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先生的议论文辅导
来源:好好学习发布时间:2013-01-09
专论 议论文写作训练的科学化与现代化
议论文写作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它要求写作者具有比较坚实的基本功夫,而“功夫” 又不可能靠读几本《文章作法》之类的忆速成,必须经历一个相当时间的训练过程才能逐步形成。
鲁迅先生曾经这样回忆过自己小时候学生作文的经过:
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那时,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但偶然之间,也会不知怎么一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于是学生满心欢喜,就照这样──真是自己也莫名其妙,不过是“照这样”──做下去,年深月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书有笔,不蔓不枝”之类,到这时候,即可以算作“通”。
这里所说的大概是19世纪末期我国旧式作文教学的情形。近一个世纪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仍然承袭了过去的许多做法:“读”(阅读)与“做”(写作)的结合;反复地进行训练;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并采用圈点法,等等。同时,又有了一些改进──加强了对学生八方的指导与讲评,并作了不少新的探索与尝试。
但是,上前作文(包括议论文)教学的状况还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作文教学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人们常说,作文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练出来的。鲁迅先生曾把自己作文的心得或方法归结为“多看
和练习”。叶对陶先生说得更为具体:“写作的历练在科多作,应用从阅读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略谈学习国文》)而这种写作训练,又有赖于科学的指导,有计划地分步骤进行。无目的、无计划的盲目训练,
必然导致事倍功半、少慢差费,影响学生八方能力的迅速提高。
因此,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研究议论文写作训练的科学化与现代化;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议论文写作训练科学化与现代化的原则
议论文写作训练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
第一、循序渐进。
能力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议论文写作训练是有序可循的,也必须循序渐进。一项一项地练,一步一步地走,才“步步能稳践”(叶圣陶诗句),才“习惯成自然”。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的那样:“写作的知识必须化为技能,善成习惯,必须在不知不沉之间受用着它,才是真正的受用。”(《〈文章例话〉序》)凡是要做好事情,练就一种技能,学通一门学问,没有不是这样的。体育老师教学生做体操,总是先让学生做分解动作,然后再做贯串动作;我国古时候的人学写诗,第一课是对对子,然后再做全篇;意大利名画家达·芬奇学画画,先从“画蛋”开始,最后留下传世之作《蒙娜丽莎》;古代的射箭高手飞卫教纪昌学射,分做三步走──“学不瞬”、“学视”、“学射”(《列子》)。这就是先单项后综合、先局部后整体、先简单后复杂的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二、目标要求明确、具体。
能力训练要求目标明确、具体;目标模糊、笼统则很难使训练收到良好的效果。所谓目标,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总的目标,议论文写作训练,总的说来,要达到下面的目标:①观点正确,中心突出,立意高远;②内容充实,材料丰富,论证严密;③构思新颖,结构缜密,条理清晰;④行文流畅,语言精炬,逻辑性强。而所有这些,归结起来,最根本的是,要求所写的文章说理透辟、说服力强,能收到以理服人的良好效果。一是每一个训练点的目标,议论文写作训练,仅仅有一个总目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总目标分而化之,成为若干个小目标,在系统性的训练中逐一实现。比如说,在根据材料提炼论点的训练中,要求学生掌握概括归纳、
演绎引申、类比推理的方法;在开篇写作训练中,要求学生掌握提出中心论点的多种方法;在结构安排训练中,
要求学生掌握认识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多种类型,等等。总目标明确,就胸有全局,知道努力方向;训练点目标具体,就切实可行,定能稳步实现。
第三、涵盖必要的知识点和能力点。
