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1-6课复习提纲及练习

来源:教案设计发布时间:2012-12-14

主线: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依法治国  含义、意义、主体、核心)
1. 公民的生活离不2. 开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第6课)
2.  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A.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第2课)
                                B.促进经济建设(物质文明 第3课)
                                C.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第4课)
                                D.保护环境(第5课)
辅线: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约束着人们最基本的行为,促使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在是与非,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荣誉与耻辱等到方面,做出选择和判断.(以德治国)
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课:
前言是全书的总纲.第一课主要讲法律的含义,法律的基本特征,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本课共分两框,从道德是人们遵纪守法的基础,道德又要以法律的支持为保障的相互关系切入,引导大家在法律与道德的对比中,理解和把握法律的内涵.
重点为:A.法律的最主要特征? B.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准,有助于人们自觉做到守法护法
第二课:
本课知识点零碎,以考查选择题为主,注意把握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社会管理秩序的区别;认识到三者是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运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关系到每位公民的学习工作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定社会的稳定和国际形象,因此每位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必须从自已做起,自觉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重点为:A.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的原因?B.某种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如私自架设电网,使用音响音量过大等)
第三课:
本课三个框题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第一框是必须强记的知识点,第二框第三框讲到法律规范经济行为和打击经济犯罪,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规范经济行为有助于防止经济犯罪,打击经济犯罪有助于规范经济行为,促进经济建设.
第四课:
本课围绕法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展开讨论.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法律规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二是法律规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措施,这两部分是相互联系,前一部分是将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内容上升到国家的意志,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只有将其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下来,才能用法律更好的保障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重点为:A.保障性和促进性措施的理解?
B.法律禁止和制裁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迷信,赌博,吸毒,制黄,贩黄,非法出版等会结合一定的材料考查;书本第54页第一自然段讲述了意义.)
第五课:
环保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强调是是注意培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以小带大,将社会性的环境总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应具备的环境意识和行为联系起来,努力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特别是开放性的试题要能提出解决环境部题的具体方案,给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自己怎样为保护环境保护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本课的线索是可持续发展,即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要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观点,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为环境污染与破坏一旦形成,就很难在短期内加以消除,而且治理的代价是昂贵的,必然会制约经济的发展.
 破坏社会公共生活秩序根据其情节,危害性不同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或刑罚处罚;违犯环保法律法规要受到行政处罚或刑罚处罚
第六课:
本课要重点掌握未成人保护法的必要性(为什么说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保护对象,基本原则以及四个保护方面的责任,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在考查本课时,往往以漫画或文字材料创设情境,让我们分析实例材料中成年人的行为是否履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法律义务,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自我保护的对策(即如何自我保护?)
违法的未成年人也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原因是(1).自然特点仍未发育成熟(2)法律地位上,有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仍然是未成年人,且未来的路还很长(3)有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经过教育改造,绝大数能成为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新人.所以有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也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
解题思路:
(一).继续夯实基础知识,做到书本的知识融汇贯通;
(二).选择题要细心,会的一定不要失分;
(三).主观题一定要”转化”,看看试题到底问什么?转化为书本上的知识点,开放性试题要从多角度回答;
(四).辨析题. 要先判断,然后带着为什么对?为什么错?为什么片面?去回答.
           为什么正确要从正反两方面回答,强调实施的好处,反之会带来的不良后果
(五).材料分析题.  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材料(文字.漫画.比喻等),都要从中找出主要的信息点,根据信息在书本上找到相应知识点,然后再组织回答.
试题精练:
(1) 疑难点:
1.人们日常看到的杂乱垃圾,闻到的河水变味,听到的汽车噪声,受到的有害辐射等,属于环境问题中的 ( )
A.环境干扰 B.环境改善 C.环境污染 D.环境破坏
2.以下事例哪个最能体现法律的最主要的特征( )
A、2003年12月12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提议
B、我国法律规定了适龄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C、陈某因为敲诈勒索,被公安机关抓获,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
D、在我国即使是国家领导人,也必须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
3.2003年12月12日,国家科技部公布全国科技进步考核,泉州市所辖晋江市、石狮市等8个县市同时上榜,泉州市于1997年、1999年、2002年3次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这是国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 )
A、指引性措施 B、鼓励性措施 C、表彰性措施 D、表扬性措施
4.我国巳经形成以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为主体的环境法律体系,环境保护巳经建立在逐步健全的法制基础上。( )
A.宪法、法律B.宪法、法规C.法律、法规D.宪法、环境保护法
    5.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 )
A.中国公民 B.学生 C. 未满18周岁的公民
D.未满18周岁的公民,未进行户口登记的除外
    6.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的方针是( )
 A定罪、量刑、惩罚 B教育、引导、处罚C感化、帮助、辅导 D教育、感化、挽救
(2) 材料选择题:
2001年11月,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颁发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宣传贯彻《公约》,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公约》要求,做文明网民。据此回答1-2题.1.《公约》的实施( )
