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备课记录(教师中心稿)
来源:好学发布时间:2014-05-05
目录
1 讲讲实事求是2 内蒙访古3 谈谈虚和实的关系
8 改造我们的学习9 风景谈10 包身工11 南州六月荔枝丹
15 游褒禅山记16 石钟山记17 登泰山记21 鸿门宴22 屈原列传27 林黛玉进贾府28 荷 花 淀34 梦游天姥吟留别
35 蜀 相
1 讲讲实事求是
一、教学目标 和要求:
(一)训练从文章中快速、准确的筛选所需信息的阅读技能,培养边阅读边积累的阅读习惯
(二)理解本文针对形式背景精当选材的特点
(三)认识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解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
(二)引用论证
(三)作品具有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实事求是 先哲 弥天大罪 缔造 异议 怠工 奠定
形而上学 纯粹 拨乱反正 枷锁 臆造
(二)资料介绍: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但是“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思想混乱还没有消除,极“左”思潮还没有彻底肃清,其突出表现就是所谓的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1978年5月8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其基本观点与两个“凡是”针锋相对,引发了波及全国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极“左”和反极“左”的较量公开化、白热化。
在斗争的关键时刻,邓小平于6月2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高屋建 的指出,要完整的准确的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他精辟的阐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出这才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三)教学新课:
1、问题设计:文章的中心论点?
明确: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2、文章的论证方法?
明确: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
3、板书设计 :讲讲实事求是 ——解题
邓小平
中心论点: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
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实事求是的论述
论证顺序:按照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
4、布置预习作业 :
结合课后练习2,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技能
5、教学后记:
学生对纯理论方面的内容理解的不够,学习的兴趣还有待提高,但是对于作者邓小平在论证过程中具体的论证方法(举例和引用)还是能够掌握的。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二)教学新课:
1、明确预习作业 ,将文章中引用的内容与写作时间、著作名称联系起来:
写作时间 著作名称 引录摘要
1929年 《古田会议决议》 “机会主义……盲动主义”
1930年 《反对本本主义》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1936年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标准”
1937年 《实践论》《矛盾论》
1953年 “中央领导机关……思想产品的工厂”
1956年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1958年 “任何英雄豪杰……”
1963年 《人的准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问题设计:作者引用毛泽东言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
明确:首先作者选择的是那些既能表现毛泽东思想精髓、又有现实意义的部分。不仅如此,课文还按照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选择了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实事求是的论述,使人们得以完整准确的了解毛泽东的一贯思想主张,从而深切的感受到实事求是的的确确是毛泽东的一贯主张,的的确确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2、文章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
3、结合课后练习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选材上的匠心独运。
完成练习册1、2、3题
2 内蒙访古
一、教学目标 和要求:
(一)训练根据一定目的选取有用材料的阅读技能,培养边阅读边积累的习惯
(二)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剪裁的方法
(三)领会课文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珍视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作品的主旨: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
(二)资料的引用
(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文字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迥乎 苑囿 绵亘 夯筑 胡服骑射 民怨沸腾 四夷宾服
青冢 南麓 单于 和亲 昭君出塞 长乐未央
(二)资料介绍:
1、作者简介: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渊人,维吾尔族。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十年动乱”期间,受迫害含冤去世。
2、 地理介绍资料:(出示《中国西北地区地图》)使学生明确的掌握内蒙古及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地理位置,了解西汉和匈奴的疆域、军事的对峙态势,了解阴山山脉的地理位置。
(三)教学新课:
1、阅读《一段最古的长城》
问题设计:课文到第八自然段才开始真正的讲述“一段最古的长城”,那么,开始部分至第七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众所周知,长城在古代是一项军事设施,起到极其重要的防御作用。只有在具有较高军事价值的地域才有必要修筑长城。文章第三至第七段的内容就是解答了这个问题。
第三段写地理概貌,指出阴山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
第四段以史料和地名本义为证,指出大青山一带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理想的苑囿。
第五段进一步突出山南沃野的肥美,点出“民族关系”的问题。
第六段分析山南沃野对游牧民族生存的重要性。
第七段阐述这片沃野为什么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很显然,第三至第五段写阴山南北地理形势是为了给第六、第七段分析大青山一带何以在历史上成为争夺焦点作铺垫;第六、第七段的分析是为了说明第五段中的“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的原因。这五段的核心意思是第五段的最后一句话。
正因为如此,赵国才在这里修筑“一段最古的长城”,汉朝才在这里作精心的战略部署。
作者花费大量的篇幅说明赵长城修筑在这里的原因,还隐含着一个意思,在本来兵家必争之地,却能化干戈为玉帛,实在难得!因此可见作者对民族和解、民族团结的赞美,他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始终坚持反对争斗隔绝、赞成和平交往的观点。
2、问题设计:作者为什么称赞赵武灵王为“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作者在叙述“修筑长城”和“胡服骑射”时,将重心放在前者还是后者?
明确:作者称赵武灵王为“英雄”,我们应该把他修筑长城和“胡服骑射”联系起。从课文用秦始皇修长城而“引起民怨沸腾”作为反衬的笔法可以看出,作者称颂扬赵武灵王,并不是因其修筑长城抗击入侵、巩固边防,而是因为他“以一个小小的赵国,在当时的无知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挨骂”,是因为他完成如此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给社会、人民造成灾难。另外,修筑长城是一种战备防御手段,并不是环境,保护各民族的友好交往。各民族之间的和平环境,保护各民族的友好交往。
“胡服骑射”则“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赵武灵王击败垃那些顽固分子的反抗 ”,由此可知,作者赞颂的是赵武灵王为推动社会进步,对祖传旧俗勇于革新、对异族文化不存偏见的宽阔胸怀与勇敢精神。在“胡服骑射”中,更多的是体现民族间的和合交流,体现各民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精神。所以,作者将歌颂的重心放在了后者。
3、板书设计 :
内蒙访古 ——解题
翦伯赞
一段最古的长城 大青山南麓:重要的地理位置 兵家必争之地
沃野的肥美 “民族关系”
选材: 赵武灵王:修筑长城、胡服骑射 一个大大的英雄
勇于革新 对异族文化不存偏见
在大青山下 汉代城堡的分布:历史上民族斗争的浩大规模
民族和解的难能可贵
青冢:肯定昭君出塞的意义
主旨:加强民族团结 促进各民族交往
4、教学后记:
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的了解少得可怜,有的学生居然不知道内蒙古在我国的南方还是北方,对春秋战国以及秦汉等朝代的变迁更是一无所知。仅仅讲解内蒙、河套及大青山的地理位置就浪费了我1/3教时,计划好的教学内容根本来不及完成。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二)教学新课:
1、学习《在大青山下》
问题设计: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来引述考古报告和文献记载?
明确:作者概述了汉代城堡的分布,从而具体写出了历史上这一带民族斗争的浩大规模。斗争规模大,和解才显得难能可贵。作者写到呼韩邪“款塞入朝”,是为了后文肯定和解政策,强调和解要以双方都有和解愿望为前提的观点作铺垫。
问题设计:叙写汉代城堡的用意何在?
明确:强调阴山一带在民族关系缓和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驿站,甚至在战争时期,也不能完全阻隔文化的交流;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和平,往来并没有完全被万里长城和军事堡垒所隔断。
问题设计:作者对王昭君和青冢的看法?
明确:作者对王昭君出塞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她对西汉和匈奴之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和平相处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当然,作者对昭君个人的命运和遭遇还是多少带有一些同情的。“据说清初墓前尚存……。现在,却只有一个石虎伏在阶台下面陪伴着这位远嫁的姑娘,其他的东西都没有了。”通过对比描写,抒发了深深的同情和隐隐的惆怅。
2、归纳文章的主旨:
作者用访古记游的形式,以访古为线索,通过对地理环境、历史人物、事件和残存古迹的描写、记叙和评论,表达了作者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
3、结合课后练习2,使学生理解课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将自己的简介主张和大量文献资料与描述见闻融为一体的特点;训练学生筛选、积累的技能。
3 谈谈虚和实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和要求:
(一)训练按照一定目的从课文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二)理解本文辩证立论,重点突出,广征博引,层层深入的写法
(三)认识治学中占有材料和钻研理论的关系,树立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虚”和“实”在哲学上的含义
(二)举例、引用、对比等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某些哲学名词基本意义的解释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 :
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墨守成规 禅宗 反省 拘泥 雷池 自相矛盾 针锋相对
锲而不舍 腻味 搜罗 古今谭概
(二)资料介绍:
作者吕叔湘(1904—1998),江苏丹阳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他几十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重点研究汉语语法,对我国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现代汉语八百词》等。
(三)教学新课:
1、解读课文,抓住“虚”与“实”的关系,理清文章的脉络,重点认识围绕基本观点立论辩论,广征博引、层层深入的论述特点,理清文章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问题设计:文章的论点?
