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四十九中学高二、高三作文训练教案(教师中心稿)

来源:教学辅导发布时间:2013-11-14


重庆市第四十九中学  夏永

前  言
作文教学历来是教师和学生头疼的地方,本人认为,要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应该从高二分科就开始进行专门的训练,故此,写下此教案,以作教学参考。
作文教学指导思路
(依据2001年高考考纲要求拟定并且将依据2002年2003年考纲修正)
一、【考纲说明】要求: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D  
    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④结构完整,语句通顺;⑤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D  
①深刻透彻
(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  
③生动形象
(如: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形象丰满,细节生动,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
(如: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的手法,文句有意蕴);  
④有创新
(如: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材料新鲜,见解新颖,有个性特征)。       
二、复习指导思想  
    近三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均只考一篇大作文。特点是文体宽泛,题材宽泛,考生有话可说,而且这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基本上得到了社会各界与国家教委的肯定。  
那么,以后是否沿袭这种命题方式?我们不能肯定。我们只能根据考纲进行全面训练,以不变应万变才为上策。  
1 关于小作文是否需要练习的问题。我们认为无需多加练习,理由有三:  
一)、1999年考纲规定写作内容有"整篇文章"与"单项能力",结果并未考"单项能力",2000年只规定"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删除了"单项能力"的考查。估计高考命题组认为"单项能力"主要还是考的语言表达,可以在第五大题"语言表达"部分考查,而无需再考小作文。  
二)、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内写两篇作文,不利考生写作能力的正常发挥,写两篇作文的结果,往往导致两篇作文的水平都不高,因而使考生的写作能力的评分趋于接近,拉不开分距,不利选才。  
三)、即使考小作文,但我们相信,只要考生的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等基本的表达方式能过关,能写好大作文,就不怕写不好小作文。只要考场上审准小作文题,按题意要求写,平时不多练习小作文,同样能拿高分。        
2、关于要不要进行各种文体分类训练的问题。有人认为近年来淡化文体,因此高二教学和高三复习时不要进行分类训练,也不要进行文体模式训练。我们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理由有二:  
一)、淡化文体,并不是说没有文体。考题要求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也就是说可以让考生发挥自己的长处,长于写记叙文的就写记叙文,长于写议论文的就写议论文。因此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模式及创新形式,很有必要。  
二)。学生进人高三时,写作能力差异很大,说有的学生的作文已达高考优秀作文水平,而有的只相当于、甚至于低于高一新生水平,绝非危言耸听。比如给学生一个话题,要他展开分析,把道理讲得透彻一点,如果议论文基本模式不掌握,恐怕很难写好这篇议论文。为了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所以有必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模式训练。      
 3、关于教学和复习训练内容如何安排的问题。考纲要求几种主要文体都考,而且作文评分分为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因此,我们上学期的训练内容主要是议论文与记叙文的基本套路与审题训练,力图通过训练让学生作文达到基础等级。下学期是不限文体的作文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长处,确定某一文体进行强化训练,力图通过训练使其作文达到基础等级的上限或创新等级。鉴于历年高考大作文都没有考说明文(考场说明文很难做到材料具有客观性),所以没有安排说明文的大作文训练。  
三、具体实施方案  
①、高二学年(2001年下半年——2002年上半年)着重审题能力(分记叙文和议论文)和写作基本套路的训练(分记叙文的物联式、领悟式、高潮式、镜头式和直抒式)。  
②、高三学年(2002年下半年——2003年上半年)着重就作文的发展等级进行训练,具体分为: ①、深刻透彻。②、生动形象  ③、有文采 ④、创新。  
第一、二课时
【议论文审题训练】
一、 审题立论的要求  
首先,根据题目确立论点要准确。
其次,要根据读者思想实际立论,否则就是“无的放矢”。
第三,确立的论点要新颖。即立论要有时代感,要敢于求异思维。  
二、根据命题立论  
    写命题议论文要注意区别题目与论点,凡题目是疑问句的,需要作者作出正确的回答,回答的内容就是论点。凡题目是修饰句的,需要作者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与修饰句内容具有相似点的生活道理,都可作为论点。凡单概念型命题或多概念型命题,都要把题目补充为完整的判断。比如《漫话入迷》可以补充为“在事业上入迷,才活得更有意义”;《谈友谊》可以补充为“友谊要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和志趣上”。其中多概念型命题首先要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其关系补充为完整的判断作为论点。例如《汗水和灵感》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可以补充为“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灵感”。  
三、根据材料立论  
    根据材料作文立论,除了要尽量做到“议论的角度”一节中所说的“准、实、新”之外,还要注意审准材料、弄清题意。下面举例说明:。  
    1、要"全"不要"漏"  
    作文题:情以“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名言进行立意,联系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此题除题目与字数的要求外,从内容角度看有以下两点要注意:一是要理解“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并将它化为自己的观点;二是要联系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来发表看法。只谈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关系而不联系自己的实际,就属于“漏”掉了要求,作文评分是要降等的。谈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也要从两方面来理解,概括才全面。即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要在生活中学习。这是文章的观点。文章思路应为,我在生活中是怎样用语文的,在生活中是怎样学语文的。  
    2.要"准"不要"偏"  
    作文题:后汉时期,有人曾怀着十斤金子,向杨震行贿,说:“暮夜无知者。”杨保答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所知?”使行贿者碰了一鼻子灰。山东省曾有座“四知庙”,就是纪念这个杨震的。请根据这个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此则材料涉及两个人物,我们应根据主要人物立论可拟题为《要发扬“四知”精神》,观点为“有职权者要清正廉洁”、如果根据次要人物行贿者立论,以《行贿者戒》为题,确立“行贿者必碰壁”为观点,则偏了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行贿者不一定“必碰壁”。  
    3.要"深"不要"浅"  
    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用哲学观点去分析材料,认识问题,往往会高屋建瓴,洞若观火。  
    一、命题作文:《说说“眼见为实”》、《说“争”》、《发光与沾光》《小议“代沟”》、《说“风度”》《谈嫉妒》、《谈韧》、《“热”论》、《得与失》、《压力与动力》、《压力与潜力》、《荣与辱》、《红灯与绿灯》、《自卑、自负、自强》、《自责、自励、自强》、《小溪、大河、大海》、《护短、避短、补短》、《河、船、桥》    
    要求:l、给以上题目各确立一个论点,要求联系实际进行立论且立论新颖。2、任选一题写作;不少于800字。        
二、材料作文:一天晚上,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1917)叫来几个学生,让他们一齐欣赏自己整整花了七年时间所雕成的巴尔扎克像。一位学生指着雕像那双叠合在胸前的手,说:"这手像极了!老师,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妙而完美的手啊!"  
