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的研究性学习设计(网友来稿)

来源:教案辅导发布时间:2013-04-21



甘肃白银实验中学邢瑞霞

自读目标:引导学生把握本文托梅言志的特点。

延伸目标:启示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具体自读过程:

一、说“梅”。

问:“梅”在你的思想中是以怎样的形象存在的?或,梅在你的观念里代表何种精神?(引导学生想想说说——不畏艰险、与众不同、坚强、忠贞、美丽等。)

二、观“梅”。

投影显示以下文字资料以及各种各样的梅图,帮助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梅”审美观: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投影资料]:(略)

(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抓住关键词,如:斜斜、横斜、疏影等,想象梅树的形态;然后通过欣赏名家梅图,体会“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特点:曲、欹、疏。)

三、读《病梅馆记》,在解决字、词、句的基础上,完成以下几题。

1.作者对符合传统审美观的“梅“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2.作者对符合传统审美观的“梅”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一行动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倾向?

3.联系时代背景,再领悟本文“托梅言志‘的特点。

(参考答案略)

(备课资料略)

四、扩张阅读:

材料一:(略)

[阅读提示]:以上各诗中,作者各自寄寓“梅”怎样的精神?

(参考解说略)

材料二:[略]

[阅读提示]: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慨?和课文中作者的情感有相似之处吗?(参考解说略)

案例评析:在这个理解过程中,教师首先能充分给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情境,让他们自己去想、去观察、去分析、去思考,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究意识,并且给学生提供了训练创新思维的机会,引导他们能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很好的体现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念

作者邮箱: 网易xingruixia@126.com

    更多精彩文章

    • 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 高二新教材《再别康桥》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 六国论(网友来稿)
    • 高二语文读本学习辅导(网友来稿)
    • 孔雀东南飞(并序)(网友来稿)
    • 《记念刘和珍君》研究性教学设计(附课题小论文)(网友来稿)
    • 灯下漫笔(网友来稿)
    • 孔雀东南飞(网友来稿)
    • 《诗经》三首(网友来稿)
    • 记念刘和珍君(网友来稿)
    • 《诗经》两首(网友来稿)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简案
    • 《琵琶行》教案设计(网友来稿)
    • 走出地平线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