明确:理论从事例中来,事例从观察中来、从实践中来。
2、文章的脉络层次:
第一部分(1—2)全文的总纲,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3—6)具体阐述理论和事实的辨证关系,并指出具体的处理方法
第三部分(7—11)着重论述观察和实验方面的有关问题。文章联系实际,在分析重理论轻事例的原因、指出其危害的同时,阐述了观察和实验必须具备的精神和态度,强调要亲自去观察、实验,收集事例。
3、结合课后练习三,训练学生从读物中筛选材料的能力:
观点 材料
2:对前人的理论也要靠观察来验证 古人做学问;各种学派林立;“禅宗和尚”
3:事实决定理论 “反切”“等韵”“文字学”等理论的形成
4:没有事实做基础,理论就靠不住 达尔文物种起源理论的形成;理学家的故事
5:理论能引导人去发现事实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填写
7:重理论、轻观察和实验是错误倾向 饶裕泰所说的现象
8:观察、实验必须锲而不舍 “有眼与无眼”;叶斯丕森的例子
9:观察、实验必须客观 科学家语;调查方言
4、布置作业 :
要求学生从具体的生活中寻找比较能够体现理论和实际辨证关系的事例,进行分析证明,加深他们对文章论述内容切实的理解。
5、教学后记:
作者引用和列举的材料有的专业性太强,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吸收
建议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8 改造我们的学习
一、教学目标 和要求:
(一)借助课文中起概括提示作用的语句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二)学习课文论证充分,结构严谨,语言准确鲜明、生动活泼的特点
(三)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马克思注意原理的宝贵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严谨的结构、充分的论证
(二)准确鲜明、生动活泼的语言
(三)文章立场鲜明的观点,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成语
三、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日益 前仆后继 可歌可泣 粗枝大叶 夸夸其谈 哗众取宠
罗列 无的放失 钦差大臣 华而不实 谬种流传 滥调文章
为之一新 故纸堆 实事求是 等闲视之 发号施令 谆谆告诫
(二)资料介绍:
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背景。
本文和《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关于整风运动的基本著作。在这些文章里,毛泽东进一步从思想问题上总结了过去党内路线的分歧,分析了广泛存在于党内的非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作风,主要是主观主义的倾向、宗派主义的倾向和作为这两种倾向的表现形式党八股。
(三)教学新课:
1、本文是一篇针对性极强的议论文,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文章是针对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学风而讲的。文中毛泽东号召全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阐述精辟透彻,论证充分有力,不但在当时整风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就是对今天的理论学习仍有指导意义。
2、结合课后练习2,找出本文中心论点和文中起概括、提示作用的语句,然后采用分条排列的方式,阐述本文的内容要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明确:“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理由如下:
(一)“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二)我们还有很大的缺点。
1、不注重研究现状
2、不注重研究就历史
3、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
这种作风害了我们很多同志。
(三)把主观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两种态度相对照。
1、主观主义的态度:不实事求是,无的放失,危害革命,是反科学、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是党性不纯的表现。
2、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是无产阶级党性的表现。
(四)提出改造学风的建议。
1、系统周密的研究周围环境
2、聚集人手,分工合作,研究近百年的中国历史
3、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应以《苏联共产党历史简明教程》为中心材料。
3、板书设计 :
改造我们的学习 文题即中心论点
毛泽东 时代背景:延安整风运动
提出问题: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分析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二十年
我们还有很大的缺点(改造我们学习的必要性)
1、不注重研究现状
2、不注重研究就历史
3、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
主观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两种态度的根本区别
解决问题:提出改造学风的建议
4、布置作业 :
完成课后练习5的成语练习,注意解释单独字的含义
前仆后继 可歌可泣 粗枝大叶 夸夸其谈 哗众取宠
无的放失 钦差大臣 华而不实 谬种流传 滥调文章
补充:阅读理解
(1)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2)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3)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4)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5)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6)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7)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
1、第(3)句的“一百年来”是指( )
A鸦片战争至延安整风运动时 B辛亥革命至延安整风运动时
C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延安整风运动时 D泛指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的革命岁月
2、第(1)句中的“日益”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句中“为之一新”的“之”指代
4、在文中划分本段的层次(共三层)
5、这段文字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A例证法(典型事例) B例证法(概括性事例)
C引证法 D对比论证法
6、这一段从表面上看,是对党成例0年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的回顾,但从全文看实际上作者是为了_______________:历史经验证明了,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革命才能前进。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改造我们的学习》写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成语的解释:有的放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等闲视之
(二)教学新课:
1、在上一节课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重点章节。
问题设计:作者是针对党内学风的哪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的?为什么要针对这三方面的问题进行论述?
明确:毛泽东主要针对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三个方面的学风问题展开论述的。在这三方面,党内存在着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等缺点,并且害了我们许多同志,造成极其坏的影响。
问题设计:主观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两种学风的消闲各是怎样的?它们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明确:主观主义的态度:不实事求是,无的放失,危害革命,是反科学、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是党性不纯的表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是无产阶级党性的表现。
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不实事求是,主客观分离,理论和实际分离;后者实事求是,主客观统一,理论和实际统一。
2、重点语段的阅读练习:
(一)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裂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的无目的的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哪里去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的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象马克思所说的详细的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哑巴就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宗旨,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任命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1、“从其中引出规律”的“其中”是指( )
A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
B中国的今天和昨天
C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
D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
2、“为此目的”指的是( )
A研究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从中引出科学规律
B从实际出发,掌握客观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C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
D详细的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
3、文中“理论”一词加引号,它的用法与下列相同的一项是( )
A从前写文章的人说到义理时,往往只是指“古圣先贤”已经说过的道理。
B孔子讲:“敏于事而慎于言。”
C“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D这或许事“伟大”的成绩,很可以“骄傲”一下。
4、文中“这两种人”指的是( )
A对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缺乏研究以及不注意研究客观情况的人
B具有中共中央态度和把感情当政策的人
C做研究工作但对中国历史和现状无兴趣、做实际工作但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的人
D做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人
5、文中的“这种作风”指的是( )
A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B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C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
D以上三种情况全有的作风
6、我们“许多人”的“相反”的表现特征是什么?作者分析时采用的层次结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空洞的理论 总分结构 B单凭热情,脱离实际 总分结构
C单凭热情,忽视实际 分总结构 D把感情代替政策 并列结构
7、对这段文字的段意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剖析主观主义的表现特征和危害性,并指出实质
B揭露中共中央作风的危害及其本质
C论证中共中央是革命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表现
D阐明了详细占有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和综合研究的必要
8、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
A例证法 B引证法 C喻证法 D类比法 E对比法 F引申法
(二)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的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特别重要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近百年的经济史,近百年的军事史,近百年的文化史,简直还没有人认真动手去研究。有些人对于自己的东西既无知识,于是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也是可怜得很,从外国故纸堆中零星的检来的。
1、“希腊和外国故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国故纸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风景谈
一、教学目标 和要求:
(一)把握关键语句,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二)了解课文结构安排和描写景物、人物的特点
(三)理解作者对“风景”的独到看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文章的结构
(二)六幅“风景”的景物、人物和意蕴
(三)作品的线索和主题
三、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姗姗 干坼 百无聊赖 颀长 田园诗人 调朱弄粉
汤汤 札记 贻笑大方 浅濑 万籁俱寂 氛围
(二)资料介绍:
1、时代背景:1941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刻……(使学生理解文章有些语言比较的含蓄、晦涩,为什么不直接点明作者所歌颂的是延安抗日根据地的军民、歌颂的是中国共产党)
2、作者简介:茅盾,原名……见课文注释,补充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
(三)教学新课:
1、新课的导入 :
初中时学过的散文名篇《白杨礼赞》,要求学生进行回忆《白》文的主要内容及作品主旨,点明我们学习的《风景谈》是《白杨礼赞》的姊妹篇。
2、解题:风景谈就是谈风景,很显然,作者所谈的风景并不是一般的风景,而是有着一定的政治意义的风景,也就是说,风景谈就是谈政治。
问题设计:怎么样的景色才能算作是“风景”?
明确:表达一种生命的活力、给人以一种希望或力量,或者能够使人心灵受到震动、给人一种思考、一种启示,并且带有审美愉悦感的景物。
综观全文,作者所谈的“风景”中包含那些要素?
明确:自然景物和人类的活动。
3、分析文章第一幅“风景”:沙漠驼铃
当地平线上出现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丁当,丁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的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丁当的和谐的合奏充满你的耳管——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这样的感想的:多么妩媚,多么庄严呀!
问题设计:在驼队出现之前,作者为什么极力描写沙漠的荒凉和死寂?