    这真诚的赞美引起罗丹的沉思。他猛然操起身边的一柄斧子,朝着塑像的双手砍去,一双“完美的手”消失了,学生们也惊呆了!罗丹解释说:  
    “这双手太突出了!它们已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属于这个雕像的整体了。记住。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体更重要的。”  
    根据以上文字,从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题目自拟,全文不少于800字。  
第三、四课时
【记叙文审题训练】
    根据不同的题目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构思方法。  
    一、大中取小法:如《追求》,从字面上看,题目很虚很大,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这类题目就要从小处来写,可以写一个老教师的追求,一个普通工人的追求,一个边防战士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总之,各种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
    二、揭示本体法:题目是喻体或象征体,就应该揭示它的本体。如《春风》、《暖流》,本体可以是党的政策的鼓舞,可以是师长的教导可以是同学的帮助等等。《红叶》,不是写经霜的枫叶,而是要赞颂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革命家等老同志保持晚节、争献余热的高尚粮神。也就是说,《红叶》就是写树老叶红,人老心红。  
    另外既可作本体来理解,也可作喻体来理解的题目,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则可以写文化科学知识方  
面的一次实实在在的考试,也可以写思想、道德、行为方面的一次考验。《珍贵的礼物》。可以写人情往来方面的赠送的珍贵物品,也可以写在某方面的突出成绩、成就或成果,还可以指父母、师长或上级领导教育自己的金玉良言。  
    三、添加因素法:如《心事》,可以在原题前面加上“我的”、“老师的”、“奶奶的”、“班主任的”等。  
    四、改造文字法:如(啊,新世纪》,这个题目抒情色彩很浓, 审题的关键在于对“啊’”字的感情色彩的理解,“啊”字很显然含有惊喜、赞美之意,于是可将题目改造为《我赞美新世纪》、《新世纪畅想曲》
    五、扩大范围法:题目含意内容很窄,无法取材,可以扩大范围来写。如《在今天的课堂上》,可以将发生在“今e的课堂上的所见所闻"作为文章的线索,穿插回忆昔日课堂内外的事;也可以把"今天"作为广义的今天来理解,写最近一个时期的课堂上的事。  
 六、 瞬间升华法:如《得与失》、《机会》、《勇气》、《考场》、位置》等,均可叙写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经过,结尾道目从中悟出的哲理。      
【迁移训练】    
作文题:《灯光》、《_的憾事》、《心灵深处》、《不能没有你》、《掌声》、《新生》《考验》、《桥》、《理想》、《心愿》。  
要求:1.选择恰当的角度,给以上题目拟出简明的提纲。  
2.任选一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第五、六课时
【议论文的总分式、递进式】
    议论文的基本套路实际上就是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方式。  
    总分式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总说提出中心论点,分说部分则横向开拓,分解论点,论证中心。  
    递进式结构是纵向开拓,步步推进,深化议论。  
    纵向开拓的思路,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一一解决问题”的论证模式。  
    “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解释,不一定是下定义,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对比说明。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侧重点的选择,要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就谈不能这么做的原因,或继续这么做的危害性。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由上可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是最有助于拓开思路的论证结构模式。至于怎么用好这种模式,则关键在于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各自的论述侧重点。  
    递进式结构可以和总分式结构综合运用。比如,可以从“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的角度分别设立分论点,进行阐述。  
    【具体指导】  
    1.运用总分式,或递进式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题目:《只有勤写,才能善写》  
    写作要求:  
    2.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一节课完卷。不满600字者在下节课里重写一篇;字不工整、卷面不整洁者重抄一遍。  
    本次作文重点检查字迹、卷面与结构。  
    3.用三至五分钟时间在草稿纸上列出提纲(以后每次写作都如此)。  
    4.写前心理调适:高度集中注意力。心里暗示自己;考场即战场,现在战斗开始。(以后每次写作都如此。)  
只有勤写,才能善写
    勤写者,何也?勤写,顾名思义,就是坚持不懈地练习写作。看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那些大文豪无不是靠勤写蜚声文坛,流传千古的。  
勤写到底有哪些益处呢?      
首先,勤写才能勤读。作文一写得多了,久而久之,就会发现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也有不少精彩的语句写不出来,这样,就会不自觉地驱使自己去翻开一部部“大部头”,去钻研、揣摩乃至模仿前人的语言,古人“读  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二,勤写才能勤看。作文里写的无不是一些源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事情事物。需以对现实生活的仔细  观察为前提,文章作多了,终会有文思断绝的时候,这时  就不得不搁下笔来,到生活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寻找  新的发现来填补脑子里的空白。其三,勤写才能勤思。勤写当然不是机械地重复  “爬格子”,也不是将有用的无用的材料一古脑儿堆砌起来,这就要求作者开动脑筋,将其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样才算作成了一篇可读的文章。 综上所言,由勤写可带来勤读、勤看、勤思,而这些 又无一不是“善写”的前提与基础。(以上进行横向开拓,分解“勤写”的作用,最后紧扣“善写”作结。)那么,怎 样做到勤写呢?(下面进行纵向开拓。)依尽之见,其法 有二。 法一:勤练随笔。最好随身自带一本笔记本,当有某种写作冲动或“灵感”时,就可以「即时」记下来。字数多可上千,少则不到一二十来字,均可作为随笔。法二:勤作摘抄。有人误认为摘抄只是单纯的“抄”,这是错的。抄不是目的,抄好之后,随时拿出来“玩赏”、诵记,便可成为自己的东西。摘抄对象,也不仅限于名言警句,名章名篇,只要你认为是精彩的,皆可记下。法国大文豪雨果,就经常上街记载路人言语,使得自己的文章通俗易懂。  
    勤写的好处,不能—一尽述。总之,只有勤写,才能善写。  
    总评:本文先从“为什么”角度进行横向开拓,阐述勤写与善写的关系,即勤读、勤看、勤思是善写的前提与基础,然后从“怎么样”的角度介绍勤写的方法,纵横结合,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较准确。  
作者之所以能将勤写分解为勤读、勤看、勤思,他在下笔之前首先明确了善写的前提,即要解决作文材料、生动的语言与思维能力问题,所以先阐述勤写与读看思的关系,再说明勤写与善写的关系。因此,本文思维显得较严密。  
【课后练习】 作文题:《请表现你的才能》   
第四课时
二、【议论文】对照式
    对照式,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卜文,在分析问题部分先阐述主观主义学风的表现及危害性,然后论述马列主义学风的表现及正确性,从而有力地论证了“改造我们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写法指导】  
    作文题:功夫在课外  
    要求:l、运用对照式;2、语言讲求变化;3、不少于字;4、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其他要求同前。            
功夫在课外
对于某些同学来说,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谓予不信,请看——  
    镜头一:某生在作文课上,啃着笔头,冥思苦想长达三十分钟之久,最终将语文课本第一课抄在作文纸上。  
    镜头二:某生考试时写一篇题目为《高尚道德不能无》的作文,曰:“今年的7月1日,香港顺利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国各族人民都要有一个新的认识。要从现在开始,要有一个高尚的道德品质,在澳门回到祖国怀抱时,要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上面两段从“是什么”角度摆现象。)  