A、表明我国法律禁止、制裁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B、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视和关注C、可以引导青少年都能够文明上D、可以保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免遭侵害
2.上述事例中的《公约》的实施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三)组合选择题:
1.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口剧增,水土流失,大气、水、海洋污染严重,臭氧层破坏,……所有这些现象表明 ( )
①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环境污染与破坏 ②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③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这些问题对人类构不成挑战
④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A. 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
(1) 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提高公民道德水准的重要因素 (3)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沿关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
A(1)(4)    B(2)(3)(4)    C(1)(2)    D(1)(3)(4)
3. 四川内江市某小学一名女教师,因学生违反了课堂纪律又不主动承认,竟怒令全班同学集体下跪.这位女教师的做法
(1) 坚持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2)违反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言的原则(3)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4)没有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社会保护
A(1)(2)   B(2)(3)   C(2)(3)(4)   D(1)(2)(3)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重要作用表现在
(1)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依据(2)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3)它明确了禁止和制裁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4)它使我国的精神文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A(1)(2)(3)  B(3)(2)(4)  C(1)(2)   D(1)(2)(3)(4)
5.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  )
(1) 有利于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2)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起着决定作用(3)加强预防未成年年人的违法行为(4)对青少年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A(1)(2)(3)(4)   B(1)(3)(4)   C(1)(3)   D(1)(2)(3)
6.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学生开始迷恋上网,个别学生陷入”网吧”不能自拨.<<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生产经济秩序的决定>>指出,要以查处非法经营的”网吧”.”游戏机房”为重点整顿文化市场.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1) 我国的法律法规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2)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3)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4)家庭.学校.社会.司法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A(3)(4)   B(2)(3)(4)   C(1)(3)(4)   D(1)(2)(3)(4)
(四)辨析题:
1.环境与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与社会发展没有关系。(  )
2.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好鸟的双翼,有此双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  )
3.国家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司法部门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与我们学生无关.(  )
4.我国法律只有规范.引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  )
5.“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因此,治理环境完全是资源开发利用者的责任.(  )
(五)当材料分析题
1.当前,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万人以上。从发生在校园的种种典型安全事故看,校园易发生的危险大约有以下几种:一是安全措施不完备的校内设施和危险建筑物倒塌引起的伤害;二是由于学校忽视安全教育,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加上管理不力造成的意外伤害;三是火灾、爆炸、食物中毒、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四是校外侵害;五是校园暴力伤害。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让他们能够健康安全地成长,是学校、杜会共同的责任。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150多名人大代表共同呼吁:要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切实保障师生安全。
(1)请你运用初二《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谈谈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的理由。
(2)除了加强立法,保障校园安全还须多方面努力。请你分别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个方面,谈谈如何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3.某居民小区门口的小卖部,居民张某拿了一瓶开过的啤酒前来交涉赔偿,原来酒瓶中有一只苍蝇,张某声称,开瓶时未发现,喝了半瓶才发现瓶中有只苍蝇,造成恶心呕吐,要求赔偿损失.这瓶啤酒被送到工厂,后经卫生检疫机关化验,发现苍蝇不是啤酒生产时混入的,怀疑是人为投放.于是厂方向法院起诉,经调查取证,果然是张某本人为了骗取赔偿所为.
请对张某的行为进行分析评价.
4.陈某,15岁,在某中学读初二年级时,成绩不好,常挨教师批评。有几交,他的作业 未交,被教师用书猛敲脖子甚至赶出教室罚站。陈某觉得委屈,经常逃学,到录像厅看暴力等内容的录像。他的父母知道后,一气之下,让他弃学回家,帮助照顾生意。不久,他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游闲的“朋友”,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后来,又多次在一所小学附近抢劫小学生财物,殴打小学生,后被公安机关拘留。
(1)陈某的教师,录像厅管理人员,陈某的父母的做法对不对?请分析说明
(2)陈某的变化过程,给我们青少年哪些启示?
5.材料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互联网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在未来社会,不懂网网络的人就是文盲.
材料二.某市对中学生在网吧上网内容调查统计表
内容 聊天和游戏 查看不健康网站 学习 其他 
比例 50% 25% 15% 10%
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中学生上网有哪些利弊?
(2).谈谈你对怎样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看法.
6.《学习手册》40页第18题,42页的热点引路

    更多精彩文章

    • 复习课精品教案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
    • 政治教案-初三政治综合分析题提纲
    • 八年级政治复习提纲(9-12课)
    • 八年级政治第九课、第十课复习教案
    • 八年级思想政治(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 初三政治综合分析题提纲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 初二政治第二课(开卷)
    • 第三册综合分析题提纲
    • 第三册1-6课复习提纲及练习
    •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 公民的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
    • 《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教案
    •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说课案
    •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