明确:将荒凉死寂的沙漠和驼队出现后妩媚、庄严的沙漠进行比较,突出人类活动的伟大——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注意这一段景物描写的顺序以及对“音、形、色”的描绘。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几乎在每一幅“风景”之后,作者都有这种议论性的文字。注意体会其线索作用以及揭示并层层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二)教学新课:
1、学习分析“月夜归耕”、“延河夕照”:
“月夜归耕”描写的主体是黄土高原上晚归的农民,他们勤劳、淳朴,而且从他们粗朴的短歌“缭绕不散”可以看出,他们对生活充满的热爱和希望,也就是说,他们尽管生活依然艰苦,但他们活得充实。
注意景物描写中的动词和形容词,体会其妙处。
“延河夕照”描写的则是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知识分子。
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1)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这时候,沿河的山坳里有一队人,从“生产”归来,兴奋的谈话中,至少有七八种不同的方音。忽然间,他们又用同一的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来了,(2)他们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 看他们的手,这是惯拿调色板的,那是昨天还拉着提琴的弓子伴奏着《生产曲》的,这是经常不离木刻刀的,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有如神的。但现在,一律都被锄锹的木柄磨起老茧了,他们在山坡下,被另一群所迎住。这里正燃起熊熊的野火,(3) 多少曾调朱弄粉的手儿,已经将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准备齐全。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却将它的余辉幻成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伸在水里,任它冲刷,或者掬起水来,洗一把脸。(4)在背山面水这样一个所在,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
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5)自然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 乃是伟大之中最伟大者。
1.对上文中(1)-(3)三个句子运用修辞方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1)句没有用,(2)句是拟人,(3)句是借代。
B.(1)(2)句是拟人,(3)句没有用。
C.(1)(3)句没有用,(2)句是拟人。
D.(1)句是拟人,(2)句没有用,(3)句是借代。
2.从语法角度分析第(4)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单句,句子的主干是“人织成了图画”。
B.复句,分句间是承接关系。
C.单句,句子主干是“自然和人织成了图画”。
D.复句,分句间关系是假设。
3.对第(5)句分析正确的是:( )本题为多项选择
A.句中“自然”就是指“蓝天明月,秃顶的山,浅濑的水”,由于有了人类的活动,这“自然”也就伟大了。
B.句中连用三个“伟大”,强调了大自然是伟大的,而具有“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要比前者更“伟大”。
C.句中的“活动”是指延安知识分子的生产和劳动。
D.“崇高精神的人类”是指延安的革命知识分子,而“崇高精神”就是指他们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E.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的热爱之情,颂扬了革命圣地延安和革命知识分子以及农民的崇高精神境界。
明确:1(A) 2(C ) 3(B、D)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
(二)“石洞雨景”和“桃林小憩”着重描写延安军民劳动、工作之余富有情趣的学习和休息,赞美他们的远大理想和高尚情操。“创造了第二自然”的议论无疑是对“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更进一步的补充和深化。
“北国晨号”作者通过对五月戍守北疆的英雄哨兵形象的集中描绘,直抒胸臆,讴歌了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这样不仅将对延安军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推向高潮,而且也充分的揭示了作品的主旨。
(1)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2)清晨,窗纸微微特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3)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贴照簿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淡黑的侧影,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4) 我赞美这摄影家的艺术,我回味着,我从当前的喇叭声中也听出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来,于是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5)空气非常清冽,朝霞_____了左面的山,我看见山峰上的小号兵了。(6)霞光_____他,只觉得他的额头异常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 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的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 。(7)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8)我看得呆了, 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1、文中填空应是:( )2*
(A)弥漫 包住 (B)笼住 射住 (C)散满 照住 (D)照亮 照耀
2、作者描写照片上的小号兵,其作用是:( )
(A)贴照簿的小号兵形象是真有其事, 写进这样的内容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B)体现出散文的特点,“形”的散,有利于丰富文章的内容,突出“神”的表现小号兵形象
(C)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的两个号兵形象相互对照,为下文主题的揭示作铺垫
(D)使山冈上小号兵的形象更加真切,丰富,清晰
3、对括号内句子的写作方法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用红绸子的暖色与刺刀的冷色互相映衬,表现两个战士的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
(B)用红绸子的动与刺刀的静相互映衬,显示一种既生机蓬勃又庄重肃穆的气氛
(C)用吹喇叭的小号兵和荷枪的战士两个形象互相对照显示感人的民族精神
(D)“我看得呆了”写人的震惊心理,从侧面描写了风景的激动人心,显示了民族精神的感人力量
4、结尾一句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它“指自然风光和两个战士的活动
(B)前一个风景是指民族精神的化身的两个战士的形象, 用引号来表示强调
(C)“伟大者“指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
(D)这节议论,不仅揭示了上节文字文字的深刻含义,而且和文章中其他议论段一起成为连接六个画面的线索
5、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在文中的作用是:( )
(A)领起下文 (B)交代时间 (C)点明是在回忆 (D)点明本段中心
6、一段文字共有8个句子,其结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3)(4) (B) (2)(3)
(1)(2): (1):(4)
(5)(6)(7)(8) (5)(6)(7)(8)
(C) (3) (D) (2)(3)(4)
(1)(2):(4) (1):
(5)(6)(7)(8) (5)(6)(7)(8)
7、者是怎样刻画两个战士形象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从军号声入笔,雄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震撼人心,催人奋起,产生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写小号兵和持枪战士不平均使用笔墨,而更侧重于刻画持枪战士,因为象征了“枪杆字里出政权”的道理。这样写,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C)作者采用背景烘托的手法写两个战士的形象,以高山和朝霞为背景,不仅烘托出“犹如雕塑一般”的持枪战士凝重、威严的姿态,有刚有柔,体现出凛然不可侵犯的民族精神。
(D)作者写号兵和战士的形象重在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同时把两个战士视为民族精神的化身而歌颂的。
10 包身工
一、教学目标 和要求:
(一)理清课文脉络,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二)理解文中有关语句的概括作用
(三)认识包身工制度残酷野蛮的反人道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报告文学的新闻性和文学性的高度概括
(二)作品点面结合的写法
(三)多种文字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浓缩和想象
三、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生杀予夺 横七竖八 游说 佳肴 一听天命 赚钱
着力 人道 会心 懒惰 见机 是实
(二)资料介绍:
1、报告文学:新闻的一种,具有真实性和艺术性。
2、作者简介: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号端先,浙江杭县人。中国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伤害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还有根据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改编的电影剧本。
(三)教学新课:
《包身工》是一篇报告文学,作者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序,选取最具典型性的材料,中间穿插对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势的分析说明,表达了对包身工制度强烈的控诉以及对包身工深切的同情。
问题设计:什么叫包身工?
明确:包身工是来自贫困的农村或灾区,被带工老板用花言巧语哄骗到上海,在日本资本家开设的纱厂里做工的年轻女性。她们遭受着残酷的奴役和剥削,没有丝毫的自由和权利,是“罐装的劳动力”。
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明确:时间顺序,作者选取最具典型的材料,将包身工所遭受的摧残、奴役和压迫浓缩在一天当中。
文章重要选择了几个场面对包身工进行描绘?
明确:三个场面——清晨(四点一刻):起床(严格的说,只能算是起身,因为包身工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床);早餐(四点半之后);上工(五点钟开始)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二)教学新课:
1、重点分析包身工起身的场面:
注意“ ”这一段细节描写,作者这样一段描写的作用何在?
明确:包身工连女性最起码的羞耻感都没有,这里只能说明她们身心的疲惫与麻木,由此可知她们所遭受摧残、奴役之残酷。
问题设计:作者为什么明确量化包身工住所的尺寸“ ”?
明确:突出包身工住宿空间之拥挤,住宿条件之恶劣。
接着说明包身工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旧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帝国主义垄断资本的入侵,与中国恶势力的相互勾结。作者转述包身工契约的具体内容,并说明带工老板所带包身工的人数,揭露了这些带工老板的吸血鬼的丑恶面目。
2、分析“早餐”的场面:
问题设计包身工饮食条件非常恶劣,作者具体从几个方面进行揭露的?
明确:三个方面:饮食之劣(粥薄、料劣、无粥菜);粥少(复杂打杂的包身工有时根本没东西吃);饮食环境差。
注意“反语”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市场去捡一些菜叶,用盐一浸,就成立包身工们难得的佳肴。“捡一些菜叶”,竟然是包身工“难得的佳肴”,可想而知,包身工平时吃的到底是什么?她们的饮食条件之恶劣可见一斑。这样的老板称得上是“慈祥”,作者的愤慨和控诉之情不言而喻。
在记叙包身工早餐情形,介绍了他们恶劣的饮食条件之后,作者接着写包身工制度的发展。对包身工的需要为什么会“突然的增加起来”呢?因为“据说这是一种极合经济原理和经营原则的方法”。
问题设计: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明确:包身工的“安全、可靠、廉价”,是资本家在工人运动、人民斗争不断兴起时期大量使用包身工的“秘密”。包身工是“罐装的劳动力”,可以“安全”的储藏,“自由”的使用,绝没有“跟空气接触”而发生“变化”的危险。
这里的没有“跟空气接触”是指包身工始终处于一种隔绝状态,没有机会接触外界的先进思想、革命思想,“变化”是指包身工起来反抗。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
(略)
(二)教学新课:
1、分析包身工“上工”的场面:
问题设计:包身工在纱厂受到怎么的奴役?
明确:包身工除了要遭受工厂客观条件(噪声、湿气、尘埃)的摧残,还要遭到许多人为的折磨:“拿摩温”、“荡管”、“东洋婆”等的辱骂、殴打。
日本纱厂在大量榨取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上,“飞跃的膨大”,作者以议论为骨架,充实了大量说明的文字,使读者既形象的感受到包身工毫无人生自由的事实,又深刻的认识到包身工被无情剥削的社会根源。
在一种特殊的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日本纱厂飞跃的膨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日本厂子讲,1902 年日本大财阀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个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万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的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么想,日本纱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托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1)文中“滋养”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2)文中插入一位美国作家的话,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议论抒情深化,从对日本垄断资本家的揭露,扩展到对所有资本家的揭露。
B.为下句的抒情议论作铺垫,加强了激愤的感情和揭露的深度。
C.为下句的联想提供一个中介,使抒情议论更自然。
D.为下句构成类比,揭露帝国主义垄断资本浸透着被侵略国家人民的血汗。
(3)上文所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
A.记叙 说明 描写兼抒情 B.说明 记叙兼抒情 议论
C.记叙 议论 说明兼抒情 D.记叙 说明 议论兼抒情
(4)对上文抒情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借议论抒情 B.借联想抒情 C.借说明抒情 D.借类比抒情
2、分析课文最后部分:
概括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和所受的残酷剥削,反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
问题设计:作者联想到“墨鸭”的作用?