    看了这两个镜头,大家也许会觉得可笑。一笑之余,是否能看出点什么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面两生没有生活储备,因而写不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来,只能是抄课文或东拉西扯,甚至把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香港、澳门的回归死拉硬拼在一起。这样胡乱拼凑的大杂烩,恐怕没有人喜欢品尝吧。  
    (第三段从反面论证。以两个学生作文时无话可写为例,说明作文要有生活积累。)  
    陆游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I试想屈原如果不是在流放时,深入地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与疾苦,哪有《离骚》这样的旷世名篇问世呢?哪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的名句流传千古呢?写诗是这样,写其他的文章也不例外。蒲松龄落第后,奋然写落第自勉联以激励自己。他为了写出好的作品,就在路边开了个茶铺,路人要喝茶,只要给他讲一个故事就可以了。他听了十几年的故事,搜集了大量的写作材料,终于写出了《聊斋志异》,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第四段从正面论证。以陆游的诗句与屈原、蒲松龄的创作为例,说明深人生活,占有材料对写作的重要性。)  
    可见,有米下锅,巧妇就好为炊了。写作的功夫主要不在课内,而在课外。我们课内所学的只是一些最基本的骨架,真正要使文章“活”起来,使之有血有肉,那还得靠课外的功夫。只要把目光投向社会与生活,勤于搜集材料,储备材料,就会变“没啥写”为“写不完”了。  
    (第五照应开头同学作文状况,联系实际,说明写作的功夫在课外。)  
    多一份热情去投身生活;多一份理智去感悟生活c(从感情与理智两个角度讲生活对作文的重要性,概括准确。)去捕捉生活的闪光点,只有把功夫下在课外,才能给你带来喜悦与成功。(照应题目。)  
    最后一段强调生活与作文的关系,照应中心与题目。  
    总评:本文特点:结构符合写作要求;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有举例、有引证,有喻证;语言比较流畅,能追求整散结合,有反问,有对偶,有对比。  
【课外训练】  
    作文题:抗拒诱惑  
要求同前。  
第五课时
三、【议论文】启感式
    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  
    感想类可以先叙材料后发感想,也可以边读边感,如文学评论。  
    这里主要谈先叙材料后发感想的写法,因为这是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基本写法。这种写法由“引”、“证”、“联”、“结”四步构成。  
    先说常式写法:(如下表)        
步     骤 内容或要求  
引 引材料、亮观点  
    议 发议论  
    联 联现实  
    结 做结论  
变式写法有两种,每一步的内容与要求与常式写法相同,只是步骤有变化:  
    l、"联"-"引"一"议"一"结":   
    2、"引"-"联"一"议"一"结"。   
    【具体指导】  
一、阅读下面材料,针对某种社会现象写一篇思想评论。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议论时要有针对性;③不少于   600字。  
    学校放了暑假,读高二的李明想到假期有两个月,天天在家里呆着又实在无聊,刚好他了解到父亲的单位光华食品厂大门口的冰柜需要承包出去,单位可提供一个冰柜并供应电力,每月只上缴400元人民币。李明想到这个地方正处于繁华地段,冷饮生意一定红火,打算承包这个冰柜,既可利用空余时间完成假期作业 ,又能学到课本以外不少东西,还能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于是他连忙去征询食品厂经理的意见,经理只说不太放心,不过还是要他问问家里的意见,李明回家后,兴冲冲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亲,没想到他们听后非常生气。父亲认为家里又不缺钱花,不如多看点书;母亲觉得沿街哈喝,生怕儿子受了委屈,坚决不让去。一腔热情得不到理解,李明越想越伤心,连夜写了一封信给父母就离家出走了。  
可以填平的鸿沟
    (题目形象、简练,能使阅卷者眼睛为之一亮。“填平鸿沟”是双方的事,可见本文是针对父母与子女双方立论。)  
    某校高二一学生暑假想承包一个冰柜,既可学到课本外的知识又可减轻家里经济负担,但良好的想法、一腔的热情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因而伤心已极,离家出走。(首句能概括引述材料,好。)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父母与孩子之间思想上已出现了一道鸿沟。(由现象揭示本质。)由此我们不得不发出呼吁:两代人之间应互相理解。(提出自己的看法——推出论点。首段要言不烦,纲举目张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年轻的一代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从子女一方揭示形成“鸿沟”的客观原因。)他们的想法、做法都与上一代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这时父母不应该一概否定他们甚至责骂他们。时代不同了,我们怎能要求孩子一成不变呢?作为父母,应与孩子多接触,多了解,不要让彼此的距离越拉越远,形成一道真正不可逾越的鸿沟。(要求父母理解子女。)  
    (第二段劝诫父母应理解子女:从时代发展角度揭示孩子与上一代的观念不同,言之成理,令家长信服。——因父母理亏,故晓之以理。)  
    同样,作为孩子,也应设身处地地为父母着想,(”同样”“也”两个关联词语用得好,紧缩上段。)也许他们是有点守旧,不大能接受全新的东西,但他们是出于一片关心。(“也许”、“有点”、“不大”,措辞委婉,议中有情。言孩子应认识到父母的动机。)记得报载一初中女学生成绩不好,常受父母责打,终因厌世而自杀,她死后,父母哭得死去活来。着她的父母真的不关心她,又怎会如此之伤心呢?(举例证明。)因此,多与父母沟通,多告诉父母自己的想法,两代人的思想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举例后用“因此”领起下文,加以论证,要求子女理解父母。)  
    (第三段劝诫子女应理解父母;从父母行为动机角度,指出父母是出于关心,并举例证之,语言委婉,可令子女接受。因子女虽得理但少了情份,故动之以情。)  
    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思想上的差距,这已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为此而离家出走,弃世自杀的孩子时有所闻。(联系现实。指出“鸿沟”现象普遍,可见本文为匡时救弊之文。)唯今之计,父母所该做的是少一点严厉的批评、打骂,多一点真诚的关怀,而孩子则该多体贴父母,理解父母的心情,切不可轻易悲观厌世。(从父母与子女两个角度缩合二、三段段意。)  
    (本段联系现实,并照应题目与观点。)  
    从一个中学生的离家出走,我们应该警惕,不可再让那条“沟”扩大下去,理解与热忱,是填平它的唯一途径。鸿沟,是可以填平的,但需要两代人共同的努力。  
(末段照应材料;题目与观点。)  
总评:本文为典型的“引一议一联一结”的结构形式。引材料,简明扼要;明观点,要言不繁;发议论,情理相生;联现实,有的放矢;作结论,善于照应。  
    观点鲜明,结构严谨,标题形象,语言准确,是本文主要特点。      
【迁移训练】  
    根据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位台湾女作家,在她的散文中,写了这样的句子:“初夏的日子,阳光改变了空气的气味。”一位大陆评论家说:“这样写很好,用的是美文笔法,善用通感,讲究炼字,刻意经营。”我看了不禁哑然失笑,因为我的女儿4岁时就"通感"过。冬天里我时常晒被子,晚上睡觉时女儿说:"妈妈,我最喜欢睡晒过的被子,里面有太阳味道的。"撇开母女亲情不说,我觉得女儿的话说得比散文家更生动些。记得一位大画家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家。"为什么有不少孩子长大了反而变蠢了呢!  
第六课时
【记叙文物联式】
     由于高考作文中不能透露出真实地名、人名,所以要求写真人真事的文章以及游记等不会考。因此考生在作文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虚构,使内容符合艺术的真实。  
    “物联式”的基本套路有两种:一、睹物思人一联想回忆一睹物议人,总结全篇。(全文以物为线索,通过一”件记录着被回忆者品格与某些特殊经历的物品来叙述。故事,从而反映出被回忆者的某些品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某物品不仅仅是线索,而且推动情节的发展,成为全文内容的“焦点”,并通过它来表现中心思想。第一种写法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第二种写法见下面的“习作点评”。  
  【迁移训练】  
    作文题:以一本书作为文章的线索,虚构一个故事。要求:不能透露出考生所在地及考生本人、他人的真实姓名。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范文】                        就是那本书
     “当当当……”随着铃声的响起,他第一个冲出教室,向家里赶去,一到家就扔下书包,拿起了前几天向同学借来的一本武侠小说。这时老师的话又仿佛在他耳边响起:“同学们,明天考英语,请大家今天晚上好好复习……”管他的,考英语有啥了不起,反正我平时英语不差,大不了关键时刻“掺点水分”不就成了吗?他这样想着,思想又回到了书中的武打场面中去了。嘿,真过痛。这晚,他十二点才睡。  
