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学资料汇集

来源:教案设计发布时间:2012-12-14

 

一、背景及与课文相关的知识

(一)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最初发表于1926年12月10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副题《旧事复提之九》,后收入1928年出版的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背景情况请参见本文第二部分“课文分析”里“写作特点”中的“开头与结尾”的有关内容〉。

(二)福井县藤野先生纪念碑

藤野先生的故乡福井县,面临日本海。在郁郁葱葱的树林、盛开的百日红和紫罗兰装点的足羽山巅上,立着一座石碑。它是1956年8月,日本人民为纪念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的友谊而建立的。石碑正面镶嵌着青铜制的藤野先生在仙台任教时的半身像,碑上刻着从藤野先生赠给鲁迅的照片上模下的“惜别”二字。这座藤野先生纪念碑,和建立在仙台的鲁迅碑,是记载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事迹的可贵的纪念碑。

——《鲁迅作品教学与研究》第二辑

(无锡市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局)

(三)仙台鲁迅纪念碑

到了(仙台)青叶山麓,即鲁迅纪念碑所在地,这里背靠青山,面临广阔的平野,风景极佳。陪同前去的人们告诉我们:这里战争时原是军事区域,闲人轻易不能走进的,因为鲁迅做学生的时候常来这里游玩,现在军事建筑已经不存在了,就决定在这里建立纪念碑。

鲁迅纪念碑建设委员会是由中日友好协会发起,筹建工作的发起人到1960年3月陆续参加的有佐藤春夫、中岛健藏、白石凡、高桥刚彦等日本全国知名人士一百五十多人。

募捐是由三个方面进行的,一为工会捐助,次为民主团体捐助,最后是个人捐献,因此纪念碑的建立,乃是广大日本人民表示中日友好的体现。

经过三年多的筹备,1960年春天才开始动工。碑用宫城县稻井出产的黑色玄昌石制成,高四点五米,宽二米,重十吨。正面上半部有直径一米的园形浮雕,是取自鲁迅逝世前十月八日在上海青年会参观时所摄的像片,由日本名雕家翁朝盛先生精心制成;碑的下半部横塑着郭沫若同志手书的“鲁迅之碑”的行书字;再下面刊有宋体字的碑文。碑文是仙台东北大学文学部教授内田先生的手笔,扼要地叙述了鲁迅居留仙台的情形。

碑文的刻凿者是名雕刻家白金茂先生。纪念碑参考了中国汉代石碑的式样,雄传庄严,这是东北大学工学部饭田教授精心设计的结果。

——许广平《仙台漫笔》(1961年6月20日《人民日报》)

(四)“日暮里”析

当时,日暮里是东京府北丰岛郡的一个村,在东京市区的北郊,从上野到仙台的火车通过这里。1904年,鲁迅入仙台医专那年,这里才设车站开始营业。

日暮里这个地方很富诗意。“日暮”这个词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经常可以见到,且往往与悲伤、愁苦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如: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杜甫《登楼》)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杜甫《无家别》)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鲁迅自己学诗,也常用“日暮”这个词,来表达悲愁的感情。例如,1900年2月,他在南京读书时曾写诗《别诸弟三首》,其中便有: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又外加。

1901年2月,再写《别诸弟三首》,又有:

日暮舟停老圃家,棘篱绕屋树交加。

怅然回忆家乡乐,抱翁何时更养花。

除了上述鲁迅读诗、写诗经常遇见和运用“日暮”一词这个原因之外,“日暮里”这个地名所以给鲁迅留下了深刻印象,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风雨飘摇,祸难重重的日子里。胸怀救国救民大志而身处异国的鲁迅,正为探求真理而劳碌奔波;面对站牌上的“日暮里”三字,更勾起他忧国忧民的悲愤激越之情。

——唐荣昆《“日暮里”句的一二理解》

(江西《语文教学》1981年第3期)

(五)“中国留学生会馆”

中国留学生会馆,亦叫清国留学生会馆,1902年建立,馆址在东京神田区骏河台铃木町十八番地。馆为两层楼房,楼房外,尚有一间作为传达室——即“门房”——的小房,管收发兼售会馆出版的书刊。

会馆是留学生的会议场所,也是留学生的一个出版中心。1935年1月,中国留学生会馆为火灾所毁。

——张代敏《读〈藤〉偶拾》

(浙江《语文教研》1984年第10期)

(六)作为课文背景材料之一的日俄战争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1904年至1905年间日俄两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权益而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1900年沙俄出兵占领中国东北。日本曾向沙俄提出瓜分权益要求,沙俄置之不理。1902年英国为利用日本抑制沙俄远东扩张,与日本缔结同盟。1904年2月8日,日本舰队突然袭击旅顺口和朝鲜仁川港的俄国舰船。2月9日俄国对日宣战。2月10日日本对俄宣战。日本陆军一面从朝鲜登陆,渡过鸭绿江,攻击俄军;一面从辽东半岛登陆,占领金州、大连。8月黄海海战中,日本舰队战败俄国舰队。9月辽阳会战中,沙俄陆军败退。1905年1月日军攻下旅顺;3月日军占领奉天(今沈阳);5月日本海军歼灭沙俄调到远东的波罗的海舰队。不久在美国的调停下,9月5日日俄两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日本迫使俄国把从中国夺得权益中的南满铁路、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等转让给日本,并使其承认日本对朝鲜的特权,割让库页岛南部。

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数十万人民被迫流离失所。但腐败的清朝政府却置国家主权于不顾,无耻宣布“中立”,划辽河以东的“战区”,任凭帝国主义蹂躏。这种情况,也给鲁迅以很大刺激。