明确:用墨鸭做类比,使读者形象的感受到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愤怒的控诉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
3、布置作业 :
完成上面的语段练习
练习册1、2、3
11 南州六月荔枝丹
一、教学目标 和要求:
(一)理清课文结构,并根据要求概括有关内容要点
(二)体会课文准确严密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文章的说明顺序
(二)文章大量引用古诗词的作用
(三)多种说明方法和说明记叙的综合运用
(四)课文准确严密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不了了之 因地制宜 萌蘖 兼程 始终不逾 醴酪
一骑红尘妃子笑 飞焰欲横天 红云几万重
盈盈荷瓣风前落 片片桃花雨后娇 日啖荔枝三百颗
(二)资料介绍:
作者贾祖璋,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生于1901年,浙江海宁人。他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烂多彩的色怀念鼓舞为协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三)教学新课:
1、新课的导入 :
问题设计:要求学生当堂介绍鲜荔枝的知识(譬如说荔枝的形状、色泽、味道等等)。教师稍做总结,然后引出文章的内容。
2、解题:南州六月荔枝丹
“南州”,泛指我国南方地区,这里是指荔枝的产地;“六月”,即农历六月,是荔枝成熟期;“丹”,则是荔枝成熟的颜色。这句诗出自明朝陈辉的《荔枝》诗。
3、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内容,理解以下问题:
A、作者从小学时代对荔枝的疑问写起,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有何作用?
明确:第一,引出下文,引出文章所要说明的对象;第二,增添文章的文学情趣。作为一篇科学小品,除了说明的语言准确科学之外,还必须做到生动活泼。第三,使读者对荔枝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并且通过对荔枝形态的疑问,造成悬念,激发读者因好奇而探究的兴趣。
B、结合课文具体的说明,解说白居易对荔枝的描绘是否科学?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明确:“壳如红缯”,不尽正确。因为“缯”是丝织品,而荔枝的壳却是粗糙的,有龟裂片和片峰。荔枝成熟是大多数是身红或紫色,因此“红”则是科学的。
“膜如紫绡”,则是将壳内壁的花纹误作为膜的花纹;“瓤肉莹白如冰雪”,则完全正确,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
“浆液甘酸如醴酪”,说得恰如其分。“醴酪”是甜酒和奶酪,甜而微酸。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一般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于生食。
4、布置预习作业 :
A、作者在说明荔枝果实的时候,按照怎样的顺序?
B、作者大量引用古代的诗词,其目的何在?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略
(二)教学新课:
1、明确预习作业 :
A、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很明显,作者按照由外及内、有表及里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B、“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是为了说明成熟荔枝的颜色——红。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为了说明白居易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为膜的花纹。
作者大量引用古诗词,不但比较形象的说明荔枝的特征,而且增添的作品的文学情趣。
2、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摄氏1度到5度,可贮藏三十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_______,_______。”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A.这段文字主要说明_______________。
B.说明方法有:( )
a.打比方 引用 列数字 b.列数字 引用
c.引用 列数字 举例子 d.打比方 引用
C.完成文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___所写的________。
D.文中引用诗句,作用是:( )本题为多项选择
a.表现诗人才华横溢和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
b.印证荔枝不耐贮藏的特性。
c.增添行文的情趣。
d.讽刺杨贵妃生活的奢侈。
E.“兼程”的意思是:( )
a.一天走两天的路 b.专指骑马快跑
c.快马加鞭 d.日夜赶路
3、荔枝是亚热带水果,性喜温暖,成都、福建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征明有《新荔篇》诗,说常数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久,并无下文。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A、汉武帝对养护荔枝的人施以极刑,作者持___的态度,这可以从___一词看出。
B、文中引用汉武帝曾筑扶荔宫的事例,最主要的作用是:( )
a.表现作者历史知识的丰富和对荔枝的深入研究。
b.印证荔枝是亚热带水果,性喜温暖的特性。
c.增添行文的情趣,吸引读者。
d.揭露汉武帝的凶残和无知。
C、“迁怒”的意思是________;“造化”是指____;“仙人”是指___。
D、把“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在介绍荔枝的果实之后,进一步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生产情况。先介绍荔枝的产地分布,次介绍荔枝的栽培历史及其记载荔枝的专著;在介绍荔枝的移植问题;最后提出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
从全文角度而言,先介绍立志的生态结构,再介绍有关荔枝生产的情况,这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结合课后练习五,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准确严密的语言特点。
5、补充练习:
(1)《南州六月荔枝丹》作者___。文章开头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的作用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
(2)“________,无人知是荔枝来。”出自唐代诗人____的《____》,作者引用的作用是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妨长作岭南人。”出自宋代诗人___的_____。
(3)壳如___,膜如___,瓤肉___如___,浆液___如___
完成填空,并回答:白居易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_;哪些是错误的__________;哪些含有合理成份_________。
15 游褒禅山记
一、教学目标 和要求:
(一)熟读课文,读清句读,背诵重要章节
(二)了解课文叙议结合的特点,理解叙述与议论内在逻辑关系
(三)把握文章的主旨,明白人生创业“有志”、“尽志”的重要,领会“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等富有哲理思想的语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掌握“其”、“观”、“叹”等文言词汇的基本意义
(二)句读的朗读和张要章节的背诵
(三)叙议结合的写法以及叙议之间的逻辑关系
(四)作品富含哲理的主旨
三、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而卒葬之 褒禅 有碑仆道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其下平旷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有怠而欲出者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其孰能讥之乎 又以悲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二)资料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他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是革新派。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绅的特权,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在文学上,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三)教学新课:
1、朗读文章第一自然段:
重点句子: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以故名之曰“褒禅”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问题设计:褒禅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名之曰“褒禅”
文章第一节记叙的顺序由山到院,到洞,到碑,通过空间的变化反映出作者观察点的转移。
2、布置预习作业 :
作者写“仆碑”,为“华山”正音辨误,其目的何在?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文学常识
重点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二)教学新课: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这一段介绍前洞和后洞的概况,记述游历后洞的经过。
重点句子: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火尚足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分析:这一段的叙述中暗藏了四处对比,用以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
“前洞的平旷”和“后洞的幽深”,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之深,
游玩时“所见愈奇”的惊喜心情和出洞后的懊悔心情
2、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这是全文的重点所在,议论游山的心得。
重点句子: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分析:这一段文字从5个方面阐述了作品的主旨: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志”的重要
(2)“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强调“力”的重要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阐述“物”的重要
(4)“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
显然,作者的观点非常明确:要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意志、足够的力量、必要的客观条件。要处理好“志”“力”“物”三者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尽吾志”之间的关系。作者借游山的事书法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思想和他后来百折不挠的实行变法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这些观点能激发读者的进去精神。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
通假字和词类活用
(二)教学新课:
1、学习课文第4、第5自然段:
第4段从“仆碑”联想到研究学问必须深思慎取,体现了作者深入探索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重点句子:
又以悲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第5段则是补叙,记同游者和写作时间。
2、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和作品的主题:
本文是一篇游记,前一部分记游,后一部分议论,继续是议论的基础,而议论又是继续的深化,因事见理,叙议紧密联系,把深刻抽象的道理谈得具体生动。必须注意的是,文章的重点不在记游,而是就游山所见谈感受发议论,说明人生要有所作为,离不开外力(“物”)的帮助,但最根本的则在于凭借自己的志向和力量。
3、布置作业 :
课后练习1、2、3
练习册的有关习题
解释部分重点句子
16 石钟山记
一、教学目标 和要求:
(一)学习作者勇于置疑,注重实践,大胆探索的精神,理解凡事必须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的道理
(二)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议论为一体的艺术特色,体味艺术描写的审美价值
(三)熟读课文,背诵精彩章节。掌握重点词语,进一步提高读清句读的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课文将叙事、写景、议论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
(二)课文的朗读以及重要章节的背诵
(三)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作品的主旨:凡事必须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
三、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正字注音)
彭蠡 郦道元 钟磬 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fu止响腾
铿然 栖鹘 鹳鹤 臆断 穴罅 镗ta 无射
(二)资料介绍:
苏轼(1037—1101),背诵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他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变法,出为杭州通判,后改知密州、徐州、湖州。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险些被杀。司马光为相后(1086),苏轼再入朝,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但又因与司马光政见不合,再次出知杭州。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变法派又得势,素食再遭打击,被一贬再贬,一直流放到儋州。
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又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堵具一格。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他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三)教学新课:
1、钟山记》是苏轼散文中著名的“五记”之一(其余四记为《喜雨亭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而《石钟山记》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是本文的主旨。这不仅是作者身临其境,实际考察,辨明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一种感悟,而且融入了苏轼的人生经历。
问题设计:在苏轼之前,古人对石钟山的命名有两种看法,分别是什么?
明确:郦道元认为是“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李渤则以为是“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人们为什么不认同于郦道元和李渤的看法?