    “当当当……”随着铃声响起,他踏进了教室,却不禁傻了眼,原来老师把座位移动了,每两人之间距离拉大了许多。罢了罢了,只好靠自己了。谁知,试卷一发下来,他又傻了眼,只见满卷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单词默写,中英互译,而他昨晚却没有朝单词表上望上半眼。糟了糟了,他想,这回全完了。  
    “当当当……”随着铃声响起,他又是一马当先地冲向家里。这次没考好,那也没办法,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何况人呢?一两次没考好不算什么,下次再努力就是了。他这么想着,手中又捧起了那本武侠小说。嘿,这本书真好看,里面描述的功夫真厉害,要是我会就好了,那就可以在大家面前好好亮一手了,看谁以后还敢小看我,说我是弱者。他想着,忽然眼前一亮,只见书上写着:“这招‘劈金断玉手’只要每天练习以手劈砖,练到后面再日渐加强所劈物体硬度,月有所累,半年有小成,两年可大成也……”他擦了擦眼睛,又看了一遍,高兴得翻了个跟头,从床上跳了下来。嘿,这么好的方法要早让我知道就好了。对,马上去练。他这么想着,一边找来砖头摆好,猛吸一口气,对准砖头用手猛劈下去,只听“咋巴”一声,他抱着右手倒在了地下直打滚。  
    他被送进了医院,粉碎性骨折使他要住院半年,出  院后还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唉,就是那本书!(照应标题。)他这么想着……  
      总评:本文以一本武侠小说为线索,夸张地描叙了  一个由于沉溺于武侠小说而使其身心受到损害的学生。  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其构思的主要特点是将武侠小说  作为主人公倾注思想感情的对象,并由此推动情节的发  展。本来“他”应该责怪自己不该沉迷于武侠小说,但文  章结尾却感叹道:“唉,就是那本书!”这种把文章的所有  材料及思想感情“聚集”于某种物品的写法,能产生强烈  的艺术效果。     
      作文题:《就是那_》(在空白处填写某物品,  如书包。钢笔等。700字以上。)  
第七课时
【记叙文】领悟式
       领悟就是对所叙写的人、事、景、物有深刻的感受,  进而从中悟出深刻的道理。。  
      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考历史时,有道题考某一 事件的年代,他忘了,又想起曾在课桌上写了这一事件的年代,于是慢慢移动试卷,在移动试卷的过程中、他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快下考时,他大着胆子移开试卷,  一看,没有,才恍然大悟源来坐的是别人的课桌!失望之际,心情一下子倒觉轻松起来。结尾他写道:“铃响了,虽然那一个空没有填,但我觉得没填比填了更好。”  
      无疑,作者对这件事的感受是深刻的,但我们是否可从中悟出更具普遍性的道理呢?比如,我们可以加上这样一句:“——得到某种东西的同时,不能失去比这更  珍贵的东西。”如果不加这一句,只能使人感到,做为学  生,应该遵守考场纪律,做人要光明正大等等。加了这一句,就会使人更领悟到:除了要注意自身的品德修养  之外,在对待他人、社会、自然等方面,不也同样要懂得珍惜你拥有最珍贵的东西吗?  
    由此可见,感悟,可以使笔下具体的人、事、景、物焕发出哲理的光彩,从而拨动读者的心弦,并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迁移训练】  
      作文题:以《感悟_》为题,在空白处填上你认为有所感悟的事物名称,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感悟友谊
      “糟糕!又忘了带钱。”恼怒的我不禁对自己说道。  上次唯独我一人迟交钱被点名的窘境又浮现在我脑海里。借!一个念头涌在我的心头,然而一向人情冷漠的我,在班上几乎没有要好的朋友,向别人借万一他当众“打我的脸”,用一句“没钱”来推托,那我不很没面子吗?我那极强的面子观念又把自己推进了“深渊”。“收钱了!”组长喊道。我稍平静一点的心又像被注射了一支兴奋剂,“砰1砰!"的狂跳起来。近了!近了!组长向我这边来了。我忽的感到四下一片死寂。同学们都远离了我,老师又在全班点名要我交钱。我涨红着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不!我不能这样了,我一个劲的摇头。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我旁边的窗前闪过。他,我的;旧友。有希望了。我欠身"哎"了一声,可他没有反应,依旧漠然的走远了。像是素不相识,也许是没有听见,也许......该死的朋友,我再也不要朋友了,我暗骂道。我的希望破灭了,我坐在位子上,脑子里一片空白。"尹艺儒,交钱了。"组长笑咪咪的向我走来。我轻声的说:"我,我没带,你能借我吗?"我说着低下了头,声音小得连自己也听不到了。"OK。"一个响亮而悦耳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响起,我一下弹了起来,问道:"真的?""这还假!"他说着掏出了钱......   
    终于结束了,我压抑的心终于得到了一丝放松。我这才感到全身已经湿透了。我忙欠了欠身子走到走廊上,这时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我深吸着清新的空气,我感到自己正处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有许多同学将会成为我的朋友。我不禁想起一首歌“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对!朋友多了路好走,想到这里我感到眼前仿佛有条大道正向远方延伸,等着我去走。  
    总评:本文对友谊的深刻感悟来自于作者经历了一次非常难堪的经历,可见此类题应写感受最深之事。  
   【课后练习】  
    以《感悟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短文。(要求同上,但不得再写友谊。)  
第八课时
【记叙文高潮式】
    由于考场作文一般篇幅不长,所以写记叙文就特别要注意剪裁布局。在叙述那些时空跨度比较大的事件时,最好截取生活的横断面,采取“高潮式”来描叙生活。所谓“高潮式”是指在整个事件(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只截取高潮部分进行描叙,而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则运用插叙(追叙、补叙)的表达方式,采用人物的回忆、对话、书信、梦幻、意识流等方法,进行补充交待。这种写作方法可以使文章短小精悍而动人心魄,信息密集而又主题集中。在体裁上它实际上就是微型小说。  
 【迁移训练】  
    作文题:1999年高考题(题略)  
儿子的信  
    丁博士从诺贝尔授奖会上回来,就感到一种不安。当他走进实验室时,这种感觉就被证实了,那架“单程超时空飞船”不翼而飞,而电脑被打开了,丁博士的目光在蓝色屏幕上搜索,是儿子留给他的。  
    丁博士:  
    我恨你,是你逼我的。  
    是的。我现在是一种绝顶的高智能生物,但我不是人了,只是一台九八六电脑,除对你有一种恨的感觉和对妈妈有短促的记忆外再也没有其它的感觉。  
    我有时候想,我是你的儿子,还是你的实验品?为什么你从来没有在意过我的感受?妈妈在世的时候我们一家多快乐,自从妈妈死于车祸,你就对我不闻不问,你答应母亲要让我成为一个杰出的人,但也没想到你竟然用这种方法来达到目的。  
    在我的脑袋里有爱迪生、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的记忆因子。我什么都知道,正因为这种先知先觉,‘使我对世界失去了兴趣,感到空虚与绝望。同时又无法使这些优秀的记忆碍以发挥,因为这并不是我扎扎实实学到的东西而是“偷”来的。  
    这些我都可以忍受,但你为什么在我没有允许的情况下给我洗脑。我已经长大了,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你讲这样能使大脑的空白容量增大。但字典再厚也只能满足别人的翻阅,又能有什么别的太大的意义呢?  
    更让我难受的是,在洗脑时并没有除去你和妈妈的信息,使我依稀还知道一些过去的事情,要是再狠一些,那也就什么事也没有了。  
    我走了,将永远离开你,我把“单程飞船”的目的地设在无穷远处,你很有本事,但这次我赢了。  
    你的实验品  
    丁博士无力地躺在工作椅上,想了很多,拿出相片,是一张全家福,妻子很贤慧的笑,儿子好天真的笑,然而现在……  
    “我错了,我要毁掉这台该死的机器。”他的手摸到一只按纽,红色的。  
    “等等我,老婆,孩子,我来了。”  
“轰”,一声彻底毁灭的轰鸣响彻天际。  
总评:这篇科幻小说被评为59分。如果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就会从了博士的儿子在妈去世后起叙述,写他被父亲当做实验品,在"洗脑"后给他移植了许多科学家的记忆,致使他对世界失去了兴趣,而感到难受,因此趁父亲参加诺贝尔授奖会去后就留下一封信驾"单程超时空飞船"逃离了。了博士回来后遭到沉重的打击,便按下了彻底毁灭的按钮。但作者采用"高潮式"进行剪接,从而大大节约了篇幅。   
第九课时
【记叙文的镜头式写法】
  镜头式又可称之为“蒙太奇”式。“蒙太奇”一词来 自法语,原是建筑学上关于构成、装配的术语。用于电影艺术就是编辑、辑合的意思,即把拍摄下来的一个个镜头,根据导演的一定意图,按照生活和视觉的逻辑,有机地组合起来。写作上的蒙太奇,是把本来没有直接连系的生活片断巧妙地加以连接来表现作品主题的技法。恰当地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可以增强作品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蒙太奇的连接方式较多。一般来说,有对话连接、物件连接、音响连接、动作连接、细节连接、人物连接等。下面的习作具体介绍了物件连接(书本)的方法。  
  【习作评点】  
    作文题:1999年高考作文题(略)  
移植记忆一获取能力
湖南某考生
 “唉!”我“啪”的一声关上厚厚的《唐诗三百首》(连接之物)。“真难背!”我边揉揉太阳穴,边闭上眼睛想 着,“如果记忆能移植该多好,那我便可一瞬间就满腹诗书,下笔有神了。”,  