——据《世界历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

“日俄战争”条等资料摘编

(七)幻灯事件

鲁迅在《藤》文中所提到的电影,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幻灯,日本的鲁迅研究者,把这一事件称为幻灯事件。这架幻灯,是细菌学教授中川委托在德国留学的柏村教授买来的。因为花钱太多,中川教授遭到校长和会计的非难,后来是每月从中川教授的工资里陆续扣除的。会计认为放映幻灯要支出电费,不让学生使用,但人们却背着会计私自放映。1965年的初夏,东北大学医学院(仙台医专的后身)细菌学教授石田名香雄博士发现了德国造的一台陈旧大型幻灯机和儿张称为原版的幻灯片,仙台医专毕业的眼科医生半泽正二郎跑去作了调查,他在《鲁迅·藤野先生·仙台》一书(1966年10月由仙台鲁迅会出版)中讲:“我听到这件事就立即跑到年轻的教授那里看了实物,我大吃一惊,有大明信片一半那么大的旧式幻灯片十三张放在铜木箱里。在邮票似的标签上盖着紫色胶皮图章的印戳稍有些褪色,但还能清楚地看出横写的‘卫生学教室’几个字。从桐木箱的大小来判断,以前要装二十张幻灯片就该满了。是东京浅草区鹤渊商会制作的,都是些‘第二师团吉井中尉光荣战死的场面’等类的片子。但是震撼了鲁迅灵魂的‘处死俄探场面’的片子,终于未能找到。’

——薛绥之《鲁迅作品注解异议·藤野先生》

(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八)藤野先生谈鲁迅

《鲁迅选集》在日本出版后,藤野先生的长子入第四高等学校读书。教师发现他是藤野的儿子,就托他把《鲁迅全集》带给藤野看。藤野戴上眼镜,当他看见书的扉页上鲁迅的照片时,惊喜地叫了起来:“啊!这是周君,他已经了不起啦!”鲁迅逝世后,他怀着深厚的感情写了《谨忆周树人先生》一文,发表在《文学案内》1938年3月号上。他在文中真切地记述了他和鲁迅认识的经过,描绘了鲁迅在仙台的情况。现将原文摘录如下:

明治34年末尾我从爱知县医专转到了仙台医学,又过了两年或三年,才来了最初的一名留学生周树人先生。留学生入学不经考试。那年招生约百人,留级生30人,留学生只有他自己。周先生身材不算高,圆圆的脸,是一个聪明的貌相。但他脸上血色并不象健康的样子。我担任人身解剖学,他能认真作笔记,只是由于刚刚入学,日语程度和理解能力还不充分,学习是很艰苦的。我下课后,常把周先生的笔记要来看一看,把他听错和写错的地方,加以修改补充。他身处异国,若是在东京还有很多本国留学生在一起,可是在仙台,只他一人,我想他一定很寂寞吧,不过他好象满不在意。他学习很努力。……听说直到他逝世之前,一直把我的照片挂在他的房间里,使我很感动……周先生来日本时,虽然日清战争过去好多年了,可悲的是,日本人还骂中国人为“中中和尚”。他们同学中间,也有这种人,对周先生以白眼相看。在我少年时期,曾跟福井藩校出身的野坂先生学过汉文。我总觉得……对这个国家的人也要高看才是。这也就是周先生感到对他特别亲切而使他心中感谢的原因。……周先生的家属现在怎样?有孩子没有?谨向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关心而感到如些重大恩情的周先生之灵表示深深的悼念。并祝其家属健康!

——薛绥之《鲁迅作品注解异议·藤野先生》

(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摘编

(九)林志浩谈《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以优美的笔调,沉郁的感情,记叙了作者从童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片断经历,从侧面勾划了古老中国的社会风貌。……《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在描述往事中,集中笔力于发掘普通人民善良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阿长有满肚子麻烦的礼节,但却渴求幸福和衷爱儿童,能够做别人不肯做的事情。藤野先生是个学风踏实而不拘小节的日本学者,他对中国学生表现了热诚和厚谊。……《朝花夕拾》是新文学散文创作的硕果,反映了作者早年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情趣。它在热烈地抒情中闪射着讽刺的火花,在平静的叙述里夹杂着很有深意的妙语,铺得开收得拔,既严肃又幽默,不论就传记意义或文学意义来说,都是十分珍贵的。

——林志浩《鲁迅的生平和作品·新文化战线上的旗手》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摘编)

二、课文分析

(一)对作品主题思想的理解,主要意见有四种

1 作品主要写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

李何林在《北京市中学语文课本中十五篇鲁迅作品的问题试答》中说:“我觉得这篇主要是赞扬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写作者的爱国精神是次要的。”理由是“题目叫《藤野先生》,就表明了它的主题思想是写藤野先生的。”

——沈绍镛《对〈藤野先生〉的不同看法》

(语文战线)1981年第12期)

2 作品是以写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主的。

复旦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合编的《鲁迅作品分析》中,在具体分析这篇散文时指出:“‘ 我’——是一个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青年的鲜明形象。”《藤野先生》“是青年爱国者鲁迅以他的革命热情谱成的一阕感人的战歌,是一首充满着爱国主义精神的激越的诗篇”。

同上

3 写藤野先生与表达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

山东师院中文系编写的《鲁迅诗歌散文选讲》就持这种意见。他们认为“文章的各部分都是围绕赞述藤野先生这一中心而展开的,作者爱国主义思想的抒写和思想发展的追记,是与写藤野先生的性格交织在一起进行的”。

同上

4 是回忆珍贵的师生情谊的。

理由是:漫长的、曲折艰险的献身祖国的事业中,藤野先生的为人和期望,正是作者投入战斗的精神力量之一。因此作者把始终不渝的爱国激情跟藤野先生的伟大形象熔铸在自己的生活和斗争里,不能机械分主次。文章中回忆的这段生活道路上的重要经历,恰恰是以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为线索来写的。