明确:对郦道元“人常疑之”,因为“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而对李渤的说法“尤疑之”,原因是“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以钟名,何哉”。
重点句子: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以钟名,何哉
2、布置作业 :
完成填空
翻译重点句子
朗读文章第二段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文学常识:作者及其作品的出处
重点句子的理解
(二)教学新课: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重点句子: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汝识之乎 古之人不余欺也
问题设计:作者写夜游绝壁下的情形,渲染了怎样的气氛,其作用何在?
明确: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听到的是“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以及山谷中鹳鹤象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动静结合,形声俱备,十分逼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气氛,烘托出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打下伏笔。
问题设计: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严格的说,苏轼考察得出的结论,也并不是完全科学。但是他为了弄清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
2、归纳本文与《游褒禅山记》在写作上的异同。
明确:本文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于《游褒禅山记》一样,都是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课文通过继续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振兴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与《游褒禅山记》不同的是,《游》文先记游山,后抒情议论;本文则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书法感想。
3、布置作业 :
课后练习1、2、3
练习册1、3、4
背诵文中精彩片段
17 登泰山记
一、教学目标 和要求:
(一)熟读课文,注意重点词语,背诵重要章节,进一步提高朗读句读的能力
(二)体会作者对泰山景仰的心情,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与《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进行比较,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文中精彩的景物描写
(二)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活用情况
(三)文章记叙、描写的完美结合
三、教学过程 :
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正字注音)
姚鼐 汶水 磴几不可登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绛皓驳色,而皆若缕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
(二)资料介绍:
作者姚鼐,字姬传,室名惜抱轩,清代安徽桐城人。曾参与编修《四库全书》,所编《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篡》历来负有盛誉。在创作方面,姚鼐师承刘大魁,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富有文采,形象性强。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魁和姚鼐继承和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
(三)教学新课:
1、本文与《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合称“三记”。同为有机,却有着明显不同的风格。桐城派的文章讲究“言有物”。本文呢紧扣一个“记”字,重视的记录了登泰山的历程和所见所闻。文章没有丝毫议论,但主旨却在字里行间透出。
“言有序”。本文文笔洗练,行文讲究。首先写泰山的位置和环境。然后,写自己的形成和登临泰山的情况。观看日出,是文章的重点,浓墨重彩,细致传神。最后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给人以全貌。
“言有情”。本文清新自然,富有灵性。“情”来自作者对泰山的仰慕之情。泰山,毗邻孔孟之乡,被列为“高山仰止”的五岳之首,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着登泰山时已45岁,却顶风冒雪,长途跋涉,不顾艰险,赶在除夕之前到泰山之巅,足见其志之笃,情之切。这种情结在文中化作一连串动词“乘”、“历”、“穿”、“越”、“至”等一气呵成。
2、问题设计:文章第三段的景物描写极有章法,分析其脉络层次。
明确:第一层,简要交代“待日出”,并渲染日出前的环境和气势。第二层,由近景转化为远景,以山峰的淡出可辨,预兆着日出的即将到来。第三层,集中写日出的情致景观,时空交错,融为一体。第四层,再以山峰做映衬,更显出日出带来的光明。
重点句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绛皓驳色,而皆若缕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
3、结合课后练习2,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主旨所在。
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根据课后练习,朗读其句子,注意读清句读。
21 鸿门宴
一、教学目标 和要求:
(一)体会课文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细节的描绘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二)了解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斗争中写人的表现手法
(三)掌握有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二)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
(三)文言词汇的理解和词性活用的具体方法
(四)富有生命力的成语
三、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一)资料介绍:
《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体例分为“本纪”(专门记载帝王)、“世家”(记载诸侯)、“列传”(记载将相乃至平民)、“书”和“表”。作品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西汉时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鸿门宴”事件发生时的时代背景(略,见课文阅读)
(二)教学新课:
1、文章线索清晰,情节完整。从曹无伤告密开始,写项羽下令攻击刘邦、范增献策、项伯连夜报信、刘邦张良密谋对策、项伯说情、刘邦谢罪、项羽设宴、范增策划、项庄舞剑、樊哙闯宴、刘邦逃席、张良献礼,到最后诛杀曹无伤,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环环相扣,波澜起伏。
2、教学故事的开端和发展部分:
板书设计 :
宴前:曹无伤告密——项羽下令攻击刘邦——范增献策
项伯连夜报信——刘邦张良密谋对策——项伯说情
这一部分交代了鸿门宴的由来。围绕胜利果实归谁所有的问题,叙述了刘邦、项羽双方实力和冲突的原因。曹无伤的告密无疑是事件的“导火线”,再加上范增的添油加醋、火上浇油,使矛盾更趋于激化。然而项伯的通风报信使刘邦有了回旋的余地,刘邦成功的拉拢了项伯。这一部分写形势从紧张到渐趋缓和,从而转到下一场鸿门宴上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为下文做铺垫。
重点句子:
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范增说项羽曰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妇女无所幸 素善留侯张良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距关,毋内诸侯
君安与项伯有故 项伯杀人,臣活之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孰与君少长
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籍吏民,封府库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注意:重点掌握词性活用的分类(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使动用法、被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通假字等);特殊句式(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句,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等)。
3、布置作业 :
翻译部分重点句子和文言实词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1、文学常识:《史记》及作者
2、词性活用的重点句子
(二)教学新课:
1、教学文章的高潮部分:
板书设计 :
宴中:刘邦谢罪——项羽设宴——范增策划
——项庄舞剑——樊哙闯宴
刘邦到项羽军中,卑词“谢罪”。项羽说出告密者,怒气全消并设宴招待刘邦,而宾主双方依然各有打算,斗争时紧时弛,变幻莫测。
2、重点句子: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将军战河北
令将军与臣有隙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范增数目项王 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
因击沛公于坐 常以身翼蔽沛公
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客何为者 劳苦而功高如此……而听细说
此亡秦之续耳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致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在文中划分层次(共三层)
(2)对刘邦谢罪的话分析有错的一项( )
A.明明说的是假话,却又说得合情合理,表现刘邦的巧言善辩,因而起到了麻痹、迷惑对方的作用。
B.刘邦对项王臣服恭顺,能在劣势下忍辱负重,表现了他权谋机诈的性格特点
C.表面上低三下四,语言、态度诚恳,实则表现刘邦玩弄权术,手腕高明
D.由于刘邦谢罪态度、语言诚恳,赢得项羽信任,因而化干戈为玉帛
(3)对这句话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项羽不加思索,轻信刘邦谢罪,表现项羽爽直轻敌的性格
B.随口说出告密者,自绝敌营内应,表现项羽不懂策略、头脑简单毫无远虑的性格
C.把告密者高速对方,为了求得和解,缓和两军的矛盾
D.对刘邦的假意恭顺臣服和殷勤,毫无察觉,反而愿与刘邦和好,表现了头脑简单、麻痹轻敌、骄傲自大的性格
(4)画出项王“留沛公与饮”的座位图,把饮宴人物填在下图中
北
┬────┬───┬──────┐
├─┐ │ │ ┌─┤
│ │ └───┘ │ │
西 │ │ │ │东
├─┘ ┌───┐ └─┤
│ │ │ │
└────┴───┴──────┘
南
(5)对宴席的坐次,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位置的尊卑不同,说明刘、项双方军事力量悬殊甚大
B.因为项羽是“将军”,应居尊位,而刘邦是“臣”,应居下位
C.表明项羽骄横自大,根本没有把刘邦放在眼里
D.刘邦忍辱负重听从摆布,迎合项羽骄傲心理,麻痹对方,从而保全自己
(6)“项王默然不应”,表现项羽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7)这段文字中项羽丧失了两次除去刘邦的机会。第一次是_______,失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_,失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这说明了项羽内部____。
(8)找出范增的言行,并说明范增的性格特点。
明确:范增老谋深算,但是性情急躁。
(9)范增为什么“举所佩玉珏”而不举其他的东西?
明确:“珏”和“决”同音,范增暗示项羽下决心杀掉刘邦。
(10)“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的谓语是( )
A.举 B.示 C.以示之者三 D.三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
略
(二)教学新课:
1、教学故事的结局和尾声部分
板书设计 :
宴后:刘邦逃席——张良献礼——诛杀曹无伤
刘邦脱身逃走,张良留谢,刘邦诛杀内奸。文章不仅写项羽在鸿门宴中斗争失败,失掉了消灭刘邦的机会,而且加深了他与范增之间的矛盾,埋下了最后彻底失败,自刎乌江的祸根。而刘邦诛杀了曹无伤,内部则更加团结了。
2、重点句子: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乃令张良留谢 何辞为
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沛公安在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竖子不足与谋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3、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司马迁善于在矛盾冲突的漩涡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刻画出一个个形象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
刘邦:知人善用,能言善辩,审时度势、善于应变,圆滑狡诈。
樊哙:勇猛豪爽,有勇有谋。
张良:精明足智,沉稳周全。
项羽:爽直不羁,气度磊落,但又轻信轻敌,优柔寡断,刚愎自用。
范增:老谋深算,性情急躁。
司马迁还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文中主要写了四组人物。
主帅项羽和刘邦,谋士范增和张良,部将项庄和樊哙,内奸项伯和曹无伤。
4、归纳作品中的成语: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功高 秋毫无犯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竖子不足与谋
5、布置作业 :(补充)
A曰:“吾入关,秋毫无所近,籍吏民,封武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 )!愿( )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 )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为大王不取也!”