    “对,不是刚有科学家宣称给动物移植记忆成功了吗?那人类的记忆移植不是也指日可待了吗?”我兴奋地遐想着。(由读书而展开联想。)  
     假如真的可以给我移植记忆,我便先移植文学家的脑中物质。于是,我便可看大漠孤烟江南风物;赏高山流水,小桥人家;尽览人间万象,百姓生活;这尝世事沉浮,天地沧桑我便可不翻书页,不动笔墨,数秒之内接受他人一生汲取的无穷文史营养。于是,无需时③流,我便可走马塞上,看楚汉交兵,金戈铁马;无需程门 立雪,便可聆听名师谆谆教诲耳提面命。于是,我也可“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以上为“镜头”一。)  
    假如真的这样,我还想移植政治家、军事家的“记忆库”。从此,我可以指点江山,评论天下,挥洒笔墨,笑对政治风云,或者,我便可亲领雄兵百万,作一回率“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以上为“镜头”二。)  
    “哈哈哈……”我得意地笑了,下意识攥紧了拳头仿佛真已成了一代英豪可赈世济民,造福苍生。我不由摸出《三国演义》(物件连接),翻出关于诸葛亮的几章嘲笑最终落得五丈原一夜秋风的他。“你不是知天文地理、晓阴阳奇门吗?看我日后移植记忆,强你百倍!”(回到现实。)  
    忽然,我翻到舌战群儒一段,见到孔明斥责儒生的一句:‘妆辈专工翰墨,惟务雕虫。青春作赋,皓首穷经;下笔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我猛然惊醒了。(文笔定转,乐中生悲。由赞美移植记忆之功,转而批评移植记忆之弊。)  
    是啊,我得到的是他人记忆的知识,却没有获取实践的能力。我背了唐诗宋词,就真能比肩李杜,力扛苏辛吗?我背了《孙子兵法》,就不会如赵括一般只知纸上谈兵吗?我记忆历史兴衰,成败得失,便能在治国治军时游刃有余吗?移植记忆真能让我获取能力吗?  
    不!不可能!即使记忆真可移植,我也只能获得他人的知识,而无法增益自己的能力,只会像诸葛亮蔑视的满脑知识却无法运用的迂腐儒生一般,胸无一策,而即便靠记忆我日后混过了考试,也不可能提高素质!我懂了。    知识,可以记忆,或许还可移植。能力,只可实践培养,不要妄想凭空“嫁接”!  
  总评:本文运用“镜头式”的方法是既有物件连接,也有行为连接。即以看书时的通想来贯串一些想像中的“ 镜头”。当然这些镜头不是一般的生活画面,但也可看作概括描叙的想像中的生活情景。  
      作文题:《中学生活散忆》或《二十年后回母校》  要求:任选一题,运用“镜头式”结构文章,不少于600字。  
第十课时
【记叙文的直抒式】
    广义的记叙文包含散文,而散文又包含抒情散文。抒情散文有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因事缘情)和直接抒情。考借景抒情的散文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要涉及到景物所在地,有可能让阅卷者知道考生的籍贯。因事缘情与托物言志的散文同学们比较熟悉,而直接抒情的散文写得比较少,这里专门练习一次。  写直接抒情的散文,同样要围绕一个中心选材组织,而且特别要讲究语言的形象生动、音调和谐。在修辞上常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语言功夫非一日之力, 平时要多加练习。要加强比喻与排比句的仿造。这样既可为大作文打下语言基本功,又可为考卷上第五大题的语言表述题打好基础。  
【习作评点】  
作文题:写一篇汇职教师的文章,要求直接抒情。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宇。  
教师,我能对你说些什么
在学校墙外高楼上传来的麻将声中,面对这两个神圣的字眼——“教师”,我能对你说些什么?在这万民同乐的夜晚,你很难扮演电视观众的角色。为了明天,你必须摊开教科书与教案,自编自导45分钟的电视短剧;你也许还得把红色的勾叉印满两座题山;或者将思维与爱的犁铧耕遍几十篇习作的字里行间在许多人崇尚越富越光荣的今天,我不想沤歌你的"无私奉献",这不是我舍不得汉语言中最美的词汇,是因为仅将词藻奖给你未老先衰的生命,实在令我痛惜遗憾,我宁肯噙着热泪对你说一声:我景仰你啊!你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延续,坚守着这方清贫而富有的校园。  
    你的智商高,已经把它用在讲坛;假如把它用在官场,你肯定是个好官;假如把它用在商海,你也定然能够赚钱。不平则鸣,牢骚由此而生。但我仍然敬佩敢发牢骚的你,不仅仅是因为你真诚质朴,而是因为你一登讲坛,满面乌云就变成阳光灿烂。面对几十双真诚而渴求 的目光,几十朵鲜花在阳光下绽开笑颜。物质的贫乏,分配的不公使你痛苦,讲坛上下心的交流又使你感到做人的尊严。黑格尔说过,心灵能从矛盾对立中挣扎出来,仍然坚持自己的性格,就更能显出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尊敬的教师啊,你已跳出物欲的任格,将灵魂升华到了最高境界,叫我怎能不含着热泪将你高声赞颂:我景仰你啊!你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z使中华文明的圣火代代相传。  
    夜钟在墙上缓缓地抒情,这平静的滴答声正演绎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我知道此刻正有人在娱乐城狂欢,正有人在夜总会豪饮,更知道一群播火者正佝偻着身躯在案前,用生命的浆汁去描绘祖国的明天。尊敬的老师啊,我对你实在再也说不出什么,只能道一声:多多保重!今天之后还有无数个明天……  
    (本文发表于1998年第11期(作文通讯》)  
    总评:本文由教师夜晚备课。改作业 产生联想,以教师的辛勤劳动与晚上看电视、打麻将的一般人,以及在娱乐城狂欢、在夜总会豪饮的醉生梦死的人进行对比,满怀激情地沤歌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写法上,多处运用了对比、反衬、比喻、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句子整散结合,语言音韵和谐。    
    作文题:《春风赞》、《火柴颂》、《我心中的歌》、《啊,母亲》  
    要求:任选一题,写一篇直接抒情的散文,不少于600字。  
第十一课时  内容充实、选材得当范文
内容充实是指文章材料的高质量,高质量的标准有三点:
1、 典型性
关于孩子的讨论
    2010年的一个夏夜,妈妈把三岁的儿子哄睡,就来到来到凉台,准备和孩子的爸爸展开一场讨论,关于要不要给儿子做记忆移植。
   “王博士过世有一个星期了,今天我们一定要决定要不要移植,很多家长都等着呢。”爸爸催促妈妈。
   “我们还是不能接受,我认为这事不妥当。”
   “怎么会不妥当呢?把王博士的一部分记忆给儿子,这有什么不好,人家可是中科院的老院士,著名的物理学家,孩子接受他的部分记忆,一定成才,机会难得,你还犹豫什么!”爸爸说。
   “移植成功,我们的儿子不成了——成了王博士?”妈妈说出心中的顾虑。
   “不会的,我们只移植他的物理学那一部分。”
   “孩子能承受吗?他的脑子里塞满了物理,还会像现在这样活泼吗?他会不会不像他自己了?”
   “不会,你应该知道人类记忆功能绝大部分尚未开发,这些知识绝不会是负担。”
   “那要是孩子将来不喜欢物理呢?”
   “有了王博士那些记忆,他不喜欢物理才怪,你呀,就等着做物理学家的妈妈吧。”
爸爸显得很兴奋,仿佛儿子已经获得了诺贝尔奖。
   “我觉得很恐怖,我们好像在定做一个儿子,太不尊重孩子了。而且这样做也不尊重王博士,我觉得我们偷走了他的知识。”
   “他可是自愿捐献的。我想他一定希望有人能继续他的研究。孩子有了他的记忆,就不必像我们那时从牛顿三定律学起,这不是让他站在巨人的肩上?”
   “孩子只有王博士的知识就够了么?他能拥有王博士那样的责任心、进取心、坚忍不拔的性格么?你也知道王博士的为人,他的人生不止是物理那样简单吧。”
   “其余的那些我们可以教他嘛!”
   “教,教得会吗?孩子轻而易举就获得那么多不属于他的知识,他不会懂得珍惜的。我看记忆移植无异于拔苗助长。”妈妈显得坚决起来。
   “那么照你说这记忆移植完全是多余的发明?”
    妈妈笑了,“当然不是,但不是供孩子投机取巧的,将来他或许会接受移植,但不是为了成为物理学家。”
夜深了,孩子在自己的小床上酣睡,明天他还会到幼儿园去,和伙伴们拍皮球,捉迷藏。
【读了上文,你的感受是什么?你觉得内容方面充实在什么地方?】
感悟美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每当看到笔记本上的这句话时,我的心都仿佛被重重敲击了一下,因为它总是能激发出我心中一种对美德的崇敬。
我们知道的美德有很多很多种,“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是一种清廉的美德;“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是一种忠贞的美德;“一日行一善”是小的美德;“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大的美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文人不屈的美德,“我自横刀向天笑”是武人宁折不弯的美德。
    然而什么是美德呢?古今无数的圣人犹如在空中闪亮的星,为我们竖立了“德”的榜样。然而也就像星一样,他们被世人万代传颂的美德和伟业散发着灿烂的光芒,照耀着后人,却总让我感觉那样遥远,尽管我对他们满心崇敬,却不知道渺小的自己能否与那样的美德有任何关联。
    有一天我看了一本杂志,上面有一封父亲写给未出生孩子的信,文章很短,里面却有一句让我忘不了的话;“爸爸只希望你作一个好人……”
从此这句话便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同时也慢慢化解了我心中的迷茫,我渐渐意识到所有的美德都有同一个来源,就是良心。美德就是要凭良心做该做的事,为正确的东西付出努力,为每一个爱你的人认认真真的活下去。
尽管简单,尽管质朴,但这却绝不是凡夫庸人的道德。能够真正把握住良心的人,就会不难理解屈原的刚毅,关羽的忠义,鲁迅、朱自清的铮铮铁骨,因为他们和许许多多其它伟人一样,也是凭着一种良心,一种精神在特殊的时候作出了特殊的选择。