能力是由知识转化而来的。因此,议论文写作训练实际是掌握议论文基础知识并使之转化为能力的训练。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略谈学习国文》)既然如此,就必须清楚了解议论文写作训练 必须涵盖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有哪些。人们常集中注意的是,议论文体裁本身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诸如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方式等;或延伸扩展到写作所必需的运用语言的能力,诸如遣词造句、分段分层、谋篇布局等。其实,这两项都只是所谓“文内功夫”。要学会写议论文,单有“文内功夫”不行,还要有“文外功夫”。这“文外功夫”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的能力,积累广博的知识尤其是文史方面的知识等。叶圣陶先生说过:“就学生说,作文
是各种学习的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所以,议论文写作训练必须把“文内功夫”和“文外功夫”结合起来进行,在两个方面下苦功。
二、议论文写作训练的程序。
依据议论文写作训练科学化与现代化的原则,认识论文写作的训练程序可以分为九个步骤。
1 . 一题多体、一事多体。
一题多体,指用同一个标题写几篇不同体裁的文章。例如“机遇”、“责任”等作文题。
一事多体,指根据同一个材料写几篇不同体裁的文章。”事”取广义,指材料,包括画图。
训练的目的是“明特点、辨文体”。这是一个带有过渡性的步骤:从记叙文和说明文训练到议论文训练,主要解决学会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掌握议论体裁的特点的问题。
2. 一事一理、多事一理。
一事一理,批根据一个材料提炼出一个论点。“材料”的外延很广泛,包括:生活事例、历史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名人言行、文艺作品中的细节、新闻报道、漫画、笑话、寓言、童话、成语故事等。“理”指道理、事理、观点,即论点。
多事一理,指根据多个材料提炼出一个论点。当然,“多个材料”在内容上是有关联的。例如清代著作作家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这样一段话:“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痰瘤。” 它的主旨是以蚕食桑吐丝、蜂采花酿蜜、人吃饭长精神为喻,指出人应善于读书。据此材料作文,可确立论点为:要善于吸取有益的营养,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并可把“论点”加以浓缩,拟出标题为:要善取吸取:学会“活”读书;切莫“死”读书、读“死”书。
再如有一则材料:
众在绿化环境,美化生活。小李利用阳台一角,栽上一葡萄树。今日施肥,明日浇水,到了夏天竟结出了几串小葡萄。他高兴得不待葡萄果也成熟,就摘下了几颗,定要同学们尝尝。大家觉得其味苦涩,他却吃得津津有味,觉得很甜蜜。同学们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他说了一句很富有哲理性的话:“‘苦涩’”和‘甜蜜’是生活中的一对孪生的姐妹。”
它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苦中有甜,甜从苦中来。如把小李那句比喻性的话明白地表达出来,即可作为文章的论点:生活是由劳动和享受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构成的。并可拟出如下标题:“苦涩”和“甜蜜”同在;“苦”尽“甘”来;“苦”中有“甜”,“甜”中有“苦”。
训练的目的是“抓主旨,立论点。”主要解决根据材料确立论点并拟题的问题。给材料作文,首要正确理解材料,掌握概括归纳、演绎引申、类比推理等方法,学会从材料中提炼或生发出现点来。
3. 一事多理、多事多理
一事多理,指根据同一个材料,因所取角度不同,而可提炼出多个论点。
多事多理,指根据多个内容上有关联的材料,因所取角度不同,而可提炼出多个论点。
例如下面这则材料:
挪威人捕沙丁鱼回港时,大量的鱼死亡,只有一艘船例外。原来这禾艘船的船长在鱼槽里放了一条鲶鱼。鲶鱼在槽中因环境陌生而四处游动,到处挑起摩擦,自然会引起沙丁鱼的紧张,也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就活蹦乱跳地回到了鱼港。
可从不同角度去看,而提炼出下列论点:
(1) 只有不断运动、发展,事物才可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旦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事物就会消亡。(从事物运动的规律来看)
(2) 事物的生存发展是内困和外困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事物发展的条件来看)
(3) 在改革开放中,我们既要“走出去”向世界学习,也要“请进来”,使外来的先进东西服务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
再如下列一组材料:
(1) 成语“滴水穿石 " 。
(2) 晋代大书法家”临池学书”的故事。
(3) 我国古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长年跋涉于奇峰恶水之间,常处绝境,但他没有气馁,没有退缩,而是坚持继续前进。于是,这才有《徐霞客游记》之诞生。
由于着眼点不同,从中提炼出的论战也有区别:
(1) 要方向明确,目标专一。(着眼于“方向”)
(2) 要有矢志汪渝、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定信念。(着眼于“信念”)
(3) 要有一股坚韧不技的毅力。(着眼于“毅力”)