1.文中的“A”是__,“B”是__,“将军”是__,“大王”是__。
2.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词语
3.完成下面选择题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是( )
(a)意外变故 (b)副词,十分,很
(c)不是一般的 (d)异乎寻常的,特殊的
B.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德”是( )
(a)加倍感恩戴德 (b)缺少应有的道德
(c)十分感激你的恩德 (d)“倍”通“背”,忘恩负义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的“王之”的意思是( )
(a)称王啊 (b)就是大王啊 (c)以他为王 (d)当然称王
D.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的“以”的意思是( )
(a)以为 (b)因为 (c)通“已” (d)为了
4.翻译下面的句子
(a)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__________________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划线的句子,A、B的说法大体相同,A 这样说是为了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B 这样说是为了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1)距关,毋内诸侯 (2)沛公不胜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4)范增数目项王 (5)令将军与臣有 (6)秋毫不敢有所近
(7)拔剑切而啖之 (8)张良出,要项伯 (9)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1)(3)(4)(5) B.(2)(5)(7)(8) C.(2)(4)(6)(8) D.(1)(2)(5)(9)
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1)因击沛公于坐 (2)不如因善遇之
B(1)故遣将守关者 (2)君安与项伯有故
C(1)范增数目项王 (2)先破秦入关者王之
D(1)沛公军霸上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8.下列加点词用法同现代汉语用法比较,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约为婚姻 (2)沛公居山东时 (3)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5)将军战河北(6)而听细说 (7)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8)再拜将军足下 (9)今人有功而击之 (10)于是项伯复夜去
A.(2)(5)不同,其余相同 B.(3)(6)(7)不同,其余相同
C.(1)(10)相同,其余不同 D.(4)相同,其余不同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沛公军霸上 (2)常以身翼弊沛公 (3)范增数目项王
(4)籍吏民,封府库 (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6)项伯杀人,臣活之 (7)爽心悦目
A.(1)(3)(4)\\\\(5)(2)\\\\(6)(7) B.(1)(2)(5)\\\\(3)(4)\\\\(6)(7)
C.(2)(6)(7)\\\\(3)(4)(5)\\\\(1) D.(3)(6)\\\\(5)(7)\\\\(1)(2)(4)
10.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妇女无所幸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B.素善留侯张良 不如因善遇之
C.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沛公…脱身独骑
D.距关,毋内诸侯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1.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偕同樊哙、夏侯婴、靳强、 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及盾步行逃离。
B.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杀人只怕不能杀尽,刑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
C.从此道至我军,不过二十里耳:从这取道到我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
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所以派遣将士守关,为的是防备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事故
12.下列成语中的“披”字和“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句子中的“披”意义相同的是
(1)披头散发 (2)披榛采兰 (3)披星戴月 (4)披沙捡金 (5)披枷戴锁
(6)披坚执锐 (7)披荆斩棘 (8)披肝沥胆
A.(1)(3)(5)(6) B.(2)(4)(7)(8) C.(3)(6)(8) D.(2)(4)(7)
13.本文是《史记•______》中的精彩片断,全文以____为中心事件,以_____为线索,描写了刘邦一步步_____________,项羽一步步_________的过程。 而“鸿门宴”后来成了____的代名词。
22 屈原列传
一、教学目标 和要求:
(一)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格,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所寄寓的感情
(二)学习课文夹叙夹议,叙中寄情,议中寓情的写法
(三)识记有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正直品格
(二)文中议论所表现的作者感情
(三)司马迁对《离骚》的评价
(四)通假字和文言实词的古今义
三、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一)资料介绍:
屈原(前340—前278),战国后期楚国人,名平。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创造了全新的诗体“楚辞”,开一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其中《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最长的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
司马迁写作《史记》时,由于秉笔直言,替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降罪下狱。为了完成《史记》,他不得不忍受着巨大的屈辱而受宫刑。而“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报任安书》),在遭到不公平待遇后发愤而作这一点上,“史公与屈原实有同心”。
(二)教学新课:
1、在复习《鸿门宴》一文对《史记》体例“本纪”、“世家”、“列传”的基础上,理解本文是一篇为屈原立传的史传名篇。从文章内容而言,文章夹叙夹议,相当于现代的“人物评述”。因而没有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和细致的人物刻画之笔。作者选取的是人物的纵剖面,粗线条的勾勒人物的一生。
本文以屈原活动的时间为顺序,分四大部分进行记叙:
A(1—3) 屈原由见“任”而见“疏”
B(4—10)屈原由见“黜”而见“迁”
C(11)屈原自投汨罗
D(12)屈原死后的影响。
2、板书设计 :
任——疏——黜——迁——沉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这部分可分三层:
A屈原的身世、才干和任职。“博闻强志”文化素养好,“明于治乱”政治水平高,“娴于辞令”文学才能和外交才能杰出。“王甚任之”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屈原的才华横溢。
B屈原政治生活的第一个不幸,以“争”“害”“欲夺”“谗”,说明屈原的正直与奸佞的邪曲水火不容。
C借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进行评介式的议论。
重点句子: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离骚”者,犹离忧也 人穷则反本
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
4、布置作业 :
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解释
翻译部分上述的重点句子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1、文学常识:屈原《离骚》
2、浪漫主义诗风和“楚辞”
3、文言实词
(二)教学新课:
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这部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A(4—7)屈原“见黜”,怀王三次被秦所骗而最终客死于秦。虽然涉及屈原的事迹较少,但所述的内容突出了屈原个人遭遇和楚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B(8—10)顷襄王昏聩腐朽,屈原“见迁”。这一段总结“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的教训,指出“不知人”是楚国产生祸患的根本原因,从而突出了屈原在楚国兴衰存亡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2、重点句子:
惠王患之……厚币委质事楚 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因厚币用事者靳尚,而设诡辩于……郑袖
秦,虎狼之国 奈何绝秦欢
亡走赵,赵不内 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
3、布置作业 :
翻译上述部分句子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
略
(二)教学新课:
1、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这部分写屈原愤而投江的经过。
作者化用《楚辞•渔父》的内容,记叙了屈原“被发行吟泽畔”与渔父的两次对话。
第一次对话形象的揭示出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举世浑浊”“众人皆醉”,“清”“醒”者必然遭到厄运。
第二次对话形象的突出了屈原的赶归品格:宁愿以死来坚持真理,保持高节直行,决不同流合污苟且偷生。
2、重点句子:
被发行吟泽畔 何故而至此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举世浑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是以见放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何不哺起糟而啜其醴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3、教学课文第四部分:
简述屈原对后世的影响。
4、板书设计 :
屈原的思想品格:爱国 正直
任———疏———黜———迁———沉———后世的影响
评介式 结语式 转述式 对比式
直抒胸臆 寓情于事
5、教学后记:
本文篇幅较长,内容的分析繁复生涩,部分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比较难以理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 中感到难度较大,学生也比较吃力。
6、附:屈原详细资料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28 荷 花 淀
一、教学目标 和要求:
(一)欣赏以精彩场面的组合构成故事情节的结构技巧
(二)学习以简练传神的人物语言刻画人物的艺术技巧
(三)体会孙犁小说散文化、诗化的风格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散文式的格调、诗歌般的意境
(二)白描手法的运用
(三)洗练的情节、精彩的画面
(四)人物简练传神的对话和细腻的心理刻画
三、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荷花淀 藕断丝连 吮吸 影壁 荷花箭 聚精会神 凫水
牵肠挂肚 一钱不值 撅嘴 便(bian)宜 铜墙铁壁
(二)资料介绍:
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人。1913年生,192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孙犁的作品大多以他的家乡冀中平原的农村为背景,生动的再现了我国不同革命时期农村丰富多彩的斗争生活,具有浓郁的冀中平原的泥土气息,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清洁生动,描写逼真,刻画细致,语言清新优美,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荷花淀是河北省中部一个大湖白洋淀的一部分。
(三)教学新课:
1、《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描写白洋淀地区的抗日斗争生活,并没有着重战线战争场面,而是独辟蹊径,从青年夫妻的关系这一角度入手,主要从水生女人为代表的青年妇女这一侧面去表现意义重大的主题。小说以细腻灵活的笔触生动的描写了青年妇女感情的变化,洋溢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生活气息,既具有抗战神圣的崇高美,又富有浓郁的人情味。
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娓娓叙述故事,围绕中心疏密有致的安排材料,夫妻对话、寻夫遇敌、助夫杀敌三个片段重点描写,其他内容则粗线条勾勒或侧面暗示,给人以内在的节奏感。
2、要求学生通读全文,了解作品的脉络和基本的故事情节
问题设计:按照小说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简述故事的梗概。
明确:发生:水生要去当兵,妻子不舍,两人话别。
发展:两天后,水生妻和几个青年妇女去寻找丈夫,路上遇到日本鬼子
高潮:女人们逃进荷花淀,巧遇伏击的游击队,消灭了敌人
结局:女人们也成立了队伍,拿起了枪,和子弟兵一起抗击敌人
3、板书设计 :
荷花淀 散文式的格调
孙犁 诗歌般的意境
发生:夫妻对话
发展:寻夫遇敌 善于运用白描手法
高潮:助夫杀敌 细腻刻画人物情感
结局:配合作战
4、布置作业 :
练习册1、2、3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1、文学常识:孙犁及其“诗体小说”的特色
2、小说的故事情节
(二)教学新课:
1、分析作品中的环境描写:
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
作品所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从作品所描写的背景中,我们丝毫看不出残垣断壁,看不到硝烟烈火,看不到血污泪痕,看到的是明月,清风,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花……一切是那么的清新、明朗、美丽,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是由作品表现主题的角度决定的——并不是通过渲染战争的残酷,而是通过任务对家乡的爱、对生活的爱,着重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
问题设计:景物描写的具体作用?