——陆续春《我教〈藤野先生〉》

(《语文教学通讯》1982年第1期)

(二)形象分析

散文也要刻化人物形象,尤其是写人、叙事的散文。与小说不同之处是它不要求完整的故事情节,可以通过对个别的、片断的情节或细节的描叙及作者的抒情来进行,有时也夹着议论。

“我”,就是留学日本时期的青年鲁迅。这是一个有着急切的革命要求、具有强烈的革命爱国主义思想的青年。他决心为了祖国的进步和解放而贡献自己整个的一生,他终身从事什么事业,完全是以这个需要为标准来择定的。

他看不惯那一班庸俗的“清国留学生”。不屑于与他们为伍。

对中国留学生在外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被人岐视凌辱,他感到极大的愤慨和不平。他认识到这是由于当时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孱弱无力。所以,他对于辫子、迷信、裹脚等事物充满了痛恨和厌恶。

当他从切身的实际体验中认识到为了求得祖国的解放和进步,首要的不在搞好人们的身体,而在于唤起人们的革命觉醒时,他立即毅然地放弃医学,离开仙台,去从事革命的文学工作,为祖国的进步而献身。

对于真正对中国人民怀有真诚的友好感情的外国朋友如藤野先生,他是非常尊重、热爱的,感情真挚而深厚,并且把这种感情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自己努力为革命而工作,也用以报答外国朋友的关怀和期望。

藤野先生是一个正直的日本知识分子。文中所描写的思想性格主要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他热爱中国和中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怀有真诚友好的感情;二是他朴素勤谨,热爱科学工作认真负责细致。在他对待鲁迅的态度上,这两方面是不可分的。至于他想知识中国女人裹足的究竟,也是为了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明这一作法愚蠢,帮助中国人民驱除这一落后事物。他与鲁迅分别时的依恋、悲哀、惋惜的感情流露,更能说明这个问题。

文章对藤野的朴素、严谨、科学、求实的性格特征,是从肖象衣着、声调表情、工作环境、语言行动等几个方面,用白描的手法加以勾勒,刻划得形象鲜明、生动逼真。

第九辑《语文教参资料》

(西南师院中文系资料室1980年版)

(三)贯穿全文线索的四种理解

对贯穿全文的线索的看法意见不一。

吴鸿逵说:“以作者的思想演变为线索,爱国主义思想象一条红线贯串全篇”。

周桐淦认为贯穿全文的红线是“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

复旦大学、上海师大中文系编的《鲁迅作品分析》中说:“贯串着这篇文学的内在线索,正是鲁迅的那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对祖国对人民的彻底献身的革命精神。”

山东师院中文系编的《鲁迅诗歌散文选讲》说是以记叙藤野先生为中心,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演进为内在线索。

——沈绍镛《对〈藤野先生〉的不同看法》

(语文战线》1981年第12期

(四)两种分段法

1 分为三段

第1段(第1—3自然段)写在东京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憎恶一些留学生的所作所为,决心离开东京。

第2段(第4—35自然段)写作者遇见藤野先生,和藤野先生的交往,以及和藤野先生告别的具体过程。分四层。

第3段(第36—38自然段)写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赞颂以及藤野先生给作者的影响。

——冯光廉《藤野先生》(初中课本语文

第五册教学参考资料山东教育出版社82年版

2 分四段

第一段(第1—5自然段)写所谓“清国留学生”在异国的种种丑态及鲁迅去仙台的路上和初到仙台的情形。

第二段(第6—23自然段)集中描写了藤野先生,刻划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

第三段(第24—31自然段)表现了鲁迅对国弱民愚的切肤之痛,指明了他弃医从文的原因。

第四段(第32—最后)表现了鲁迅和藤野之间的深厚情感,并作为全文的必要的交代和结束。

——第九辑《语文教参资料》

(西南师院中文系1980年版)

(五)写作特点

1 形散而神聚

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即从形式上来看,十分自由,天南地北,历史地理,国内国际,驰骋自如。但是,优秀的散文又总是不拘一格而中心突出,富于变化而主题集中,灵活多样而线索分明,纵横开合,随意驱使,都紧紧围绕一个思想。《藤野先生》一文正是这样。

这篇散文,从所写的时间来说,自1904年在仙台医专的生活到1926年在厦门大学的工作,20多年;从所写的内容来看,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情况,有医专的学生生活,有国内有国外;从写作手法来说,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真是写人则栩栩如生,记事则娓娓动听,状物则身临其境,抒情则感情奔涌,议论则尖锐泼辣。

全文三个部分,层次井然。第一部分写“我”对清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无所事事,白天逛公园,晚上学跳舞的腐败生活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那末别的地方如何呢?文章过渡到第二部分,着重写作者在去仙台途中见闻及仙台医专的生活。赴仙台途中,作者特地点出“日暮里”与“水户”两个地名。这是为什么?因为“日暮里”,望文生义有日落西山暮色降临之感,与当时“风雨如磐暗故园”的祖国现状吻合,触景生情,记忆尤其深;至于“水户”是明末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之地,朱先生是浙江余姚人,颇有民族气节,明亡后进行反清宣传活动,事败后长居日本讲学,这当然又对鲁迅先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鲁迅去日本是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这种爱国主义思想强烈地表现在对两个地名的记忆中。鲁迅离开东京到没有清国留学生的仙台医专学习,正是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作者在仙台的住宿吃饭,虽然受到优待,但毕竟十分艰苦,然而他不怕蚊虫叮咬, 不怕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坚持学习,这不也表现了作者为了寻求救国真理而发奋学习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品质吗?

