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首》教学设计(《卫风·氓》《秦风·无衣》《邶风·静女》)(

来源:教案辅导发布时间:2013-04-21

李丽

教学目标 :

⑴了解《诗经》有关常识

⑵学习氓,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⑶背诵三首诗篇

重点难点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即《诗经》的表现手法。

3、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和义:臣鸠、窈窕、逑、荇莱、寤寐、蒹葭、无、恬、涣、埘、址、桀。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的读音。

2.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这三首诗。

一 导语 设计

《诗经》 同学们虽然没有学习过,但是你们至少听说过,甚至还会背诵其中的诗句。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一首十分出色的恋歌;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的是离家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归来时的悲戚之感。再如“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相思之苦表现的如怨如诉深切缠绵淋漓尽致等等。正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

二 《诗经》简介

(这一部分书上注释①都有,可以给出两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看。老师用提问的方式总结即可)

⑴ 性质: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六艺”之一。本来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⑵ 体制和内容: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大都是贵族作品,;“颂”,都是。《诗经》的精华是民歌部分,它鲜明地表现人民的爱憎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面貌,,《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⑶ 艺术表现手法: 赋 比 兴 (教师在此无须多介绍,在具体研习时结合实例讲解)

三、整体把握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诵读,讨论诗歌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老师总结)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并不是标题,不能代表诗篇的内容。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一般读成“2/2”节拍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获得声韵上的美感。采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3)学生结合诵读提示再一次朗读三首诗歌,自由诵读。

⑷整体感知,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一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经历。

《秦风·无衣》是一篇军中歌谣,表现士兵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昂扬斗志和爱国精神。

《邶风·静女》写男女幽期密约的情形,其中主人公 大胆热烈的爱情表白是自然健康的人性之歌。

四、布置作业 

预习 《邶风·静女》争取熟读能诵。

作者邮箱: chanchan81099018.@.sohu.net

    更多精彩文章

    • 一曲悲凉的颂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 《石钟山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 高二新教材《再别康桥》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 六国论(网友来稿)
    • 高二语文读本学习辅导(网友来稿)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 孔雀东南飞(并序)(网友来稿)
    • 《记念刘和珍君》研究性教学设计(附课题小论文)(网友来稿)
    • 灯下漫笔(网友来稿)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简案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 《琵琶行》教案设计(网友来稿)
    • 走出地平线
    • 《诗经》两首(网友来稿)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