明确:A为任务提供北京,烘托人物形象。如文章开头的夜景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烘托了水生嫂勤劳善良、温顺多情的形象。
B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增添文章的诗意。如文中对白洋淀的描写,无不体现出山川的秀丽、物产的富饶,这样美的家乡,怎么能让鬼子来践踏?只有拿起了枪,英勇的和鬼子斗!所以,在水生、水生嫂的眼中,保卫美好的家乡,并不是什么畏途,他们随时随地的感受着家乡的美、生活的美,充满了必胜的信念。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C为清洁的展开作铺垫。如开头对夜景的描写,不仅为“夫妻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而且暗示了下文——水生嫂由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成长为一名保卫家乡的游击战士。对荷花淀的描写则暗示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同时还暗示着白洋淀妇女的成长前途——“粉色”的荷花都成了“白洋淀的哨兵”,昔日粉妆的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
2、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问题设计:作品主要塑造的是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妇女,她们的性格特征?
明确:勤劳淳朴、真挚多情而又机智勇敢、积极向上。
3、体会作品的写作特色:
A散文式的格调,诗歌般的意境
B简洁朴素的对话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话别”,一个没话找话,一个察言观色;一个憨厚淳朴,一个机敏多情,全由那三言两语的简短对话,表现得淋漓尽致。
C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一细节描写,体现了人物内心复杂而激烈的情感活动。
D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问题设计:如果在荷花淀歼灭鬼子时作者描绘这样一个画面:鬼子被打得鬼哭狼嚎,血肉横飞。你觉得怎样?
明确:这样写,固然可以令读者大快人心,但是和优美的景物不相谐调,和文章总体的氛围格格不入;而且,作者表现的主题是体现根据地人民对家乡的爱、对生活的爱,并不需要渲染战争的残酷,描绘血腥的场面。
4、布置作业 :
课本P138练习1、2 练习册4、5
5、教学后记:
作品散文式的格调、诗歌般的意境,具有极强的美感,而且对揭示小说的主题起到了极好的作用。建议学生选择精彩片段朗读,加深白描式景物描写、人物刻画的细腻于生动。
要求学生课阅读孙犁的短篇小说,如《芦花荡》、《嘱咐》等
27 林黛玉进贾府
一、教学目标 和要求:
(一)欣赏生动而富有变化的人物描写艺术
(二)欣赏作品精湛的环境描写艺术
(三)了解《红楼梦》的伟大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作品的线索
(二)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三)《西江月》寓褒于贬、名贬实褒的写作手法
(四)多种表现手法对人物刻画
三、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一)资料介绍: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 ,字梦阮,雪芹是其号。祖籍辽阳。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困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的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全书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作,后40回相传为高鹗续写。
(二)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阜盛 敕造 形容 小厮 厮认 一射之地 风流
风骚 便宜 态度 懵懂 潦倒 万几宸翰 韶光
诽谤 偏僻 乖张 忖度 皮囊 不经之谈 草莽
(三)教学新课:
1、简要介绍《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女娲补天”、“神瑛侍者”、“绛珠仙草”
2、要求学生浏览全文,了解基本的故事情节。
3、问题设计:文章一开头就写到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谨小慎微的态度和寄人篱下的心态。请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明确:如林黛玉“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
黛玉¬拜见贾赦而未见时,贾赦叫佣人回话,她忙“站起身来听了”;黛玉与凤姐相见,“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黛玉拜见贾政时,“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
贾母安排吃饭之后,“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
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她说读过《四书》,后来贾宝玉问时,她回答“不曾读,只是些须认得几个字”。
当然,林黛玉的这些言行举止并不仅仅反映她的谨小慎微,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机敏和乖巧。
4、布置作业 :
抄写字词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1、文学常识:曹雪芹与《红楼梦》
2、林黛玉谨小慎微的态度和寄人篱下的心境之具体表现
(二)教学新课:
人物分析:
1、林黛玉:
文章对林黛玉的描写主要有三次:即众人眼中的黛玉、凤姐眼中的黛玉和宝玉眼中的黛玉。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juan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三处描写中,前两次是为第三次的描写作铺垫,层层深入。其中最精彩的是宝玉眼中的黛玉,文章用了6组对偶句,抓住了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细致的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意志、神韵和风采,描绘出一幅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当然,这一形象也只有贾宝玉的眼睛才能够看出来,其他任何人都是无法发现的。
问题设计:“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说明了黛玉怎样的特点?
明确:聪慧、柔弱、娇美
2、王熙凤: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问题设计:1、对王熙凤的出场,未见其形,先闻其声。从描写角度而言,采用了________相结合的写法,用林黛玉的惊奇心理加以___,用他人的恭肃严整加以___。
2、作者对王熙凤的形象概括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在作铺张的描写时,先写其____,后写其____,最能体现王熙凤性格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虽然满面春风,却隐含着可怕的威势,极有心机,极善做作。
3、贾母对王熙凤的介绍,表明了凤姐深得其欢心,也点出了凤姐的___个性。王熙凤夸黛玉貌美、叹黛玉命苦,对黛玉关怀备至,一切都是为了讨好___,这里把她善解人意、巧于逢迎、乖巧机灵的性格特征和在贾府中的实权地位表现了出来。
明确: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烘托 反衬
2、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服饰 容貌 粉面含春威不露
3、泼辣 贾母
3、布置作业 :
完成上面的阅读理解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
略
(二)教学新课:
1、人物分析:
贾宝玉: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问题设计:1、“西江月”是____,在贾宝玉出场之前,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在这两首词中,作者以_______的口吻,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揭示了贾宝玉的_____性格。
2、《西江月》中最能体现贾宝玉个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愁”和“恨”是他欲求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而不可得的____心情的表现;他的“傻”和“狂”,是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_______的一种精神状态。
3、这两首词中,分别运用了__组对偶句,“愁”和“恨”的词性是___;“傻”和“狂”的词性是___。
4、解释下列词语:
偏僻____ 乖张____ 潦倒____ 可怜____
韶光____ 诽谤____
5、说明下列词语的修辞方法:
皮囊____ 纨裤_____ 膏粱_____ 草莽_____
6、对“愚顽怕读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愚笨,贪玩,不肯读书
B、脑子笨,智力低,一见书就头疼
C、因为头脑“愚顽”,不愿读“四书”“五经”之类的文章
D、不愿读“四书”“五经”之类的文章,被人看做是“愚顽”
7、对“行为偏僻性乖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为不受拘束,偏执一端 B、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
C、行为出奇,别人无法理解 D、桀骜不驯,刚愎自用
8、对“富贵不知乐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享受富贵生活,不知道该做什么
B、安享富贵生活,不知道从事什么职业
C、对封建统治者不肯顺从,对他们所作的规定不肯遵守,显得不太“安分”
D、不顺从封建统治者的要求,敢于反抗,敢于打破旧秩序
明确:1、词牌名 封建正统人物 寓褒于贬、名贬实褒 叛逆
2、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苦闷 失望和迷惘
3、两 名词 动词
4、偏僻:偏激 乖张:性情执拗、乖僻 潦倒:举止散漫、不检点
可怜:可惜 韶光:美好时光 诽谤:议论
5、皮囊:借喻 纨裤:借代 膏粱:借代 草莽:比喻
6、D 7、B 8、C
问题设计:宝黛相见,两人一见钟情,感觉上都似曾相识,这是他们思想感情上的默契,为他们此后感情的发展作了预示。为什么不提黛玉的穿着打扮?(ABC)
A、在宝玉眼中,一个人的服饰是不屑之物,视而不见,因此他们相见时,作者对黛玉的服饰只字未提。
B、宝玉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容貌和气质,而并不讲究门第和权势。
C、这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束缚之情的自然流露
D、黛玉实在太美了,她的容貌和气质吸引了宝玉,宝玉没能够顾及她的服饰
宝玉送黛玉“一妙字”“颦颦”,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宝玉和黛玉似曾相识,一见如故,他喜欢黛玉,因此送给她一个“妙字”
B、宝玉一下子把握住了黛玉那种多愁善感的悲剧性格
C、宝玉潜意识中有一种男女平等的思想。
D、“颦颦”是皱眉的意思,这暗示着宝黛的爱情将以悲剧收场
2、分析作品的环境描写:
A、宏伟的外观:显示贾府显赫的地位和权势 B、讲究的排场
C、各具风格的建筑:贾母:轩峻壮丽,贾赦:小巧别致,贾政:轩昂壮丽
D、重点是对“荣禧堂”的描写:“万几宸翰之宝”说明了贾府深得皇帝的宠幸;“墨龙大画”显示对君主的忠诚;那一幅“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的对联则说明了交往的都是达官贵人。
3、归纳作品主题:
本书是一篇“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主要以宝黛爱情为线索,展示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由盛而衰的过程,揭露了封建贵族的罪恶和腐朽,反映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规律。
4、教学后记:
《红楼梦》博大精深,艺术性和思想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人物众多,但是脉络分明,对环境和人物的刻画集中而细致,特别是对林黛玉和贾宝玉这两个主人公的描绘更是工笔雕琢,精彩纷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 中,我以分析人物形象为主,通过对不同人物各自的言行举止进行对照比较,从而使学生理解其思想性格,领悟作品的主题。
34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教学目标 和要求:
(一)了解李白蔑视权贵、不同流合污的精神,体会其不满黑暗现实、追求个性解放、向往自由乐土的复杂情感
(二)学习本诗以巧妙的构思、奇特的想象和精心选材表现主题思想的写作方法,领会李白诗歌积极浪漫主义(飘逸豪放)的风格特征
(三)熟读背诵,了解七言古诗句式多变、用韵灵活、适于表达自由奔放感情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所体现的主旨
(二)作品巧妙的构思、奇特的想象和精心的选材
(三)夸张、对比、比喻、烘托等手法的完美运用
(四)诗歌朗读的节奏
(五)飘逸、豪放、雄奇的诗风
三、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一)资料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号“青莲居士”。25岁起,“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足迹踏遍半个中国。42岁时,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一度供奉翰林,但并没有受到重用,反而遭到权贵的排挤。44岁离开长安,再度漫游。“安史之乱”爆发后,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四处飘泊,生活困苦,62岁病死于当涂。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继承了前代诗歌的优良传统,从楚辞和乐府民歌中吸取了营养,融合了自己纵横驰骋的丰富想象和豪放不羁的强烈感情,形成了雄奇、飘逸的独特风格,对后代诗歌的发展有深渊的影响。
(二)教学新课: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1、熟读课文,理清诗歌的脉络层次:
《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名《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全诗以梦游为线索,展开想象,逐层铺写,可分为三层:
第一部分(1):入梦的缘由。
第二部分(“我欲因之梦吴越”——“失向来之烟霞”):写梦中奇景。
第三部分(3)惊梦长叹。
2、教学课文第一部分: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用“瀛洲”陪衬“天姥”。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用夸张、烘托手法突出描绘了天姥山高大雄奇的气势,引出诗人入梦的缘由。
3、教学课文第二部分: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这是从现实到梦境的过渡句。从“湖月照我影”开始就是作者对梦境的描写。
问题设计:“因之”的“之”指代什么内容?