文章的第二部分着重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藤野先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对作者无微不至的关怀,激发了作者学习的积极性。当作者在课堂上经受了一场“参观枪毙中国人”的“盛况”之后,便当机立断,决定弃医从文了!“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呐喊·自序》)学医是为了救国,弃医从文也是为了救国!

可见,爱国思想,象一条闪光的红线,贯穿在作者的一举一动之中,全文也正是用这条红线把各种各样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的。

文章的第三部分写作者离开仙台以后直到写作本文时的一段生活,着重写了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影响和鼓舞作用。还是写作者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形散”是指内容的丰富性,手段的多样性;“神聚”是说中心突出,主题鲜明。本文充分体现了散文写作的这一特点。

2 开头与结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亦然。一篇好的文章常常从开头就能深深地吸引着读者。其开头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开门见山也好,概括集中也好,但必须与全文所表达的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开端是事情成功的一半,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因此,我们说《藤野先生》的开头是包含着作者极大愤慨、失望、不满、厌恶等深沉感情的概括式开头,既总括了文章一、二两节的内容,又为下文的展开作了很好的伏笔。另外,应知道《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虽然十篇各自独立成篇,但又常常首尾相连,紧密贯通。《藤野先生》是其中的第九篇,前一篇《琐记》,详细记述了作者对故乡的失望而到异地南京去求学的经过。在南京求学几年,大失所望。在《琐记》的末尾说:“所余的还只是一条路:到外国去。”到哪里去呢?1902年作者到了日本,先在东京弘文学院。那末“东京”又是怎样呢?那就是《藤野先生》一文中开头的这句话:“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两篇文章不是首尾相连了吗?

好的结尾,或者干净利落,坚决果断,或者言已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或者前呼后应,首尾贯通,或者升华主题,突出重点。《藤野先生》的结尾写道:“只有他(藤野先生——引者注)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的文字。”

这一段结尾的文字,既起了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密的作用,而且更主要的是起到画龙点睛式的突出了文章战斗作用。

我们知道,鲁迅是在1926年8月被“挤”出了“集团”之后从北京到福建的,其时的厦门大学保守势力浓厚,尊孔读经的声浪甚嚣尘上;不久,那些原先为北洋军阀效力的“现代评论”派的人物纷纷南下,来到厦大,并与厦大的反动势力互相勾结,继续打击,排挤鲁迅。鲁迅在北京曾经不遗余力地用杂文为武器,同这些“正人君子”之流进行过英勇顽强的斗争,写下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以及《坟》中的一部分杂文。如今,在厦门这样一个环境中,鲁迅决心改变战斗方式,“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那时作者的心里是这么“芜杂”,情况是那么“离奇”,他只好追忆往事,总结经验,结清旧帐,以利再战,于是“从记忆中抄出”了这十篇散文,写成《朝花夕拾》。鲁迅以回忆性散文的形式为武器,立足现实,回忆往昔,继续作战。所以本文的结尾含义十分深刻,既是在文章整体结构上首尾连贯一致,浑然一体,使人有严谨之感,又明白庄严地宣告:回忆往事,是为了今天的战斗。从而突出了文章主题的作用。怀念藤野先生,激励自己的斗志。

全篇以讽刺批判麻木不仁的清国留学生开头,以决心写文章揭露无耻的“正人君子”结束,笔力遒劲,令人深思。

3 两组人物对比

鲁迅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来描写人物,淡淡几笔,人物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两相对照,贬褒之中,爱憎分明。《藤野先生》一文中有两组人物对比。

一是“我”与清国留学生的鲜明的对比。

二是藤野先生与日本某些学生的对比。

在作者笔下,藤野先生外貌并非不俗,只寥寥数笔,形象逼真:“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讲话,给鲁迅也是给读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接着,通过留级生讲“掌故”,侧面交代了藤野先生朴素的生活:“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的;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这样一位骨科教授,生活如此简朴,令人产生敬意。

写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感受最深的几件事是:一是帮助作者改正听课笔记;二是写藤野先生耐心地指出鲁迅听课笔记中的错误;三是写了藤野先生因为鲁迅敢于解剖尸体而高兴,以及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向鲁迅详细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四是写了作者告别藤野先生决定放弃学医时的情况,“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并将一张亲笔题有“惜别”二字的照片赠给鲁迅,“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作者善于抓住藤野先生的主要特征,选择富有意义的几个细节,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人物的形象,写出了人物的思想品质。文中反复描写他的抑扬顿挫的声音,时时萦绕在作者耳畔,引起作者深沉的回忆。

对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日本学生,作者也只选择了几个细节,同藤野先生形成鲜明的对照。

藤野先生是日本一个教授,学者,对一个中国学生如此之关心爱护,而那所谓日本的“爱国青年”们,却妄自尊大,思想卑劣,两相对比,寄托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

——方伯荣《中学语文教学手册·关于〈藤野先生〉

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有删节

三、语文基础知识

(一)音形比较

绯(fēi) 畸(jī)

俳(pái) 倚(yǐ)

徘(pái) 琦(qí)

驿(yì) 诲(huì)

泽(zé) 侮(wǔ)

绎(yì)

扒(pá) 挟(jiā)(xié)

扒(bā) 侠(xiá)

趴(pā) 浃(jiā)

(二)词语辨析

〔熟悉 熟识〕

这两个词都兼属动词和形容词,都含有“知道、了解”的意思。主要区别是:

“熟悉”是指“知道得比较清楚”,可用于人(如“熟悉学

生”)和事物(如例①,指抽象事物;又如“熟悉山路”,指具体事物)。“熟识”是指“了解得比较透彻”,一般常用以表示与人认识得比较久,相处得比较熟(如例②),很少用于事物,即运用范围比“熟悉”小。

