除法 —— 初中数学第二册教案
    •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教案 ——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
    • 有理数的加法 ——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
    • 有理数说课稿初稿 ——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
    •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二)
    • 第一册有理数说课稿初稿
    •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思路、教学设计与评析
    •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 “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教学案例
    • 数学课优秀课例--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