明确: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以及天姥的险峻雄奇。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问题设计:作者为什么提到谢灵运?
明确:谢灵运是李白仰慕的诗人,他受到诬陷而被害。李白遭谗被排挤出长安,怀念谢公,正是表明他在感慨自己的身世。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问题设计:作者游历天姥是按照怎样的顺序?
确定:时间
板书设计 :镜湖月——海日——暝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梦见的景色由清幽变得壮美,梦游的情怀由急切转为豪放。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天气的急剧变化,突出了天姥的高峻、雄奇、神奇,暗示着将会有更奇特的景象出现。
以下的诗句是梦境高潮的描绘
4、布置作业 :
背诵本诗
熟记有关的文学常识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1、李白及其《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写作背景
2、背诵诗句: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二)教学新课:
1、学习“列缺霹雳”——“失向来之烟霞”的内容: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这四句极力铺叙昏暗恍惚的景色和惊天动地的巨响,把洞天的雄伟气势,充分的表现了出来,为神仙们的出场拉开了序幕。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这里,诗人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富丽堂皇、一片光明的世界,展现的是一个相敬相爱、和和睦睦、热闹非凡、充满快乐的世界。这就是诗人梦寐以求的乐土,是诗人一直向往、追求的理想世界。
全诗到这里当然的形成了梦游的高潮。
问题设计:作者把梦境描绘得如此神奇、美好,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夸张的手法、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自由、美好、神奇的快乐世界,这仙境奇景正好反衬了现实世界的黑暗、污浊、丑恶,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前两句是从梦境到现实的过渡。作者突然从梦境的高潮中惊醒,其失落和痛苦可想而知。“惟”“失”二字相对照,传神的写出诗人的遗憾心情和对梦境的留恋。
2、教学课文第三部分: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这是诗人消极思想的自然流露,是李白在当时社会中陷入重重矛盾而又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但是这并不损害全诗积极浪漫的格调。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最后两句,画龙点睛,揭示了作品主题:鄙视封建权贵,与恶势力势不两立,决不妥协。运用反问句,有力的表达了作者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
3、板书设计 :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的高峻雄奇 入梦的缘由
我欲因之梦吴越 现实——梦境
列缺霹雳 高潮:梦境的神奇美好
(反衬)现实的黑暗污浊
忽魂悸以魄动 梦境——现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蔑视权贵 追求自由
4、布置作业 :
默写全诗
简答:诗人为什么把梦境描绘得那么美好?他这样描写的目的何在?
明确:梦境越神奇美好,就越发反衬出现实的黑暗和污浊。全诗通过对奇特梦境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憎恶黑暗现实,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和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5、教学后记: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诗歌中的代表作,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在形式上是一首七言古风,句式参次多变。全诗语言生动形象,感情色彩强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 中,应注重于朗读,使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情随声出”,体会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
6、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译诗:
海上来客,谈起东海仙山瀛洲,说它在烟涛浩渺中,实难寻求。越中来人,说起那里的天姥山,尽管云霞或明或暗,间或可见。天姥山高耸入云,象横卧天际,高超五岳遮盖赤城,其势无比。传说高达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面对天姥山,好象也要向东南拜倒。
我想游天姥,因而梦游了吴越。一夜飞越,梦里见到镜湖明月。明月清辉,把我身影映在湖里,又把我的身影,送到剡溪。当年谢灵运的住处,至今犹在,清波荡漾猿猴长啼,景致凄凄。我穿着谢灵运的登山木屐,攀登峻峭峰峦,如上青天云梯。在云间的山腰,可见东海日出,身体悬在半空,可听天鸡鸣啼。山中尽是岩石,道路千回万转,我迷恋倚石赏花,忽觉天色已晚。熊吼声龙吟声,在岩泉间震响,深林为之惊战,峰峦为之抖颤。乌云沉沉低垂,似乎快要落雨,水波淡淡荡漾,湖面腾起云烟。(忽然)闪电划破长空,一声惊雷巨响,山丘峰峦,仿佛刹那间崩裂倒塌。神仙洞府的石门,在隆隆声中打开。洞里天空青暝暝,望不到边际,日月交相辉映,照耀着金银台。云神们以彩虹为衣,以风作马,他们踩踏祥云,纷纷飘然而下。老虎奏起琴瑟,鸾鸟拉着车驾,仙人翩翩起舞,列队纵横如麻。忽然令人胆颤,不由魂飞魄散,恍恍惚惚惊醒,不免惋惜长叹。醒来时看见的,身边唯有枕席,方才美丽烟霞,已经无影无迹。
世间行乐之事,实在如同梦幻,万事从古至今都象东去的流水一般。我与诸君作别,不知何时回还。暂且把白鹿,放养在那青崖之间,要走随即骑去,访问名川大山。我怎么能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使我郁郁寡欢,不能开心畅怀!
35 蜀 相
一、教学目标 和要求:
(一)体会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二)学习本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领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三)背诵全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作品的主题
(二)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三)沉郁顿挫的诗风、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三、教学过程 :
一教时
(一)资料介绍:
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固县。20岁起,漫游吴越、齐赵。746年赴京应试,落第后旅居长安10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风翔投奔肃宗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因得罪肃宗,被贬华州。759年弃官西行,经天水、同谷入蜀,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屋而居。前后住了4年,写诗240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765年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又滞留两年。出三峡后飘泊荆、湘一带,以舟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岁。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如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的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现象。他忧国忧民,挥毫赋诗,直书情怀。留传至今的1450多首诗歌,思想和艺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二)教学新课:
蜀 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解】:
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诸葛亮的遭际,一是知人善用,始终不渝;而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是所受刘备托付之重,四是对刘备父子图报之诚。
锦官城:现四川省城都市。
自:空。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济:指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位。
【韵译】: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评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颔联“草自春色”、“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后半首写丞相的为 人。颈联写他雄才大略(“天下计”)忠心报国(“老臣心”)。末联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深深的共鸣。
“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英雄”,是指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杜甫一生尽管遭遇坎坷,但他许身社稷,志在报国,亦在英雄之列。全诗围绕主题,其承转合,层层深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最后画龙点睛,道出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情真意切,慷慨悲壮。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作业 】:
在理解作品主题的基础上背诵本诗
1、《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名《__________》,作者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___,他的诗歌风格是______,热爱美好事物,反抗黑暗势力。被后人称为____。
2、《梦》诗描绘了天姥山的高峻雄奇和令人神往的____,梦境的___是为了同现实的___作对比,反映了诗人对______的追求、向往,对___的蔑视。
3、《梦》诗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A.__________________(从现实到梦境)B. ____________________(从梦境到现实);作者梦境的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体现作品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梦》诗的第一段,作者用__的方法来突出天姥山的_____,作者用了五岳、__、__等七座山来进行烘托。令人产生向往之情,这是写入梦的缘由。
解释下列词语:A.信__B.或__C.横__E.拔__F.掩__G.倾__
5、《蜀相》揭示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蜀相》盛赞诸葛亮功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