训练的目的是“选角度,定中心”。主要解决根据材料选择立论角度、确立中心的问题。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这种思维方式与定势思维有别,它要求学生对“材料”尽可能地开拓思路,多角度、多测面地加以深入思考,从“材料”中提炼多种富有新意的观点。当然,在所至笔操毫作文时只能确立一个中心论点,这就要求从众多的角度中筛选出一个最佳立论角度。
4. 多种切入、一语破的。
多种切入,指争入破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语破的,指用一个极度春概括精炼的判断句来表达中心论点。“一语”,即中心判断句。“的”,即主旨,中心论点。
训练的目的是“拓思路,会开篇”。主要解决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中心论点的问题。议论文的开关,就是引论部分,作者要在这个部分提出问题,一般地说,大都要表明观点,提出中心。
议论文有多种开篇的方式:
(1) 活用材料 (2) 摘录名言
(3) 援引史料 (4) 引用寓言
(5) 反面说起 (6)设疑作答
(7) 直入主旨
除“直入主旨”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外,其余各种都要借助于某种外物,但也必须很快进入主题。
5.一理一据,一理多据。
一理一据,批是为一个论点造反一个恰当的论据,据、指论据可以是事实论据,也可以是道理论据,还可以是其他能支撑论点的材料。
一理多据,指为一个论战造反多个恰当的论据。
训练的目的是“摆事实、讲道理”。主要解决为论战选择恰当的论据并作阐述的问题。论据要可靠、充实、典型、新鲜。选用论据谁论战对论据(事例、引文等)应加以分析,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必然联系。
例如:
正如鲁迅先后所说:一个人“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可取,“顶好是不要自馁,总是干;但也不可自满,仍旧总是用功”。可见,既刻苦用功、毫不自馁,而又虚怀若谷,智慧的花朵就怒放,才能才得以施展,为祖国为人民产功业的宏愿,也就能更好地实现。
这段话引用鲁迅的名言作为论据,论证“单靠勤奋也还不够,更要有谦虚谨慎、永不自满”的精神这个论点,是十分恰当、有力的。而且。作者并把鲁迅的话摆在那里就算完事,鸸进一步作了阐述,从而把论据与论战紧紧地扣在一起。
6、一进多面议、一理爱层议。
一理多面议,指围绕中心论点从多方面展开论证。议,即议论,论证。
一理爱层议,指围绕中心论点深入地展开论文论证。
训练的目的是“列提纲,明层次”。主要解决为中心论战列出几个分论点的问题。分论点的并列关系。属“多面义”’分论点为层进关系,属“逐层议”。
例如:谈平衡
(1)竞技运动要掌握好平衡。
(2)要做生产与消费的平衡。
(3)要保护好生态平衡。
再如:说拼搏
(1)无论何种比赛都需要运动员尽最大努力去拼搏 .
(2)要在科学事业上取得成功更应该拼搏。
(3)不但一个人要有拼搏精神,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屯要有拼搏精神。
7.一理正反议、一理类比议。
一理正反议,指围绕中心论战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论证。
一理类比议,指围绕中心论战采用比喻、类比方法来进行论证。
训练的目的是“找比点,析事理”。主要解决运用类比推理方法来阐明道理的问题。对比、类比、比喻的论证方法,都是选用一个事物来与论战相比较进而展开论证,但它们与论点的关系又各不相同。
对比(相反)
论点 类比(相类)
比喻(相似)
这几种论证方法都是类比推理议论文写作中的具体运用。在论证中,要善于找出可比点;在哪一点上相反,可形成鲜明照;在哪一点上相类,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在哪一点上相似,可作生动形象的喻证,从而深入细致地引申发挥,剖析事理使从信服。
8.一文三步,指一篇议论就其论证过程而言一般包括三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多种类型,指其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训练的目的是“扣中心,明布局”。主要解决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多样化类型的问题。议论文的布局──论证的结构,取决于作者的构思,前者是后者的外部表现形式。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方法总是相通的,这表现在议论文写作上,就形成了布局的同一性,由于议论文是就某一问题发表看法,一般说来,总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次序来安排,由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但是,作者各有各的思路,可谓千变万化,文章也就有多种多样的结构,形成布局的多样性。
基本结构 多种类型
先总后分
总分式 先分后总
先总后分再总
引论 对照式 先反后正
本论 先正后反
结论 并列式 (横式)
递进式 (纵式)
综合式 (含多种类型)
9.多种收尾,独辟蹊径。
多种收尾,指结束全篇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独辟蹊径,指善于别开生面地给文章画上一个守满的句号。
训练的目的是“出新意,会收尾”。主要解决能够彩不同的方式来收尾的问题。议论文的结尾,就是结论部分,作者要在这个部分解决问题,一般地说,大都要突出、深化主旨。
议论文有多种收篇的方式:
这些方式,或“卒章显志”,收“画龙点睛”之妙;或延伸深化,得启人心志之效;或与开头遥相呼应,使全文结构严谨,浑为一体,或以反问语气相诘,使文章主旨更加鲜明各有各的的长处,各有各的妙用。