因此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所有普遍的好人在这一点上和圣人们有了可通之处,即使凡人们遇不到那种要他做出生死抉择的情况,也应该凭着道德良心,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去生活。
佛语有云:“一人一如来,一树一菩提。”那些一生能够遵循这一原则去生活的人,应该也就可以称圣了吧?
有人说,这世界上有许多种人,有站着的人,有躺着的人,有跑着的人,有醒着的人, 有醉着的人,有奴颜婢膝的人,有刚正不阿的人……。
    而道德却是值得人用一生的时间去完善和追求的,因此,我只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站着的人。凭着良知,走过每一个无愧于心的日子。
这篇文章中心很明确,谈对“美德”的感悟。她经过认真思考,悟出“美德”就是“凭良心做该做的事”,谈得实实在在,给人以启迪。
2、现实感
标准与答案
    高考已经进行了二十几分钟,我绞尽脑汁使自己的答案接近那唯一的标准答案。这时,我看见了这道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错!这个世界之所以美丽,就在于他每时每刻的不确定性,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生活是一出已经安排好的戏剧,正是标准的多样性,答案的千变万化才构成了我们真实而不可预知的生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与我们最密切的莫过于二十余年前关于“改革”的决策了。那时,文革制造的混乱局面还未得以控制,人们又面对着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活下去?”答案似乎显而易见:“和以前一样”。正是这种答案的唯一性使人们茫然。恰在这时,改革的风潮掀起了。这个正确决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多么迅速的发展了生产力,更重要的是它给予了封闭的国家换一个角度思考的机会,它还给人民提出另一个答案的权利。从这个角度讲,答案的丰富就意味着思想的多样性,社会的开放型以及人们的自由和权利。
    答案是丰富的,那么标准的存在还有价值吗?这样的疑问听上去蛮有道理,但仔细推敲,漏洞便显而易见了。试问,失去了衡量行为的对错的标准――法律,秩序二字从何谈起?失去了衡量善恶的标准――道德,我们的精神家园又该到何处寻觅?不可否认,这个社会的标准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标准的保守与思想的开放、答案多样之间的矛盾压抑了太多创新的想法,甚至阻碍了社会前进的道路。然而解决这样的矛盾,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地完善标准、丰富标准,对标准在深度与广度上加以拓宽,使之与社会的开放相吻合,而且决不是为了迎合答案的丰富便“砍”去标准,使每一种答案都成了正确答案;过分的自由对于社会而言,才是致命的伤害。
    其实,改革“标准”,允许更多的“答案”出现,对于未来中国的意义不亚于保持8%的经济增长度。改革的步伐或许该从现在开始迈起,当我们正在经历的高考可以多一些宽容,不再用一份标准答案来限制所有思想的时候,那艰难的一步便已经迈出。
3、 新颖度 
感悟人生
    人生是什么?是一杯烈酒,是一碗清茶,是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还是一条流水滔滔的大河?不知道,这的确是一道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或许只有真正读懂人生真谛的人才会明白人生究竟是什么?
    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失败而叹息,不要因为身处逆境而丧失勇气,更不要因为自己的不幸而哀叹命运不公。张海迪面对自己高位截瘫的躯体,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放弃理想,依然满面微笑地把握着自己的生命之舵,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航线。没有人听到她的叹息怨恨之声,没有人看到她为自己的不幸而落泪,听到的是她那充满希望的话语,看到的是她洋溢着自信的笑脸。
    生命原本是惨烈的,你赤手空拳而来,背负着伤痛和遗憾走完孤独的人生之旅,再空拳赤手而去。然而,生活仍然必须去奋斗,悲惨才会变成悲壮,才会搏击出生命的美丽。只有善待人生,热爱生命,才不会站在春花灿漫的枝头狂妄自大,虚度时光。才不会身处寒冷黑暗的荒原自暴自弃,走向绝望。唯有加倍珍爱才能让我们原本忧伤的生命变得悲壮而美丽。
    有的人一生默默无闻地奉献,从书生意气到两鬓斑白,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生命在他一生的奉献中成就了永恒。就像我们的老师,他们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三尺讲台,奉献给了数以千计的学生,他们没有辉煌的瞬间,但谁又能说老师在我们心中没有留下永恒的辉煌呢?
    有的人生命虽然短暂,但就是那瞬间的辉煌,一样铸就了人们心中的永恒。大地的儿了雷锋,他的一生只有短短的二十三个春秋,与大多数人相比,可以说是太短太短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巨大的精神财富,谁又能说他的生命只有二十三年呢?谁又能说他的生命不是永恒的呢?
人生是一杯酒,人生是一声号角,人生是进军的战鼓。酒是醇厚的,号角是嘹亮的,战鼓是积极的,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人生缺少激情,游戏三昧、超脱五行的人生更是消极。人生是一块礁石,虽然海浪无情地摧残,它依然屹立。而且,长年累月的冲击使它更加坚强。我们在汹涌澎湃的大潮中,应该为自己的人生找一个支点,这样才会在岁月的洪流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附录:(一)要持之以恒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小到挖一口井,大到成就一番事业,没有这种精神,是绝对不会成功的。
为什么呢?因为任何事业的成果,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要花费人的劳动,消耗人的精力。无论是社会规律还是自然规律,它们都是隐藏在客观物质世界内部。发现它们,掌握它们,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苦干到底、坚持不懈地精神,否则,再聪明也一事无成。
(二)
中央人名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近日披露了北京鲁迅故居可能被拆除和西安古旧书店几十万册古书、碑帖和名人字画将不得已塞进四面浸水的地下室的消息,编辑部此起彼伏的电话中传来一大片惊愕和叹息,人们问:真的没有地方容一个鲁迅故居吗,真的没钱保护古代文化遗产摩?
又据报载,不少地方盲目大建豪华公寓,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一套,大款人数毕竟有限,工薪阶层又买不起,于是整幢整幢的闲置在那里,占用了大量资金,造成“有人没房住,有房没人住”的浪费现象。
如果说名人故居和古籍字画这些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真的是因为财力有限而无法保护的话,那么投在豪华厅堂馆所和那些华屋豪宅的钱又是哪来的呢?据统计,真正属于外资和私人投入的很少,绝大部分是公款投入不当造成的。一方面是珍贵古籍处在“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的境地。另一方面,又是华屋豪宅“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这一无一有、一陋一豪之间,我们不难看出某些决策严重扭曲的价值观。
(三)
两个小姑娘,手拉手,肩并肩,一般高矮,一般衣着,一般形态,就连那羊角辫上的蝴蝶结也是一样的鲜艳,一样的漂亮,活脱脱就是一个模板造出来的。但仔细看时,就可看出她们那不显眼的差异了:那左边的小姑娘两道淡淡的眉下,是一双叫人怜爱的眼睛,总有那么一点发愁的样儿;而右边的小姑娘却是两道浓眉,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儿总是活泼泼的在转,那红润的圆脸上,总印着一对小酒窝儿,人见人爱。
(四)
沙漠上的狂风刮过古堡的废墟,书本中妄自描绘着空中花园的美丽,人们希望听到消逝已久的古乐的音律,时光带走了文字的意义。历史的车轮缓缓轧了过去,压碎了多少文明古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相信古老的文明也能在今天重现。
(五)
————-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会毫不犹豫地移植钱钟书先生的思想。平日闭上眼睛便可以畅游于智者的天国,感受布泽于周身的书卷气息。从柏拉图到里尔克,从周庄到王夫之,我将一一扣问他们的心理,整理他们岁月留下的思绪。我将像屈原那样仰天呼唤真理的回报,以充盈的智慧和学识关爱每一个人。当然,我的记忆可以淌过时间的界河,去探访七十年前的清华园,想象那份槛外山光,那片窗中云影,来去澹荡。独自回味颂读诗卷、挥毫疾书的潇洒与恬适。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将装上独行者余纯顺的记忆。跟着时间奔跑,回到那沟壑丛生的黄土地,回到那风沙刺骨的戈壁滩,去观看草原的牧马,去寻找沙漠中的驼铃,去欣赏暗红色的夕照,去拥抱狂哮曲折的雅鲁藏布。夜阑人静,我可以提着孤灯,凭栏前瞻:罗布泊的神秘,你竟在何方?
第十二课时  是非类供料作文审题讲解
考题一、
    据报道,山东济宁城区师范专科学校岗区执勤交警李自强,因一位骑自行车的女青年遇红灯越线停车,为了纠正违章,一连向她行了102个礼;但这名违章者竟不为之所动,在群众的指责中弃车而去。事后,李自强晕倒在岗亭下,被送往医院。
看了这则报道,人们对李自强的行为,有赞扬的,有不以为然的,也有批评的。你对他的行为有何看法?请以此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审题提示:

考题二
在日本国曾发生这样一件有戏剧性的事:某生报考某大公司因落榜愤而自杀,不料自杀技术欠佳,只在脖子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标记。正当此生神昏意迷之际,忽然传来他已被录用的喜讯。原来此生名列榜首,只是统计时出了差错,导致他名落孙山。就在他准备把这个喜讯告知亲朋好友时,又传来消息:他被公司解聘了。公司的老板评价道,此人连如此小小的挫折都承受不起,又怎能建功立业呢?失去此人,乃公司之大幸,使公司避免将来可能发生更大的悲剧。
对这件事,有人认为此人情感脆弱,心理素质差;有人认为造成此人自杀的原因在“某公司”,统计出差错是草菅人命;也有人认为公司太苛刻,没有宽恕之心。你认为呢?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审题提示:


第十三课时   现象对比型材料作文审题讲解
考题
现在,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上不了学或者辍学,全国上下都在为希望工程捐款捐物,以使这些孩子重新走进课堂;同时,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争相兴办贵族学校,学费动辄数万元,学生在这些学校里享受极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请你给教育报写一封信,谈谈你的看法,字数800字左右。
审题提示:

第十四课时    故事类给材料作文审题讲解
考题一
古代有个说客去东方游说诸侯,过河时落进水里不会游泳,船夫把他救起来后,说:“你自己都救不了,还有本领去游说诸侯?”说客反驳:“我虽不会游泳,你怎么知道我便不能游说诸侯?你知道吗,晏子驾车也许不如他的车夫,但他出使楚国,舌战楚国群臣,充分显示了他的雄辩之才。”
审题提示:

考题二
大山忧心忡忡地对卵石说:“你们都是我的儿孙,我的骨肉,怎么越长约不像我呢?你们看我:峥嵘峻峭,岩石嶙峋,岿然不动。再看你们:无根无基,没棱没角,到处乱滚,成个什么样子?”
卵石却不以为然地回答:“我们这样子有什么不好?我们是无根无基,但我们却多了活动的自由。我们是没棱没角,可那是流水对我们磨砺的痕迹。我们也的确在到处乱滚,但可以去看一看别处的风景。而你呢?只能固守在一方天地对你的赐予。”
审题提示:

考题三
古代希腊神话中有一海妖塞壬,专以美妙的歌声诱惑水手,她们的上身都是美丽的少女,胸部以下是鸟的形状。塞壬共有三个,也有的说四人,忒勒斯、赖德涅、帕耳忒诺帕和忒耳克西俄帕。她们住在一个海岛上,遇到过往船只就用美妙的歌声诱惑水手。受了诱惑的水手会投到海里去,或者留下来被她们害死,因此,她们居住的岛上到处都是白骨。英雄俄底修斯在海上漂流时,女巫喀耳刻事先警告过他,因此,当他们的船快靠近塞壬的海岛时,俄底修斯用蜡把同伴的耳朵都封起来,然后让同伴把自己绑在船桅上。在听到海妖们的美妙的歌声时,俄底修斯实在经受不住诱惑,几次要求同伴把他从船桅上放下来,但同伴把他绑得更紧。传说塞壬因为自己的歌声失去作用而投入大海,变成了岩石。
审题提示:

考题四
    安徒生写过一篇童话,叫《老上帝还没有死》。说的是一个穷汉,因前景黯淡而烦闷颓唐,妻子却贤惠达观。一天早晨,妻子突然悲哀起来,丈夫问其故,她说:“梦见老上帝死了,安琪儿们都随他进了坟墓。”丈夫惊讶的说:“别胡思乱想,上帝怎么会死呢?”妻子马上问:“那么上帝还活着?”丈夫说:“当然活着。”就在这时,妻子偎着他说:“既然上帝还活着,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依赖他呢?上帝不是让我们不要为衣食忧虑吗?上帝让野地里长出百合花,让麻雀也能活命,让乌鸦有东西可抓,何况人呢?”妻子的妙计终于解除了丈夫心灵的负担,他恢复了信心,开始积极愉快的创造新生活。
审题提示:

第十五课时   辩论稿类文题审题作文审题讲解
考题一
名师出高徒
    审题提示:
考题二
名师未必出高徒
    审题提示:
考题三
应该表现自己
    审题提示:
考题四
不应该表现自己
审题提示:

第十六课时    寓言类文题审题作文审题讲解
考题一
绵羊下海经商。开理发店,把刺猬的刺烫卷了,刺猬大哭;开洗染店,又把乌鸦的黑色羽毛染白了,乌鸦很生气;开饮食店,竟给狐狸送上炒青菜,狐狸砸了它的店牌。
审题提示:

考题二
算盘总是挖空心思的填满自己的空缺位置。它埋怨主人说:“我有13根小棍,每根尚有3个空缺,还能容纳39个算盘珠,潜力还很大嘛,为什么不给我填满呢?”主人依“计”而行,把39个空位统统安上算珠。算盘上已座无虚席,可是算盘珠一个也拨不动了。
审题提示:

考题三    乙妻缝袴
郑县人乙子,使其妻为袴。其妻问曰:“今袴如何?”夫曰:“像吾故袴。”妻子因毁新,令如故袴。《韩非子·外储说又上》
审题提示:

考题四    列子学射
子列子常射中也。请之于关尹子,关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答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请。关尹子曰:“子知子所以中乎?”子列子曰:“知之也。”关尹子曰:“可也,守而勿失。”
非独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似。《吕氏春秋·审己》
审题提示:

考题五   宋贾买璞
宋之富贾有监正子者,与人争买百金之璞,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韩非子·说林下》
审题提示:
考题六     枯梧树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以为薪。其人不悦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
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梧树之善与不善也。《吕氏春秋·去宥》
审题提示:

考题七      新妇
卫人迎新妇。
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骖,无笞服。”
车至门,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
入室见臼,曰:“徙之蒲下,妨往来者。”主人笑之。此三言也,皆要言也。然而不免好笑者,蚤晚之失时也。《战国策·宋卫策》
审题提示:


考题八
    海之鲗,其出由也,吐墨以蔽其身,自以为智矣。渔人将设罗,非其墨不得也。
是故设机以拒祸首,祸之标的也。     宋`催敦礼《刍言》
审题提示:

考题九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与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坦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审题提示:


第十七课时    学习修养类作文审题讲解
考题一
安徽桐城有个“六尺巷”的故事,说的是清代康熙年间宰相张英家与当地叶姓争地界不休,家人要他出面干预。可是张英却给家中寄诗一首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他的这种豁达大度教育了家人,家人当即遵命拆墙退让三尺。叶姓人家深受感动,也退后三尺。于是桐城西后街便有了“六尺巷”,流传至今。
审题提示:

考题二
从前,有个秀才下乡,一条小沟挡住了他的去路。他掏出书本来寻找过沟的办法而未得。有一个农夫叫他跳过去,他双脚一蹬,往上一跳,落在沟中。农夫说,不是这种眺法,说罢,单脚一跳,一跃而过。而秀才却埋怨农夫说:“书上说,单脚起步为跃,双脚起步为跳,你说错了。”农夫掩口而笑。
审题提示:

考题三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一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条狗都栓不住。 
审题提示:
第十八课时    给材料写记叙、描写类考题练习
考题一
按下面的要求和情景写作文:
    教室里灯光明亮,突然,教室里漆黑一片。
要求:1、写出“教室里漆黑一片”后发生的事。2、重在语言和环境描写。3、不超过250字。
审题提示:

考题二
阅读下面材料,按后面的要求写作文:
    沙滩上,很多被潮水卷上来的海星在阳光下暴晒着。一个青年沿着海岸,把一只只海星抛回大海。
    “海岸这么长,海星这么多,你这么做有什么用呢?”另一个青年问。
    “但,对这只却有用!”第一个青年说着,把手里的海星远远地抛回了大海。
要求:自拟题目,记叙一件小事,使它的主题切合材料的寓意,300字左右。
审题提示:

考题三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完成后面的作文题:
    去年夏天出差经过某地,见一乡村小学的围墙上写着这么一条醒目而流行的标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那时围墙将倾,我的心好一阵紧。
    今夏出差又经过此地,却不见了那围墙、那标语,但见校旁的水杉林里,孩子们正伏案苦读,和我二十年前一模一样。原来,标语墙倒了,我的心好一阵颤抖。
    标语墙倒了,人们不会在水杉树林上扯起大布再豪书那样的标语了。那么,人们该作些什么呢?
    要求:合理想像,写出这一乡村小学标语墙倒塌前后发生的事,400字左右。
审题提示:


附录:
范文一
    “乌拉——”有人欢呼起来。整个教室漆黑一片,给人一种掉进墨水桶的感觉。怎么停电了?我的作业 还有一大半呢!“有人焦急起来。抱怨声、谈笑声从各个角落响起。”请大家保持安静!有火柴的同学快把蜡烛点上,不要下位,不要吵闹!”班长用严肃的语气喊道。可是伸手不见五指,随也看不见谁,班长的话也没有起多大作用。一片黑暗中搅进了无数杂乱的声音。
   “班主任来了!”教室右前方一个女生尖声“报警”。教室里又恢复了平静,接着一支支蜡烛亮了,可是谁也没看见班主任。
范文二     至少今天很漂亮
烈日炎炎,我心不在焉地擦洗着马路上的交通护栏,其他同学,有的做着,跟我一样的工作,有的将果皮、纸屑拾起扔进垃圾桶。
“唉!这么长的路,这么多需要清洗的东西,就我们这几个‘志愿者’······更重要的是,人们心里的污渍能被我们擦掉吗?”我不停地嘟哝着。
“大姐姐,你们让这马路漂亮多了,神气多了,我也要擦!”
“小妹妹,你还小,别累着了。瞧这马路多长啊,一人擦,很多人又会把它弄脏,多你一个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
小姑娘显然不满意我的话:“我都八岁了,老师说多一人就多一份力量。再说,谁会破坏这么干净的东西?即使弄脏了,但它至少今天很漂亮······”
是啊,或许这些工作看起来是徒劳的,但这环境至少“今天很漂亮”,更重要的是,它使人们的心灵因此受到触动,也许还会找回些什么呢!
范文三      标语墙倒了
乡村小学的围墙倒了,那“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十四字标语也坍塌在残砖乱泥之中。
人们愕然:他们知道,孩子已无处可去了;孩子们茫然:他们知道,他们再也无学可上了。
村里经费紧张,针对是先盖办公楼、还是先维修学校的问题,村委会作出了决议:先盖办公楼——办公楼是村子的面子,要改革开放、吸引人家投资,哪能没有一个好的脸面?于是,孩子们只好在家自习。有了问题,便到老师家里去问。跑来跑去,孩子们可够辛苦的了。
“老师,以前那围墙上的标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是什么意思?”一个眨着大眼睛的小男孩问老师。
老师的心头像被什么东西骤然刺了一下,“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是啊,可是······
“同学们,从明天起,我们上学,好么?”
“可是,我们没有学校了呀!”十几双眼睛好像在问老师。
“同学们,校旁的水杉林不是很好么?你们说,我们可不可以在那儿上课?”
“可以!”孩子们都乐了。老师也笑了,只是笑得很苦涩,很凄凉。


    更多精彩文章

    • 高二新教材《再别康桥》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 高二(下)语文(上海H版教材)《人物形象的鉴赏》教案(第一、
    • 高二语文读本学习辅导(网友来稿)
    • 短文两篇(高二新教材)
    • 散文诗两篇(高二新教材)
    • 语言运用之句子的衔接连贯教学设计(高二用)(网友来稿)
    • 高二上学期作文训练计划(教师中心稿)
    • 开学第一课(高二)——我的教学设计
    • 高二起始课(教师中心稿)
    • 我很重要 胡明道执教(高二语文)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简案
    • 走出地平线
    • 《琵琶行》教案设计(网友来稿)
    • 《诗经》两首(网友来稿)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