练习(从本组近义词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填在横线上):

1 他曾经在这一带地方工作过,所以对这里的情况比较

2 这样边干边谈,等把抬筐收拾好,他俩已经成了很 的朋友了。(《普通劳动者》)

〔疑心 疑惑〕

这两个词都含有“怀疑某人某事可能怎么样”的意思。主要区别是:

“疑心”常作名词用,是指“怀疑的念头”(如“我完全是好意,你不要起疑心。”);还可作动词用,相当于“怀疑”(如例①)。“疑惑”是形容词,是“心里不明白”或“不相信”的意思(如例②)。在句法功能上,“疑心”常作主语、宾语和谓语;“疑惑”多作谓语用。此外,“疑心“可构成“多疑心”、“疑心病”、“疑心重重”、“疑心生暗鬼”;“疑惑”却不能。

练习:

1 我 他把地址记借了。

2 这个问题为何老是不得解决呢?我实在 不解。

〔学问 学术〕

这两个词都是名词,都指知识。

主要区别是:

“学问”指“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如例①),也指一般的“学识、知识”(如“这个人很有学问”)。“学术”指“有系统的、比较专门的学问”,在程度上深于“学问”(如例②)。在词语的搭配上,“学术”可构成“学术界、学术团体、学术思想、学术报告、学术研究、学术讨论、学术水平”等偏正词组;“学问”可构成“有学问、做学问、研究学问、掌握学问、积累学问”等动宾词组。这些词组中的“学术”和“学问”,调换过来就不能搭配。

练习:

1 谚语说得好:灯油越耗越少, 越积越多。

2 他的 论文,已经在报上发表了。

〔陌生 新鲜〕

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含有“刚出现、不熟悉”这类意思。主要区别是:

“陌生”指“初次见到,以前从未接触过”,多用于人和地方,运用范围较小。“新鲜”有“新清、不干枯、不陈腐、刚出现、不多见、有趣味”等含义,使用范围较广。如“空气新鲜”里的“新鲜”跟“浑浊”相对,“青菜新鲜”里的“新鲜”跟“干瘪、干枯”相对,“鱼肉新鲜”里的“新鲜”跟“陈腐”相对,“新鲜事物”里的“新鲜”跟着“过时、陈旧”相对,“新鲜消息”里的“新鲜”跟“寻常、没趣”相对。课文例句中的“新鲜”是指讲课的内容对鲁迅来说是前所未闻的,觉得有趣味。

练习:

1 我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似乎并不感到。

2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 事……(《故乡》)

〔斥责 诘责〕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责备”的意思。主要区别是:

“斥责:是“用严厉的言语指斥别人的错误或罪行”的意思。“诘责”是“用盘问(或追问、反问)的口气来责备对方”的意思。在强硬的程度上,“斥责”深于“诘责”。

练习:

1 他破坏了公物,受到父亲的严厉

2 这个决定不是我作出的,你们不应该 我!

〔当然 自然〕

这两个词都可作副词、作容词用,都含有“合乎事理或情理”的意思,常可通用作状语(如例①②)。主要区别是:

“当然”常表示“情理所必然”,“自然”常表示某种现象的发生是合乎规律顺乎情理的。在词语的搭配上,“当然”可以说“想当然”、“理所当然”、“当然代表”,“自然”则不能;“自然”可以说“自然村”、“自然数”、“自然段”以及“自然界”、“自然常识”等(很多属于名词用法),“当然”则不能。此外,都作副词用时,“自然”比“当然”更富有口语色彩。

练习:

1 俗话说,“铁杵磨成针,功到 成”。

2 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 睡不着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练习答案〕依次是:

1 熟悉 2 熟识‖1 疑心 2 疑惑‖1 学问 2 学术‖1 陌生 2 新鲜‖1 斥责 2 诘责‖1 自然 2 当然(填“自然”也行,但不及“当然”贴切)

——朱文献《〈藤野先生〉近义词辨极及练习》

(《中学语文教学》1983年第8期)

(三)副词的选用

1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开头就使人有失望情绪,乃是副词“也”、“无非”所起的作用。

2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用表示反问语气的“何尝”和否定副 词“不”配搭,表示了愤慨的感情。

3 “实在标致极了”程度副词“实在”用在这里表肯定,加强了讽刺效果。

4 “似乎想说话”,“似乎”传达了作者对先生的了解。

5 “居然睡安稳了”,“居然”一词把作者战胜生活上的困难的精神表达出来了。

6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大概”表示测度、不完全肯定、与句末语气词“罢”合用,更增加了不敢肯定的语气。

7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大概”大大地减弱了肯定的语气。表示“留级学生”说的话本不可信,但在某一点上倒被印证了。

8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大概”表估计不一定确切。

副词恰当运用,使语气更加准确,并增强了文章的感情色彩。

——舒康东《〈藤野先生〉中副词的选用》

(《语文教学之友》1982年第2期)

(四)释几个日语借词

在现代汉语的词汇中有不少词是从别的民族语言中借用的,叫做外来词,或借词。

本文中有几个日语借词,一般人不太熟悉,容易发生误解,有解释的必要。

1 “试验”即“考试”之意。

2 “讲堂”为“礼堂”、“会堂”之意。不是指一般的教室。

3 “讲义”为“讲课”或“讲授”之意。文中的“讲义”一词意为“讲课”时可作日语词看待,而意为“讲义”时可作汉语词看待。

4 “驿”,意为“火车站”。“驿站”中的“站”应看作汉语词,“驿”与“站”合在一起的“驿站”可以看作日语借词与汉语词汇的复用,而不能把“驿站”看成象“啤酒”“卡车”等音译兼表义的外来词一样。

