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一家》练习
来源:乐学吧发布时间:2014-03-29
一 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你感受到课文中哪些情趣?
这道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精彩之处。
略。
二 从课文的标题看,应以作者为第一人称,而文章实际上以儿子为第一人称。讨论一下,是不是作者把标题写错了?如果没有写错,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呢?
略。
三 本文以儿子的口吻叙事,又杂糅一些“成人话语”,使语言活泼、幽默,充满情趣。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的情味,回答问题。
这道练习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情味。
1.那人却是知道我妈的,又是夸奖我又是给我拍照。奶奶回家喜滋滋发布新闻,爸爸妈妈一听面面相觑……
(明明只是说一件小事,为什么要说“发布新闻”?)
这是大词小用,有一种幽默感。
2.妈妈不服气,说她这是休息,她不能“守桌待诗”。我说妈妈错了,是守株待兔。
(妈妈是不是错了?为什么?)
妈妈不错,是妈妈使用语言上的创新,话说得幽默。孩子不理解,误以为妈妈错了。但也说明孩子知识面广,五岁就知道“守株待兔”。
3.但是,我下了决心,干脆不讨老婆算了。妈妈摸摸我的脸说,可是我要孙子呀。
(这段文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说明儿子不愿意离开父母,极爱父母,为不离开父母“干脆不讨老婆算了”。但母亲自然不愿儿子一辈子独身,不愿影响儿子幸福,所以说“要孙子”。五岁的孩子说“不讨老婆”,对五岁的孩子说“要孙子”,都显得好笑,充满生活的情趣。
教学建议
一、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充满孩子的童趣。可以引导学生多多朗读,在朗读中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意。
二、这篇课文的特点是叙述角度新颖,以一个五岁的孩子的口吻来叙述自己一家:自己、妈妈、爸爸、奶奶,还提到爷爷。可以引导学生列一张人物表,把每个人语言、行动、心理等,概括地写在表上。如练习中所要求的,让学生做改换人称的书面练习,以体会角度新颖的好处。
三、这篇课文的又一特点是语言生动、形象、充满情趣,引导学生体会这样的语言所蕴含的情意。课文所描写的是当代中国某个知识分子家庭中和谐、民主、生趣盎然的生活,用这样的语言表现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生活,是再恰当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