以上是议论文写作训练的程序。这几个步骤,虽然相应关联、不可割裂,但它们又有各自相对独立的训练目标、内容和侧重点,必须逐步进行,序列展开,当然,各项训练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反复进行多次,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要求。
特点:
(1) 总结全文
(2) 呼应开头
(3) 发出号召
(4) 深化主题
(5) 反诘点题
(6) 提出建议
三、讨论文写作训练的关键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指出 :" 所为训练,当然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第二,必须使这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 ."(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 议论文写作训练当然也不能例外,必须使学生通过训练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日复一日的长期反复练习中养成习惯,能够地议论文中的写作方法熟练地加以运用。 " 掌握方法 " 、 " 养成习惯 " ,就是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关键。因此,我们可以把议论文写作训练称做方法训练和养成训练。
议论文写作的方法技巧,有的人列举了 100 多条,其实不必如此繁琐,不外乎包括立意选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诸方面。 " 扣准自己的用意来写是要主要的,怎样针对读者打动读者是要注意的,表达得准确是要注意的,通篇连贯有照应是要注意的,当繁即繁当简即简是要注意的,大概不过这么些事吧。 "( 叶圣陶《评 < 读和写 > ,廉论读和写的关系》 ) “掌握方法”,要在“掌握”二字上下功夫。简单地说来,有三条:
一曰把握要领。 " 要领 " ,原指体育和军事操练中某项动作的基本要求,这里借指写作训练中某项技法的基本要求,例如 : 选择论据要求准确、典型、新颖,说理分析要求准确、周密、有力等。要领不可琐细,须少而精,便于学生把握。
二曰学习借鉴。仅有基本要求,还欠具体,不易明了。必须要有 " 例子 " 。而教材就是最好的 " 例子 " ,要充分地利用;当然还可以补充一些切合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和写作实际的短而精的文章作为 " 例子 " 。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和借鉴各种写作技能,阅读得去,一般说来,写作也会得法。叶圣陶先生说 :"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 学习可从摹仿入手,但 " 例子 " 仅供借鉴,不可亦步亦趋,受其局面。
三曰诵读顿悟。可以要求学生诵读甚至背诵一些议论文名篇,包括古文名篇如《六国论》、《论积贮疏》、《怜言传序》等,古人学习写作 " 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 " , " 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 "( 叶圣陶《语文与文字》 ) 。方法的掌握,常常要学习的人自己去揣摩、领会,以至突然 " 顿悟 " ── " 豁然开朗 " 的。
这三条,还只是 " 知 " ──掌握方法,学习的出发点;而学习的终极点却在 " 行 " ,养成习惯灵活熟练地运用议论文的各种写作技能。 " 习惯 " 要靠 " 养成 " ,因为 " 习惯 " 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 ." 养成习惯 " 要在 " 养成 " 二字上下功夫。简单地说来,也有三条:
一曰反复实践。掌握了方法技巧的要领,就要勤劳苦练,在不同场合练,采用不同方式练,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可以在课堂上争取多发言,也可以课外多参加一些演讲会和辩论会。多练,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习惯;熟,就能生巧,这样一来,就由 " 懂 " 到 " 会 " ,由 " 生 " 和 " 熟 " ,由 " 能用 " 到 " 灵活 " ,由 " 摹仿 " 到 " 创新 " 。真是 " 日日练,日日熟 " 、 " 日日新,日又新 " 。
二曰匡正错误。在练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掌握方法不得了领以至错误之处。教师应采用全班讲评或个别辅导的方式及时指出,使学生能及早改正,避免形成不良习惯,把 " 错误 " 误以来 " 正确 " 。匡正错误,就是要杜绝不良习惯的形成。
三曰总结经验。在杜绝不良习惯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总结经验,肯定成绩,扶植其良好的习惯,并使 " 习惯成自然 " 。一旦习惯养成,拿起笔写议论文,运用各种各样 方法技巧,那就成了十分自然的事了。
关于议论文写作训练的科学化与现代化,这里仅对其原则、程序、关键等几个带根本性的问题进行了阐述,除此之外,还有:议论文写作与阅读、议论文写作与生活积累,议论文写作与思想水平,以及思辩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诸问题,有待另作专门的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