5 “结束”可解为“最终”、“结果”,其词义与字面的意义相符。

6 “同级会”即“同年级的学生大会”的意思。

7 “落第”此处是日语借词,表示一般的考试不及格。

8 “文法”一词本是我国古籍里的旧词,指文书法令之类,其后也指文章作法。后来日本人用“文法”一词来意译英文的grammar,而我国有一段时期也借用了这个词,表示语法的意思。

——杨亦鸣等《对〈藤野先生〉中日语借词的补述》

(《语文战线》1981年第8期

(五)难句试解

1 “使我很为难”

鲁迅在谈到藤野先生担任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的时候,曾说:“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关于“使我很为难”目前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认为是鲁迅因中国有这种落后野蛮的习俗被外国知道而感到难为情,由此表示了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

第二种,认为主要是由于没有见过到底“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所以说不具体和清楚而感到“为难”,以自己的“为难”衬托了藤野先生尊重科学、重视调查的可贵精神。

第三种,认为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对旧中国弊病的深恶痛绝。许寿裳曾回忆,鲁迅学医,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救济中国女子的小脚,要想解放那些所谓‘三寸金莲’,使恢复到天足的模样。后来,实地经过了人体解剖,悟到已断的筋骨没有法子可想。……”从这一点出发,鲁迅回答藤野先生的问题,不是因不具体不清楚而“为难”,而是以沉痛而又复杂的心情具体回答了藤野先生提出的问题。藤野的叹息,表示他对中国缠足女子的深切关注和无限同情。

我以为第二种和第三种意见都可以“言之有理”,第三种意见似更符合原文含义,不过我要作一点补充,即“为难”似可解释为“难过”,鲁迅因藤野问及此事,又已经知道,对已缠足的女子,已无能为力,因而有难过的感觉。

2 “呜呼,无法可想!”

鲁迅谈到日本同学看到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而被枪毙的幻灯照片之后,欢呼“万岁”,鲁迅感慨万分:“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鲁迅用“呜呼,无法可想!”这一感慨,来说明中国群众的愚昧和落后,说明长期残酷的阶级压迫所造成的后果多么严重。也说明,经过二十年的观察和实践,仅仅用文艺来启发人民的觉悟,究竟能有多大效果,鲁迅已持怀疑和否定态度。但是1906年在日本仙台学医时却不同。

3 “小而言之,大而言之”

鲁迅在文章将近结束时,深情地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有的参考书这样解释:“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是指使学术为全人类服务。一些进步的科学家认为科学应打破国界,为全人类谋幸福,鲁迅当时还没有掌握马列主义,因此衍用了这个缺乏阶级观点的提法。

我对此有不同理解。

这里的“大”“小”都是“新的医学”的流传范围而讲,“为中国”“为学术”也都有具体的解释。“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这个范围小,因为中国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新的医学,已经在世界不少先进国家中流传,再传到中国,流传范围就更大。“大”“小”是从新的医学的流传范围而谈的。

——薛绥之《鲁迅作品注解异议·藤野先生》

(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四、课堂教学建议

(一)标题与内容的关系

题为《藤野先生》,作品中却有不少篇幅写其他内容,似乎与“藤野先生”无关,但实际是紧扣题目的。如:

1 第1—3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慨叹:“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内容,这段文字实际上是交代结识藤野先生的原因,这些“清国留学生”的丑恶形象的描绘,是藤野先生崇高形象的反衬。

也交代了作者热爱、尊敬藤野先生的原因是以爱国主义思想为基础的。

2 去仙台途中,“日暮里”和“水户”的印象一段,写出了作者远离祖国,独往异乡,在“冬天冷得厉害”的仙台,更需要温暖。以下写藤野先生的真情,自然如雪中送炭,深挚感人。

3 写在仙台受“优待”的心理(“物以希为贵”),写日本职员“操心”。那个时代,日本职员仅仅尽职而未尽情,给作者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不愉快。这就衬托出藤野先生对作者尽心尽力、入情入理的关怀,使作者对藤野先生感激、敬重之情油而生。另一说法是:仙台生活一方面反映了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为下文烘托藤野先生的高贵品德埋下伏笔;另一方面说明作者学习生活的消苦,与东京那些“清国留学生”形成鲜明对照,显示了作者为救国而求学的刻苦精神。第三种说法:写仙台医专的一些日本人对作者的态度,与藤野先生对作者的态度有比较和衬托作用。从文章中看出,当时日本人对待鲁迅有三种态度。一是友好的,但是从“物以希为贵”的观点出发的;二是抱有民族偏见,对作者不友好的,这可以反衬出藤野先生的难能可贵;三是以藤野先生为代表的日本正直的人民,他们对作者是友好的,态度是真诚的。

以上三点所举内容,交代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的原因、环境和友好情谊的基础。

(四)文中关于“匿名信”、“看电影”与“惜别”三件事的叙写。前两年事给作者刺激很大,一方面反映了他的爱国思想,另一方面更促使他改变了学医的决心,更说明了师生惜别的原因。“惜别”表现了作者和藤野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

——《中学语文课文研究信息集·藤野先生》

(四川教育出版社87年版)

(二)教学体会

鲁迅先生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当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看来,针对学生读写方面的缺陷,抓住几篇名作进行剖析,帮助学生“看作”作者怎样写,领悟自己“应当怎样写”,该是提高他们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在教《藤野先生》一文时,我们就是试着这样做的。

1 讲清文章的结构线索,教会学生布局谋篇

初中学生读写复杂的记叙文,不容易掌握布局谋篇。《藤野先生》是写得较长的叙事散文,涉及了许多的人和事,地点也几经变换。为了帮助学生把握写作线索,学会布局谋篇,我们按照传统的起承转合式样,把课文分成四个大段进述:

(1)从“东京”到“喝芋梗汤”,写鲁迅为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飘洋过海,远寻师学。这是全文的“起”。

(2)“从此就”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正面写藤野先生对“我”“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这是全文的“承”。

(3)从“有一天”到“此后的状况”,写鲁迅受了国耻之后,震动极大,决心弃医从文,告别先生。这是全文的“转”。

(4)从“我离开仙台之后”到“深恶痛疾的文字”,写藤野先生“为中国”、“为学术”的精神,永远鼓舞“我”战斗。这是全文的“合”。

鲁迅就是按照上述“寻师——从师——别师——报师”的线索,以藤野先生为中心,写出了这篇凝聚着师生深情的杰作的。上面的讲棕,虽然和《教参》上的某些分析法不同,但眉目清楚,符合传统的文章结构规律,学生感到容易理解。之后,我们又讲了“起要平直,承要从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的一般要求,让学生细读课文,大多数人对文章的布局谋篇方法,就有所“领悟”了。

2 讲清鲁迅从师的一段文章,教会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选材

学生作文,最感困难的,就是他们不会从平凡的现实生活中选材,而他们读以平凡生活为题材的文章,也往往读不下去。为了克服这方面的弱点,我们把鲁迅从师一段所选的五个材料,逐条讲解,让学生“看出”鲁迅是怎样坚持现实主义,从平凡的生活中选材表现深湛思想的。

(1)师生生活中,最大量的是课堂生活,鲁迅首先就选课堂生活来写;学生对老师印象最深的,往往是第一堂课,鲁迅就选第一堂课写。先生的音容笑貌学生最注意,鲁迅就先写音容笑貌;先生讲课离不开书,鲁迅就重点写书。所有这些叙述都是真实的,就是对那些“坐在后面发笑”的留级生和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一个教授的历史”的叙写,也都是取自生活的,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成分中的不同层次,反衬了先生的风度。

(2)师生交往中,和课堂交往同样重要的,是作业 批改,所以鲁迅接着就写了藤野先生添改讲义。

(3)为了保证传道授业,老师常常要批评学生,所以鲁迅写了藤野先生批评解剖图。

(4)和批评同样重要的是表扬,所以鲁迅接着写了先生表扬自己解剖尸体。

(5)随着师生关系的亲密发展,老师也会向自己的学生询问疑难,所以鲁迅写了藤野先生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

五个材料,全部是从平凡的师生生活中正面撷取的,既真实,又从容。作者把它们有先有后,有主有从地组织起来,生动地体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

3 讲清鲁迅别师的第三大段,教会学生写文章要向纵深开掘

一般学生作文,容易停留在生活表面,写不出事物在一般发展之后的更深刻的变化,因而主题得不到升华。而他们读文章时,对高潮部分也往往下不到功夫,读不到家。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领悟写文章时“转要变化”的规律,我们集中力量讲解了鲁迅别师的第三大段。我们体会,这一大段中的转,包括以下三个相应的方面:

(1)由于匿名信和电影的刺激,年轻的鲁迅思想产生了激变。从强烈的爱国主义出发,鲁迅决定弃医从文,告别先生。在这里,鲁迅由一个被教育的受动者,一变而为历史的主动者;他正在学医,一变而为从文;他正在求学,一变而为别师。

(2)与此相应,对藤野先生的描写,则从第二段的明线和正面,转为暗线和侧面。匿名信事件时,“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没有写到先生的反应;看电影时,压根儿没有写到先生是否在座;惜别时,虽然写到了先生,但他那时毕竟是被动者了。

(3)同时,文章的笔调也发生了变化,由写师生生活的和平温馨,一变而为慷慨悲凉,鲁迅受到国耻,满腔悲愤;藤野先生被诬,其愤慨也可以想见;并且在告别时,鲁迅分明看到了先生的“悲哀”和“凄然”,听到了先生的“叹息”。

文章有了变化,就显得腾挪飞动,婉转妖娇,动人心弦,发人深思。但是应当告诉学生:①、文章中的变化,是文章中所写的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作者硬加进去的。要写好文章的变化部分,必须向生活的纵深开掘。②、文章中所写的变化,又是经过作者选择的。在鲁迅当时的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多种变化,但鲁迅只是选了他的思想变化来写。这说明,文章高潮部分要选最根本的变化来写。③、写变化是为深化主题服务的。试想,如果作者只写到第二大段的上课和改作业 ,主题如何能得到这样高度的升华呢?所以,讲清变化部分,是开掘文章内涵和开拓学生文思的重要手段。学生反映,听清了课文的变化部分,才感到老师讲够味了;写出了变化部分,才觉得自己作文使上劲了。

4 讲清重要语段,教会学生把握文章的细胞

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是语段。第一个语段就是文章的一个细胞。为了帮助学生“领悟”语段的写作,“看出”鲁迅是怎样运用语言元素“合成”这种活跃着文章生命力的细胞的,我们着力分析了藤野先生批评解剖图一段。前面说过,这是一个写得非常精采的语段。

为了纠正我们在语段教学上的粗糙性,我们先分句阐述了一些词语的含义,然后再指出整个段的结构:

“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

——“研究室”是最好的教学环境;单独“将我”叫去,说明先生的关怀

“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

——“翻”字传神,说明先生耐心。“接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指着”,说明先生郑重;“和蔼”说明先生可亲。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你看”,引起注意;“移了一点位置”,是错误所在。错“一点”先生就发现了,指出了,说明先生认真。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

——细心体察学生出错的原故。“你看”,“自然”,还有前面的“指着”,两字一顿,语调舒缓,说明先生循循善诱,言和色夷。

“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阐明科学和艺术的区别,强调科学必须严格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随意对待。这是此次批评的中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

——做出示范

“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提出要求

试想,一位学者,亲自找来学生,亲自翻出讲义,亲手指着,向身边的学生指出缺点,分析原因,然后做出示范,提出要求,并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这该是一位具有怎样高尚师德的先生啊!这种情形,该是一幅多么深情的严师诲教图啊!在这个用极普通的语言材料铸造的细胞中,鲁迅确实给它灌注进了整篇文章的生命的基因。

从整体来看,这个只有三层次的语段,构造十分严密。语段的第一句,“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并合前段,笼起下文:“可惜”两字承上,表示所写内容将发生转折;“太不用功”,所以解剖图出错,引出先生的批评;“也很任性”,所以受了批评之后,“口头答应着”,心里还在做童子之想。而中间一段藤野先生的话,则是严格地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写成的,反映了作为学者、教育家的风范。当然,这里的“不用功”和“很任性”,是作者自抑的写法,它构成了对先生慈祥和认真态度的反衬。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有计划地抓住几篇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大家名作,从宏观到微观“全部”加以分析,不但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系统“领悟”“应当怎样写”的规律。这对建立学生的思想道德规范和写作规范,都有好处。同时,这样有重点地突破,还可以避免课文教学上平均使用力量、搞大忽隆的弊病。

——陈如德《帮助学生“领悟”应当怎样写

——教〈藤野先生〉的几点体会》

(《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10期)

(三)教学目标 及检测

检测题

1 给下列字注音。 〔 〕

熳( )荟( )匿( )诘( )

2 给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 〕

3 解释黑体的字。 〔 〕

油光可( ) 不( )

名( ) 责( )

深恶痛( )

4 用下列词语造句。 〔 〕

烂熳 抑扬顿挫 介意 托辞 深恶痛疾 5 下面语句各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分别说说它们的修辞作用。 〔 〕
(1)“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2)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3)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6 文章开头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句中的“无非”表达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情绪?〔 〕

7 说说下面语句的讽刺意味 〔 〕

(1)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 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2)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8 简单介绍托尔斯泰。 〔 〕

9 请以鲁迅写藤野先生和东京的清国留学生为例,说明写人要抓住主要特征。 〔 〕

10 学习抓住主要特征写人这一写法,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 〕

11 说说这篇文章组织材料的特点。 〔 〕

12 说说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 〕

13 说说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 〕

——李治良《初中第五册基本篇目教学目标 及检测》

(锦州师院《语文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3期)

(四)练习

1 给下列黑体的字注音。

驿 宿

无消息

2 解释词语。

油光可鉴 标致 宛如 托辞 掌故

抑扬顿挫 好意难却 落第 3 副词的语法功能是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副词用得恰当、有分寸,能使语意更准确,并能加强思想感情色彩。如“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意即“只不过”。这个“无非”一下就把作者满怀探求救国之道的热情,离乡背井来到东京,却大失所望,并对之厌恶的感情表露出来了。同时又把作者决定离开东京的思想透露给了读者,为后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设下了伏笔。联系课文,请思考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副词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1)实在标致极了。
(2)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
(3)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
(4)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坟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5)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6)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4 描写人物应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把人物的思想品质揭示出来,从课文中摘录描写藤野先生的语句。

外貌 声调

衣着 教学态度

这些描写,表现了藤野先生具有 的思想品质。

5 参看“导读”2 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或书面说明课文的结构特点。

6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层与第四层在内容上有何联系?两层内容反映了鲁迅和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7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也无怪他疑惑。”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段议论的?从文章内在联系看,它有什么作用?

8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藤野先生》,但文中只有第二部分的第二、四两层具体写了藤野先生,为什么?

9 本文结尾的一段话,含义丰富深刻,值得仔细体会,请按照课文中所用词语,在下面的横线上填空,并在括号内说明所填词语的思想含义: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 ( ),仰面在灯光中 ( )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 ( ),而且 ( ),于是点上一支烟, 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 的文字( )。

——钱任初《中学语文190篇导读与练习·藤野先生》

(江苏教育出版社87年版)

(五)板书设计 

——于漪《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案选·藤野先生》

初五册(山东聊城师范学院中文系85年印刷)

五、参考书目及论文索引

1.余庆瑜《怎样理解藤野先生的“模胡”》(江西《语文教学》1981年第12期)

2.李丹《〈藤野先生〉中的一个引号》(《辽宁教育》1982年第2期)

3.李丹《“发髻”还是“发髫”》(江西《语文教学》1982年第3期)

4.竟秋《鲁迅是否回答了藤野先生的问话》(《语文学习》1982年第9期)

5.张智辉《〈藤野先生〉的线索是什么》(《语文教学之友》1982听第6期)

6.曹文彬《浅谈〈藤野先生〉的主题》(《安吉师专学报》1982年第2期)

7.赵璧仁《〈藤野先生〉的语言教学新探》(《青海师专学报》1982年第2期)

8.《鲁迅作品教学初探》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9.《藤野先生》山东枣庄市薛城区教研室(《中学语文教学》1985年第8期)

10.王业伟《鲁迅关于人物回忆散文的艺术特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85年第6期)

    更多精彩文章

    •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备课资料
    • 《旅鼠之谜》教学参考
    • 《藤野先生》教学难点 试析
    • 《藤野先生》教学参考
    • 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马说
    • 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五柳先生传
    • 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与朱元思书
    • 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第五单元 单元说明
    • 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俗世奇人
    • 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春酒
    • 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满井游记
    • 《大雁归来》学习要点
    • 《藤野先生》比较学习
    • 《岳阳楼记》学习要点
    • 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雷电颂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